源一流范文网课件
小语第九册《基础训练》3中“改变说话立脚点”一题,是对学生进行语法训练,较为抽象,是本单元训练的难点。学生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对这种语法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比较句型,辨析异同。
课文例题: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分辨出:1标点不同,不用冒号与双引号,改用逗号;2人称代词不同,把“我”改成“他”;3其余不变。总结:第一句是直接引述说话人的话,第二句是第三者的转述。教师提问,以上三点是不是变直接引述为第三者转述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用同样的方法改变例2。例2:爸爸对他说:“小明,我上班去了,你别忘了浇花。”学生练习时,对标点符号的改变可以套用上面的方法,这是“改变说话立脚点”的第一步骤。可改变人称代词,如简单地把“我”改为“他”,其余不变,改变为:爸爸对他说,小明,他上班去了,你别忘了浇花。这句显然是病句。看来,引导学生怎样改变人称代词是个关键问题。
二、即兴表演,突破难点。
接着,教师请两位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先让学生甲到教室外,然后悄声对学生乙说:“乙,你告诉甲,我请他向同学们敬个礼。”乙听清楚后,让甲进教室问乙:“乙,老师对你说什么?”乙答:“老师让我告诉你,他请你向同学们敬个礼。”甲表演,班级气氛活跃。这时,让学生写下老师与乙的两句话,并填表格比较人称代词的变化。老师说:“乙,你告诉甲,我请他向同学们敬个礼。”老师让我告诉你,他请你向同学们敬个礼。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找到改变的第二步:人称代词改变,但指代必须准确明白,人物身份前后必须一致。教师再出示例3:“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改变为:他问我的老家在哪儿。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确定第三个改变步骤:改变少量的字词或词序,使意思不变。
三、编顺口溜,帮助记忆。
以上总结出变直接引述为第三者转述的三个步骤,表述冗长,不易记忆。教师启发学生从每条方法中找出关键字,编成了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变,变,变,意思不变。一变———标点符号改变;二变———人称代词改变;三变———少量的字词或词序改变;意思不变作检验;__@高泉树找准相似点读懂比喻句□高泉树在比喻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注意句中本体、喻体各是什么(即:把什么比作什么),至于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即:为什么这样比喻)往往被忽略。这样,势必影响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运用起比喻来,也往往显得内容单调乏味,重复抄袭,缺乏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找准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读懂句子内容,并运用于读写实践中去。本人在教授《草原》一课比喻句时,有意做这方面的尝试,并获得较佳效果。现将那段教学片断实录如下:(幻灯打出原文句子,并齐读:“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师:你们见过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生:彩虹呈拱形,能发出七色光,很美。生:彩虹总是在雨过天晴时出现,它很长,像一座巨大的拱桥架在天边。生:……师:现在,你们看屏幕,看看每幅画上的人物像不像彩虹。(出示幻灯:一个人骑马飞奔在小丘上。)生:怎么看也不像(抽幻灯片,这时画面上多了一个人,一会儿又多了一个人。)生:(摇头)(再抽幻灯片:平地上,一群人穿着各色衣裳,骑马奔驰。)生:(有马上摇头,有犹豫一下再摇头。)(又一次抽动幻灯片,这一群人飞奔上了小丘。)生:(眼睛一亮,齐声)像!师:这幅画是根据我们刚才读的句子的内容画的。现在,你们再读句子,联系刚才几个画面,找出有关词语说说这群男女老少与彩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思考,略)生:人们“穿着各色的衣裳”,这与彩虹的颜色相似。
……以上这个片断,运用形象的演示,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并渗透读句子找相关词语分析的读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更深入理解了内容。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提高阅读水平,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文章来源一流范文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