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教学反思 内容页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实录(四)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实录四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2


广东珠海斗门区实验中学刘华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黄河颂》吗?今天我们朗诵其中一节,请看(出示幻灯),应该记得我们学这首诗的时候进行了分角色朗诵,男生领诵是谁呀?

生:刘家豪。

师:刘家豪,请起。

师生(分角色齐诵):男领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男合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女合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男合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女合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师:由此,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同样,在这古老的黄河流域,在这黄土高原,还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体现了生命与力量的独特的文艺方式,那就是——安塞腰鼓!(多媒体投影:课题“安塞腰鼓”

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画片,来感受一下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情景。(出示四张图片)早读,我们已经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翻开课文,请问同学们读后感受如何?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篇课文写得很激情,有强烈的节奏感,让我身临其境。
师:很激情、有节奏感、身临其境,回答得真准确,还有没有呢?
生2: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的排比、反复,让我似乎感受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隆隆隆隆的声音”,她的描述真是非常成功。有谁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疑问吗?

生3:“好一个安塞腰鼓”你觉得重复吗?

师:是不是啰嗦,我们说文字尽量精简不要罗嗦,在这篇文章里重复了几次?

生4:三次。

师:是不是啰嗦?

生5:不是,因为这里是用了反复,它使语言有了不一般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回环的气势,所以可以很亲切的表现安塞腰鼓的节奏感。

师:回环的气势,表现了安塞腰鼓的节奏感。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人补充?
生6:我觉得还起到了直接赞美的作用,
师:你觉得反复的出现,充分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生7:我觉得这三个反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师:画龙点睛。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这几位同学给你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问。
生8:文中提到“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是打不得安塞腰鼓”,为什么在哪儿就打不得腰鼓呢?”。
师:问得很好,这里写安塞腰鼓,干嘛要扯到多水的江南呢?是不是离题了?

生9:这里实写江南多水,没有空地打鼓。

师:是吗?是不是实写?多水就没有地方打鼓?我们的礼堂里一样可以打鼓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生10:经不起表演。

师:难道说江南的土地都是玻璃的吗?

生11:江南的水更多表现的是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的元素是粗犷,是生命力量的对比。

师:这种理解真是很完美。我就不说了,她说得比我说得好。还有没有疑问?

生12:在书上第124面第9段,我不明白“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一句什么意思?
师:第9段,找到没有?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抒情散文,要善于联想、想象,我想问一下,你读到这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你想象到了什么?

生13:我想象到了古战场。

师:古战场,古战场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14:有些人在舞旗,有一些人在骑马。

师:给人的感觉是?

生15:很多人一拥而上。

师:很多人一拥而上,战死沙场,因此给我们感觉格外的——
生16:豪壮。
生17:激壮。

师:悲壮。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产生丰富的联想。你看:“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产生的联想是非常的——
生18:豪壮、悲壮。

师:因此它借豪壮悲壮的古战场,给人丰富的联想,来写谁?

生(齐):安塞腰鼓。

师:这个时候安塞腰鼓给我们的感觉是——

生19:豪壮、悲壮。

师:这就是借一种形象突出另一种形象,便于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不能仅读文字,要有丰富的——

生:(齐说)联想和想象。

师:才能品味出文章的——

生(部分说):韵味。
生20:我想问文章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为什么这样写?
师:它写的作用是什么?有没有人来试着回答的。我想请没有举手的同学试着答一下。赵敏华。
生(赵敏华)21:因为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形容安塞腰鼓的豪迈、壮烈的情景。

师:豪迈、壮烈的情景。我还想问一下“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他们想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

生(赵敏华)21:他们想撞开那种寂寞的情景。

师:寂寞,黄土高原上给人感觉还有什么?
生22:贫困。
生23:压抑。
师:这些生龙活虎的后生们,他们要挣脱这一切的羁绊。
生24:我想问文章的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是什么意思?
师:我还不想请别人回答,我问你:在文章前面都写的什么内容?
生24:安塞腰鼓是壮烈的、豪壮的、火烈的。
师:在文章28、29、30段,这三段里有一个关键的词,请你们把它找出来。
生(部分):戛然而止。
师:再找。
生(大部分):寂静。
师:这28、29、30段整个给人的感觉是——
生(齐):寂静。
师:前面写的是豪壮的,突然变得寂静,“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一下子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安静的气氛。听到了鸡啼,感到了安静,这叫什么写法?
生26:反衬。
师:怎么衬?以动写静。欣赏一个句子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一种是形式上,还有一种是——,“渺远的鸡啼”为什么不说狗叫呢?
生27:因为鸡啼代表的是黎明,而他们安塞腰鼓是要冲破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贫苦,这样衬托了他们打完了腰鼓后心中的感觉。
师:黎明的到来,新的希望。答得很好。这从哪一个角度回答的呢?
生28:意境。
师:意境,内容。因此欣赏一句话一般从两个角度:一种是从意境,内容;一种是从写法。刚才说到“鸡啼”代表着黎明,给人以希望。写法上是——
生29:以动写静。
师: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沉寂下来的安静,迎接新的希望的到来。
(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意在创设一种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争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师: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写安塞腰鼓想表达什么思想?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表达对黄土高原上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

师:表达对生命、力量、活力的赞颂,在文中哪一段里可以看得出来?

生2:在第18段。“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耗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能释放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感受出作者对农民生命力的赞扬。

师:请坐。在18段里,她觉得歌颂了生命的力量。

生3:赞颂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比如,我们的民族是豪放的。

师:你在哪一段里找到的?

生3:第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第16段:“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师:我想问一句,这里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生3: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而且集聚着生命力。

师:回答得很好,请坐。

生4:还表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美、阳刚的美。是在第7自然段: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还有紧接的句子,“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里歌颂了安塞腰鼓独特的——

生5:美

师:这叫做我们中国特有的外国没有的——民间艺术。歌颂了黄土高原上这种特有的民族艺术。

生6:我想赞颂了对生命奔腾的感情,表达了他们要挣脱、冲破、撞开那种黄土高原的困倦寂寞。

师:好像和第一个一样,表达对生命的渴望,对力量的表现。记得刚才在质疑的时候,有位同学提到第19段,在歌颂谁呀?

生7:黄土高原。

师:要记住黄土高原是生育了安塞腰鼓这种艺术的沃土,所以作者也深情地赞颂了黄土高原。尽管它贫瘠、落后,但是却孕育了这么奇丽的艺术之花。这篇课文表达的意思先暂时理解到这,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最后我们要概括起来看一看,哪一个理解更能总括全文。整篇文章让你感受到的更多地是哪一种理解?这篇文章既然写得这么深奥,写得这么好,我们一起朗诵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一板书:)
是生命力量的体现
是民族精神的再现
是民族艺术的精髓
(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师:好,读得很好。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大气淋漓,写得那么带劲,它运用了一种很成功的修辞手法,你感觉用得最多的是哪一种?

生(部分):排比。

师:我们集中地精读第7段至第12段,请找出你喜欢的排比句,仔细品味,试着给我们读一读。

生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你喜欢这组排比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1:根据形容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节奏来读。

师:节奏,我听到了这个词。你听“骤雨/一样,旋风/一样,”句子很短,都是两个节奏,我们读的时候,节奏要快一些。我们来试着读一下,读得要节奏感要强一些,明快些。这一段写的是安塞腰鼓的鼓点变幻多姿,变得很快,语速要快还是慢?

生2:快。

师:对,如果慢,鼓点就没劲啦。我们来这样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男生先读,开始。

男女生分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师:很清脆,很好听。你们觉得节奏感,快感读出来了没有?

生3:没有。

师:没有,你觉得毛病出在哪呢?

生4:我觉得读得虽然很整齐,但是读得比较相同,没有大起大落,节奏感不强。

师:变化,节奏感还不够鲜明。我们再来读一下,注意节奏感再强一些。

(指导分男女生再齐读)

师:节奏感是强烈些,但我觉得速度还是不够快。因为鼓点是一个接一个,我们读得很斯文、很稳。回去再练。你还喜欢哪一句?

生5:我喜欢第12段:“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我觉得这一句话强调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和火烈,也写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憨厚的品质。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5:要强劲有力,突出鲜明的节奏感。

师:要读得强劲有力,排山倒海。排比句语速要快,一句比一句快。

生(齐读):“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生6:我觉得12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也很好。

生7:我欣赏第9至11段。

师:我们刚才在欣赏第9至11段的时候,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悲壮的联想,想到了古战场,想到了沙场秋点兵,我们读的时候,感情要——

生8:豪放,悲壮。

师:我们用重唱式,曾经给大家教过。分两大组,这一大组先读,这一大组紧跟,开始。

生(两大组重唱式齐读):“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师:好,掷地有声。刚才是段与段的排比,层层扑过来,给人丰富的联想。我发现第7自然段第一句是不是排比句?

生(部分):是。

师:三个词“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意思相近,语言整齐,构成了排比。这叫句内排比。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

生:激情。

师:一句比一句要狠。

生(齐读):“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读得确实是没命了。不要命的在那儿捶鼓。

师:这篇课文排比句用得非常成功,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让我们不得喘息,充分地把安塞腰鼓那种不可遏止的对生命和力量的追求、那种渴望再现了出来。今天回去的任务是(出示幻灯片):

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如精彩的足球、篮球场面;激越的舞蹈场面;激动人心的晚会场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

还可以是听的,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再现对命运的挑战。字数一百字,多一点更好。下课。

(这是本文的第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创意朗诵,品读排比句式,学习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教学反思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特别是阅读,更要充分地让学生有自主权。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每一个人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面对这么多的不同,若我们在课堂中却要追求统一,对于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中,我总喜欢让我的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有的时候我真得很佩服我的学生,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说,什么样的思维他们都有。只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出乎我们意料的。

二、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章。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开放而有序地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并极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学生一些问题,让我着实难解,可见新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再也不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权威、万能者。从这点出发,教师备课时,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努力探寻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非常重要。

三、提供及时的引导。“你的依据是什么,能说明理由吗?”,“有没有谁来补充的?”,“读文学作品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读了这句你想象到什么?”,“我还想知道”,教师在不断提问和细节的聆听中,不放过每一回“说话要有依据”的知识引领。

当然这堂课还有许多不足:多媒体制作过于简单,如果有动感的安塞腰鼓的表演情景,气氛、感觉会更强烈的;教师的朗诵示范指导还不够,学生的个性化朗诵几乎没有,整体朗诵多了些;结尾的作业过大过空,应该再小一点,比如给一个句子,让学生仿写连续的排比句。

语文实践中的反省与思考
广东珠海斗门区实验中学刘华

1.追求课堂的成功还是关注学生的成功。如释重负的上完了公开课,接下的是研讨。老师们评议最多的是学生质疑过多,占了太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环节时间不够。容老师最后作结特意点明:你们总说学生质疑太多,应该想的是学生需不需要,需要就进行到底。一语点醒梦中人。

课后我遇到课上发了两次言的学生,表扬她:能大胆提问,回答得也好,课后谈感想有条有理。她的脸上立刻放出光彩,热情地说:“老师你为什么不事先布置我们每个人说什么,什么时候说,这样上课就会紧凑、精彩。小学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上公开课的,精彩极啦,看的老师非常多。还有,上课时,你怎么也让xxx回答问题?”她那种很自然,很遗憾的口气,让我总忘不了。

平时经常看语文教学杂志,那上面精美创意的教学案例,让我倾服。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口语或书面表达得那么完美,准确,文采飞扬,再加上老师已制作好的井然有序的丰富的制作,我开始思考,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教学中,我们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展示教师精彩的完整的设计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很少去关注学生。这样的课,其实追求的是课堂的成功,而并非学生的成功,而且是站在追求教师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课堂的结构是完整的,课堂的重点是突出的,课堂的脉络是清晰的,课堂的气氛是浓郁的,课堂的……可是如果我们偏偏就是不在乎学生的感受,不知道学生心理在想些什么,偏偏不去关注学生的成功,这成功又有何用呢?

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流程中,发现学生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东西时,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地因势利导,打破计划;不囿于与教学预设的束缚,引导学生寻找教学火花,撞击震撼心灵的闪光点,以引起学生发现问题的兴奋和交流的快乐,让课堂自然生成,把学生的灵动真正呈现出来。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课堂的结构可以不完整,但学生的人格发展要完整;课堂教学的脉络可以不够清晰,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在教师的脑海里应该清晰;课堂的气氛不一定要堂堂火爆,但一定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你的课。立足于学生的课堂,教师就是当然的成功者,这样的课堂也理应是成功的课堂。

2.接好学生每一个“球”。研讨中,有的教师提到有些学生的问题太简单,可以不去理会,节省时间。我想起这么一个情景:一位父亲教他五岁的儿子练习棒球中的传球,尽管练习的花样在不断翻新,但五岁的儿子在接球的时候却始终显得轻松自如。也许,在儿子看来,他已经有了与父亲平等接球的能力,但事实上,爸爸却在为了儿子的这一感受而煞费苦心,他有时跪在草地上,为的是与儿子取得一致的高度;有时把球抛得很高,为的是给儿子接球创造一段准备的时间。绿茵茵的草地上,乍暖还寒的春天,T恤短裤,父子俩旁若无人,在愉悦中传递着默契、互信与和谐,当然,亲情和友情也自然弥漫其中。如果这是一堂课,那真是再理想不过了。

课堂的质疑、讨论就像传球,“讨论之球”始终让学生接住才是教师的追求。教师一方面变着法子给学生传一些花样百出的,甚至出其不意而又始终接在学生手上的“球”,让学生感到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另一方面,还要小心翼翼而又坚决地接好学生传来的每一个“球”。因为,对任何人来说,自己传出的球能被同伴接住,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投出的偏球、怪求或很差的球也能接住,那么学生后来就会投出更好的球。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只对传到手上的“好球”感兴趣,而大量的偏球、怪球或着不合教师心意的球却纷纷落地,我们不仅没有像那位父亲一样“跪在地上”与学生传球,甚至于连这样的想法和表示都没有,这样一来,学生对已经投出而落地的球甚至都后悔不已,怎么还会有兴致重新投球呢?

教师不能预设过多的问题,应注重课堂的生成。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体谅是很难得的,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没有结果怎么办?其实,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使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不就是结果吗?这种没结果的结果倒是最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教育的结果还没有出现,但过程已经存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这理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

当然,学生的知识有限、阅历有限,视野也有限。客观的有限性和语文课堂的发展性之间存在了不小的差距,一些问题是孩子们永远也不可能讨论出来,他们的学习品质就不会有良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精当的引导,提升讨论的层次和学生学习的品质。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开放而有序地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并极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

3.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

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片断,学生问:课文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什么意思?经过讨论引导,得出这是以声衬静的写法,接着教学进入下一个问题。现在思考这一环节,感到教学只是停留在得出结论,寻找答案的层面上,并未把握绝好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悟。如果教师趁势问一句:这种以声衬静的例子,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体验吗?那一定会出现五彩纷呈的独特体验,学生对知识一定是真正的理解和运用。

新课标要求:“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谋求科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应根据文学作品的阅读特点侧重展示阅读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和教师意识到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对一些阅读方法的尝试就是目标的实现。在一定情况下,最后的结论也许并不重要,关键的是阅读的过程和体验。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读到自己”,即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读出自己”,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摆进去”。有些课文,学生很容易读到“自己”,如《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但有些课文所表现的内容距离学生比较远,或者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知识点上,并未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像《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孔乙己》等。

总之,任何时候,教育都需要引导、整理、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经验,避免只满足于学生当下的需要和兴趣、只停留在零散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缺乏必要的拓展和提升。教师要帮助学生打通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文本与生活文本之间的通路,实现学生经验的成长和基础学力的提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为他们的未来开辟出广阔的精神天地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