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梧叶,火在天上流”。 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暑结束。 夏末可以理解为“出夏”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是暑气消散,微风徐来,天地开始平静,秋色渐深。 我们正式告别炎热,迎来凉爽。
气候:暑气退去,秋凉
据《月令七十二时辰集》记载:“楚意止,暑气止于此”。 楚是去的意思,也是结束的意思。 正是夏季,正如白居易在《曲江初秋情》中所说,“夏云散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凉风起”。 随着夏季的暑气消散,气温逐渐下降,逐渐过渡到秋高气爽。
古人以五日为一时,将夏季分为三时:“初时鹰祭鸟,二时天地初静,三时庄稼”。被种植了。” 这个季节,老鹰提前感知到秋天的到来,大量捕食鸟类。 好心,把它们堆在地上慢慢享用。 看似是在祭祀,其实是在储存过冬的食物。 这时,天气转冷,世间万物开始枯萎,凉风吹来,卷起满地的落叶; 此时,大多数农作物已经成熟并可以收获。 俗话说“天热地黄,家家建仓”。 又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
今年的暑气从立夏开始。 从气候角度看,暑热结束后,虽然“秋老虎”仍有可能出现,但早晚温差变大,凉爽许多。 如果下雨,就像诗人秋原在《夏后风雨》中描述的现象一样,“大风驱雨,残夏扫天”。 这也就是俗称的“一场秋雨一场寒”。
风俗:迎秋,赏景好时节
夏季时节,气候、景色的变化带来相应的民俗风情,各地用不同的方式迎接秋天的到来。
夏季初秋,民间有“七八月看巧云”的说法。 人们常常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郊游,欣赏秋天的景色。 秋色渐浓,迎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沐浴着明媚温暖的秋日阳光,坐看纯净的蓝天白云。 舒适清爽。
无论是张四的“露蝉声渐吞,秋色初淡”,卢龟蒙的“上楼与鸟斗,移树惊蝉”,还是苏凌的“问桐树知叶落,养桂花待花。” 《开》中,白居易的“黄昏屋前,槐花一寸深”,能让人感受到秋日凉意中的平静舒适的感觉。
除了美丽的秋景外,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夏季炎热时海水温度仍然较高,这使得他们能够捕获留在渔场周围的成熟鱼、虾和贝类。 正是渔业丰收的好时节。 浙江沿海地区常常在此时举行盛大的捕鱼节,送渔民出海,祈求丰收。
此外,夏季还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俗。 在江南地区,人们习惯在这个时候吃鸭子。 俗话说“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头”。 肉本身味甘性凉,有清热祛燥纳凉的功效; 在广东、广西,家家户户都有泡花草茶的习俗。 去药房配好药方后,回家用文火煮花草茶,秋天试试。 “苦”还达到滋阴润燥、清肺热的功效。
为了更好地应对盛夏过后凉爽干燥的气候,除了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润燥生津的食物外,还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早睡早起,保持适度运动,度过身心舒适的时光。 秋天。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