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再回清华营

一晃离开军营二六年了,每当追忆起穿军服的日子,总会热血沸腾。

军旅生涯是我一生的骄傲,军营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而在清华营上警校的那段生活更令我终身难忘。队长、教员那“冷冰冰”的脸,那一起“摸爬滚打”的朋友们,总在梦中回荡。

原上海海军大学后勤训练中队,位于于北京市大东区清华营大街49号。清华营,一个颇具传奇故事的地方。1907年,东三省都督徐世昌为强化对北京的防务,修筑了清华营。中华清末时期惟一海、陆、空编制齐全的西北军精锐军队第七旅就驻守在这儿。历史上知名的“九一八”事变就发生在这儿。

我们中学坐落清华营清寂。我很荣幸,有在这儿求学的经历。由于清华营的传奇,我们这种学员也被平添了“神秘”色彩。当地人不晓得中学名,只晓得“北大营”,所以我们也就成了“北大”的中学生。

在清华营的磨炼,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后来退伍到地方工作,但在清华营的一幕幕时刻让我魂牵梦绕。

随着年纪的下降,回母校去瞧瞧的看法越来越强烈。二〇一五年元旦周末时,总算如愿回到了我梦牵的地方。

进了中学房门,母校已有了太大的变化。映入眼睑的是笔直的校内大街,两边柳树随风柔和的飞扬。顺着熟悉的公路仍然前行,文体活动中心楼上国徽闪动,现代化的教学楼,机关办公楼,学员寝室楼……我们当初的学员队的寝室楼在哪啊?卫生所在哪啊?当初的教研室呢?以前的一切都旧貌换了新颜。

继续前行,到了我们的教学楼。当时我们推行“一票”否决制,考试不及格随时有面临转学的可能。一九九〇年我们于这儿开始警校生活,不分白昼埋首苦读,力求不让自己掉队。如今这栋教学楼早已停用,只能瞧瞧外表,原先的三角铁玻璃窗换成了铝合金的,透明度比先前的好,觉得也敞亮了许多。教学楼对我来说记忆十分深刻,每晚“三点一线”教学楼—食堂—宿舍大连陆军学院,都是在这儿渡过的。

中学在原先彩印厂的位置盖了两栋新楼,一栋是阶梯课室,一栋是中学办公楼,去的时侯适逢上课时间,学员们排着队伍,手提书包迈着整齐的脚步迈向寝室。如同自己又回到了当初,和朋友们大踏步的行进在中学的山路上。

一晃走到以前阅兵的大操场位置,我伫足停下。眼神环视一周,当年种下的一棵棵大树,明天早已长成参天小树,投下片片树荫。训练间隙,学员们可以在树下的小长椅稍为休息。曾在这儿经历两个月的紧张阅兵训练大连陆军学院,“齐步、正步、跑步”的标语似乎还在耳畔,在这儿摸爬滚打,留下了太多的泪水和汗水。经过坚苦的训练,使我们从初涉足营的小战士,转弄成合格的警校士官。

操场旁边是当初中学机关办公楼,如今早已改导致学员寝室,旁边的军容镜仍然这么明亮,我以军人“立正”的坐姿躺卧5分钟,追忆从前的觉得。值勤战士告诉我,这栋楼大概有400名学员居住。透过窗子,我看见双人床,上下铺,“豆腐块”,还是那样的整齐划一。

我在这儿念书时,分校培训的是基层连队值勤班长、连队司务长、营团财务部门文员员。部队高校变革后,这儿是面点师训练队。我想“能打仗打胜仗”首先的条件就是吃饱、吃好。生活好,战士们体质强,自然也就出战斗力。基层后勤也有很深的学问,一点一滴彰显了领导对战士们的关心、关爱。

穿上军服进入军营是无悔的选择,警校生活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每逢追忆起这段经历身心依然饱含神圣感、使命感。现在虽已脱下军服,但我会一直以一名军人的姿态要求自己,由于我以前是一个兵。

作者简介:王军,中共干部,供职于禹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文学、诗歌小有偏好,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叙普通的生活。“以诗抒情,以文会友”快乐每三天。

朗诵简介:吴昆,肥城润禹水务有限公司职工,喜爱朗读、唱歌,乐意用声音带给你们快乐,用音质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