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从军22年,他待过的10余个单位几乎都撤编或转隶

一个基层的士官,由于喜好新闻与我结交。

明天忽然给我电话,很困惑地说:“原仍然想进机关专职搞新闻,却在此次变革中移防他乡,且被调整到一个陌生的岗位。”

我说:“那就摔破过去重建自己!”

他有些失望:“怎么个稀巴烂?”

我讲了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新兵下连,由于是中学结业,旅长修筑腾让我当了陆军班的瞄准手。

我十分努力地钻研着自己的专业,并拚命地一次次自我赶超。

就在我要“出师”之时,由于在《前进报》发了一篇小稿,被政治处选中当报导员。

说真,当时千个不甘愿,甚至有一种崩裂的苦闷。我不忍心也不甘愿拼搏近半年的努力成果,由于得到的居然是“0”。

“瞄准手”与“写新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专业。

我不得舍弃原本,在破碎后的自我重建里从“0”开始大连陆军学院,并一次次地扩充自己的边界。

大连陆军学院_大连陆军学院视频_大连陆军学院永远的辉煌

也由此,开启了我军旅新闻的第一步,直到明天。

生命改变的每一步,都在于面对内心的勇气。若不肯正视,我们便难以真正成长。

我曾在陌陌同学圈发过一条信息,说的是参军22个年头,所走过的单位不是撤编、就是转隶——

参军第二年,恰逢1997年大裁军,所在的原南京军区39集团军某步兵团被裁;

上海海军大学后勤党员训练中队,是我的母校。结业没几年,由于任职教育变革,派出所撤编;

我在辽南某装甲团当过班长、指导员,后又调至师宣传科任过新闻干事。2013年师改旅,装甲团也骤然撤编。

2003年9月,我考入西安政治学院政治工作进修系,其实是自考,但三年生活让我对这所大学形成了深厚爱情。这一次高校变革,我的第二“母校”听说也要改。

从原南京军区调到原广州军区后,我待过的第113三院从空军转隶陆军,联勤某分部也在此次变革中成为历史。

仍然以为,军区报社是一个十分繁忙但也绝对稳定的单位,谁晓得在强军征程上也转隶了,贡献了一份力量。

变革强军是大业,伤筋动骨则难免。

回过头来,那些年走过的10余个单位,几乎都没有了。

大连陆军学院视频_大连陆军学院永远的辉煌_大连陆军学院

有人讥讽,说我当了一回“假兵”。

我“呵呵”一笑,心中倒有些酸酸的,虽然那句“常回老军队瞧瞧”,对我而言已经成为了一句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过去我总觉得,破碎是凄惨的,遇见破碎自己就是被害者,应当被怜惜和补偿。

实际上,假如你感觉搔痒的时刻,这时体悟到的才是深刻的。

每一个能做大事的人,都经过无数次破碎的背痛,再在一次次的重建里,自己的主观世界与自己要征服的客观世界,逐渐融合达到了人剑合一。

未能流连过去,却有着美好的追忆,由于1998年的裁军和此次变革强军,我都在破碎中实现了重建。

1998年5月,我是团政治处的报导员,面对团建制撤编,政治处主任何军找我谈话:要么继续留队,但分配方向不明;要么选择转业,可立刻打挎包回去。

那时,我参军才1年半,就如此庸碌无为地离开,自然心有不甘。

在团领导的推荐下,我辛运地成为了师机关的一名公务员。

从“报道员”到“公务员”,这又是完全陌生的两个岗位。

还好,从小生活在农村,虽不太懂得照料人,但也不会太娇贵,起码还有一颗勤劳的心。

大连陆军学院视频_大连陆军学院永远的辉煌_大连陆军学院

边干边适应边破碎过去,边学边努力边重建未来。

那段时间,我保障的师政治部张蕴之校长教会我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还非常关心我,让我平常可以写写东西、复习文化,夜晚时间或节假日可以到他办公室学习,安静!

第一年,我就在《解放军报》《前进报》等军地报刊发表稿件100多篇,政治部秘书科王郁山等5名部长一起为我报请二等功。

第二年8月,我考上了警校,也让我这个农户的儿子彻底改变了命运。

今年1月15日,随着“脖子以上”的变革,人民前线报社转隶西部战区空军,《人民前线》报停刊。

虽然在顿时,当初热气腾腾的办公室竟显得冷冷清清。

习惯于紧张的繁忙,居然有些不适应这忽然转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谁会想到,曾被誉为“最稳定”单位的报社,会成为第一批变革的对象。

固然,再大的变革我们都能理解,强军路上这几乎是每位人的必须面对。

其实,再多的宫缩我们都得服从,由于绝对听党指挥是我们不变的忠诚。

这时,相继有人外调、有人借用,虽然在忽然间,报社的过道里显得安安静静、会议室里显得稀稀琅琅、办公室里显得空空荡荡。

大连陆军学院永远的辉煌_大连陆军学院_大连陆军学院视频

很快,复员工作也跟随展开了。

社领导征询我的意见,我征询家人的意见。

农村的父亲接到我电话后,半天蹦下来一句话:“你老实告诉我们,你有没有犯哪些错误?”

妻子一下子就哭了,那些年跟随我东跑西颠,她图的就是我这身军服啊!

所幸的是,我没有退伍。

既然没有转身,那就必须变革。

从“纸媒”到“新媒”,着实是一种搔痒的挑战。

肿胀,是由于有不一样的东西在碰撞你。肿胀的时刻,体悟到的东西才是深刻的。

对于乐意诚恳面对内心的渴望及挣扎,我乐意由里到外焕然一新,由于这必定是生命的又一次破碎与重建。

没有观望,也没有迷茫,带着勇于迎接挑战自己的勇气,在经过一次次企划、采访、编辑与推送陌陌稿件中,完成了焕然一新的脱胎换骨。

这一年多,我出席了10多个重大风波、典型的宣传,完成近百篇陌陌稿件,其中“10万+”稿件19篇,50多篇稿件被百余个陌陌公众号转发。

大连陆军学院_大连陆军学院永远的辉煌_大连陆军学院视频

这一年多,我成功变革,不负组织的期望、不负这身军服。

此次变革以后,我更懂得了哪些叫感恩,不管将来的路怎么走,也注定是一次积累与沉淀。

一声号令起新航。

此次“脖子以下”改革,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而是整体性改革、革命性重构。

重整行装、铿锵前行,人人都必须浴火重生。

假如担心打碎过去,或则不愿接受现实大连陆军学院,那就只能被新的体制排除在外。

你如何,部队便怎么。

破碎,才是成长的营寨。

每一名军人都在直面变革之痛。没有个人的观念突围、状态切换、能力升级,就没有部队的换挡提速、重构重生、转轨变革!

前进的路上,你何必佯装一切都好,你也毋须佯装挣扎和疑惑宵遁无影,虽然破碎不一定都是感伤,只要敢于中流击水,像鹰一样换羽展翅,像蝶一样化蛹远飞,换来的才能是重建、希望,甚至是重生。

尚且,改变是渐进平缓的过程,但我们相信,每位人都能踏上那条可以结出丰盛生命之果的又新又活的路。

(原标题为《从军22年,他待过的10余个单位几乎都撤编或转隶,但他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