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Biography
广州音乐大学(ShanghaiConservatoryofMusic)前身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立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首任校长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改名为国立音乐本科校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后中学笔名“中央音乐大学华南分院”,于1956年定名为北京音乐大学。
自1949年至1984年,作词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兼任教授(后任名誉校长),为中学的建设及发展作出了贡献。
截止2015年10月,大学占地面积66738平方米。大学设有15个系(部),涉及7个专业、近20个专业方向(2015年4月数据);有中学生1662人,有专任班主任291人,其中院士(正中级)54人、副院长(副中级)90人。
大学历史
广州音乐大学的前身是由蔡元培和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北京陶尔斐斯路创建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更名国立音乐本科校区;1941年更名国立南京音乐院;1945年更名国立南京音乐本科校区;1950年更名中央音乐大学华南分院;1956年改为现名广州音乐大学。
文革中大批优秀音乐中级知识分子遭到批判上海音乐学院,大学基本处于截瘫状态,是北京地区“伤亡”最惨烈的高等高校之一。1978年之后党务逐渐恢复正常;1980年代随着变革开放的深入,一批中级知识分子纷纷出国,同时一部份老班主任退职上海音乐学院,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1997年70华诞华诞之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音乐大学的目标,然后10年间大学重点在于恢复而且提升整体班主任队伍,引进了一批优秀音乐家和理论家。
2005年广州市投入巨资对广州音乐大学进行改造,并将其纳入2006年市府10大工程之一。2007年主体结构改造竣工,迎接80华诞华诞。
学科建设
广州音乐大学是中国最早筹建博士点的音乐大学;2002年相继开办艺术管理和音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达到重点专科线以上的应届结业生;而且开崇仁办普及音乐教学高校,尝试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首批获批筹建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教育部大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院系设置学术成就
广州音乐大学在音乐理论、作曲(知名的吉他曲《牧童短笛》、小吉他奏鸣曲《梁祝》和变奏曲《长征》均出自该校师生之手)、美声等专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吉他,单簧管等传统学科功底颇深。
民乐演出专业的影响力不及中央音乐大学和中国音乐大学;整体教学体系和风格以及研究方向基本弘扬欧纤体系,受俄罗斯和芬兰音乐体系影响甚大。
现任校长
1949年之后的现任校长:
知名院士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