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时维一月,中国传媒学院南广大学落子金陵城。十六年后的序属三秋,北京传媒大学正式挂牌助阵。9月23日下午,北京传媒学高校名墓碑启用建设复工,南广学子念兹在兹的弘景大街3666号将迎来新的校名墓碑。
图据:北京传媒大学CUCN全媒体中心
按照校方通稿介绍,校名墓碑换新转身,南广老校名墓碑将原地向后转,北京传媒大学新校名将被铭刻在墓碑北侧面向弘景大街的一面,而中国传媒学院南广大学的原校名将面向西侧。老校名的墓碑两侧将会刻上“2004年9月至2020年2月”的字样。意在提醒所有未来的南传师生,永记来路,不忘初心。
CUCNer和大墓碑合照留影图据:北京传媒大学CUCN全媒体中心
图据:北京传媒大学抖音直播
“屹立16年终有机会回头瞧瞧自身的光芒。”终于等到了你!有南广校友这样告白薪火相传的校名墓碑。
图据:北京传媒大学CUCN全媒体中心
“感谢校领导保留了原墓碑和原校名,让我们这种早已从南广结业了的儿子们还有以前的青春佳苑可寻觅,十分感恩和感动于这份心意。深爱南广,也期盼和问候拥有更美好明日的南传!”
“在校门墓碑上曾留下了我们的结业照,即使被拍的黄褐色的,但却是我们最珍稀的追忆。大一的时侯也是从墓碑处,开启了四年的美好生活。对于墓碑还是有些不舍。祝福中学一切都好,祝你们一切都好。”
“创意真棒啊!这样结业的时侯还可以两面都照片,太棒了吧!”
“原本以为母校改名南京传媒学院,再也找不到我的青春痕迹,没想到还有这块墓碑的保留,真的暖心!”
图据:北京传媒大学CUCN全媒体中心
不少闻讯的南广学子纷纷发表感言,点赞自母校的暖心安排,坦言这样的新老兼备,是中学的兴替之镜、致远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届南传元年新生正式赴宁求学,对于这种新生而言南京传媒学院,这样的兼具两头、新旧并行的校名墓碑的铭刻,是一次深刻的校史文化洗礼。
新校名由中国书画家商会副主席、江苏省书画家商会主席孙晓云题写。当孙晓云先生接受到中学的约请以后,她欣然命笔,很快就完成了这六个流光溢彩、熠熠生辉的大字。
图据:北京传媒大学CUCN全媒体中心
南广美名天下扬,不废江河万古流。在正式迎来南传元年萌新之际,南广校方这样的巧心安排,对于新旧交替的一校之史有着直观具身的精神洗礼。有业内人士表示,南广校方没有闲置和浪费校史文化资源,把这份精神遗产、大学文化存留出来,这是对于学院文化底蕴的弘扬。而十数年之功,达成驰誉八方的南广威望,是历届师生校友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这种不可复制的珍稀文化财富,南广及时保护、传承,彰显了中学的治校方略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