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的相关参考范文,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本文关键词:研究报告,课题,格式,教育实验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本文简介: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目前国内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要求不尽一致......
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本文关键词:研究报告,课题,格式,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本文简介: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目前国内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要求不尽一致,但综合来看,一篇规范的研究报告的格式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标题部分标题,又称题目或篇名,是对研究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在文字上要简洁、明了,而且在内容是确切的,读者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此项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一般标题
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本文内容:
教育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目前国内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要求不尽一致,但综合来看,一篇规范的研究报告的格式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一、标题部分
标题,又称题目或篇名,是对研究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在文字上要简洁、明了,而且在内容是确切的,读者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此项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一般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
署名,标题之下应是作者署名,不仅要标明作者,还要写上工作单位,署名首先是标明作者是该项研究的责任者,其次是有利于学术交流。
二、摘要部分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是用最精炼的文字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重要内容,即研究的问题、被试的特征、所用的方法、研究的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一般中文摘要以300字以内为宜。摘要还用于编制索引与文摘,供其他研究人员查阅、检索信息。
摘要虽然是放在研究报告的前面部分,但它往往是在研究报告称文之后撰写的。对摘要的要求是语言精炼,内容完整。
关键词:关键词较之摘要更为概括,通过3——5个词来反映研究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关键词,不仅有利于指导读者阅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文献检索。关键词一般选自标题,也有个别选择摘要的。
三、引言部分
是研究报告的问题提出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即告诉读者本研究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教育科学研究不仅始于问题,而且也是围绕问题展开和进行的。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详细指出学校或者课题负责人面对的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阐述要清楚、具体、明确。是在研究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空想出来的问题。
(二)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在提出研究问题之后,就要对此问题的研究背景作一些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当前的研究。主要说明该问题研究的现状,对该问题进行了什么研究,有几个主要的专家,各提出了什么观点,解决了什么问题,使用了什么方法。
撰写此部分内容,切忌简单堆积收集到的已有研究资料,而应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问题研究的脉络,指出以往研究者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此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结论。近年来,关于此问题研究的动态是什么,有哪些进展,哪些争议等也成为综述部分的重要内容。
(三)该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阐述该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区别,区别之处就是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阐述研究问题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该课题要达到什么结果,研究内容部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研究者还要把研究中的关键名词提出来给予界定,说明其在当前研究中的确切含义。
(五)研究的价值或意义
说明该项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是什么,与已有研究相比,该研究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四、过程与方法部分
(一)研究过程
主要说明课题研究过程是如何分阶段进行的,各个阶段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组织了什么研讨活动,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二)方法部分
主要是向读者交代清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果是实验研究,还要说明被试的相关情况,如被试来自何处,何种群体。选取被试的方法是什么,是随机取样还是分层抽样。选取了多少被试,有效被试是多少。被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经济地位等。有时候还要说明被试的身体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等。
(三)研究工具
主要说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用来收集数据资料的仪器、量表、测验、问卷等工具。研究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如智力测验、人格量表等)和定型的仪器。对于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应说明其版本或修订版,基本构成与计分方法。对于定型的仪器要说明型号、操作方式以及计分方法了。另一类工具为自制或自编的。对于自己的量表、测验、问卷要说明他们的编制原则(或理论依据)、程序、内容构成以及一些简单的标准化指标,必要时要附于附录之中。无论哪一类工具,一般情况下都要给出题目形式的样例,以帮助读者更为具体的了解工具的特征。
数据材料处理方法:对于已经量化的数据,一般报告使用何种统计软件处理即可,如社会科学统计套装程式(SPSS)、统计分析系统(SAS)等,对于定性测量的分析,还要报告评判的指标体系,例如,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材料处理,就有一整套评分规则系统。
五、结果与讨论部分
(一)结果部分
此部分以结果的呈现与分析为主,即把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罗列出来,包括呈现数据与统计分析两部分。
1、呈现数据,对研究过程中所获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呈现结果的顺序一般以研究假设或待回答问题为架构,即分别以研究假设或待回答问题为标题,然后辅以简要文字描述,之后紧跟图表。
2、统计分析,向作者交代所使用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复方差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因素分析等,并报告统计检验结果,即显著水平。据此说明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或待答问题的关系。
(二)分析与讨论部分
分析与讨论部分是研究报告的最关键部分,不仅要对当前研究所得结果的意义进行解释,同时还要对导致或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阐述和说明。撰写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充分考虑本项研究所得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以理论思维为基础,揭示当前研究结果的广泛含义。一般情况下,讨论部分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1、对研究假设或待答问题的说明,一方面可以提醒研究者明确所要研究、解决或证实的问题,以便使讨论更有针对性,避免讨论离题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使读者明白所要讨论的问题和范围。
2、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说明,依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来说明研究假设是否成立,或给出待答问题的答案。同时还要依据一定的理论或作者本人的观察思考,进一步阐述所研究问题或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和变量间关系的性质。尤其对于不支持研究假设的结果,不仅要分析其产生的可能原因,同时还应考虑提出新假设。
3、与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引言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已就所研究问题的同类研究结果作了交代,在讨论部分应当前后呼应,把当前研究所的结果与提及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以便作出更广泛的推论。通过比较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首先可以了解研究是否有新的突破;其次是当前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再就是发现新的问题。
4、阐释研究结果的价值
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说明,即向读者交代当前研究所得结果的价值何在。
5、提出建议:建议的内容分两种:一种建议是依据研究结果而提出的注意事项,或革新方案。例如,研究结果表明较可课堂教学效果与其掌握的心理、教育科学知识有显著的正相关,就可向教育行政部门建议,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心理、教育科学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另一种建议是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或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六、结论部分
经过分析与讨论后,就可把研究所获得结果归纳、概括出来,即研究结论。撰写结论应当注意:
1、文字要简练概括,通常是研究假设验证结果的表述,或待答问题的答案。
2、切忌主观臆测,只交代结果,不包括原因分析、探讨与推测。
3、避免结论概括化程度过大,小样本或特殊样本得到的结论不能推论到总体上。
七、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
指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来源。这部分内容通常放在正文之后,列举参考文献即可以表达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又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探讨的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的排列顺序,如果参考书目中既有中文,又有外文,原则是先中文后外文,中文排序可以按姓氏笔画排序,也可按参考书目出版的时间顺序排序,最新的排在前面,年代越久远,排序越靠后。
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
(1)
专著
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
论文
作者.论文名称[J].出版地:杂志名称,出版年(期数):页码.
(3)
报纸
作者.文章名称[N].出版地: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
(4)
网络下载作品
作者.文章名称.网址,获取该文章年-月-日.
注意:(1)作者若是一个以上,请将第一作者与第二作者以及第三作者依次之间打上“,”隔开,或在第一作者后写上“,等.”;(2)上述4.和7.中的“年-月-日”格式如“2005-01-08”。
下面附上南京师大博导杨启亮老师“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一文所附参考文献,格式供参考。
[1][2][7][8]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编译前言、编译前言、290-291、292.
[3]弗·鲍良克.教学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21.
[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41.
[5]蒲心文.教学过程本质新探[J].教育研究,1981,(1).
[6]杨启亮.论普通学校的教学目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5).
八、附录部分
附录用以提供详细的、重要的,但又不便放在正文中出现的信息。附录的内容通常是实验材料、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包括复杂的公式、计算机程序、实验处理的说明等内容。若附录有多项,可以编号,如附录一、附录二等。
二、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调查研究报告的格式与实验研究报告的格式基本一致,重点在于说明调查的目的、理论基础、调查的设计、调查结论等,下面主要针对调查研究报告的区别之处重点介绍如下:
一、标题部分
调查研究报告的题目类型主要是“……调查研究报告”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标题不仅简洁、明了,而且在内容是确切的,读者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此项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般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字。
署名,标题之下应是作者署名,不仅要标明作者,还要写上工作单位,署名首先是标明作者是该项研究的责任者,其次是有利于学术交流。
二、摘要部分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是用最精炼的文字概括地反映出研究的重要内容,即研究的问题、被试的特征、所用的方法、研究的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一般中文摘要以300字以内为宜。摘要还用于编制索引与文摘,供其他研究人员查阅、检索信息。
摘要虽然是放在研究报告的前面部分,但它往往是在研究报告称文之后撰写的。对摘要的要求是语言精炼,内容完整。
关键词:关键词较之摘要更为概括,通过3——5个词来反映研究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关键词,不仅有利于指导读者阅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便于文献检索。关键词一般选自标题,也有个别选择摘要的。
三、引言部分
是研究报告的问题提出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即告诉读者本研究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主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调查研究。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详细指出学校或者课题负责人面对的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阐述要清楚、具体、明确。
(二)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在提出研究问题之后,就要对此问题的研究背景作一些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当前的研究。主要说明问题的缘起和该问题研究的现状。
撰写此部分内容,切忌简单堆积收集到的已有研究资料,而应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梳理出问题研究的脉络,指出以往研究者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此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结论。近年来,关于此问题研究的动态是什么,有哪些进展,哪些争议等也成为综述部分的重要内容。
(三)该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阐述该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区别,区别之处就是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阐述研究问题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四)调查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该课题要达到什么结果,研究内容部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研究者还要把研究中的关键名词提出来给予界定,说明其在当前研究中的确切含义。
(五)研究的价值或意义
说明该项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是什么,与已有研究相比,该研究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四、过程与方法部分
(一)研究过程
主要说明课题研究过程是如何分阶段进行的,各个阶段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组织了什么研讨活动,进行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二)样本设计
主要是向读者交代清楚研究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调查对象的相关情况,说明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如何。如调查对象来自何处,何种群体。选取调查对象的方法是什么,是随机取样还是分层抽样。发放了了多少问卷,有效问卷是多少。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学历、经济地位等。有时候还要说明调查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等,。
(三)调查工具设计
主要说明研究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用来收集数据资料的测验、问卷等工具。调查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如智力测验、人格量表等)。对于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应说明其版本或修订版,基本构成与计分方法。另一类工具为自制或自编的。对于自己的量表、测验、问卷要说明他们的编制原则(或理论依据)、程序、内容构成以及一些简单的标准化指标,必要时要附于附录之中。无论哪一类工具,一般情况下都要给出题目形式的样例,以帮助读者更为具体的了解工具的特征。
数据材料处理方法:对于已经量化的数据,一般报告使用何种统计软件处理即可,如社会科学统计套装程式(SPSS)、统计分析系统(SAS)等,对于定性测量的分析,还要报告评判的指标体系,例如,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材料处理,就有一整套评分规则系统。
(四)调查活动的组织
调查活动的实施过程,如调查时间、地点,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的人员构成及各自职责,如何培训调查人员,避免因为调查人员导致的调查数据失真。调查阶段的划分,调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五、结果与讨论部分
(一)结果部分
此部分以结果的呈现与分析为主,即把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访谈、测量等方法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罗列出来。对调查所获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呈现结果的顺序一般以研究假设或待回答问题为架构,即分别以研究假设或待回答问题为标题,然后辅以简要文字描述,之后紧跟图表。
(二)分析与讨论部分
分析与讨论部分是研究报告的最关键部分,不仅要对调查研究所得结果进行解释,同时还要对导致或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阐述和说明。撰写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充分考虑本项研究所得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以理论思维为基础,揭示调查研究的深层次原因。一般情况下,讨论部分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1、概括问题及其成因,说明出现调查结果的原因,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理论的分析和论证。
2、提出改革建议,依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或革新方案。例如,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培养学生的课程设置方案与学校对教师素质的需求存在矛盾,可向师范院校提出建议,改革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新教师。另一种建议是
3、对研究方法上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进行探讨。
说明调查工具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对下一步进行同类调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当前调查的不足之处,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或应当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六、结论部分
经过分析与讨论后,就可把研究所获得结果归纳、概括出来,即研究结论。撰写结论应当注意:
1、文字要简练概括,通常是研究假设验证结果的表述,或待答问题的答案。
2、切忌主观臆测,只交代结果,不包括原因分析、探讨与推测。
3、避免结论概括化程度过大,小样本或特殊样本得到的结论不能推论到总体上。
七、参考文献部分
参考文献
指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来源。这部分内容通常放在正文之后,列举参考文献即可以表达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又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探讨的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的排列顺序,如果参考书目中既有中文,又有外文,原则是先中文后外文,中文排序可以按姓氏笔画排序,也可按参考书目出版的时间顺序排序,最新的排在前面,年代越久远,排序越靠后。
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
(1)
专著
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
论文
作者.论文名称[J].出版地:杂志名称,出版年(期数):页码.
(3)
报纸
作者.文章名称[N].出版地: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
(4)
网络下载作品
作者.文章名称.网址,获取该文章年-月-日.
注意:(1)作者若是一个以上,请将第一作者与第二作者以及第三作者依次之间打上“,”隔开,或在第一作者后写上“,等.”;(2)上述4.和7.中的“年-月-日”格式如“2005-01-08”。
下面附上南京师大博导杨启亮老师“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一文所附参考文献,格式供参考。
[1][2][7][8]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编译前言、编译前言、290-291、292.
[3]弗·鲍良克.教学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21.
[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41.
[5]蒲心文.教学过程本质新探[J].教育研究,1981,(1).
[6]杨启亮.论普通学校的教学目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5).
八、附录部分
附录用以提供详细的、重要的,但又不便放在正文中出现的信息。附录的内容通常是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等。若附录有多项,可以编号,如附录一、附录二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