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

日期:2020-03-1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的相关参考范文,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本文关键词:专项,作风,落实,讲话,精选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本文简介: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同志们:......

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 本文关键词:专项,作风,落实,讲话,精选

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 本文简介: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同志们: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xx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市委决定在2017年开展以“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专项活动。为此,今天在这里专门召开xx市xx局“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动员会,刚才,xx局长已组织大家全文学习了

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 本文内容:

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

同志们:

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xx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市委决定在2017年开展以“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专项活动。为此,今天在这里专门召开xx市xx局“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动员会,刚才,xx局长已组织大家全文学习了市委的《专项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切实开展好“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专项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是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xx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具体实践,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有效平台,是顺应各族群众期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高标准、严要求地投身“学转促”活动。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x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官油子”之气、不作为之气、漂浮之气、“两面人”之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学转促”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存在的作风问题,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折不扣的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xx方略和xx区党委、市委的安排部署,为实现吐鲁番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当前我们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党规、党纪、条例的学习方面,学用脱节,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入耳、入脑、入心”并固化于行;在学习、考勤、请休假等各项制度落实上没有做到“从严治党”、“从严律己”;工作中只愿动嘴,不愿动手,做语言上的巨人、具体行动上的侏儒;工作方法简单,照抄照搬上级指示,强迫式、命令式开展工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开动脑筋创造性开展工作;群众观念淡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不足,存在干事创业缺乏激情,履职尽责缺乏热情现象;怕苦怕累,遇到工作互相推诿扯皮,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党建、党风廉政、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等工作不愿管、不想管;工作中庸懒散,办事拖拉、应付了事,存在慢作为、不作为现象,致使群众跑冤枉路、监管不到位、个别处理投诉不及时、不满意;遇到工作就躲,见到荣誉就抢,稍不满意就发牢骚、说怪话。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严重影响xx部门和xx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开展“学转促”活动就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逐条逐项深挖根源,坚决及时纠正,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存在的作风问题,确保党中央治xx方略和总目标落地生根。

二、准确把握“学转促”专项活动的具体措施,认真落实,扎实开展

要准确把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措施,要明确“学转促”专项活动中基础在“学”、关键在“转”、目的在“促”。

(一)着力在“学”上下功夫,打牢思想基础。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以学为先,通过深入学习武装头脑、打牢思想基础,为更好地转作风,促落实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一是明确学什么。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xx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要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第二次中央xx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xx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治xx方略。要以xx区党委xx书记和市委张文全书记的各次讲话精神为指南,加强学习,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二是明确怎么学。要以党组中心组为重点,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党课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推动学习不断深入,确保学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学习不能走形式,要全面系统学、带着思考学、反复深入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深学透、把握真谛、真学真会、入心入脑,自觉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所学所悟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真正使党中央和xx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明确要达到的学习效果。要通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认识,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作为最大政治,思想上认同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组织上服从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真正以总目标为统领,把总目标作为总纲、核心任务、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所有工作都聚焦总目标、盯住总目标、落实总目标,服从服务于总目标,确保各项工作都围绕总目标来展开、来谋划、来推进,切实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xx方略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着力在“转”上做文章,整治“四风”“四气”。要牢固树立;三股势力;是xx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作风不实是我们更大的敌人”这一理念,在巩固已有良好作风的基础上,从具体问题入手,从细微之处抓起,深入查找并严肃纠治“四风”、“四气”,狠抓作风建设,在转变工作作风上实现新突破。一是认真查找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针对“四风”“四气”来一次大排查、大剖析。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目标任务和岗位职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查找思想深处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着力在“转”上做文章,整治“四风”“四气”。要牢固树立“‘三股势力’是xx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作风不实是我们更大的敌人”这一理念,在巩固已有良好作风的基础上,从具体问题入手,从细微之处抓起,深入查找并严肃纠治“四风”、“四气”,狠抓作风建设,在转变工作作风上实现新突破。一是认真查找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针对“四风”“四气”来一次大排查、大剖析。每名党员干部都要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目标任务和岗位职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查找思想深处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破除“官油子”之气、不作为之气、漂浮之气、“两面人”之气。同时,要通过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市场主体提出的市场准入、查办案件、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要以真诚的态度与群众交心、听群众真话,了解群众呼声,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全。要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真严肃的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查找问题根源,找准症结。二是切实加强整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要坚持即知即行、立行立改,对症下药,一条一条地列出整改措施,一项一项地抓好整改。要下气力把落实整改做到位,以问题整改整治作风,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树立形象,以问题整改赢得民心。“转作风”要坚持从领导干部转起,做到层层示范、层层带动、上行下效、整体联动。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党员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四气”问题,抓早抓孝动辄则咎,坚决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要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正面典型中学习经验、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勇于担当、勇于负责,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务求实效的新风正气,推动干部作风有根本性的转变。

(三)着力在“促”上见成效,确保总目标落实。全体党员干部要排除杂音和干扰,把精力放在总目标上,把心思用在促落实上,用心用力抓好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xx区党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铁的纪律和硬的作风保障总目标落地生根、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抓好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出表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全体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在维护稳定上促落实,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在改革发展上促落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在改善民生上促落实,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和谐、更美好,最大限度地争取民心;要在增进民族团结上促落实,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推动宗教和谐上促落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上促落实,让政治生态始终保持干净纯洁。二是建设长效机制。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通过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标杆,形成学习榜样、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严肃问责查处,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结合好经验、好做法完善责任清单,对现有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岗位职责、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堵塞制度漏洞,并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完善抓落实的制度体系,建立严密的执行机制,使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发挥制度的持续激励和约束作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不断巩固和深化“学转促”专项活动成果。

三、切实确保“学转促”专项活动有序推进,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开展“学转促”活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跟进、措施上务求实效,确保专项活动扎实有力推进、取得实际成效。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党组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开展“学转促”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加强领导指导;党组书记、局长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学习,带头讲党课、作宣讲,带头查找和整改问题,带头整治“四风”“四气”,推动专项活动不断深入开展;要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确保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实现作风转变。二是做到统筹兼顾。要结合实际,把“学转促”活动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强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

“民族团结一家亲”、“访惠聚”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全面促进。要坚持求真务实开展专项活动,严格严肃执纪问责,坚决防止撇开实际问题搞形式、脱离日常工作搞活动、表面热闹走过场,确保专项活动不走神、不散光、不跑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活动板报、门户网站等各类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党中央治xx方略、xx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为党员干部学习提供方便和保障。要及时发现、挖掘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鼓舞精气神,增强宣传引导的实际效果。要及时报道“学转促”专项活动的进展情况、工作成效,营造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同志们,开展好以“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意义十分深远,责任十分重大。全体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活动组织好、开展好,以优良的作风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2:省财政厅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省财政厅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本文关键词:财政厅,厅长,工作会议上,财政,讲话稿

省财政厅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本文简介:省财政厅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财政工作,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部署安排今年的财政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会前,省委常委会听取了财政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

省财政厅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本文内容:

省财政厅厅长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财政工作,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部署安排今年的财政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会前,省委常委会听取了财政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刚才,守盛省长莅临会议看望大家,并作了重要讲话,对过去一年的财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思想性。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情况和意见,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

一、正确估价过去一年的财政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实现了“十二五”财政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据快报反映,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2460.66亿元,同比增加581.95亿元,增长30.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6.12亿元,同比增加374.43亿元,增长34.62%;上划中央收入1004.54亿元,同比增加207.52亿元,增长26.04%。全省完成财政总支出3465.84亿元,同比增加763.36亿元,增长28.25%。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支持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应对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各级财政部门主动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筹集资金,积极服务和支持全省经济发展。一是促进物价稳定。大力支持粮食、生猪等生产能力建设,促进了粮食连续8年增产,保障了大宗基础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免收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费,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加强储备物资市场调控。启动实施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二是扩大财政投融资。为缓解重大工程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省财政筹集资金320多亿元,促进了交通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协调金融机构增加融资平台贷款,仅发展集团、湘铁集团、省公路投获得银行新增贷款就达70多亿元;安排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资金2.03亿元,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争取国外贷款1.5亿美元,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三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省财政安排8亿元引导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统筹整合专项资金1.21亿元,支持“数字湖南”建设,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筹措资金1.1亿元,引导优势服务业发展。安排引导资金1亿元,并牵头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基金,专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安排5.8亿元,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专项安排3.1亿元,支持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筹措资金11.2亿元,支持新能源、节能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和淘汰落后产能等项目建设。安排资金4.2亿元,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并开展了长株潭排污权交易试点。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已将长沙市列入全国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四是扩消费促开放。认真落实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并调整税率结构,当年直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2亿多元。落实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各项补贴政策,增加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购买能力。省财政共安排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29.5亿元,带动家电和汽摩销售300多亿元。统筹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五是扶持企业发展。省财政筹措资金4.09亿元,扎实做好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扫尾工作。安排奖励资金5000万元,引导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鼓励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探索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模式,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重点扶持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积极做好重大装备企业退免税服务,已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36.2亿元。积极争取将我省部分重点再生资源回收产品纳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目录,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

(二)大力扶持和服务“三农”。各级财政部门心系“三农”,积极把公共财政资源向“三农”倾斜分配,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一是支持粮食生产。认真落实种粮补贴政策,2011年省安排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7.4亿元。安排奖励资金14.24亿元,调动粮油生产大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抓粮的积极性。安排资金1亿元,实施粮油“千亿产业工程”,推进粮油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取消我省粮食风险基金配套4.7亿元,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4.44亿元,一次性消化粮食政策性财务挂账66.6亿元。二是大力支持水利建设。大幅度增加财政水利投入,重点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等水利项目建设,推动了水利改革与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各级财政水利投入达到149.25亿元,增长55.4%,其中省本级投入26.15亿元,增长80.8%。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统筹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8亿多元,集中支持了优质稻、生猪、柑桔、油茶、蔬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统筹安排资金1200万元,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四是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5.65亿元,增长19.64%。以武陵山区、罗霄山区为重点,以湘西自治州为主战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扶贫解困试点工作。全面落实移民后扶政策,省财政安排移民后扶资金14.5亿元,努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省财政安排资金1亿多元,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去年省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达到10.22亿元。安排资金4300万元,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着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控制机构和编制,做好乡镇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全面完成,配套改革正积极推进。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奖补资金达到15.5亿元,受益行政村由33%扩大到50%,直接惠及2500多万农民。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其他债务化解工作,已化解债务17亿元,基本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有序推进乡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巩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现了村均运转经费4万元的目标。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财政部门把民生支出作为安排重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了公共财政的民生民本特色。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省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2274.3亿元,同比增长30.9%,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5.6%。其中,教育支出521.59亿元,增长29.39%;医疗卫生支出255.16亿元,增长41.41%;住房保障支出121.99亿元,增长49.22%;社会保障基金补助184.87亿元,增长36.05%。二是扩大民生保障范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由44个县(市、区)扩大到96个县(市、区),并同步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已覆盖到所有县(市、区)。支持建立了社区运转和办公用房保障制度。扩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范围,免费开放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三馆一站”。启动实施了高校化债和生均提标、学前教育发展等财政扶持政策。三是提高民生保障标准。2011年,省财政增加资金投入60多亿元,提高了10多项政策的补助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7年提高,月人均水平由2005年的570元增加到2011年的1290元左右;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由17.5元提高到25元。四是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扶助机制,着力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社会就业容纳能力。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增强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支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四)努力深化和完善财政改革。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启动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政府性收入纳入财政管理。按照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6+2”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体系,加大了对市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2011年,省财政安排市县转移支付资金1451.3亿元,增长18.8%。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范围已覆盖大部分市(县、区)。积极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全省公务卡发卡量达到110万张。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减少了财政资金安全隐患。省财政安排资金8.7亿元,提高基层政法单位经费保障能力,巩固了政法经费体制改革成果。深化政府采购改革,积极推进协议采购、合同采购和电子化政府采购,认真做好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应对GPA谈判等工作。2011年,全省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46亿元,节约支出34亿元,综合节支率达到12.14%。

(五)强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法治财政建设,出台了《湖南省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湖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等重要财政法规制度,推动了《湖南省国有产权交易管理办法》、《湖南省车船税实施办法》的立法进程,广泛有效地开展了财政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稳妥推进预算公开,省级已公开50项重大民生专项资金,并在4个省直部门和2个市县开展了预算公开试点工作。采取专项资金限时办结等措施,开展结余资金清理,加快了预算执行进度。建立省直部门正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了省直部门预算经费保障水平。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订管理办法,开展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纳入预算、统筹安排、规范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年度预算编制,在省本级全面启动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工作,并将非税收入执收工作列入了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2011年,全省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达到549.98亿元,增长56.75%。加强彩票销售管理,全年彩票销售收入达到64亿元,增长49.5%。全面强化财政监督,加强监督机构建设和力量配备,组织开展了全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收入质量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重大专项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顺利完成三年集中整治任务,建立和完善了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摸清了底数,截止2010年底,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达到2459.77亿元。加强会计管理,制订会计人才发展规划,认真组织会计考试和职称评审,加强会计行业监管,促进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机构诚信执业和做大做强。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出台全省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指导性意见,拓宽了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全年完成评审项目2.1万个,审查金额782.67亿元,审减率20.99%。强化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考评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开展标准化财政所创建活动,加大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力度,乡镇财政“两基”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省与市州本级已全面完成了应用支撑平台一期建设,全省财政视频会议系统也已开通使用。

同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做好机构改革工作,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加强了惩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活动和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指导推进了注册会计师等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新闻宣传、财政科研、老干部、工青妇、干部教育和会计函校培训、机关事务管理、后勤保障和基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财政风险资产处置稳步推进,财信控股、发展集团、高新创投集团、湘铁集团、省公路投等归口管理公司经营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广大财政、财务干部职工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财政厅党组,向全省财政、财务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省财政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基层财政运转较为困难;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加快;财政管理仍需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财政风险不容忽视等。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当前财政工作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谋划和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的有利因素较多: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强调采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灵活措施,将有利于缓解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四化两型”战略的实施,建设了一批基础好、后劲足的重大项目;环长株潭、湘南、大湘西三大经济板块和武陵山区、罗霄山区扶贫开发相继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等等。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我省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的制约因素也不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要素制约仍然突出,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特别是结构性减税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集中形成叠加的减收效应;同时,要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交通、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息等,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因此,我们要对各种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要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全面一些,既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畏难等待。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破除发展制约,推动工作前行。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和原则要求,结合对财政形势的综合判断,今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支持稳增长、调结构,培育经济自主增长机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推进“四化两型”、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撑。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积极平衡理念,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增幅按13%安排,达到2780.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45.4亿元,上划中央收入1135.2亿元。

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好几个关系:

一是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财政增收的源泉。这些年我省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不足、不优、可持续性不强的阶段性特征还比较突出,人均GDP、财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还比较大。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根本的还是要加快发展。发展慢就是落后,不加快发展,差距就会更大。但是加快发展不是单纯地以速度论速度,而必须以科学发展为前提。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障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有危机意识,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防范经济下行风险;又要有赶超意识,抢抓机遇,进中求快,快中求好。只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实、后劲足、可持续,才能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的财力状况。财政服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大局,要突出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短期与长远的统一,在思路上主动适应,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努力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财政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改善民生是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发展为了人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财政与民生的根本关系。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好财政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财政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职能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步提高民生支出比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问需于民,找准突出的民生问题,优先解决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急事。要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向就业、就学、就医、社保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地区倾斜,让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财政发展既要体现和落实到民生改善上,民生改善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财政承受能力。要加强民生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效益,实现政府民生支出、服务效益和群众受惠度、满意度的同步提高,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精彩。

三是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的关系。财政收入与支出是有机的统一体,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同等重要。但长期以来受困于经济的落后和财力的孱弱,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收入上,财政改革也主要是围绕收入管理来展开的。当前收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比较完备的,但也形成了重收入、轻支出的传统管理思维和习惯。在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民众更加关心财政支出,加强支出改革和管理也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坚持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并重,着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强财政管理的重要取向,更是一项艰巨的改革任务。要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加强民主理财机制建设,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完善重大项目和资金的决策机制,提高支出安排的透明度;要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支出安排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依法理财与服务创新的关系。依法理财是财政管理的核心,服务创新是财政管理的动力,二者都是财政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理财,加强服务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财政管理的两条主线。要把依法理财作为根本规范,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依法、依规、依程序安排财政支出,加强财政监督执法,加快法治财政建设步伐。服务是财政的重要职责,是财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当前的新形势对做好财政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前移服务平台。实践证明,服务工作是主动还是被动,产生的效果可能截然不同。要超前研究形势和政策,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主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主动服务重大民生发展需要;要主动与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尽力帮助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达成一致,争取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支持。要推进服务创新,着力创新扶持手段,更加注重运用贴息、奖补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引导功能,放大资金使用效果;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更加注重整合统筹相关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办急事、办大事、办难事。

三、扎实有效做好今年财政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全省财政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之年。各级财政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顽强拼搏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把稳增长作为重要任务,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今年财政工作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一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实施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扎实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准备工作。实施新的车船税税额标准。落实国家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稳步推进存量房评估纳税。对蔬菜的批发和零售免征增值税。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涉企收费项目,免征小型微型企业3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保持适度的财政投资强度,积极争取中央代发行地方债券的额度,重点支持水利、交通、保障性住房、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落实调煤保电财政奖补政策,缓解能源供应矛盾。三是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城乡低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积极培育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等新兴消费热点。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支持扩大网上购物、在线交易等新型消费方式。四是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平台搭建、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活动开展。大力支持湘南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会展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推进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电子口岸等建设。积极争取国外贷款,加强国外贷款管理,完善还贷准备金制度。

(二)把调结构作为长远之计,着力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调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支持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调整优化科技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科研基础条件、关键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二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新型工业化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管理,着力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整合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旅游产业资金投入,支持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三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大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力度。继续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推进重点领域节能,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建立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长效机制。加大财政“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力度,推动能源清洁化利用。完善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绿色政府采购力度。支持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继续完善排污权交易有偿使用试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支持森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三)把惠“三农”作为关注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继续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体系,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一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在52个粮食主产县全面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支农资金,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惠农补贴政策体系,加强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三是完善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金融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社会化试点。强化农业保险功能,取消种植业保险承保面限制,完善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增强农业防范风险能力。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总结农村义务教育化债经验的基础上,稳妥推进清理化解乡村干部垫交税费等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提高奖补比例和奖补标准,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助机制。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落实新一轮扶贫纲要要求,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在总结凤凰腊尔山扶贫试点经验基础上,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着力抓好24个少数民族县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继续推进特困移民避险解困,改善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把保民生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增进百姓实惠和幸福。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努力落实中央核定的财政教育投入目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进度。完善城市义务教育扩容改造长效机制,支持城区中小学扩容改造,提高就学承载能力。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等工程,缓解农村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建设。落实财政奖补资金,巩固高校化债成果,确保完成高校化债和生均提标任务。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继续提高职业院校经费保障水平。二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等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支持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改制上市。发挥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我省动漫、广电、出版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加大体育事业投入,促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均衡发展。三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240元补助标准。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治疗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补偿机制,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抓好株洲改革试点基础上,选择部分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认真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办法。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完善城乡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济能力。完善物价联动机制,适时提高补助标准,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和敬老院改扩建。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七补两贷一扶持”等措施,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五是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资金来源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银行贷款、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五)把改革作为持久动力,加快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要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增强财政体制机制活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要推进预算制度改革。继续完善财政体制,认真研究解决“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乡基层和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为目标,把非税收入规模控制在政策允许和合理的额度,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年底前覆盖全省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资金。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省本级要有序公开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加强支出绩效管理,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在省直单位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试点。深化政府采购改革,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积极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要支持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积极筹措改革资金,认真做好中央下放企业和省属企业改革后续工作,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落实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要强化基础管理。加强法治财政建设,完善财政法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财政“六五”普法。加强会计管理,全面启动全省会计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推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加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诚信建设和监督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国有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国有资产动态、有序管理。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稳步提高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水平。加快市县公务员津补贴第二步改革审批步伐。加强财政信息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要严格财政监督。组织开展重大项目资金监督检查,重点加大对民生资金的检查力度。积极探索和推进绩效监督,促进绩效评价与监督工作的有效结合。加强监督成果的运用,提升财政监督的效果。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继续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研究出台加强全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控新增债务,着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六)把抓队伍作为根本保障,强化财政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党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支部共建和共产党员示范创建活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强化责任意识和勤政意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要继续推进财政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继续深入推进财政行为文化、财政制度文化、财政精神文化建设,提升财政部门整体形象,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要始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政安全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以学习教育为抓手,以制度规范为根本,以监督管理为保障,以带头自律为第一要求的机关廉政建设机制。强化廉政意识,自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依法理财,廉洁理财,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同志们,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篇3:民政厅厅长在20XX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

民政厅厅长在2017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关键词:民政厅,工作会议,民政,长在,全省

民政厅厅长在2017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简介:民政厅厅长在2017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同志们:这次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民政宣传工作,分析当前民政宣传工作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近年

民政厅厅长在2017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 本文内容:

民政厅厅长在2017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省民政宣传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民政宣传工作,分析当前民政宣传工作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近年来,我省民政宣传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和各新闻媒体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全省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民政宣传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生动真实地记载了全省民政工作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良好形象,为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2·19”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唱响主旋律,倡导正能量”作为目标,按照对内凝聚“民政力量”,对外展示“民政形象”的要求,狠抓民政宣传工作,促进民政宣传工作呈现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好向上的良好态势,形成了许多新亮点、新经验。一是与新闻媒体的互动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网、xx日报、当代xx、xx广电传媒、多彩xx网等新闻媒体建立了战略合作机制,与新华社、中新社等央级媒体长期保持良好互动。主动邀请中央驻黔及省内媒体,宣传报道民政政策和法律法规,连续推出“感动中国”的肖兴英妈妈、“最美老师”刘芳、“传承长征精神”的李光老红军、“人民好支书”刘善平等一批正能量人物,唱响了新时代民政宣传工作主旋律。及时公开重大信息,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对民政工作的监督,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受社会关注民政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了民政良好形象。二是发挥互联网媒体作用进一步显现。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

,利用互联网平台互动交流、即时海量传播、充分开放竞争等特点,增强精品意识,升级改版xx民政门户网站,消除“僵尸”栏目,增大信息量,确保了网站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深度。开通省民政厅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增强互动意识,实现网上政、民互动,民生民政信息传播快速,回应社会关切更加及时有效。三是新闻发布力度进一步加大。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政府“在线访谈”、“阳光x党风政风行风热线”等,对贯彻实施《慈善法》、开展第十届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等重点工作及时进行权威发布,积极筹划城乡社区建设、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减灾安居工程建设等6次现场观摩推进会集中宣传报道。举行了慈善组织登记募捐资格情况、为艾滋病儿童“圆梦行动”启动等3次媒体通气会,网络互动x余次,对20多项政策制度进行了专题解读,及时有效地将民政事业的建设进展、法规政策制度、创新举措、改革成效、督查结果等向媒体发布,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四是舆情的时、度、效进一步快速应对。与民政部新闻办、省委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在网络舆情方面加强沟通联系,对问题苗头提前预防研判,对片面和不实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目前“xx民政”政务微博微信订阅关注量累计有x余人次,在“厅长信箱”、“基层民意网络直通车”、“热点回应”、“信访平台”等互动栏目中有近万名网民在留言板参与讨论。省、市(州)、县民政局及时核实调查网民反映,共同有效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解决了x余件民生诉求。五是民政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与公益组织、爱心企业、新闻单位通力协作,以“一期培训班、一场新闻发布会、一次广场宣传活动、一台公益慈善晚会”掀起了宣传贯彻《慈善法》的热潮,慈善集中宣传推广活动募集慈善资金5亿余元。积极筹划宣传了“防灾减灾救灾日”、“长征英烈纪念行”、“敬老爱老·大孝xx”、艾滋病儿童“圆梦行动”等系列活动。xx社会救助“五个精准”得到国办的充分肯定,“温暖xx”公益品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手牵小手”子系列荣获全国福彩“最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福音工程”子系列活动得到央级和省级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省政府“民生看台”栏目多次报道民政信息。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委宣传部和央级、省级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民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省民政厅向关心民政宣传工作的同志们和支持民政事业发展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过去一年,全省民政宣传工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民政宣传综合能力建设,在行为规范和导向引领相结合中健全了民政宣传制度机制,在舆情处置和改工作进相联系中树立了民政良好形象,在政务公开和回应民意相衔接中增强了民政工作的公信力,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统筹中拓展了民政宣传的平台。可以说,经过不懈努力,民政宣传工作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在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力推动了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但我们应看到,当前我省民政宣传工作与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党委、政府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仍有差距。一是对民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不少市、县民政部门对民政宣传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看到宣传工作对于促进单位工作、展示形象、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作用。不少同志特别是部分民政部门领导干部“重业务轻宣传”,片面地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任务完成就是尽职尽责,没有树立起新闻宣传执政的理念。二是民政宣传载体简单、质量不高。尽管省厅已经建立了“一报一刊”、“一站双微”的宣传平台,部分市、县办有期刊或专刊,但是与先进的省份相比,水平和档次依然很低。市、县民政部门自办宣传工作载体少,与媒体没有建立固定协作关系,宣传的敏感度不高、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综合性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既没有声势,也缺乏宣传精品。三是民政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大。各地宣传工作推进不平衡,不少地方和单位领导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开展工作比较困难。在宣传中,典型宣传量少,缺乏对民政工作规律性的提炼。四是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力度不够。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对促进科学决策、推动民政工作起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我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近年全国民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比中,我省获奖成果较少,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还开展得不够,数量、质量都有待提高。五是与媒体沟通有待加强。各级民政部门在抓大事、办实事中,存在着与多方媒体应急沟通、细致沟通不够等问题。比如对媒体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新媒体的使用有待学习,对媒体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缺乏研究等。

刚才,志强同志宣读了《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政宣传工作的意见》,对下一步民政宣传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民政宣传工作的紧迫性认识到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民政工作服务民生、连接民心,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民政部门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部门,已从幕后走向台前,倍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加强和改进民政宣传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一是民政宣传工作是决胜兜底脱贫凝聚强大正能量的迫切需要。做好民政宣传工作,对于凝聚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决胜兜底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点推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民政事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兜底扶贫的力度仍需加大,精准救助有待提高;民政各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民政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旧思想观旧念仍然存在;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治。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引导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保持全省民政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面引导,疏导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引导广大干部转变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自律意识。因此,我们要从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水平的提高、事关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事关全省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政宣传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努力实现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二是民政宣传工作是推进我省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民政宣传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做好民政宣传工作,对于深化民政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随着民政职能的拓展,民政工作任务艰巨繁重,要求我们在观念、体制、制度上向外部学习接轨,在市场、资源、信息上与外界扩大交流。这就迫使我们各级民政部门不得不更快、更多、更深地了解外面世界,同时也迫切需要社会更全面、更正确地了解民政自身。当前,对内优化环境,对外展示风采,“树立形象、展示自身”、“优化舆论环境”已经成为各地各部门的重要战略举措。xx民政要加快转型发展,无疑要参与这场竞争,赢得这场竞争。从现实看来,尽管近年来我们在民政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各省份相比、与xx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强化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成规模、造声势,在社会上发出民政声音,推进全省民政事业快速发展。三是民政宣传工作是塑造民政部门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加快民政事业的发展,尤其不能忽视精神的力量。实事求是、生动形象地开展民政工作宣传,既能树立民政在外界的良好形象,又能增强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大家为民爱民的巨大热情。过去一年,我们在贯彻落实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中,发出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好声音,赢得了社会的良好赞誉,得到了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同时,我们通过组团群访、个案深访、基层实访等方式,借筒发声,借台唱戏,从基层民政工作中挖掘许多先进典范和感人事迹,精心组织了20余场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唱响了主旋律,倡导了正能量。但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在群众中的形象有待加强和提升,尤其是当前我省民政事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抓好宣传工作,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二、把握重点环节,增强做好民政宣传工作的针对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民政宣传工作必须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树立民政良好形象、提高民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己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各项新闻宣传活动,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提高针对性。一是加强民政宣传工作策划。各级民政部门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各地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和年度民政工作要点,围绕加快民政政策创制、实施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挖掘推出先进典型等内容,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选题,统筹制订新闻宣传计划。要围绕各个宣传主题,制订好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宣传的目的、时机、形式、步骤、责任,根据需要综合运用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座谈交流会、在线访谈、通稿发布、专家解读、基层采访等形式,积极稳妥地做好相关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作用,增进社会公众对民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平时定点定时发布与重大突发事件临时发布相结合的新闻发布机制,让主流的声音占据制高点,让网络上各种谣言、猜测和小道消息无所遁形。二是加大重点任务宣传力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当前,我省民政工作在全省特别是在全国的声音还不够响亮。社会救助、减灾救灾、社会养老、优抚安置等重点工作宣传还不够及时,社会福利、殡葬服务、慈善捐赠等各项惠民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因此,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主动与新闻媒体、记者编辑沟通联系,及时向他们介绍民政深化改革情况,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素材和新闻稿件。在重大民政工作开展中,积极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善于用数字说话,善于用亮点说话,善于用全局说话,善于用规律说话,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三是全力抓好舆情监测与应对。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各级民政部门要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强烈担当,狠抓舆情应对工作。要建立省与市(州)、市(州)与县(区)舆情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动态掌握有关媒体报道、网络信息、公众反映等。制订重大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确保事发地及其上级民政部门迅速启动预案,及时组织对重大舆情的分析研判,拿出应对策略。要及时核查事实、表明态度、依法依规、稳妥施策,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要明确舆情应对责任,统一口径,一口对外,防止多头发声,避免推诿、拖延或留压。尤其是一些重大舆情的监测及时处置情况要及时报省厅,形成民政系统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和全省“一盘棋”格局。四是统筹运用各种新闻宣传媒体。在信息网络技术裂变式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相辉映。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民政宣传工作的需要,争取将民政宣传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宣传工作重点,纳入主流媒体宣传范围,扩大社会影响。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基层民政机构或窗口单位,继续加强宣传单、宣传册、宣传挂图、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手段的使用,让群众知晓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广大城乡社区坚持用好宣传专栏、村(居)公开栏等载体,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建立QQ群、社区论坛,及时展示和获取相关信息。面向一个区域需要提醒公众注意的事项,用好电视、广播、手机等载体。需要进行深度解读的事项,用好电视电台专题、报纸期刊专栏,发挥好门户网站的积极作用。需要组织互动、听取民意的,用好热线电话、互联网、政务微博、微信、手机终端等载体,切实增强和提高民政系统内部的互动能力。同时,要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民政门户网站建设,把各级民政部门门户网站建成政务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为公众了解和参与民政提供便捷渠道。五是着力抓好政务信息报送。政务信息是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及时反映工作情况的有效途径,是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对重点工作起到积极的宣传、引导和促进作用。去年以来,省民政厅坚持把抓好政务公开作为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善于作为,政务信息“千里眼、顺风耳”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加大向省厅报送政务信息的力度,圆满完成好任务,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做好民政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做好民政宣传工作,关键在领导。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对民政宣传工作的领导,努力提高民政宣传工作的实效性。第一,要健全领导机制。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把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着力研究解决当前民政宣传资源分散的问题,抓好统筹协调工作,整合资源,打出宣传工作“组合拳”,努力形成宣传工作合力。第二,要健全民政宣传制度机制。我省民政宣传工作起步较晚,民政宣传工作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善,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需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制度、办法和措施,进一步明确民政宣传工作的目标、思路、原则和任务。要完善新闻发布、舆情监测研判、突发事件应对、政务信息管理、门户网站管理、典型宣传、考核评价激励办法措施,细化新闻口径管理、接受媒体采访、信息报送、记者联络沟通、媒体互动等各种办事流程和工作规范,切实把民政宣传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进一步健全责任制度,将民政宣传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第三,加强民政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落实好宣传工作人员的问题。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大对宣传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民政宣传工作队伍。第四,要加大民政宣传经费投入。要加大对宣传工作的经费投入,采取整合现有人员、购买服务、与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要用好媒体力量,引进外援谋策划,在采编上下功夫,在风格上求创新,在质量上创品牌,努力推出一批民政宣传精品,力争在中央媒体和省级主流媒体上报道,扩大民政宣传的影响力。第五,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省厅将民政信息宣传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纳入厅对市、州和省管县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总分值达到8%。省厅将采取“月督查通报、季考评调度”的方式,加大对各级民政部门信息宣传工作的考评力度。各地要积极主动提供、上报信息,努力在全省民政系统形成互联互通、上下联动的宣传信息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全省民政宣传工作。

同志们,奋战“十三五”,引领新常态,决胜全面小康,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凝聚人民力量。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各项民政宣传活动,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倡导正能量,发出好声音,为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加快推进我省决战全面小康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以上《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精选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讲话稿范本》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