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日期:2020-04-0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本文关键词:有感,星星,地球上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本文简介: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全办公室的老师们都流泪了,而我自己,从头至尾,有激动,有困惑,有同情,有震撼,但更多的是感动!被老师的精神感动,被学生的行为感动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九岁的伊夏上三年级,长长的牙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本文内容: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全办公室的老师们都流泪了,而我自己,从头至尾,有激动,有困惑,有同情,有震撼,但更多的是感动!被老师的精神感动,被学生的行为感动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

九岁的伊夏上三年级,长长的牙齿,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单纯的让人怜惜的面孔。

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就是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只有妈妈保护他,爱他。

伊夏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寄宿学校,伊夏很伤心,对生存的环境不再抱任何激情和兴趣,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把自己完全封锁起来。

剧情的转变就在霍卡尔先生调走,新的年轻教师尼库巴的出现。尼库巴老师的初次见面就给小孩子们不小的惊讶,未见其人先闻笛声。在欢快的笛声中,小丑装扮的老师哈哈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自由浪漫的天性释放了出来。第一节美术课上歌舞升平。

聪明的老师很快发现伊夏的与众不同,伊夏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可是通过他的观察尼库巴决定家访,发现伊夏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虽然伊夏的父亲反复的说会画画有什么用啊?但是年轻的教师决定帮助伊夏。为了帮助伊夏自信的面对现实,尼库巴搜集可很多资料包括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的艾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这些的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等名人都有着共同的经历,就是他们同样小时候存在着读写困难,甚至无法识字,交流困难,也都曾被周边的人当成弱智来看待,可是他们却用画画和音乐,发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伊夏从中找到了共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尼库巴最后说:“为什么我要给你们讲这些,我是想告诉大家,在我们周围那些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最终改变了整个社会,他们的思维很独特,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他们是少数派,一旦他们的成绩被世人所知,大家都震惊了,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些伟人,让我们把这些人铭记在心,让我们走出去,创造出些不同的东西。任何你感兴趣的东西,石头、木棍、垃圾。”

伊夏在一个僻静的角落,掏出一个小口袋,里面有绳子、小木棍、石头铅笔头、芭蕉叶,他竟然神奇般的做了一艘带着螺旋桨的能在水上滑行的飞机,在尼库巴和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伊夏却悄悄地离开了,他的心门还没有打开。

伊夏依然在不被了解和接纳的世界中瑟瑟发抖。

尼库巴用大量的事实向校长说明,伊夏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只是有阅读障碍,伊夏的兴趣点在绘画上,并且主动要求为伊夏补课,尼库巴耐心地用尽了各种办法帮助伊夏记忆:在沙子上写、用皮肤感知、跟录音读,伊夏很勤奋的学习,一天天的进步,当伊夏的父亲看到自己曾经很恼火的儿子专心致志的对着黑板发音时感动流泪。

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以颜料为桥梁,用画笔沟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伊夏最后终于打开那扇紧紧关闭的心门,走出了阴霾。

结局是伊夏在学校绘画比赛中伊夏夺得第一名,当评委亲吻他并给他颁奖的一刹那,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伊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尼库巴的怀里。最终伊夏的才华得到认可

看完片子,一次次的泪流满面,不仅为睿智的老师,呕心沥血为了帮助弱势的学生重新面对生活,面对冷酷的生存环境。更多的是为伊夏而感动而自豪,为他渴望被接纳,勇敢走出自闭的世界而欢呼,也为他能幸运的遇到这么一个伯乐老师而庆幸。

类似的故事,我们何尝陌生?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鲁冰花》里的小主人公不也一样幸运的得到赏识脱颖而出吗?可是,天下之大,又有多少人能受此优待呢?还有多少像伊夏这样的弱势群体不被理解,不被接纳而受歧视、嘲笑?甚至是部分正常人,在现行功利性教育制度下变成了牺牲品?

我们办学校的目的就是顺利进大学,拿到高学历,到成年有优势的竞争力。而其他的可以无所谓,正如伊夏的父亲反复的问会画画有什么用啊?能帮助他竞争吗?教育工作者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一味的追求纪律,传统,荣誉,规则。而忽视了最起码的人文关怀。?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变得有些单一了,很少有人能够耐心的去发现一个人身上不同于其他人的优点,而简单的一张试卷,一张量表就轻率的判断一个人能力有多强,智商有多高。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自己,需要的是关注,是被需要和接纳,在现在教育状态下,我们的学生从来都不缺乏天真,浪漫和创造力,相反的,好像我们的老师缺乏了些尼库巴精神!

篇2:读红色之旅有感

读红色之旅有感 本文关键词:有感,红色之旅

读红色之旅有感 本文简介:读《红色之旅》有感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

读红色之旅有感 本文内容:

读《红色之旅》有感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xxxx“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mzd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mzd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

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dxp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篇3: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本文关键词:有感,麦田里的守望者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本文简介:《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他描述了一个叫霍尔顿的16岁的孩子被学校开除后的三天的流浪生活,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霍尔顿在这三天中的遭遇,也穿插着霍尔顿对他所经历的十几年的人生的某些片段的回忆。在社会的通常标准中,霍尔顿无疑是个坏孩子:他满嘴的脏话,他妈的不断,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本文内容: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他描述了一个叫霍尔顿的16岁的孩子被学校开除后的三天的流浪生活,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霍尔顿在这三天中的遭遇,也穿插着霍尔顿对他所经历的十几年的人生的某些片段的回忆。

在社会的通常标准中,霍尔顿无疑是个坏孩子:

他满嘴的脏话,他妈的不断,说自己的哥哥在好莱坞当婊子(可能是在讽刺好莱坞的编剧们没有独立人格)(第3页),说自己念过的艾克顿岗中学的校长哈斯是个虚伪的杂种(15页);他学业成绩极差,他被潘西中学开除就是因为他有四门课不及格,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已经被三个学校除名过了,除了潘西,还有伍顿中学以及艾克顿岗中学;他玩世不恭,有些不负责任,作为击剑队的领队,他在去和其他学校比赛的时候把剑和其他的装备落在了地铁上,导致比赛没比成;他还去嫖妓,虽然最后时刻因为他内心的顾虑而未遂。我们从书中还可以看到太多的例证,这些例子都在证明霍尔顿是个不怎么样的孩子。

然而,如果我们认真地阅读,我们会同时发现,霍尔顿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孩子:

他喜欢阅读,喜欢思考,他说:“真正让我喜欢到骨子里的书,是那种你读了后,希望它的作者是你最好的朋友,随便你什么时候想,都可以给他打个电话。”这是一种非常灵动的表达。按照这个标准,他说他不想给毛姆打电话,而宁愿给哈代打个电话。霍尔顿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孩子,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20页)

他喜欢他的弟弟艾里,他认为艾里聪明,平和,不轻易发怒,是个好孩子,可是艾里得了白血病,11岁就死了。霍尔顿很伤心,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死的那天晚上,我睡在车库里,用拳头把他妈的窗户全砸了,只是为了他妈的发泄而已。我甚至还想把我们那年夏天用的旅行车的车窗全砸了,只是当时我的手已经全破了,没法砸。我得承认这件事干的很蠢,可当时我几乎不知道自己在那样做。可惜你是不认识艾里啊。”他保留着艾里的棒球手套,一只上面用绿色墨水写满诗歌的手套。而且他只给他真心喜欢的女孩看过这只手套。

他喜欢自己的妹妹菲比,菲比也特别喜欢他。他花了很大的心思给菲比买了那张叫做《小小的雪莉·比恩斯》的唱片,花了5元钱,当时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后来唱片摔碎了,可是菲比还是把碎片要过去说是要保存。后来他在试图逃离的时候心里舍不得的也是菲比,所以他冒着风险跑回家见菲比,而在他问起菲比是否有钱时,因为他没钱了,菲比把自己所有的钱给了他。他们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嗨,不需要这么多。”我说,“就给我两块吧,够了。不开玩笑——给你。”我想把钱还给她,可是她不肯接。

“你可以全拿着,以后再还我,看戏时带来。”

“老天,这有多少?”

“八块八毛五,不对,是六毛五,我花了一点。”(180页)

霍尔顿此时哭了,而菲比则搂着他的脖子安慰他。其实霍尔顿是一个会被真情打动的人。这一点还体现在他对于爱情的理解与追求上。

他喜欢一个叫简·加拉格尔的女孩,他们曾经是邻居,他曾经教简打高尔夫球,简很喜欢看书,而且看的是很好的书,还看很多诗。他和简玩跳棋,简下跳棋有个习惯就是总是把王棋放在后排不动。他认为简是个有趣的女孩,他说他不想把她形容的很漂亮,可是他完全被她迷住了。简的家庭并不幸福,因为她的继父是个醉鬼,对她并不是很好。有一次霍尔顿在安慰简的时候亲了亲简,但是没有亲到嘴,这跟简的坚持有关,也和霍尔顿的想法有关,他说:“我最喜欢的女孩,是那种我从来不太想跟她们开玩笑的女孩。”很明显,他很尊重简。但是,他并不认为简冷冰冰的无趣,相反他在和简一起看电影,拉着手直到电影放完也一直没动之后这样说:“跟简在一起,根本不用担心我的手出不出汗,知道的就是自己快乐,真的。”这句话会让很多人想起自己的初恋。后来他们并没有在一起,或许是因为彼此都没有真正地表白,总之他们分开了。

所以当他知道他的室友斯特拉雷德和简约会时,他“差点他妈的伸腿完蛋。”因为他认为“斯特拉雷德是个急色色的杂种”。他让斯特拉雷德代他问简好,并叮嘱斯特拉雷德不要告诉简他被开除的事。在斯特拉雷德和简约会回来后,他和斯特拉雷德有这样一番对话:

“你有没有代我向她问好?”我问他。

“说了。”

说个屁,就凭这杂种。

“她怎么说?”我问,“你有没有问她是不是还把王棋全放在后排?”

“没有,我没问她。岂有此理,你他妈的以为我们一晚上干吗了,下跳棋?”

我根本没理他。天哪,我真恨他。

后来当霍尔顿知道简和斯特拉雷德在在汽车里呆着时,他惊呆了,因为他了解斯特拉雷德的行为做派,他用颤抖的声音质问:“你干吗了?在破车里就跟她干上了吗?”在斯特拉雷德爱答不理的回答之后,他奋力地打了斯特拉雷德一拳,但是他并不是强壮的斯特拉雷德的对手,在被斯特拉雷德用膝盖顶住他的胸口后他一直大骂斯特拉雷德是狗娘养的,说他自以为想跟谁干就能跟谁干,根本不关心那个女孩是不是把王棋全放在后排。为此,他被斯特拉雷德揍了一顿,鼻血流的一塌糊涂。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情节。霍尔顿对待感情的纯真让人动容。

更重要的是,霍尔顿是一个有是非感的孩子,是一个内心深处有原则的人。他有他的理想。在他和菲比的一次交谈中,菲比曾经问他有什么喜欢的人,他想起了三个人,有两个是他在流浪的过程中碰到的拿着破旧的草篮到处募捐的修女,他在她们身上看到了真正意义而非虚伪的慈善,他捐给了她们10元钱。另外一个是埃克顿岗中学的男生,名叫詹姆斯·卡斯尔,他评价另外一个男生狂妄自大,那个男生带着几个混混用武力威逼詹姆斯·卡斯尔收回自己的话,但是詹姆斯·卡斯尔选择了跳楼也没有收回自己的话。对这三个人的认同能够体现出霍尔顿内心的价值判断。

他还和菲比提起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用他少有的有诗意的话来描述自己的理想:“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有大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174页)

或许他想保护的也包括他自己吧,他对于自己的处境也是有认识的。他去菲比的学校看到了有人在校园的墙上写了“操你”两个字,他很生气,也很担心:“他妈的快把我气疯了。我想象菲比和别的小孩儿都会看到,就会很纳闷那到底是他妈的什么意思,最后,哪个下流的小孩儿就会告诉他们那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当然全是胡说八道。然后他们就会想着这件事,甚至可能好几天都会为此担心。我老是想着要干掉写那两个字的人。”(201页)很明显,他害怕那些不好的涂鸦会伤害到菲比那样大小的孩子。

论述到这儿,我们会很容易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霍尔顿明明是一个好孩子,他又对自己的处境有一份自省,那么他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好的表现呢?他憎恨着脏话,他自己却也是脏话连篇。

问题的关键在于有隔膜。成年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之间有着距离,而这样一份距离所带来的问题应该由成年人去解决,因为成年人也曾经是孩子,无论从理性的角度还是从感情的角度,成年人都应该俯下身子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慢慢地引导他们,直至他们真正地长大。可让人难过的是,很多时候,成年人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这对于孩子来讲,无疑是痛苦的,在这种情形下,有很多孩子选择了自己开始探索,适应,从而慢慢长大,但有些孩子却很难这样做,敏感的他们选择了坚持与对抗,问题就呈现了,但是阵痛过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会慢慢长大,但是他们不会忘记他们经历的那样一段纯真却又痛苦的时光,这也应该是很多人都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因,比如罗大佑说过如果要到一个荒岛上只能带一本书的话,他会选择《麦田里的守望者》。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孩子真的就走向了社会的对立面。

在书中,有很多地方就体现了这样一种隔膜:

比如说霍尔顿拿着雪球上巴士的时候,巴士司机让他扔掉,他告诉司机说他不会拿雪球砸谁,但是司机不相信。霍尔顿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们从来不相信你的话。”这应该是孩子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控诉,而对于这样一种冲突,我们是需要去调适的。38页

霍尔顿非常喜欢乐队里打定音鼓的一个人,霍尔顿认为他是最棒的鼓手,因为在整首乐曲中,他只有一次机会打几下鼓,可他没打时,也从来没有显得不耐烦过。他打鼓时,总是打得悦耳动听,脸上有种紧张的神色。霍尔顿和弟弟艾里是如此的喜欢这位鼓手,以至于他们还特定给他寄了明信片,虽然鼓手未必收的到,因为他们并不清楚地址。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眼中有着简单而明确的是非,他们最容易发现人世间的善良和美好,也最不能接受人们所谓成熟之后的那样一种虚伪。于是当他们发现自己认可的那些美好在成年人世界里并没有被真正尊重,反而自己所厌恶的事物在成人世界里大行其道时,他们会很痛苦,痛苦之后,会有一些反思和调和,当然也会有反抗,霍尔顿就是这样的孩子。或许我们成人需要做的就是能够知晓霍尔顿这样的孩子的反抗背后的那种珍贵的纯净与善良。

霍尔顿非常讨厌那些煽情的电影。有一次看电影他这样描述他旁边的一位女观众:“让我受不了的,是我旁边的一个女人,看这场破电影时,她一直在哭,越是到了虚伪的厉害的地方,越是哭得起劲。你会以为她是一个心肠好的不得了的人,所以才那样,可是因为我就挨着她坐,知道她可不是。她带来的小孩儿根本他妈的不想看电影,想上厕所,可她就是不带他去,还老是说要他老老实实坐着。她的心肠好得跟他妈的一匹狼差不多。就拿那种看电影时看到虚伪的地方就哭得一塌糊涂的人来说,十个里头有九个就是内心卑鄙的混蛋,我不是开玩笑。”从这个小的细节,我们也可以看出霍尔顿的反抗。

霍尔顿和一个叫萨莉恶女孩约会,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说他讨厌学校,讨厌一切,讨厌纽约的生活,讨厌人们对于汽车的痴迷,他说相对于汽车,他宁愿骑一匹马,他的理由是马“至少还通点人性”。他这样描述他们大学以后可能的生活状态:“不得不乘电梯下楼,拎着手提箱什么的。我们会给每个人打电话说再见,还从旅馆里给他们寄明信片等等。我会在一间公司工作,挣很多钞票,坐的士或者麦迪逊大道上的巴士上班,整天看报纸、打桥牌,还去电影院看很多烂短片、流行新片和新闻记录片。”看以看出他厌恶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所以他萌生了远远离开都市的念头,他劝说萨莉和他一起到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住在小溪边上,冬天自己砍柴,过一种美满无比的生活。而萨莉,这个他其实并不是真正喜欢的女孩却给他浇了一盆凉水,她认为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她认为霍尔顿只是不成熟的异想天开。他们之间的沟通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之后,霍尔顿这样反思:“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我怎么会开口跟她聊起这么多事儿……就算她想跟我走,我很可能也不会带她,我想一起走的怎么也不会是她。然而最要命的是,在叫她跟我走时,我是真心实意的。”多么可怜的霍尔顿,他是一个真诚的孩子,他并不喜欢那样一个被现代工业文明异化的社会,他更渴望一种自然的状态,尤其是在心性方面的自然的状态。他不喜欢萨莉却邀请她一起逃离,可见他是多么的渴望逃离,渴望别人能认可自己。其实问题并不是单单出现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时代都会出现的问题。一个社会之所以会是一个社会,它自然就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正是这样一种规则和秩序维系着社会的整体存在并推动这个社会良好的运转。这样一种规则和秩序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之一。但是某些时候,这样一种规则和秩序又会成为一种庸俗的枷锁,使得社会异化为某种让人难以接受的状态,并且对社会成员变成了一种束缚。霍尔顿就是这样一个想挣脱束缚的孩子。想象我们中国的社会,魏晋时期的名士所喊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也是同样的一种心境吗?苏轼在《临江仙》中这样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的一种试图逃离不也可谓是霍尔顿等人的先驱吗?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的试图逃离的孩子都会发现,逃离是不可能的。霍尔顿最终还是没有离开纽约,而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去,找学校念书,还有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会做应该做的事吧。他在博物馆里放木乃伊的坟墓里发了这样一句感慨:“这就是全部麻烦所在,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不错而且安静的地方,因为不存在。”霍尔顿一直是个聪明的孩子,的确是。

霍尔顿的故事到此应该就告一段落了。霍尔顿的试图逃离和最终的回归都是具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的。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总是会想起庄子,庄子的学说之所以在后世引发强烈的共鸣,是因为他的学说是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的反省与焦虑。人只有进入社会,只有被社会的文化浸润,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社会化的人,从而和整体一致,和谐前行。然而人的社会化也是一个被理性化,在某种层面上失去自然,丧失本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的确会让人产生焦虑。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是庄子的学说的本意也绝不是要完全抛弃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标准,而只是不能接受这样原本是人类创造的价值标准反过来僵化成一种工具和枷锁,因为一旦如此,人类社会就会失去活力。庄子始终强调社会需要有人冷眼旁观,带着一颗炽热的心,也许批判本身就意味一定层面的赞同,否则根本就不需要对话。

霍尔顿的逃离就是对于当时的工业文明对于人类精神方面压抑的不满与反抗,他采取了很极端的方式来对抗社会的主流文明,就如同魏晋名士用那些放荡之行来对抗礼教一样。霍尔顿和魏晋名士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个炽热的赤字之心:霍尔顿是如此的爱自己的弟弟妹妹,他最终留下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他的妹妹菲比。阮籍在母亲去世时还不肯停止正在对弈的棋局,还喝了很多酒,但是他内心哀伤过度,咳了很多血。

霍尔顿终究还是回家了,回到了他所批判的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需要主流价值的,否则社会整体的维系和进步就会成问题。只是这样一种主流要有张力,要在包容和碰撞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不是以己为尊,排斥异己。

文章也该结束了,还想说,我们都应该记得我们那些最纯真的年华,那样一份炽热的情怀和带刺的叛逆,然后我们还应该善待那些如同我们往昔的孩子们,因为,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曾经的自己,带着他们平静却不平淡地走过他们的青春,那样我们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以上《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