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日期:2020-04-0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超常,研究报告,儿童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我国对超常儿童的科学、系统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1978年,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早出、多出各类优秀人才的需要,开始了对超常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研究。同年,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我国对超常儿童的科学、系统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1978年,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早出、多出各类优秀人才的需要,开始了对超常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研究。

同年,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

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总结他们超常发展的原因;研究科学的鉴别方法和手段;探讨并建立适合各类超常儿童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充分发挥超常儿童的潜力,使他们成长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杰出的创新人才,并带动下一代全面素质的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积累资料。

一、研究的历程

回顾25年的研究历程.可概括为下列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一切从零开始,主要特点是探索,逐步明确并形成了研究的指导思想,鉴别的原则和方法。这阶段进行的主要研究有:

(1)调查超常儿童百余人,追踪研究其中50人,了解了超常儿童的多种类型,并初步概括了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2)开展了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研究:内容包括观察力、记忆、类比推理、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对象为3~15岁年龄,常态儿童5000余人,超常儿童百余人。研究结果发现难度大的方面(数推理和创造性思维),超常与常态儿童之间的差异更明显。

(3)探讨了鉴别超常儿童的原则和方法,总结出鉴别的五条基本原则。编制了《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使鉴别和研究超

(4)探讨适合超常儿童潜力和特点的教育形式: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开始探索超常少年提前进大学的集体教育;在中小学超常儿童的教育方面,经协作组鉴别为超常儿童后,逐个推荐他们提前入学、插班或跳级,并由研究者、教师和家长建立三结合研究小组,进行个别形式的超常教育试验。

这一阶段协作研究的主要力量在心理学界。通过研究,编辑出版了《智蕾初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的第一本专集。在书中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成果,以扩大社会影响。

第二阶段(1984~1988年),主要特点是开始发展:比较研究从认知扩展到个性方面的研究;鉴别和教育从个别形式发展到集体形式的鉴别和教育。这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继续对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并扩大追踪对象至百余人。

(2)开展超常与常态儿童非智力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检验并确证了从个案研究中发现的超常儿童明显优于同龄常态儿童的个性特征;组织协作组的主要力量.编制了少年、小学生及幼儿三个非智力个性特征问卷,为诊断和研究超常儿童的个性特征准备了条件。

(3)中国科大少年班经验在高等学校进行推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大学等10余所高校试办少年班;中小学开始集体超常教育实验,如1984年,协作组帮助天津实验小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1985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北京八中合作建立了第一个缩短学制的中学超常少儿实验班。

(4)继续开展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研究,总结了超常儿童有了我国儿童的照标准。常与常态儿童在认知结构方面的不同特点;并着手编制第二套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

此外,协作组为帮助学校的老师正确鉴别和有效地教育超常儿童,1985年举办了《超常儿童鉴别和教育培训班》;出版了《怎样培养超常儿童》一书

,并组织编辑了《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十年论文选集》,以推广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1989~1993年)主要特点是总结、调整、提高。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对数百名超常儿童进行了7~15年的追踪研究和教育,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总结了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成长过程和因素。

(2)继续对超常与常态儿童的认知、非智力个性特征及其与学习成绩关系等的比较研究,从中概括出了超常与常态学生,智力、非智力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的相关。

(3)重点开展了对超常与常态儿童创造力的比较研究,并着手修订了创造能力测验。

(4)小学、中学、大学超常集体教育实验,经过总结或调整,根据各校的实际和条件,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模式。

(5)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如中德超常和常态儿童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开展了国际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这个阶段研究和教育实验,对超常儿童心理结构、超常儿童个性特征与认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以及超常儿童发展的过程和因素进行了总结。

第四阶段(1994年以来),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发展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主要的研究有:

(1)继续进行超常儿童个案追踪研究。

(2)对超常与常态儿童心理开展了多样化的比较研究,例如:动机、倾向、社会认知、性别差异等。

(3)超常教育发展多种形式,教育实验(包括中小学和大学)出现多种类型(模式)。

(4)国际(地区)合作研究进一步发展,如:中国(大陆和台湾)与美国关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跨文化研究,中国三地区(大陆、台湾、香港)进行的创造思考和创造倾向研究,中国荷兰超常与常态儿童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等;我国学者教育者出席各种国际学术性会议(包括出席世界天才会议、亚太地区天才儿童会议、欧洲高才能会议等)进行学术交流的人数增多;1995年在北京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北京举办了第六届亚太地区天才儿童会议等。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

二十多年来,协作组对超常与常态儿童的认知(智力)、非智力个性特征,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仅将从认知、个性、创造力以及追踪研究等多途径所获的综合结果,简要总结两个方面。

1.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

在最初几年对超常儿童的比较广泛的调查和追踪研究中发现,尽管超常儿童有许多类型,超常儿童的个体有不同的特点,然而作为超常儿童群体,表现在智力、个性和创造力等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在智能方面: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强,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在个性方面: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执着、勤奋、有坚持性;在创造力方面:想象丰富,创造性思维活跃、有独创性等,这就促使研究者思考超常儿童的心理不仅限于智力的优越。

通过对超常和常态儿童认知、个性、创造力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以及扩大对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研究者对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这类儿童之所以成为超常儿童,不仅仅由于智力、能力的超常发展,还与良好发展的创造力及个性倾向和特征分不开。而且,对超常儿童追踪研究过程的正反经验也反复表明,智商即使很高的儿童,如果缺乏良好的个性倾向和特征,或者创造力没能得到发展,这样的儿童超常的智力潜力不可能充分发展,或一时虽有一定程度的超常表现但也难以保持,更不能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就)。这就使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应是智力、能力,创造力及个性倾向和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智力是基础,个性倾向和特征是动力和支柱,创造力是核心,表明发展的高度。

在后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证明,超常儿童的心理不是单一成分构成,而是多种心理成分交织组成的复杂结构,其中最基本的除智力、能力外,还有创造力及个性倾向和特征。只是不同类型的超常儿童,在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客观要求和条件不同,主观方面也有差异,这三个方面的结合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各种类型的超常儿童,例如,数学和美术才华超常出众的儿童,他们在不同的专门领域表现了不同方面的特殊能力:优于概括客观世界的数量、空间关系,及抽象运算;擅长描绘客观世界的形形色色美(能力方面)。他们对各自所从事的专门活动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全神贯注,不怕困难,坚毅顽强(个性方面)。他们都表现有创造性,或取得了具有创新水平的成果(创造方面)。可见,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地构成了儿童超常发展的心理条件。同时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超常儿童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发展也会出现不平衡,有些超常儿童这三个方面都高度发展(如图l-lA),有些超常儿童可能只有某一方面或某两方面高度发展,其他方面发展比较一般或较差(如图1-1B和C)。现实中各种情况都可能存在,只要对超常儿童的心理构成有全面的观点,就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见图1-l。

2.成长过程的类型

根据对140名追踪研究的超常儿童成长过程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到超常儿童的成长并非一个模式,他们的成长过程不都一帆风顺:有些超常儿童发展过程比较顺利;有些超常儿童的发展不很顺利或很不顺利,在他们成长过程的某个时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曲折,个别的超常儿童甚至夭折。概括超常儿童的成长过程,可看到五种类型,见表l-2。

同为超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相等或接近,为什么成长过程有如此明显的不同?分析超常儿童成长过程的正反经验,发现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关键条件:(1)适合的环境和教育,(2)超常儿童本人心理、生(身)心的协调发展。这两方面恰当的相互作用,决定着超常儿童能否顺利发展、健康成长或出现曲折。

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和教育,这是超常儿童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客观条件。当年追踪研究的超常儿童70%有着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和教育,使他们的超常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后起式的超常儿童.幼年时跟随爷爷奶奶在农村生话,缺乏早期教育,到入学年龄到父母身边,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使他们脱颖而出。有些超常儿童成长过程出现曲折或大滑坡,原因可追溯到幼年或童年时期家庭或学校教育的失误,如从小疏忽了良好个性、品德的培养:有的幼年超常早慧,由于后来的教育不当或失误,超常表现成了昙花一现。所以,教育适当非常重要,可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为儿童的超常发展奠定了基础,适合的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进一步超常发展的关键条件。

儿童身体、心理不同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观方面的条件,也就是儿童超常发展的内在的原因。这主要指儿童出生后,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逐步形成的心理结构、心理素质的综合平衡,包括智力、能力,创造力以及个性的倾向和特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生(身)心、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常有的,如果没有及时注意使其协调发展,也可能成为儿童主观方面的薄弱环节或隐患,制约以后的超常发展。例如,从小个性发展不良的超常儿童,在发展一定阶段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学习缺乏动机;有的遇到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有的自负孤僻、人际交往困难;有的表现了不良行为和习惯等等。他们中有些人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情绪极易波动,甚至一蹶不振,不能自拔,影响到他们继续超常发展和成才。这些都说明,儿童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征,作为儿童本人的内部条件,对来自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起着中介的作用。

所以,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及儿童本人身体、心理不同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两个关键性条件的相辅相成的作用,是超常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的保证。

这五种成长类型是根据对百余名超常儿童成长过程的追踪研究材料总结出来的,大多数是从幼年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少数博士生)。现在他们都已参加了工作。从目前看,有些人的成长过程不是单一模式,例如:后起式超常儿童后来稳步发展兼有渐进式;波浪式成长的超常儿童后来是跃进式前进,应属于跃进式等。他们虽已迈人社会,但他们还比较年轻,将来会如何发展,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追踪了解,并作进一步总结。

    以上《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