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日期:2020-04-0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民法

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民法知识点总结1、形成权是指只需要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得法律关系得丧变更的权利。追认权的行使令越权代理行为有效;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令受遗赠人能够获得遗赠物;解除权的行使令租赁关系解除。催告权的行使仅仅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意思通知,不足以导致法律关系得丧变更,更接近于请求权。例如:选择权、法定代

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民法知识点总结

1、

形成权是指只需要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得法律关系得丧变更的权利。追认权的行使令越权代理行为有效;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令受遗赠人能够获得遗赠物;解除权的行使令租赁关系解除。催告权的行使仅仅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意思通知,不足以导致法律关系得丧变更,更接近于请求权。

例如:选择权、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权、解除权。

2、

《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该条款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

3、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和现象。民事法律事实可分为行为和事件。公民A死亡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但死亡将引起遗产继承等法律关系,故为事件。企业合并是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可以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故为行为。因暴雨而使B家池塘的鱼进入C家的池塘,对C家构成不当得利,为与人的意志无关的事件。请朋友吃饭则不为具有法律效力的事实,不为法律事实。

4、

根据民法通则第二、三章的规定,公民、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联营组织都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5、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得超越正当范围,损害其他主体为法律确认保护的利益,否则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民法分则各部分都有具体的法律制度。应当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行使权利的正当范围,主要有四点:其一,注意所有权的行使项承担义务,不得以自己享有所有权为由,禁止他人对所有权适当的妨碍。如公共征用、公共设施通过等行为,所有权人应当容忍。其二,注意不动产相邻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不得禁止他人权利的必要的延伸。其三,注意债务清偿场合,债务人不得以赠与、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逃避债务的清偿。其四,注意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种类,如属免责的情况,即使侵犯他人权利,亦不为滥用。

6、

合同解释的原则分为文义解释原则、整体解释原则、目的解释原则、参照习惯或惯例原则。文义解释指根据所用词句的含义来解释条款的含义。整体解释指全部合同条款和构成部分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各条款及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所处的地位和整体联系上阐明某一合同用语的含义。目的解释指根据订立合同的目的来确定其用语的含义。参照习惯或惯例解释指按照习惯或惯例的含义来确定合同的文字或条款的含义。

7、

《民法通则》

第七十一条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八十一条

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

国家所有的矿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开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采挖。国家保护合法的采矿权。

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

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国家所有的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不得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

《担保法》

第四十七条

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

前款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第六十八条

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前款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总结: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拥有孳息所有权,担保物权人只有孳息收取权。

8、下列条件可以导致免除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七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八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8、

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条文是对公平责任的规定。

9、

法定监护人分为1父、母;2祖父母、外祖父母;3成年兄、姐(有顺序之分,无人数之限)。其中,父、母首先为未成年人的自然法定监护人,监护关系自出生就成立,不受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的影响。除非有下列三种情况可以被取消监护资:A对子女有犯罪行为;B对子女有虐待行为;C对子女明显不利。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必须通过法院取消另一方的监护资格。

10、

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类。其中行为又可以分为事实行为和民事行为。其中的民事行为又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行为。而事件主要有人的出生与死亡、诉讼时效、自然灾害等。

11、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任何权利都存在相应的义务。人格权虽然属于绝对权,但也具有权利不得滥用以及对社会的义务。

抗辩权是指权利人在对方行使请求权时,依法对抗、拒绝履行的权利。抗辩权的行使目的在于拒绝履行义务,它必须以承认请求权人的请求权为前提,典型的有合同履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乙否认甲的请求权,属于一种否认权

根据《合同法》第54条之规定,合同的撤销需要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单纯的通知不会产生消灭合同的效力。撤销权是形成权,但这种撤销权属于形成诉权,必须以向法院起诉为行使标志,只对相对人作出意思表示是无效的。

篇2: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 本文关键词:说明文,知识点,名师,初中,现代文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 本文简介: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说明文也是现代文的三大文体之一,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知识与技巧,希望对您有帮助。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2、从说明文语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 本文内容: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名师总结说明文知识与技巧

说明文也是现代文的三大文体之一,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知识与技巧,希望对您有帮助。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篇3:人教版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

人教版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本文简介:北清超前教育学校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满足条件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4.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7

人教版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本文内容: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

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满足条件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4.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7,24,25);(8,15,17);(9,40,41);(20,21,29);……(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如果,那么是的平方根,记作:;其中叫做的算术平方根。

(2)性质:①

当≥0时,≥0;当<0时,无意义;

②=;

③。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若,那么是的立方根,记作:;

(2)性质:

①;

③=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什么是实数?什么是有理数?适当讲解数概念的发展历史

(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什么是是有理?什么是无理?有理在哪?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问什么?希望能讲清如何扩展数域,以及为高中扩展至复数打下基础

;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

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这句的说法不太合适,没有逻辑关系。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要点是什么?平移和选项、转为什么要研究它?从生活中引入会好些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

4.旋转的性质: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

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彼此相等平移和旋转的数学实质是什么?

第四章

四平边形性质探索请改正为: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的形

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注意定义准确性

,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5.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6.菱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7.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8.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9.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10.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1.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1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13.正方形常用的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14.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5.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6.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7.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8.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9.多边形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如何推导?可以锻炼学生思维

°

20.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21.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开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22.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1.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铅垂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两数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2.点的坐标:在平面内一点P,过P向x轴、y轴分别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P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有序实数对(a、b)叫做P点的坐标。

3.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坐标系的要求是尽量使计算方便,一般地没有明确的方法,但有以下几条常用的方法:①以某已知点为原点,使它坐标为(0,0);②以图形中某线段所在直线为x轴(或y轴);③以已知线段中点为原点;④以两直线交点为原点;⑤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以对称轴为y轴等。

4.图形“纵横向伸缩”的变化规律:

A、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横向:①当n>1时,伸长为原来的n倍;②当01时,对应线段大小扩大到原来的n倍;

②当0

;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①代入消元法;

②加减消元法

(无论是代入消元法还是加减消元法,其目的都是将“二元一次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所谓之“消元”)

3.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①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或y;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

②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4.处理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1.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权分加为,则称为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如:对某同学的数学、语文、科学三科的考查,成绩分别为72,50,88,而三

项成绩的“权”分别为4、3、1举例最好换一个,这个例子不合适,不宜暗示数学比其他学科重要,鼓励学生偏科

,则加权平均数为:)

2.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次数的考察,中位数首先要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而且要注意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中位数,特别要注意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唯一的,但众数则不一定是唯一的这几个统计指标有什么用?为何要一个个引入?少某一个可以不?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5

追求卓越

坚韧不拔

永不放弃

    以上《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民法部分知识点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