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

日期:2020-05-0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 本文关键词:论语,演讲稿,大学语文,展示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 本文简介: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小组成果展示10级工商管理专业“十心十意”小组小组名字解说:我们组有十朵金花。同时十心十意,取谐音自“实心实意”,我们十个人是实心实意、认真踏实地准备这次小组展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注:加黑字体为在PPT上展示的,作为演讲的提示而加黑第一部分:讨论过程展示:结合PPT上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 本文内容:

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小组成果展示

10级工商管理专业

“十心十意”小组

小组名字解说:我们组有十朵金花。同时十心十意,取谐音自“实心实意”,我们十个人是实心实意、认真踏实地准备这次小组展示。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

注:加黑字体为在PPT上展示的,作为演讲的提示而加黑

第一部分:讨论过程展示:

结合PPT上的照片介绍我组讨论情况

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小组讨论的相关情况:

2012.10.17

小组每个人都通读了《论语四则》,并着重查找了

《论语·学而篇》与《论语·颜渊篇》,在此基础上研读了课本上的《论语四则》,写下了每个人对于《论语四则》的理解,或长或短,各有千秋。

2012.10.19

小组内部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展示的内容,形式,明确了小组分工。考虑到《论语四则》内容可能比较枯燥,我们决定以对话的形式讲故事以引人主题,同时加以《论语四则》讲解。(《论语四则》讲解为主)

2012.10.21

《论语四则》分工写剧本,同时确定表演人与讲解人。具体分工如下:

主讲人、PPT制作:XX

表演人:XX

《论语四则之一》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

《论语四则之二》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

《论语四则之三》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

《论语四则之四》感悟讨论整理与剧本:XX

2012.10.23

小组讨论如何修改剧本的问题

2012.10.25

文本编辑与整理,PPT制作,发言稿的起草阶段

2012.10.29

小组彩排,达成默契

第二部分——背景介绍:

(一)《论语》引例介绍

说到论语,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新浪微博上关于“论语”的微博

10月27日晚上22点51分搜索的结果(显示的数字是三天内的搜索结果)

由此可见,关于《论语》的讨论和话题还是很多的,论语所产生的关注度在当下依然很高。

下面我们来看新浪上一些网友关于《论语》的微博。

左边:三人行,必有我师。

右边:人而不仁,礼乐何用

网友们对《论语》的理解众说纷纭。到底《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它对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记述了中国儒家学派宗师孔子及其少数弟子的言论行事,主要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著名的儒学经典,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认识《论语》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

1.《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2.《论语》的影响遍及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等。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尚处于平等地位。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以后,儒学成为国学,其地位便一跃而在其他学派之上了。《论语》没有说及经济,但意识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或者制约经济。《论语》所表述的行为规范,对后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有影响的。

3.《论语》中的许多语句都变成了成语。例如“和为贵”(“学而”篇)

、“既往不咎”(“八佾”篇)

、“鸣鼓而攻之”(“先进”篇)

、“杀鸡焉用牛刀”(“阳货”篇)

等等。另外有一些成语则由《论语》里的话节缩或改造而成。如“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

节缩为“敬而远之”,“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

改造为“见义勇为”,“民无所措手足”(“子路”篇)

改造为“手足无措”。未成成语者,也被当作经典性的语言来引用或者化用。有相关统计者在《论语》中随意抽了三篇对其句中的成语进行统计,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成为成语的比例竟如此之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仅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

4.《论语》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稳固性和不可逆转性,《论语》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巨大影响已经持续两千多年了。其他典籍的语言,对中华民族的语言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可以同《论语》相匹敌。

5.

《论语》的每一则就是对中国人思想的某一方面的一种总结和启示,从各个方面,评析中国人关于如何做人、做人应该干什么、做事应该怎么做。给后世的影响是无穷大的!

许多高校的校训中都包含有《论语》中的语句: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选自孔子《论语·子张篇》,意思是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详细地寻求,联系当前实际地思考。这也正切合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精神。

武汉大学校训:

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

湖北大学校训:日思日睿

笃志笃行。“笃志”

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一语。意为广泛地学习,志趣专一。

(二)“仁”的思想的介绍

《论语》篇幅不长,内容却非常庞杂,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由之可以认识孔子的天命观、政治观、道德观、君臣观、教育观等。但其中贯穿着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仁”。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它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根源,影响深远。通过今天对《论语四则》的探究,我们将会进一步体悟到孔子“仁”的思想。

(三)关于孔子的介绍

关于孔子,其人其事,大家都非常了解,在此不再赘述。以下是一些关于孔子的简介。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俗称孔老二,汉族,东周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原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此段不念,仅打在PPT上作为展示)

《史记·孔子世家》最后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7世纪始,耶稣传教士把孔子思想带到欧洲,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大量思想家、政治家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的读了他的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他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最值得人们尊敬的时期,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则的时期。”

有西方学者认为,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博爱”观的源泉。通过法国的思想运动,孔子也影响了美国的民主政治。《独立宣言》起草者杰弗逊甚至想比照中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一种教育体制,作为美国的政治基石。

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也热衷于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

可见孔子其人其思想,在当下仍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课文《论语四则》中的这四则论语,一起体会“仁”的核心思想。

第二部分:课文讲解演绎

第一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在分析这则《论语》之前,我们先插播一段广告,请看饭后杂谈《老张家的故事》第一集。

邻里之间的和谐的确非常重要。除了邻里之间,夫妻、亲朋好友、同事、乃至于陌生人之间也都要以礼相待,讲究和谐相处。古人以礼求和,为什么我们有着日渐丰富周全的法律体系却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反而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之后价值观混乱、人心涣散?多年前,有谁会想到在这越来越文明向上的社会里,连摔倒在地的老人我们都不敢去扶?

我们缺少一个共同的信仰让我们有章可循。若干年后一天,也许我们需要重回孔子的时代,去寻求能使我们的社会走向和谐的“秘笈”。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说,礼是严格的,既要守礼,也要顺乎天理,合乎人情。古代的先王制定礼制的时候,用心都是为了大家和平共处。天下之事,小到一举一动,大到纲常伦理,都可以由和而做,才能无所阻滞。礼贵于和,如果有益,则无不可行者。然而也不能太过分,所谓的和,是在天道限制之内,随顺自然的做法。如果一味追求和为贵,没有原则的肆意妄为,就是万万不可行的了。

这一则主要讲“礼”之功用。礼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礼节仪式,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礼对于稳定西周宗法制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由于礼过分强调人伦关系中的尊卑贵贱,也桎梏了人的个性与思想的自由发展。本章谈“礼”之功用,一是“和为贵”,这是礼的至高境界。“和”不是“一团和气”,“和为贵”不能理解为放弃原则,不讲立场,它讲的是一种“度”,即遇事以礼为规范,协调各种矛盾,使之关系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从而保持事物的稳定,促进事物的发展。二是“以礼节和”。意思是说,关系的调处,矛盾的解决,以是否符合“礼”作为一个基本的标准。不能讲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多一些以礼相待,就能少一些矛盾,多一些谦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刚才故事中提到的老张,如果能和邻居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是就可以和平相处,欢欢喜喜地办喜事吗?

第二则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则,探讨“仁”与“礼”的关系。同样,先接一段广告。

看来“克己复礼”对人的仕途发展很有裨益啊。言归正传,先来看看第二则《论语》揭示的道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

以礼来规定仁。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如果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1.在孔子眼中:

仁的条目,即具体做法——四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依礼而行是仁的根本要求。

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内在核心。

2.孔子将“礼”区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层次。

从外在的角度来说,孔子所主张的“仁”,是在强调继承学习周代的礼制,恢复周礼所规定的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以“仁”为其思想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

从内在的角度来说,孔子对于“仁”的追求,是要讲求自我约束,言行举止要合乎礼法。

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让人们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复到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上,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的和谐。“3.孔子将“为仁由己”的道德自觉与“非礼勿”的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作为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途径,揭示了道德或文明建设的一般规律。人的文明习惯,靠大而无当的理想主义高调是无法实现的。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在社会化的语境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捍卫主体自由与尊重他人权利的关系,从而将人的德性、理性的提高与礼法的约束和规范结合起来,达致以小见大、内外兼修的养成效果。

第三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帅之以正,这是孔子的定义,也是千古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名言。季康子是一个当权的人,所以孔子对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你领导人自己做得正,下面的风气就自然正了。

中国的官员如果都能做到端正廉洁,社会风气自然会好。那如果官员带头“不正”,后果又会如何?

我们来看看《老张家的故事三》。

为官之道,清正廉洁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这最基本的“端正”二字,官场之人也很难做到。孔子所强调的“正”就是要官员自己给老百姓带头,然后让他们勤劳地工作;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在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我们现在讲“正”,就是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要一身正气,敢于坚持真理。大学的一些优秀校长,如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等,之所以能把大学办好,受到人们尊重,首先是因为他们“正”,敢于坚持真理,按教育规律办事;尊重教师,爱护学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总而言之,一句话:若正人,先正己!

延伸: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译文: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译文: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篇》)

译文: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篇》)

译文: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从《论语》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看“政”与“正”的联系。“政”从“正”出,由于领导者所处位置不同,具有一定的权力,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因而在一个群体中的作用不同,其言行十分重要。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则

我先问问大家,你们想知道老张家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吗?

好,既然大家都想看,我们先进入《老张家的故事》大结局。

《老张家的故事》终于大结局了,但是我们要说的还没结束。老张的结局是凄惨的,如果他能始终秉持正直本性,像曾子所说的做到“三省吾身”,便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凄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这段话,是曾子晚年的话,表明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生之中,每天不缀的所思所想。吾日三省吾身”,此处的“三省”,不是“反省三次”,而是“多次反省”的意思。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自我完善。曾子强调我们要做到三点——

“忠”、“信”、“习”,

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替人谋事要尽心,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给别人做事,给社会做事,我忠于职守了吗?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标准,一个社会准则,或者只忠诚于一个领导;真正的忠诚是内心的良知。也许今天,我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做很多违心的事情,但是一定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不能违背了对生命的忠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在一起,我守信誉了吗?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谁能保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最后能够真正做到呢?信守承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需要我们时常反问自己的。

“传不习乎”,老师教授的知识,我认真学习了吗?21世纪,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着我们。我们能够轻易地从各个渠道获得知识,但这一定意味着我们就会有所长进吗?对于知识,我们需要把它融进自己的生命里,这个过程才叫“习”。学习之后要复习,学习之前要预习,温故而知新。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把知识的学习真正融入生命,时时记得反问自己,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有所长进了。

阅读经典,感悟成长,在温习复习中,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会不断进步。一个人“日三省乎己”,让生命的境界得到不断提升。能够做到这些,人生中又有什么忧虑和恐惧呢?

第三部分:小组成员心得体会

读完《论语》,相信大家都有所思,有所得,来看看我组几位成员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

XX:“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每天用这三件事来反省自己。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个人如何加强自身修养,这更是君子的一种标准。如今有多少人能“吾日三省吾身”,在今天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又如何不能被称之为君子?

XX:孔子的思想是以仁爱为核心范畴,仁是一种情感诉求,也是一种理论原则,是一种治国之道,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然还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X: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化,礼的本义我们已无须恪守。可是,在当今社会里、在我们各自的内心里,是否还有一套类似于礼的原则让我们循蹈、让我们不至于在不知不觉中一再地放任?有人说,由小及大,维护好身边小团体的和谐便会成就社会的和谐,其实,处理好自己内心那点简单而又不简单的事,才是本质所在。即使不为陶冶情操,不为传承文化,也时不时看看论语、看看古文、看看历史,只为拨开眼前的浮云,不做一个短视的人,误了这短短的一世岁月。

XX:孔子有一句盖世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谋而合,都是在强调以身作则。如果自身做好了,才能要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去做好;如果自身都做不好,又如何能去要求别人做好?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及时发现自身言行的失当之处,又何用担心生前生后名呢?人在做,天在看,盖棺才定论,凡事无愧于心就是人生的一大功绩了!

XX:“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仁者,爱人也,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能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

XX: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洋洋万言,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品出独特的感悟。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是真诚的仁爱之心,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治心之德。我更有所感的,是论语对平凡小事的关心中所传达出的温暖,他以平实之语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

XX:《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主讲人:(结语)

最后,我想用我组成员王XX的话来作结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洋洋万言,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品出独特的感悟。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是真诚的仁爱之心,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治心之德。论语从对平凡小事的关心中传达出浓浓的温暖,以平实之语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才能达致幸福。

研读《论语》,我们就实现了一次心灵的回归,也收获了一份别样的智慧。学无止境,希望大家能在日后多读国学经典,充实生活,感悟那份超然于万物间的古典情怀,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正直善良、温文儒雅的谦谦君子,为人生谱写出更多精美的篇章。

谢谢大家!

作者为湖北大学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以上《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大学语文《论语四则》展示演讲稿》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