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教育名著读后感

日期:2020-05-05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教育名著读后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名著,教育

教育名著读后感 本文简介:《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

教育名著读后感 本文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读后感

海盐县实验小学金漪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教育名著

读后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11

更新时间:2010-7-5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读书笔记《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

作者:刘爱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87

更新时间:2010-7-7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1.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这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3)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提出: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结合其他教育名篇,可以确定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性原则;全民性原则;终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4)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

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

第六,要培养一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他们是一批“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2.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

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1)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首先,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其次,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2)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首先,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其次,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在其他教育篇章中,也不时可以看到陶先生关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比较。比如说: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人才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传统教育把教育和训育分离开,生活教育却把智识与品行,思想与行为,课内与课外,做人做事与读书相联系;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

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

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利用假期时间,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匪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深感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丽。以下是我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陶行知讲生活就是教育,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断增长和完善,教育是对学生经验的改造。”而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有力量的。”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学生需要恋爱,那么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恋爱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学。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不是教师把做的道理填鸭式地交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见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学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篇2: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师生,理论,选择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本文简介:《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新会小学敬鸿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理论的倡导者,“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洛杉矶“威廉?格拉瑟协会”总裁。自1955年以来,格拉瑟博士倾注了半生的精力专注于发展并修正“选择理论”,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他的理论终告确立,遂于19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羸读后感 本文内容: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鸿

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理论的倡导者,“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洛杉矶“威廉?格拉瑟协会”总裁。自1955年以来,格拉瑟博士倾注了半生的精力专注于发展并修正“选择理论”,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他的理论终告确立,遂于

1998

年出版《选择理论:个人自由的新心理学》一书。随后,他除了致力教导世人运用这个理论来改善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更全面改写旧著,本书即为其中之一。主要著作有:《没有失败的学校》、《每个父母都能快乐》、《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你在做什么》、《认同社会》等。

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贫困生。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严格催逼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可能让学生变得用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他们才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作者小时候就是一个很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其中他将自己作为例子:我记得那时上学的第一天,我举手准备回答问题,她点我起来。我说出答案,她说:“你怎么会知道答案?我都还没问问题呢!”我很讶异,因为我确信她已经问过这个问题,但是我却看到她身边一张张茫然的脸孔。马上,换成我被吓坏了,心想糟了,看我干的好事!她是学校出名的严厉老师,接下来他会怎么对我呢?但是她只淡淡地说,我已经回答了她准备要问的问题的正确答案。接下来,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下课后,她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桌旁,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她面露好奇的表情,显然,她并没被我激怒。她温和地说道:“如果下次又有我还没问你就知道答案的问题,你可以随时举手告诉我答案,我不晓得你是怎么办到的?但这实在太神奇了!”我不太记得这种情况后来是否又发生,但我知道自己不懂读心术。在新学年开始,我预计会挨骂的时刻。却又老师这么挺我!或许这个意外的小插曲激起我探究人类心灵运作的兴趣。

2012年7月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暑期一直在看《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初看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写的太罗嗦,但是看到书最后几章,觉得自己悟到了什么,于是我恍然大悟,是我自己没看明白。我字字句句咀嚼,越读越觉得字字珠玑,我觉得回味无穷。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这本书是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作者威廉?格拉瑟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现实治疗”理论的倡导者,“选择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洛杉矶“威廉?格拉瑟协会”总裁。他倾注了半生的心血,通过务实验证和对理论基础的再三思考,提出了“选择”理论,更精炼地传达出其所倡导的生活化的心理学概念,希望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行为的主人,人们能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受到外在刺激的控制。虽然这是一本教育专著,但是我觉得它的意思绝非于此,这更是一本人生指导丛书。

选择理论的基本信念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持续满足根源于我们基因深沉的五大基本需求。人类的五大需求分别是:生存和繁殖的需求,还有归属和爱、获得权力、自由以及享受乐趣的需求。当某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候,我们自然会感到愉悦,当某种需求受挫时,我们就会觉得痛苦。因此,做为教师要关注孩子的需求,我们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是否认清了自己的归属感需求和权利需求。如果他们没有认清,教师又如何帮孩子认清呢?

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贫困生。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严格催逼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可能让学生变得用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他们才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作者小时候就是一个很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书中写到作者上学的第一天举手准备回答问题,老师点他起来,作者说出答案,老师惊讶地说:“你怎么会知道答案?我都还没问问题呢!”作者看到老师身边一张张茫然的脸孔。马上被吓坏了,心想糟了,看我干的好事!她是学校出名的严厉老师,接下来他会怎么对我呢?但是老师只淡淡地说作者已经回答了她准备要问的问题的正确答案。接下来,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课后老师把作者叫到她的办公室桌旁,温和地说道:“如果下次又有我还没问你就知道答案的问题,你可以随时举手告诉我答案,我不晓得你是怎么办到的?但这实在太神奇了!”作者不太记得这种情况后来是否又发生,但作者清楚地知道这个意外的小插曲激起了他探究人类心灵运作的兴趣。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这本书也强调了教师在工作中要获得满足,如果无法满足,那么教师将无法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持续教学工作。本书的第七章,阐释了“身为现代经理人的教师”的角色:

“他必须继续阐释他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索他们所学,以便协助老师找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他期待学生学期考试取到最好的成绩,但是他也知道这些考试绝非他努力的主要目标。他鼓励学生想出最简易的学习方式,以便可以腾出多余的时间来学习更多东西,他绝不认为一个会用计算机来完成课业的学生,会比不用计算机并花费更多力气来完成课业的学生学的更少。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以及学生会怎么做。基本上,他负责教学架构的建立,而学生则在这个架构下学习。他会持续改善教学架构,并相信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而不是外求于“专家”设计出一套永远不可能达成的“最佳”课程。相反的,他会转向在这个架构下学习的学生,要求他们的回馈,因为他知道没有任何人比这些学生更了解如何改善他们的学习。所以他会建立一套方法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经由意见的采纳,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建议非常有价值。这种互动比他所能做的任何事情,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感,而且丝毫不会矮化他的教师身份。

“教师和学生将持续不断从事教学方式调整与学习时间分配的探讨。教师须努力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并积极求取学生的协助来改善教学过程。从一开始,教师就会发现大部分教学问题的起因,来自课堂结构而非学生本身。因为他不把学生看作问题,所以他会鼓励学生,说出问题所在。而在追求每门课最佳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威胁和处罚将会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的协同合作。教师将会明白他们需要学生的协助,课堂上不会有敌对的角力,这在制式的教室里是最富毁灭性的。骗人的奖状和诸如“回归基地”或“教学卓越”之类的激励口号也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本身就是教学历程的一部分,他们自己就会持续不断地寻求改进之道。最重要的是,当任何学习团队发现一个更新、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时,这份知识就会分享给每个人,以便所有人都能学得更多。”

我认为这几段文字非常耐读,也值得我们每位教师仔细寻味。生活里充满了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轻松向上的生活方式格拉瑟博士的选择理论的确有着很强的的实用性,使人受益匪浅。

2012年7月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何康宁

最近拜读了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博士的著作《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感触颇深。尤其是对刚从事教育工作不久的我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专著,更是一本人生的指导丛书。下面就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教育,或者可以更直接的说做老师不是一门纯科学的东西,而更多的是一门艺术。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照搬一些经典的教育理论,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威廉·格拉瑟博士在著作中深刻的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并结合实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之道。反观我的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为什么有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没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是一味的说教,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模式永远是一种:老师在“演讲”,学生在“欣赏”。正因为缺少了交流和倾听,才使我们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心理能够给教育锦上添花,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动荡时期,,而且他们会在某一刻非常敏感,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本著作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直白一点说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软肋”,知道学生此时要的是什么,什么最能让他们感动。做到了这点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对你敞开心扉。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男生,他可谓学校的“风云人物”,许多高年级的同学对他也是“闻风丧胆”。刚接手这个班级得时候,我采取非常消极的态度,对他的一些问题常常视而不见,直到有一次他打架了我才不得不正面处理这个问题。起初他态度强硬,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我颇为头疼。我知道对于他再强硬的方法也无济于事,那么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于是我改变了谈话方法,在谈话中我刻意把“你”换成了“咱”,并对他表示了尊重,最后他承认了错误,态度也很诚恳。升级的那个暑假我收到他发来的短信:“老师,一个‘咱’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你是我最好的班主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学生的这句话对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让我感觉当老师很幸福。

书中也强调了教师在工作中要获得满足,其实这跟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是相通的。成绩的提高是由学习过程决定的,学习过程由学习状态决定,学生状态由学习兴趣决定,而学习兴趣是由学习关系决定的,因此,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老师要对学生关怀,要转换思维,不能让思维固化,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要说“正话”,这样会使学生有种主动感和被尊重感,而不是一直处于被领导、被压迫的位置。只有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心怀高远,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这本著作确实给我很多的指导,今后我会更努力。

2012年7月

《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读后感

新会小学

这本书剖析了传统教学的缺失及其对治之道,协助我们了解选择理论的原理,提供实例说明如何将选择理论以学习团队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作者主张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我选择,所有的行为都在于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心理图像。他认为,教育最该关心的是那群不愿好好用功读书的学困生。如何运用选择理论的概念,来帮助那些有着错误“学习图像”的孩子,更新其学习图像,便是教师的责任。严格催逼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可能让学生变得用功。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相信,用心学习会带给他们需求的满足,成功的快乐,他们才会有向上的动力,这便是学习图像的转换。

一、控制理论与选择理论。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尽管很多时候教师自己并不清晰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大部分教师信奉的教育理论是外在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有这样的假定:无论人类或任何其他物种,都能够籍着对他们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来驱使他们工作或变好。威廉·格拉瑟认为,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人的五大需求中,生存和繁殖是属于基本的生理需求;归属与爱、获得权力、自由、享受乐趣则属于心理上的需求。当人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感到愉悦,当某种需求受挫的时候,就会觉得痛苦。对一个人来说,五大需求是同等重要的,而且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得到满足。如果任何一个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想去满足它的强烈冲动。在五大需求中,获得权力的需求似乎很难理解,但它确实是根植于人类自身基因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归属感与爱、权力、乐趣等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将大部分学习必备的图像逐出脑海。如果换了一所学校,孩子遇到了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教师,行政领导,或是与学校有关系的某人),他会将那些移除出去的学习图像再重新放回到自己的心中。当然,仅仅靠一个有爱心人的关怀是不够的,如果他不能在课堂上实现对学习的满足,他还是会将这个新的图像抛诸脑外的。而每将学习图像移出一次,就会令他更加怀疑是否能在学校里找到他想获得的满足。在绝大多数的课堂里,几乎都有50%的学生不能得到学习上的内心满足,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这实在需要引起教师们的警觉。

三、总合行为与教育重建。

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强调,人们选择大部分的总合行为来试图操纵自己或者他人。如果你在工作上严重受挫,你就会选择痛恨你的工作的总合行为,这种行为会有胃酸分泌过多的生理反应,而它就是你胃溃疡的起因之一。教育者一定要正确看待这套生物系统的威力。在某所学校,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却选择了自杀,社会上对此议论纷纷,批评学校的、批评家长的、批评学生的声音此起彼伏。从选择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心目中对自己在学校里的表现有极高的期望,一心想拿到最好的成绩,当竞争的结果不如他愿的时候,他不愿将自己心目中的学习表现图像调整到更加符合现实,拒绝降低对自己期望的标准,因此铤而走险选择自杀,以减轻内在受挫的痛苦。

四、现代经理与学习团队。

教师要做现代经理人,运用现代经理的管理技巧来组织学习,具有如下的特点:教师要持续阐释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思索他们所学,以便帮助教师找到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团队合作方式如果用在平常的学科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协力共学,使每个人的内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将会发挥更大的威力。团队的成员不止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好的团队还会强化整个学校的力量和归属感,形成学校的精神。在本书中,威廉·格拉瑟先生用两章的篇幅分别阐述了学习团队的价值以及四个经典的案例,为当今的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2012年7月

篇3:读后感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

读后感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重要作用,教师,情感,教学中

读后感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 本文简介: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读《情感教学心理学》有感四川省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余兴容最近,读了卢家楣写的《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本书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从学校教学活动中认知和情感两条信息回路交互作用的背景上,系统阐述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为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

读后感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 本文内容:

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

——读《情感教学心理学》有感

四川省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余兴容

最近,读了卢家楣写的《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本书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从学校教学活动中认知和情感两条信息回路交互作用的背景上,系统阐述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为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以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学,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反思阅读教学方式,反思阅读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佳作名篇。这些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熏陶作用,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的感染教育,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阅读课

“披文入情”的阅读过程,正是情感体验和心灵陶冶的过程。我们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包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一、备课——感动自己

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往往是作家用真情实感写成的,同样,要把一篇感人的文章教得让学生感动,教师也一定要“先感动过”,要“进入角色”。这样,教师备课时,首先应该查清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尽量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冲动,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喜怒哀乐,与作者同喜同忧同乐同悲。教师只有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学生。

二、课前——情感铺垫

一个好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课前我播放《朋友》这首歌,并带头动情地唱起来,很多孩子也跟着动情地唱起来,自然就进入“朋友”这个“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接着我让学生就“朋友”这个话题畅谈自己的感受,情感具有的极大感染力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你一句我一句,有的孩子还生怕抽不到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握作品蕴含的情感基调,带领学生进入文章特定的情境中,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亲身体验文中的“情”,就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课中——言语传情

1、教师引语——发诸于真情

当我们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文字中的精神理趣在声音里曲折地传达出来,其感染力是巨大的,能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感受,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

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个句子时,我进行了三次引读:

师: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二十六个春秋过去了,象鞍已经破旧,仍显出——(生:凝重-

华贵);嘎羧虽然年迈,披上象鞍,却仍显——(生: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二十六个春秋已经过去,而今,战火不在,血腥不再,但积满血腥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读——

引:二十六个春秋已经过去,而今,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仍在!再读——

有学生告诉我:“老师,在你的引导下,感受到了世事在变但衷心不改,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我的胸中充满了对战象的崇敬之情。”教师如若真能做到像文章作者一样“发诸真情,出于自然”的引导,时刻想着学生,用“心”去教,用“情”去导,学生怎么会无动于衷呢?他们当然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的思想境界,跟着作者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爱,一起恨!

2、教师范读——情动而辞发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范读激起的情感将会引导学生走入文章深处,让他们在无穷的兴味中受到感染,学到知识。全国优秀教师窦桂梅在教学《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时,就进行了大量的范读,她用自己略带磁性的声音,饱含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发自内心的真情宣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情感层面深入到内在精神世界,以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感受和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3、态势语言

——渲染和配合

要使阅读教学生动活泼,除了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需教师加进表情、眼神、手势服饰等,以作渲染和配合。特别是眼神,在教学中可以表示赞扬、默许、肯定,也可以用来批评、限制、否定,还可以用来提示、启迪等等。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个小小举动的教育意义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显得有效。态势语言能强化言语的表达功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将作品人物的声态、心理、言行作角色处理,让人物情感更直观地表露出来,进而把学生带到“忘我”境界,使其感情起伏与作品的情感脉搏相吻合。

四、课后——情感升华

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我是这样结束的:在学生们畅谈自己对“生命桥”的认识后,我继续启发:

师:我想给这座桥画上绿色,因为这座桥上涌动着希望之光。孩子,你呢?

生:我还想给这座桥画上红色,因为那血脉亲情,就如那生命的火种!

生:我还想给这座桥画上黄色,这是我们皮肤的颜色,我们和港澳同胞同是一家人!

……

师:这座五彩的桥我们还想把它称之为——(板书:爱之桥)是联系两岸同胞的纽带!让我们拉着台湾同胞的手,深情地说——(我们是一家人!)让我们拥抱着宝岛台湾,深情地说——(祖国母亲永远爱你!)

课上至此,学生们心中涌动着浓浓的爱国热情!教师如果能在情感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指导下,探索与构建不同课型的情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创造各种条件和教育情境,就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谐协调发展。

4

    以上《教育名著读后感》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教育名著读后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教育名著读后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