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 本文关键词:大项,口诀,会计,学习
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 本文简介: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
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 本文内容:
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
会计学习的六大项口诀总结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①分派值30,000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借:应收股利
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20,000-10,000)
投资收益
40,000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借:应收股利
25,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35,000
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五、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我们在口诀后边详细阐述。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有3种,其计算公式如下:
1、企业帐面存款余额=银行对帐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帐项-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帐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帐项-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帐项。
2、银行对帐单存款余额=企业帐面存款余额+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帐项-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帐项+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帐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帐项。
3、银行对帐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帐项-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帐项=企业帐面存款余额+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帐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帐项。
通过核对调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的双方余额相等,一般可以说明双方记帐没有差错。如果经调节仍不相等,要么是未达帐项未全部查出,要么是一方或双方记帐出现差错,需要进一步采用对帐方法查明原因,加以更正。调节相等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当日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对于银行已经划帐,而企业尚未入帐的未达帐项,要待银行结算凭证到达后,才能据以入账,不能以“银行存款调节表”作为记帐依据。
5
篇2:UFPMP-002-01大项目售前评审制度
UFPMP-002-01大项目售前评审制度 本文关键词:评审,售前,制度,项目,UFPMP
UFPMP-002-01大项目售前评审制度 本文简介:大项目售前评审制度用友软件股服字(2004)第06号为了提高用友公司项目实施的交付率、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明确项目总需求、总目标,确保项目在可实现的目标及可操作的计划下进行。并规范分支机构对项目实施服务的售前管理,用友公司咨询服务总部决定自发文之日起对于总部、大区、分公司的待签的实施服务合同,实行实施
UFPMP-002-01大项目售前评审制度 本文内容:
大项目售前评审制度
用友软件股服字(2004)第06号
为了提高用友公司项目实施的交付率、降低项目实施风险、明确项目总需求、总目标,确保项目在可实现的目标及可操作的计划下进行。并规范分支机构对项目实施服务的售前管理,用友公司咨询服务总部决定自发文之日起对于总部、大区、分公司的待签的实施服务合同,实行实施服务合同(售前)评审制度。本制度同时也是2004-01-29签发的《销售项目及价格审批制度》的补充说明
一.
评审项目范围:
1.
涉及供应链、生产制造、全面预算、成本及集团应用的财务模块的NC项目
2.
所有U8生产制造项目
3.
合同金额在50万以上的U8-ERP项目
4.
所有e-HR项目
5.
所有CRM项目
6.
所有U8网络分销项目(连锁零售)
二.
评审需要提交的相关资料:
1.
《实施服务合同草案》
2.
《项目工作任务书》
3.
《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4.
《项目建议书》(针对用友NC、用友ERP-U8网络分销等复杂需求项目)
三.
项目会签评审补充要求:(相关流程参见《大项目会签及价格审批规范流程说明》)
1.
软件许可合同、实施服务合同、二次开发合同必须分开签订
2.
在实施销售过程中,售前顾问必须按销售管理部相关要求,提前编写《项目工作任务书》及《项目建议书》,供“销售过程中复杂需求确认”及“实施合同评审”
3.
分子公司实施经理接到分子公司销售管理专岗转来的项目会签单,需对项目会签单要求报送相关资料(参见第二项内容要求)进行初步评估,填写《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并签署评审意见。评估合格的反馈给分子公司总经理,不合格的反馈给分子公司销售管理专岗;
4.
大区服务总监接到大区销售管理专岗转来的项目会签单,审核合同评审要求的电子文档,评估后给出审批意见,评估合格的反馈给大区总经理,不合格反馈给大区销售管理专岗;
5.
服务总部主管副总裁指定相应业务负责人对审核要求的电子文档进行详细的评估,评估人员评估后给出评估建议,并提交服务总部主管副总裁,抄送集团总部销售管理专岗;服务总部主管副总裁参考评估人员的建议,给出最终审批意见;
6.
对最终签订的项目合同(软件许可合同、实施服务合同)、项目工作任务书复印件需寄送给销售管理总部存档备查;
7.
以上合同文本格式需参照集团销售管理总部统一的模板格式编写。
四.
附件
1.
-《项目会签单》
2.
-《工作任务书》
3.
-《项目建议书》
4.
-《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5.
-《会签规范流程说明》
篇3:南东大学鼓励承接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南东大学鼓励承接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加快实现我校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争先进位”目标,促进校内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学科交叉,有效提升科技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培育有较强实力争取或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的杰出领军人物和科研团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旨在进一步调动全校科技人员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努力争取和勇于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更好地稳定和壮大科研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集中校内科研力量,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同时,引导和鼓励校内外优质资源的强强联合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导向,紧密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第三条 通过本办法的实施,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加强学科间交叉,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以及为国家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做出主要贡献的标志性成果。
第二章 范围
第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列入本办法管理范畴:
1、牵头承担的国家“973”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牵头承担的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创新重大项目;
3、牵头承担的国家支撑计划、“863”重大项目、专项,国家各部委重大项目;
4、牵头承担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到校扣款经费500万元以上,不含基本建设费)。
第三章 管 理
第五条 设立东南大学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重大项目办),隶属学校科技处。重大项目办负责各类重大项目的前期预研、组织申报和过程管理,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第六条 财务处派专人负责重大项目从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财务管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第七条 针对我校牵头承担的重大项目,科技处配备专人负责项目协调,必要时成立由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人员组成的项目领导(协调)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
第八条 各项目组成立由项目负责人(总设计师)牵头、课题负责人参加的项目执行小组,具体负责与协调项目执行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有条件的项目可以成立由国内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对项目的技术问题提出咨询建议。
第九条 重大项目办负责组织重大项目的合同评审,学校法制办优先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经重大项目办审批同意后方可提交项目合同或任务书。
第四章 政 策
第十条 鼓励与支持多院系、多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授开展跨学科的科技研讨与沙龙,按照重大项目要求,酝酿形成项目建议书,活动经费由学校提供。
第十一条 对思路新、基础好,有可能承担各类重大项目的项目建议,经评审后,依据《东南大学科技基金资助计划暂行管理办法》,学校给予培育经费,必要时学校可提供专项科研业务费。所有资助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二期划拨。
第十二条 通过承担完成重大项目产生的科研成果,学校将自然纳入重大成果培育范畴。
第十三条 经批准预启动的项目,学校鼓励相关学院人员共同参与。经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参与人员所在学院认可,人事处、科技处审核,根据《教师岗位积分考核办法》,按横向项目积分考核方法计入年度积分。
第十四条 根据重大项目需要,优先引进杰出人才,可在校内外招聘专职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校内为优先,项目结束,聘用合同结束;鼓励吸纳优秀毕业生参与项目(具体办法参照人事处出台的有关政策)。
第十五条 采用科研团队积分考核办法对重大项目组成员进行考核,由重大项目负责人参照《教师岗位积分考核办法》,并按贡献大小合理分配积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重大项目负责人可按重大项目执行年限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 为鼓励校内合作科研,经科技处批准,项目可设定若干子课题,由项目负责人与子课题负责人签订内部合作合同,双方所在学院(系)、科技处签章后,课题经费在符合经费总预算的前提下,切割给子课题负责人支配,并计入子课题负责人所在学院经费统计范畴。
第十七条 重大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可按重大项目岗条例规定申报晋升职称;若从其他系列晋升职称,排名前三位可视牵头承担一项省部级项目。
第十八条 重大项目合同(任务书)签订后,在项目经费到校之前,由重大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科技处、财务处认定,可按学校科技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规定提前启动该项目的财务运行。积分考核也按预付经费计算,经费到款后扣除预付部分。
第十九条 对在研的重大项目,根据项目运行需要,学校在有条件时可优先给项目组提供部分临时办公或实验场所,项目结束后交还学校(管理细则另行制定)。校内科研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仪器设备优先向重大项目组开放。
第二十条 根据重大项目预算,学校按比例给重大项目组经费奖励。对争取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有功人员,经项目领导小组或科技处推荐,由学校批准,在项目审计完成后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学校科技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由学校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