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研笔记 本文关键词:书屋,三味,百草园,笔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研笔记 本文简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研笔记一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研笔记 本文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研笔记
一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院子。三味书屋是一间私塾,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少年时曾在这里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2、
题解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a)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b)
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c)
表明了作者由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题目中的似乎
“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二
品词
确凿
(záo)
菜畦
(qí)
桑椹(shèn)
油蛉
(líng)
斑蝥
(máo)
缠络(chán)
攒
(cuán)
豁
(huō
)
竹筛(shāi
)
敛
(liǎn)
脑髓
(suǐ
)
珊瑚(shān
hú
)
觅食
(mì)
秕谷
(bǐ)
系(
jì)
蝉蜕
(tuì)
窦
(dòu
)
厥士(jué
)
拗
(ǎo)
倜傥
(tì
tǎng
)
金叵罗(pǒ
)
三
析句
1.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
A、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B、“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①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③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C、“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①鸣蝉、叫天子、黄蜂②长吟、伏在菜花上、直窜向云霄里去③写的都是动物)
D、请同学速读此段下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这部分内容)
2.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
(①先写动物,后写植物②参考答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3.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4.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
读后,请另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
(一系列的动词是:扫一支一撒一系一牵一看一拉)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是下文所作的描写里,还叙及见到过不少昆虫,还有飞鸟。“只有一些野草”之说,是否失之于偏狭了呢?不是的。所谓百草,是相对于百花而言的,这个园原是荒园,只是任其生长野草,并不种植花木,更无名花异卉,因此不以花园为名,而称之为百草园。至于园内有昆虫飞鸟,那是流动出没其间,并非固定不变的。说它“只有一些野草”,示其不植花木,说明荒园的特点而已。
2、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三味书屋的塾师,在散文中不书姓名,只称“先生”。介绍这位先生时,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容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在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不失开明,如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也无可挑剔,从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戒尺和罚跪“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非常投入的一种声情并茂好的朗读习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
先看“方正”一词。这个词,与明初的方孝孺有点关系。明太祖在位时,方孝孺被蜀王世子聘为师傅,讲的都是儒学。蜀王把他的书室题作“正学”,所以后人称他为“方正学”。明成祖夺了皇帝位,方孝孺不肯为他草拟诏书,结果被杀,还连诛十族。方孝孺的方正,特点也就是硬气到迂不可及的程度。
说及方孝孺的方正,当然不是说凡以方正论人必与方孝孺相同。但人们使用这个词时,也总是包含了“方正学”中的某一意思,比如“不知圆通”之义,或者还有谨守规矩之类的意义。
鲁迅使用的“方正”,并非褒义词,当然也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质朴”之有褒义,是不必怀疑的。
“博学”,一般说,自然是学识丰富之谓。但因人们所“博”的“学”各不相同,未必全有称誉的意思。鲁迅说:“前清时代,一个塾师能够不查他的秘本,空手点完了‘四书’,在乡下就要算一位大学者。”(《花边文学·点句的难》三味书屋塾师博学之称,原因亦不会超出“空手点完了‘四书’”之类。
4、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这句话只是告诉我们:入学时行礼如仪而又别无一物。“扁和鹿”本是书房中间的陈设,并非专备学生行礼而设。因此,就不能说,这幅画是用来代替“孔子牌位”、教育学生求禄的。这样的教育内容未必没有,但不在这幅画上。把这画看作专门教具,乃是出于某些评论者的想象。总之,我们不必对此去探求什么微言大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鲁迅不能任意变易事实,只能从记忆里抄出来,如实叙说。也许有人要问:散文也有取舍,鲁迅为什么对这些东西取而不舍呢?答曰:鲁迅要写出清末的书塾生活,略去了这些东西,也就减弱了对书塾生活的写实了。
5、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这些话,写出了封建教育不能束缚住儿童的兴趣爱好。影写绣像之外,“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这些,当然令人想到前文记叙的溜到书塾的一个小园里去“捉了苍蝇喂蚂蚁”。然而这种不是游戏的游戏,却被称为小园里的“最好的工作”。书塾里偷得片刻闲暇,却只有这样的活动,岂不使人摇头!相比之下,室内的影写绣像、做指戏便是“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二十四孝图》)的行为了。鲁迅写这一些,也如同《二十四孝图》里所说,如此“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乃是“给我们记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四
划段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
二层(2段):写热天的时候百草园充满了无限趣味。
(百草园的美景)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对这个故事的感慨。
(美女蛇的故事)
四层(7~8段):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捕鸟时的乐趣。(雪地捕鸟)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读书,回想自己在百草园所做的事情。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特点以及先生的为人。
三层(12~16段)写初次见先生,问先生“怪哉”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得到答案。
四层(17、18段):写偷偷到后花园去玩,后花园的乐趣。
五层(19~21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以及“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描画儿。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
还有一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表现作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的成长过程。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在百草园中的游戏,那里快乐,满溢着生机与活力。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刻画了百草园的形象。然而作者又写到“那里却是我的乐园”,从荒凉的地方变成乐园,其间充满童趣,孩子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好奇,昆虫的叫声引起了他们兴趣,冬天捕鸟更是反映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作者笔下,百草园俨然就是一个无拘无束,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可以尽情欢笑,任意妄为的儿童乐园。
第二部分写长大了,不得不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中间还有巧妙的过渡。作者逼真地描绘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学生进学前先向孔夫子牌位行礼,而后向先生行礼,平时只有读书,别的事是不可以过问的。书屋里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惩罚。总之,三味书屋是与百草园截然不同的,那里充满束缚。不过作者随后也写到书屋后的小园,孩子们经常跑到那里玩耍,流露出孩子们的天性
主题思想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百草园无拘无束,充满乐趣;三味书屋却到处是束缚,还有很多惩罚。虽然三味书屋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私塾,但是作者的本意却不是来批判它,通过描写先生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先生的描述是和蔼的,通常也只是“瞪几眼”,罚跪并不常用。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本文的意图,描绘了作者从“乐园”到“被称为最严厉的私塾”的心理变化。
重点段
第二段第七段
第二段
动静结合
景物描写
从静到动
不必说
整体
静物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动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单是
局部
动物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静物
何首乌木莲
覆盆子
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听觉: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味觉: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触觉:光滑的石井栏
.本段景物描写的顺序
:动静结合
重点描写了:泥墙根一带
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思想感情
:对百草园的热爱,暗示了对三味书屋微微的不满
例子分析: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窜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云雀的轻捷机敏,也写出了孩童的羡慕之情
过渡段
第九段是写我即将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本文第9段为全文的过渡段,从内容到结构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本段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己对百草园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至于因为何故而不能常去百草园玩乐,文章并没有明确直接的交代,只是用了“不知道”、“也许”表示自己的推测。这些词语不仅真实得反映了当时的心理,还对百草园的生活巧妙地进行了补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离开百草园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当然,百草园毕竟曾经给自己带来无限乐趣,所以,在去三味书屋之前,还不忘用两个“Ade”以表示与给自己带来无穷乐趣的小动物告别,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恋恋不舍之情。
四、问题探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研笔记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黄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