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模拟卷 本文关键词: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模拟
20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模拟卷 本文简介:申论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
201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模拟卷 本文内容:
申论模拟试卷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材料1: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改革就是变革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合理部分,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浙江靠改革创新,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进一步营造面向任何市场主体的公平市场环境,不断激发创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如何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等,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而紧迫,而且这些都与行政审批密切相关。把审改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来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
2012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决定取消、调整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项目、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3个领域共314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71项。《决定》表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不设前置审批。
2012年12月20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争取创造审批速度最快的政府。
材料2:1999年,全国首家行政服务中心在浙江上虞市成立,浙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破冰。此后,浙江全省层面大的审改先后搞了三轮,削减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审批项目,下放了一大批审批权限。第一轮改革前,浙江省级部门审批、审核及核准项目超过3000项,如今,省级层面仅保留了706项行政许可事项和24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这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此前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审批制度改革仍然滞后,既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不适应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特别是企业对审改要求迫切,寄予厚望。
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批事项清理不彻底,二是行政审批设定管理不严,三是一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因此,尽管削减下放了不少审批权限,但审批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随意性比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权责不一致的问题突出,审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部门和干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或者舍不得权力在手、高高在上的感觉;或者出于狭隘的部门行业利益保护,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护得牢牢的;或者怕挑担子,自认为不批不办就不出问题,把什么都管得死死的。
材料3:过去,浙江依靠改革,冲破种种束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然而,浙江的环境优势正面临日益弱化的挑战。浙江省省长李强说:“过去,人家都羡慕我们民营企业多,体制机制活,碰到困难,企业爱找市场,不找市长。现在,我们的企业羡慕人家能办的我们不能办,人家办得快我们很费力。一个投资项目,没有10个以上的部门审批,很难批准;没有一年的审批时间,很难落地。这种状况不改变,最大的创业创新激情也会消退,最强的经济活力也会散失。”抓审改,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最大程度地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创富的动力和活力。
材料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对政府审批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改造,涉及面广,系统性、复杂性、政策性很强,特别是触及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困难阻力肯定不小。我们既要敢闯敢试,又要务实推进。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总的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凡是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就交给市场,建立起面向任何资本的公平市场。要改变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竞争性领域,要坚决放权给市场,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一律还权于企业。第二句话,凡是社会能有效治理的就交给社会,努力形成社会组织自律自治的有效规范。第三句话,凡是政府的服务监管职能要确保到位,做到“到位”不“越位”,“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放手”,围绕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把握好改革探索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依法行政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改革既要遵循依法办事的前提,又要有灵活度。要在可改能改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上进行改革,做到于法周全,于事简便。对一些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在法律框架内的要大胆探索推进,遇到问题要加强跟踪决策,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三是处理好“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做“减法”,是要把审批服务中不合理的部分改革掉,使审批管理体制更合理、更规范、更高效。要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胆识,不为一己之私所扰,不为局部利益所限,自觉限制和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要切实增强执行力,用硬措施减收费、减程序、减手续,让企业和群众少交一些钱、少跑一趟腿、少走一道程序、少跨一道门槛。做“加法”,就是要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做好
“加法”,增加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这些“加法”、“减法”做好了,发展环境就会得到很大改善,生产力也会得到极大解放。
材料5:公共管理学关于善治有一句名言,“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无需避讳的是,我们的政府和部门常常对“划桨”都比较偏好,很多事情只要搭上边,都喜欢伸出“桨”来,结果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如果政府把过多精力放在审批上,过度干预微观经济,必然影响行政效能和经济效率,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权力越是过分集中,寻租空间就越大,始终是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的一大顽症。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偏好“划桨”,必然在“掌舵”上精力不够,一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特别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就难以到位,影响政府全面履行职能。
深化审改,本意就是要放权于市场和社会,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共同来“划桨”;就是要让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掌舵”上,放在改善民生、社会治理、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上,形成上下一心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就是要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使行政权力始终按照法治轨道运行,防止部门利益代替公众利益,防止公权私用、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从而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增强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材料6:浙江省工商局在主动清理8项企业登记前置条件的基础上,又出台了7项深化行政审批的改革举措,一是放宽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二是筹建企业可领执照,三是并联审批多证联办,四是审批事项统一受理,五是出资到位网上审验,六是企业核名自助查询,七是注册资本分期缴纳,同时对基层工商所提出了10项作风建设的要求,建立企业联系卡制度,搞服务星级所、无收费所创建。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改革措施,促进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进一步亲民亲商,清新政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嘉兴建立市县两级扁平化、一体化新型审批制度,594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中除需要保留实施的44项外,其他全部下放到县(市、区)。
温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一律予以取消,重复审批的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同时规范部门内部审批流程,按照“精简效能、权责一致、公开透明”的要求,梳理办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严格界定各审批环节的岗位职责、审批权限和时限要求,做到岗位职责落实、审批权限明确、时限要求具体、权力运行透明;规范审批自由裁量权,按照“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要求,明确审批权限,公布条件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随意性。进一步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减少程序和环节。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严格落实审批流程实施办法,健全和完善联合审批制度,严格执行责任倒查机制;继续完善联合竣工验收实施办法,实行技术审查与审批决定相对分离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一表通”、多证联办等审批方式。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加快审批服务中心服务场所建设,实行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建立审批事项、审批服务、审批管理三位一体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市、县(市、区)审批服务中心、中心镇(功能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四级联动的审批服务网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强化审批中介机构对接监管,建立中介机构服务评价制度,规范为投资项目审批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服务行为。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中心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强化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
材料7:浙江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推进行政审批过程中,要尽快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行政权力纳入法治化轨道,不能“走偏门”,存在“灰色地带”,搞“假改革”。
2014年2月10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在浙江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说,经过去年的清理,浙江省级层面的行政许可从706项减少到424项,削减的事项要从权力清单中砍掉。
李强指出,有的部门表面上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大减少,但实际上把相当部分的行政权力转化为可以直接与行政相对人发生关系的指导、监督、检查等行政权力,这就好比把这些权力“放在笼子”里,笼子的钥匙又在自己手中,想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今后,这种“走偏门”行不通了,“灰色地带”不再存在了。
材料8:根据规划,浙江省下一步改革,先要论证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对于法无据的行政权力,要坚决砍掉;对确需保留的,要完善运行规则,全面公开,接受监督;对虽有依据,但不符合改革精神和发展要求的,要积极推动法律调整。
浙江省要求,接下来对国家设定的、浙江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设定的一些审批事项,要进一步加强动态研究。凡是与浙江省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大的事项,都要积极主动地提出取消、下放或调整的方案,需要修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及时按程序报请有关方面修改。
审批制度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减少了多少审批事项,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的放、该减的减,该管的要管好,真正做到依法审批、依法行政。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站在全局立场,努力克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多做有益于深化改革、有益于长远发展的事。
材料9:浙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推行两份清单——一份“权力清单”针对政府自身,另一份“负面清单”则针对企业投资者。
权力清单给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清理审批事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35条指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要继续全面清理审批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各部门在列清单的过程中,将各项审批审核事项,按照拟保留、已下放、拟下放、已取消、拟取消等五种类型作全面清理,并上报有关部门核定。
负面清单给企业,未列项目不再审批,但要制定准入和监管办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14条:“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该放的放,但该管的还得管。在推行“负面清单”的同时,有关部门还要研究制定市场准入标准和具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负面清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不再审批这一做法,将尽快在绍兴柯桥区和嘉善县试点。如果条件成熟,下一步将在舟山群岛新区以及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推广,并最终在全省铺开。
材料10:推进行政审批中心工作,创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是一场权利再分配的自我改革。由于几十年来计划体制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僵化、繁琐等诸多弊瑞,尤其是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现象的存在,使中心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影响和制约着“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法律、法规对“中心”机构定位不甚明确,对开展开展工作造成一定难度。“中心”不是依法产生的行政执法机关,《浙江省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中心”是为政府职能部门统一办理或集中办理、联合办理行政许可提供服务的场所。这显然偏向于建立一个便民服务的平台。由于“中心”本身没有实质性权力,“没权管有权”处境尴尬,协调监督窗口部门显的力不从心。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运行体制的矛盾,是“中心”在发展中遇到的体制障碍。审批中心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而是触动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大神经,可谓牵一发而全身。突出表现为:第一、按行政审批管理对象不同设立的不同部门或审批事项均有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进行调整必将涉及法律法规和体制等深层次问题,阻力和工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第二、国家和本省都未建立类同审批中心的职能机构,各县市审批中心上无主管部门,下无基层单位,各级行政审批中心建设缺乏整体谋划和具体指导,致使上下不配套,工作难统一。第三,行政许可机关往往根据自身职能内设多个机构来行使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工作。如果把所有的审批事项都授权给窗口统一办理,明确一名领导分管,那么原有的科室、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就会大权旁落,势必牵扯到权力再分配问题。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够深入,制约着“中心”的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为:审批项目清理相对滞后,审批事项的总量还是太多,具体审批行为环节多、效率不高,有些交叉审批关系还没有理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心”作用的全面发挥;其次,并联审批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个别部门仍按照计划经济传统的动作方式进行审批,对并联审批工作的开展造成难度。
“三不到位”问题,成为一直困扰“中心”的问题。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致使事项、授权、人员“三不到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部门领导对行政审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存在抵触、敷衍情绪,应进项目强调种种理由不进“中心”、明进暗不进或进“瘦”留“肥”,致使极个别办事窗口的建设相对薄弱。二是有的部门虽在“中心”设立窗口,但窗口授权不充分,仍然存在“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现象。三是窗口与单位间在用人上的问题,业务骨干或直接审批的人员不在窗口上班,致使项目即便进了“中心”也不能在窗口办理。
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对滞后,使“中心”跟不上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步伐。表现在:政务公开程度不高、信息更新不及时、大多数行政许可事项还不能实现网上受理等。
材料11:权力分配问题导致行政审批权难集中。从宏观上来看,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近几年陷于困难重重之中,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没有明显进展,直接制约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从微观上来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实就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改革是对各部门及其内部处(科)室审批权限的整合归并,必然要打破过去体制下形成的既有利益格局,且直接涉及部门内部及个人的既得利益,特别是权力的再调整和再分配。从权力均衡分配、协调调动干部积极性、个人利益等多方面考虑,大多数试点部门不愿真正实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把审批权力下放或委托给一个处(科)室,甚至有的部门领导还说:“局长、副局长有什么好当,当个审批处(科)长就行了。”这使改革面临重重人为阻力,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影响改革进程和成效。
审批授权问题导致改革难实施。由于审批授权不到位,实际运行中,行政审批科室的审批权很少、很小,“前店后坊”、“体外循环”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有些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则采取“小权进、大权不进”的做法,导致行政审批处(科)室有名无实,相对集中审批难以实施,试点改革奏效不大。审批授权不到位的原因,除了部门领导主观上不愿削弱自身权力外,客观上还有两个方面:一是现有法律法规对委托授权没有细化规定,而在行政问责、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部门主要领导不敢轻易放权或大胆授权;二是窗口工作人员不稳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甚至资质不够,领导不敢把审批权进一步下放或委托给审批处(科)室。
材料12:上下不对应问题导致改革难推进。当前,从省到县一级都在进行行政审批制度试点改革,但各地的改革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单干状态,上下不对应,缺乏统一领导与指导,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新设立的行政审批科室在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中找不到对应科室,得不到相关业务指导,难于上行下效,面对诸多制约行政审批权改革的问题,试点单位难于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进程。如试点部门在成立行政审批处(科)之初,对“撤一建一”的做法心存顾虑,为此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请示汇报并征求意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未能就此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做法,使得试点单位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比较盲从,且互相观望、被动改革。即使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已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但受人员编制、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试点单位也难以借鉴、上下对应。
行政审批事项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改革难彻底。由于《行政许可法》从立法的角度将行政审批行为区分为行政许可与非许可的其他审批,但又没有从立法上为这种划分规定明确的原则和标准,加之其对行政许可的定义本身亦不十分清晰和周延,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出台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何为行政许可作了一个解释,但该解释采取的是排除法,仍然不好操作。同时这样解释不仅不规范而且违背了《立法法》关于法律的解释权限的规定。《立法法》第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非许可的其他审批行为存在的问题则更多,包括设定事项不清、设定权限混乱、审批期限不明确、审批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审批方式不规范、缺少有效的法律责任约束等等。因此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对于行政审批事项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许多审批事项仍在部门内部运作,不利于审批行为的规范和控制。
三、作答要求
(一)请阅读给定材料,概括新一轮改革前浙江省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材料7中的“走偏门,存在灰色地带,搞假改革”,你怎么理解?(15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三)材料9中的“负面清单”的含义。(10分)
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100字。
(四)根据材料10,请提出推进行政审批中心工作的对策?(10分)
要求:合理、简明、表述清晰。不超过150字。
(五)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1000—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