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视角,反思,课堂,参与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本文简介: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中牟一高科研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教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然而,何为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到底会生发怎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本文内容:
新课程视角下课堂观察活动的参与和反思
中牟一高科研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教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然而,何为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到底会生发怎样的教育意义?教师的观察行动又会受哪些限制?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体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教师就一直从事着课堂观察,只不过是日常的一般意义的观察居多,很少进行专门的课堂行为研究。作为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最初是由教育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课堂观察的科学研究方法,创建了课堂观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技术,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得出的结论往往用于论证理论上的假设或得出某种理论观点,也会据此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研究者的课堂观察为教师开展专业的课堂观察提供了行动典范,教师要改变日常的随意性的观察,就要像研究者那般从事专业活动。但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教育经验与研究目标不同于专门的研究者,所以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在目的、内容、工具与结论处理等方面与研究者的观察应有所不同。
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教师之间的同伴观察,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观察,它是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验证某种教学假设或推演一些理论;它是观察者运用可记录的、便于自己分析的观察量表对课堂进行实录,而不是一味地依靠专家编制的量表;它是基于记录信息的适度推论,而不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的漫谈。
这样的教师观察就明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传统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等诸多去专业的问题”,而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则蕴涵了研究、合作、发展等要素。具体而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包含三个方面的要义。
第一,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教师探究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首先就要研究被观察的同行及其课堂,提出清晰的观察目的,制作观察量表,还要充分考虑适合自己的观察与记录方式。教师进入现场后,要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运用量表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课堂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这无疑是一项严肃而专业的研究工作,事实上也是一种适合教师实践场景的研究方法。
第二,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参与课堂观察要经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课前会议是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提供讨论、反思教案的机会,着重解决两个问题:被观察者说课与确定观察点。进入课堂观察环节,观察者根据观察点,选择观察位置,运用量表做好课堂实录。课后会议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分享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主要完成三项任务: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形成几点后续行动的改进建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表现行为是多样的,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行为链。
第三,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一种合作行动。从教师所要经历的活动可以看出,课堂观察不是一个教师所能为的,或者说仅凭一个教师的力量是难以确保课堂观察的质量的,它需要教师间的合作,要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来完成。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包括被观察者)之间,要基于有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有共享的规则、有互惠的效益等要素构成一个合作共同体。教师借助于合作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促使合作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
通常教师们通过听课或观看录像来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导引和提问技巧、教师的观察力和调控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认知表现、学生真实地思维表现、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与非学习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等。课堂观察的方法可以是多元的,观察者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就课堂上一个或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对不同教师的同一节课进行观察,还可以是对一个教师的多节课进行跟踪观察。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其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听评课实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不仅影响教师自身与学校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关注、研究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是课堂的重要组织部分,教和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观察教师,还是学生,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由学生的输出结果来检验,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所产生的意义是面向学生、教师与学校的。
第一,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么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如以学生学习的互动为观察视角,观察学生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怎样的帮助,通过观察实录还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提供分析报告与改进建议,进而影响上课教师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行为,使其发生新的变化。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第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发展实践性知识。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则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由教师个人哲学支配的关于怎么做的行动规则,它来源于经验,需要教师研究自身经验。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经由观察他人课堂或接受同伴的诊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新的认识回馈,发展个人的教学实践智慧。
增进专业反省意识。课堂观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有效刺激,课前会议的讨论,课后会议的反馈、反省与评议,足以使观察者、被观察者对于自身原有的专业实践认知与行为之间形成不平衡,进而引发批判、质疑先前行动假设的动机。如果教师持续地开展课堂观察,这种反省行为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进而迁移至其他的学校专业活动,扩大反省的范围与对象,提高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关研究表明,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同伴观察至少可以实现五个目的:其一是帮助教师觉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切;其二是提供机会便于教师了解和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其三是提供改进的信息来帮助教师诊断与解决教学问题;其四是提供机会便于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优势;其五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效能。这正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所要努力的方向与实践的内容,教师参与课堂观察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如果基于教师合作的课堂观察活动大量开展,逐渐使教师浸染在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中,将增进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三、课堂观察应避免科学主义的误区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传达着一份“经历着酝酿时的焦灼、破土时的悸动和花开一刻的欣喜”,
借助新课程的东风三年建立一个“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范式”的确是一个大贡献。其优点主要有三:
1.听课的针对性。该课题的研究者首先建立了一个“四个维度、二十个视角、六十八个观察点”的课堂观察的框架,有了这些细致的度、角、点
,课堂观察就被赋予了明确的目标,就会使听有所向,评有所指。
2.评价的实证性。该模式强调,课堂评价是要给予课堂观察的评价,课堂观察要建立观察量表,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课堂评价要基于课堂观察及其记录,言之有物,避免即兴的随意性的评价。
3.参与的广泛性。该模式的课堂评价是一种基于同伴互助关系的评价,强调参与广泛性,注重讲者评者的平等对话,反对专家权威的一言堂式的话语霸权。
听评课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要在师、生和课程或文本的三元主体互动及其所生成的有机课堂文化中建立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观察方式和方法。浙江余杭中学、杭州安吉路试验学校的同志们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积极的努力,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浙江余杭中学、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等学校的探索也有它的重要实践意义。但是一个在探索中实践模式,不能就被看作是具有普泛意义的专业化、科学化的范式。因此,我以为有一些问题是很值得商榷的,比如,听评课的“四个维度、二十个视角、六十八个观察点”所呈现出的问题。至少表现为
几种不好的倾向:
1.科学主义倾向。这个实验的倾向最主要是太注重量化,太注重量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味道极浓。一堂课有15人发言或者17人发言的统计数字有意义吗?如果一节课没有30人以上发言,还有统计的必要吗?一位教师提问多少次,都是什么类型,我觉得简单记几个类型就可以。凡事要灵活。就如一个教师愿意说口头语,学生没有听课专记他说了多少个“为什么呢?”,这种行为学生做一次绝不会做第二次。科学主义近似科学,不是科学,真正的教育科学是解放人,使人获得自由的价值和体验。
2.
解构主义倾向。这种科学主义的课堂观察会带来一定的不好的后果:一堂课被量表、指标分解的支离破碎,各个观察的视点不是一堂课最为有力的切入点,而是一种分割、切碎。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带着工具性地任务出发,而不是审美地或者超越地感受、审视和省悟,这样,课堂就被分解成了“课点”或者“课片”。那么,一堂课结果不过是人文气息消解殆尽,终极关怀烟消云散,人的生命意识被阉割,生存的可能性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上课的教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会不会使讲课走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境遇?听课者疲于奔命地记录,分解出每一个服务于自己的观察点的信息,来作评课证据,会不会又像苏珊·桑塔格所预言的那样:听者变成了一个疯狂的读者,他(她)啃噬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功能主义倾向。把教师分成小组,每几位只能观察限定的维度限定的问题,几个灵活灵动的观察体只发挥了一种机器般的功能。一个人开车,他把方向盘,就不能看方向,不能踩刹车了吗?这种观察分工简直有点知觉功能上“分裂主义”的味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我们曾经引进了“微格教学”,教师们可以通过教学录像反观自己,定格他人,浙江余杭中学、杭州安吉路实验中学的一些同志倡导规模宏大、分工细致、目标明确的课堂观察是否可以和它结合一下呢?
最后的结果:①感受缺失——课堂观察如果缺少了感受,也就不会产生审美愉悦,从而蜕变为一种教学负担,也就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②灵性被束——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多元化势必造成教者教学诉求的多元化,若果我们带着六十八个注意事项去进行教学,教学还会就有灵性吗?教学的灵性就来源于教学情境中三元主体互动的生成性。太细化的教学听评就会限制教学主体性发挥,从而束缚教学的灵性;③视点散化——机械主义、科学主义的听评课会导致听不出重点,评不到重点,从而也找不到教的重点,教育问题意识的视点散化。而最关键的是长期的规训会使教师头脑中只有量表,而丢失了自我。
四、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呼唤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我以为,我们在开展课堂观察活动中,编拟课堂观察手册过程中,应注意吸收已有的经验,结合新理念,加以改造,反对推到一切的做法,也反对全盘照搬旧有的和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结合发展了的新形势,结合学科的实际去编写,可以从多个层面去思考,一定要科学、实用,便于操作。一定要让每一位教师认同,并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
另外,在开展观课活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观课目的,不宜将课堂观察搞成大大小小的“赛课”。“赛课”的目的是甄别,是对授课教师的才能分个三五九等,“赛课”的情景不是真实的,不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教学,这种形式的本身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定要排除各种功利的干扰,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非考核、分等级,不是褒贬某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是用相互促进的策略和方法,互相取长补短,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
2.采取包容的态度,不宜居高临下指责被观察者。由于教师各人的学习经历、人生阅历、教学经历不同,教师对人生、对教师职业、对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培养的思考、规划与计划不同,甚至教师的情感、意志、欲望等都不同,造成了对教学理解和教学行为的许多差异,课堂观察活动中,会因此出现许多的争论和冲突,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遇到这样的情景,应正确处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3.创造和谐人文气氛,反对激进做法。课改的任务是繁复和艰巨的,由于客观的诸多原因,目前教师普遍对课程改革存在各种焦虑的情绪;伴随着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生活在教育改革不断加速的环境,教师会产生许多的困惑和恐慌,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教师给自身徒添许多的责任。据心理测试资料统计,目前35%左右的教师责任感是超过了强烈值范围,进入了责任感“超强烈”的区域。过度的责任感既不利教师的身体健康,又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开展课堂观察活动中,去除繁文缛节,减少教师的精神负担。创造和谐人文气氛,提倡和谐,反对激进。
4.提倡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引导教学研究关注点的转移,反对只重外显行为的形式主义。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观课评教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处,往往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等等,在许多教师和评课专业人士的心目中,似乎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建构主义的引进,使我们观课评教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探作中,所提出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被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固然重要,那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是应该被大力张扬的。然而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我又以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其价值是极为有限的。由此看来,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对于那种时不时地“四人小组讨论”,师与生的“对话”也频繁,教师似乎也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有时还能说出一些道道来。但稍一分析,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一堂课充斥着大量的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明显无关的东西。这种教学行为,应视为本末倒置的形式主义。
篇2:新旧婚姻法的比较研究——从夫妻财产制度的视角出发
新旧婚姻法的比较研究——从夫妻财产制度的视角出发 本文关键词:婚姻法,新旧,视角,财产,出发
新旧婚姻法的比较研究——从夫妻财产制度的视角出发 本文简介:新旧婚姻法的比较研究——从夫妻财产制度的视角出发内容摘要:新婚姻法已实施近两年,前期讨论声似乎还未停止,后期争论声就已接踵而至。面对完善婚姻家庭制度这一艰巨复杂的任务,各家均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仅针对夫妻财产制——从新旧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规定的不同进行比较,指出修改后婚姻法仍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自己
新旧婚姻法的比较研究——从夫妻财产制度的视角出发 本文内容:
新旧婚姻法的比较研究——从夫妻财产制度的视角出发
内容摘要:新婚姻法已实施近两年,前期讨论声似乎还未停止,后期争论声就已接踵而至。面对完善婚姻家庭制度这一艰巨复杂的任务,各家均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仅针对夫妻财产制——从新旧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规定的不同进行比较,指出修改后婚姻法仍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使婚姻立法更完善。
关键词:夫妻财产制度,新婚姻法,旧婚姻法,立法建议编辑。
婚姻法的修订,牵动全国上下十三亿民众之心,可以说民众对此事的关心程度甚至超过对宪法的修改,因为它是老百姓的又一实实在在的“权利宣言”。修订结果,共有三十三处变动或增删,而夫妻财产制,作为规范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正是2001年婚姻法修正的重点。
夫妻财产制度,国外大体上有统一财产制、共同财产制、联合财产制和分别财产制。以上四种夫妻财产制是按财产的归属和管理的角度划分的,和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划分的角度不同。按照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的归属,夫妻之间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夫妻之间没有约定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也就是说,我国法定财产制实行的是共同财产制。
一、新婚姻法较旧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度规定的比较与进步
修订后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夫妻财产的三个部分:即夫妻约定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弥补了我国原有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界定上的一些漏洞,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具体表现在:
1、夫妻之间可约定财产。新婚姻法新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九条规定了约定财产的相关内容,即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等。此项规定充分反映了对民事权利主体意愿的尊重,体现了当事人之意思自治,符合私法自治的基本精神。
修订后的《婚姻法》对夫妻之间可约定财产的规定,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立法价值取向,符合世界各国民事法律发展之潮流,但对此规定也有些学者不甚赞成,认为“它是无异于对离婚诉讼的一种引诱”.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夫妻关系的建立除了感情基础外,更需要物质作后盾。正是由于有了事先的财产约定,才会为日后可能产生之摩擦提供了润滑剂,更能消弭双方可能产生的不快,增加夫妻关系之间的向心力,又有何不可?再说我们经常说“亲兄弟明算帐”,难道能说是对兄弟反目的一种引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2、完善了我国的物权制度,体现了物权法定原则。我国民法中未规定物权的取得时效制度,而婚姻法修订以前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却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及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同样可视为共同财产。”该司法解释其实创造了物权的时效取得制度,实际是典型的法官造法,这种造法并不符合立法法的规定,是对物权法定主义的违背,实有检讨之必要。此次《婚姻法》的修订,对夫妻财产作了明确的规定,即除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外,依法属于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从而解决了我国以前婚姻立法中的这块硬伤。
3、规定夫妻个人财产制度,有利于提高婚姻当事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我国原有的“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规定过于宽泛,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个体业主、私营企业主大量出现,而他们的财产数额巨大,一旦发生继承或赠与,将其个人财产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会挫伤他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司法实践中,有人正是利用这种法律规定,通过不正当结婚、离婚等手段来敛富聚财,因此这种扩大夫妻共同财产的做法已证明是行不通的,甚至会引发道德灾难。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夫妻个人财产制度,即新增加了一条作为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这样就免除了婚姻双方当事人的后顾之忧。由于夫妻财产关系明确,也排除了第三人的交易顾虑,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4、夫妻财产内容进一步充实,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原有的夫妻财产制度为婚后所得共同所有制,但这种制度的内容却几乎一片空白。事实上此制度的核心是夫妻财产本身。我们知道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等),原来的夫妻财产制度对无形财产未加规定,修订后的《婚姻法》对此作了完善。如第十七条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列为共有财产,增加了“知识产权的收益”。
5、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更好的反映了私法本质——实质正义。修改后的《婚姻法》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型夫妻关系的要求。比如说第四十条规定了“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还有对妇女儿童有特殊的保护,比如说离婚时贯彻“儿童优先”原则等。
二、新婚姻法对于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存在的缺陷
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在夫妻财产制度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为解决夫妻财产方面的争议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主义家庭关系。但笔者认为这次修订仍存在许多缺陷,现略述如下:
1、共同财产规定得很不周延.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或第十八条的规定。而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分别规定的是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在此两者并不兼容,更严重的是,第十七条第五款规定:其它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第十八条第五款规定:其它应当归一方所有的财产。两者都是“口袋型”条款,都可以作扩张解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立法者本意可能是避免不能穷尽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范围而有意为之,但却留下更大的法律空子,甚至可能引起法律适用混乱。在这方面,日本的婚姻家庭法规定得比我们清楚得多,也爽快得多:“夫妻间归属不明的财产,推定为共有。”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也有类似的规定。
2、夫妻财产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有违社会之公序良俗,婚姻法对此有所疏漏。实践中,夫妻之间的一方可能凭借其优势地位,或者诱使、利用对方的无经验,签订不公平之协议;或借财产协议规避债务。法律在这方面应作出规定和限制,而我国法律恰恰缺乏相应的规定。或许立法者以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是一些社会常理,法律不规定就会产生歧义,比如说关于丈夫是否享有生育权以及配偶权等问题的争论,就是因为法律规定不明或者缺乏规定而产生。
3、夫妻财产制度的约定缺乏公示程序的规定,令该约定缺乏公信力。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虽然该规定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但是笔者以为,该约定毫无公信力,根本不足以对抗第三人。由于书面约定,乃是夫妻之间的合意,无公证机关的介入,其约定势必可任意曲解,
第三人根本不可能知情。于此,善意第三人利益不应因此受损,根据法律最终之价值取向,将不得不以牺牲该约定的公信力为代价,在与夫妻任何一方发生交易之时,第三人的债权可向夫妻任何一方主张债权。在这方面,许多发达国家法典比我们规定得明确:法国民法典规定夫妻所有财产协议,均应有公证人在场,当事人对此协定均表同意并且必须有公证人在契约上签字,该证书必须指明在举行结婚前交至身份官员,德国法也有类似之规定.笔者认为,这些规定固然会增加财产约定的成本,但考虑到约定可能涉及第三人的利益,我们仍然应当借鉴。编辑。
4、与前一问题相关,夫妻财产制度缺乏协议变更程序。由于夫妻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意思一致达成的结果,是其意思自治的反映,那么,当事人当然有权利对夫妻财产协议进行变更。遗憾的是,我国婚姻法对此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婚姻家庭法对夫妻财产的协议变更有明确的规定,如法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之间对财产契约作任何更改,须具备前述签订财产契约的条件,并且必须以书写在婚姻财产契约的原本之后,才能对抗第三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5、婚姻法未规定别居制度,造成夫妻在关系存续期间难以对财产进行分割。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的财产分割必须是以婚姻关系破裂为代价,这就掐断了当事人选择的余地。实践中,有的夫妻仅只想进行财产方面的分割,而不想婚姻关系破裂,走向离婚之路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上,正是没有规定别居制度,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当事人对个人财产行使完整的物权也显得困难重重。
三、立法建议
由于《婚姻法》修改刚过两年,再行对其修改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却可通过与之不相冲突的婚姻法实施细则或在以后民法典亲属篇的制订中加以完善,就夫妻财产制度方面,具体说来可以作以下几方面的完善:
1、法律中明确规定:夫妻财产约定不明或未加约定的,推定为共同共有。这样规定可以明确夫妻双方新增的但尚未约定权利归属财产的权利归属,有利于减少双方因此发生的争议。
2、夫妻财产协议应遵守诚信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即使是制订民法典,仍然应当对夫妻财产协议应遵行上述原则作出特别规定,因为夫妻财产协议制度属于民法中的一项特殊制度,无论从立法习惯还是守法意识方面讲,这种规定都是必要的。
3、规范夫妻财产协议,规定登记公示程序,未经公示程序不得对抗第三人。这样规定可以避免夫妻通过财产协议制度来逃避债务,甚至可以避免当事人利用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规避对第三人所负债务。对于夫妻财产协议的公示程序,可借鉴法国民法典的一些做法。
4、增加财产协议变更程序,要求夫妻双方进行财产协议时,必须按法定的程序进行。同时,为了确保协议的公信力,应当对夫妻财产协议的变更次数和条件作出必要限制,这也是对夫妻的财产协议变更冲动和轻率作出的必要规制。至于限制的方法,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规定变更的次数,而应当将变更条件和次数综合考虑,针对夫妻制度的总体特点作出必要限制。
5、增设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分割制度,既为更好地体现民事权利主体之意愿,也为挽救更多的婚姻。
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现在进行的工作,既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以往修改婚姻法工作的继续。笔者相信,随着对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的深入和有关司法实践经验的丰富,经过立法机关,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一定会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婚姻家庭编也一定会成为我国民法典中的一个亮点。
注释:
新华社电,《专家阐述与修改婚姻法相关的六大问题》转引自2001年1月27日海峡网。
党国英《关于我国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的思考》转引2001年5月9日北大法律信息网。
田雨《学教授析婚姻法修正草案夫妻财产三大盲点》转引自2001年12月27日海峡网。
新华社电,《专家阐述与修改婚姻法相关的六大问题》转引自2001年1月27日海峡网。
李明舜《民法典的制定与结婚、夫妻法律制度的完善》,《民商法学》2003年第1期。
罗洁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第345页。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第710页。
孟德花著,《浅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及其完善》,《当代法学》2002年第9期。
篇3:《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书笔记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书笔记 本文关键词:橄榄树,视角,读书笔记,汽车,世界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书笔记 本文简介:《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书笔记全球化的开始“柏林墙倒塌时它刚出生。世界最年轻的经济——全球经济,仍在寻找自己的坐标,这么说并非言过其实。在错综复杂的互相牵制和平衡的矛盾中,经济稳定是要记过时间考验的。世界上许多自由市场到最近才得以开放,首次由人们的情绪左右,而非政府控制。在世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书笔记 本文内容: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视角》读书笔记
全球化的开始
“柏林墙倒塌时它刚出生。世界最年轻的经济——全球经济,仍在寻找自己的坐标,这么说并非言过其实。在错综复杂的互相牵制和平衡的矛盾中,经济稳定是要记过时间考验的。世界上许多自由市场到最近才得以开放,首次由人们的情绪左右,而非政府控制。
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市场和民主的扩大正允许任何地方的人将他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当技术很可能不受限制地被利用时,其所产生的能量不仅会在地理上将边界障碍消除,而且还将人类本身的差异去掉。”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而且也改变着全世界的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文化,把世界人民的思想也全球化了,人与人之间也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就是地球村,人类是这个村子的村民,所以说“我们是邻居”。
第一部分:了解体系
1)
新体系——
全球化体系。
第一次全球化(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体系(1945年——1989年)
今天的全球化
技术民主化
2)全球化体系:a经济全球化
资本民主化
信息民主化
b政治全球化
c文化全球化
d思想全球化
3)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的的象征意义。
橄榄树——我的(事情|东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独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凌志汽车——我们的(事情|东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互相联系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也就是全球化。
弗里德曼认为,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才是全球化得以继续发展的方法。没有“凌志汽车”的国家将无法成长,没有“橄榄树”的国家则会丧失立足的根,不能长久。
4)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使世界变的越来越小。(利弊)
第二部分:接入体系
随着全球化体系向更深阶段发展,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对我们所有的人——个人、国家和公司——都会产生巨大的挑战。
1)
全球化组织
a经济全球化的产物WTO
b政治全球化的产物联合国
c文化全球化的产物世界教科文组织
d思想全球化——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2)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a
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增强,使各国经济处于一个更加复杂
多变的环境中。
b.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c.加剧世界经济遭遇动荡的可能性。
d经济发展更注重效率与效益,但是太没有了人性。
3)全球化的进程
决定力量——“电子族”和“超级市场”
特点:透明化,标准化,腐败问题,民主化。
第三部分:反对体系的力量
全球化体系的反对力量首先是“海龟”,他们是这样一些人,在壁垒倒塌之后,他们被卷入了快速世界,并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感觉到他们在经济上受到威胁或被快速世界抛弃。除此之外还有传统体制的被保护者、受伤的羚羊——新的反对群体、传统文化价值观。
霍华德:我们在全球化市场中失去了民族标志。
第四部分:美国和体系
1)1997年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有过一次精彩的评论,他警告美国股市的投资者注意“不合理的繁荣”。
“不合理的繁荣”是说投资者把市场看得过于乐观,他们把股价抬得太高了,超出了合理的价格——收益预测,而使经济和市场出现的虚假繁荣。
作者认为,如果美国市场还有一些特别的活力,那不仅仅是因为其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繁荣”,而且还因为其存在着一些“合理的繁荣”。
何为合理的繁荣?
所谓“合理的繁荣”是指如果把全球化作为主要的国际体系,它的特征是各个公司,各个国家都需要在这个体系中发展壮大,那么结论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美国的财富要多得多,但债务却要少得多。
2)
全球化体制要求建立一个非常像美国的国家。
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必胜关键是体制,到目前,美国必定拥有嬴者全胜的体制,这个体制把美国造就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3)作者将目前的世界经济简化成5种不同的加油站
日本加油站。
美国加油站。
西欧加油站。
发展中国家加油站。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加油站。
从广义上说,目前世界上所发生的变化是通过全球化进程,强迫每一个人进入美国加油站,加油站没有其他的功能,他唯一的功能就是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多的汽油。这强调的是经济的效益问题。
4)
对全球化的误解
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错
美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也在竭力构造一个全球化经济,而正是这种美国实力和她的战略利益相结合,以及这两者与美国造的信息革命相结合,才真正是第二个全球化时代成为可能,这也是全球化具有明显美国特征的原因。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他们能区分美国化和全球化的,但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不能区分。
“美国为此遭到谴责,因为在许多方面,全球化是我们的——世界的许多国家至少是这么看的”
“1999年6月4日,《日本经济新闻》在东京召开的一次关于全球化的会议上刊出一条大标题,把全球化称为‘美国鼓吹的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在面对全球化体系时,看到的一张征募海报说:山姆大叔要我们加入‘电子族’”。
5)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因为它受两方面的推动,一方面使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极其强烈的愿望;另一方面是与我们日益相结合的极其强大的技术。
6)全球化的最大威胁
对于全球化的逆转,作者认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发生这种事,但是存在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如果全球化体系运转失灵,就会引起多数人、国家起来反对它,因为它使得大多数人和国家感到受了欺骗,(就有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事如果发生了是如何发生的?这种事能够发生,是因为当前全球化最大的威胁是全球化。
7)引发全球化逆转最重要的原因
a融入全球化体系太艰难了。
b联结太紧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
c太容易分离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差异与冲突)
d太无孔不入了。(全球化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e太不公平了。(南北间的竞争,不论谁的错,后果大家抗。)
f太没有人性了。(机械化生产,追求效益)
8)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持续发展
他必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的描述这样人们能了解自己在其中的地位。二是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主张全球化的社会安全网政策。
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的政治,不仅仅需要对世界上发生的事做出准确的描述,而且还需要非常平衡的政策。
作者总结:一个健康的全球化社会,能够在任何时候使“凌志汽车”与“橄榄树”保持平衡。在这一方面,当今的地球上,还没有比美国更好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我坚信,要是全球化持续发展,美国必须处于最佳状态——今天、明天、直到永远。美国不仅能够,而且必须成为全世界的灯塔。让我们珍惜这个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