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

日期:2020-08-1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 本文关键词:迎评,东风,工作总结,巧借创城

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 本文简介:巧借创城迎评东风推进新型中等城市建设进程——土右旗“创城迎评”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土右旗旗委、政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迎接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次评选和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以下简称“创城迎评”)工作,旗委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乡镇、部门、单位分工协作、全力推进,保证了“创城迎评

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 本文内容:

巧借创城迎评东风

推进新型中等城市建设进程

——土右旗“创城迎评”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土右旗旗委、政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迎接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次评选和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以下简称“创城迎评”)工作,旗委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各乡镇、部门、单位分工协作、全力推进,保证了“创城迎评”工作各阶段任务的全面落实,圆满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包头市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次评选工作任务,同时,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工作也于6月下旬接受了自治区测评组的测评。现将“创城迎评”工作简要回顾总结如下:

一、强化认识,精心组织安排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基于上述认识,旗委、旗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建设新型中等城市的同时,把迎接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次评选工作作为全旗重中之重,全面安排部署。旗委常委会先后2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根据市创城迎检指挥部精神,结合全旗实际,及时成立了土右旗“创城迎评”工作指挥部。指挥部总指挥由旗委书记,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担任;旗委副书记为常务副总指挥;旗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旗领导为副总指挥;全旗各乡镇、相关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和10个工作组,分别是办公室、测评数据统计组、市容市貌整顿组、市场监督整顿组、档案资料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科技教育组、社会事业组、文卫社会事业组、社会稳定工作组、宣传组、督查组、社会保障和后勤服务组。为扎实推进“创城迎评”工作,指挥部及各工作组先后召开工作布置会、档案资料培训会、工作推进会、模拟测评现场会等会议共计13次。在整个“创城迎评”工作过程中,全旗上下“一盘棋”,指挥部各工作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工作组和成员单位都把“创城迎评”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有奖罚,形成了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目标,及时分解任务

在首次和第二次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都是以市五区为主。而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和以往两次评选工作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作为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前置条件,二是测评范围由市五区延伸到了外五旗县区。因此,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相关工作,是我旗承担的主要任务;另外,根据市文明委的推荐意见,我旗还有一项工作任务是创建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而自治区级文明旗县城的评选办法和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办法大同小异。把两项工作任务综合在一起来讲,土右旗的“创城迎评”工作和包头市的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次评选工作目标、任务大致相同。基于上述实际情况,我旗于5月初,根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和《全区文明旗县城测评体系》标准,把“创城迎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分解到了全旗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创城迎评”工作目标,为接下来的“创城迎评”工作指清了方向,保证了“创城迎评”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整理档案,强化软件建设

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档案材料审核分占到60%左右。能否做好专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直接影响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结果。在我旗的“创城迎评”工作中,需要收集整理的资料多达1230卷(其中包括为市迎检指挥部提交的301卷)。虽然我旗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文明旗县城创建工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摆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但“创城迎评”所需的档案资料都散落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单位,再加之我旗是第一次正式参加市里的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并且文明旗县城创建工作也要接受自治区的正式测评,专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明显不足。因此,旗“创城迎评”指挥部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环节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创城迎评”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本着“强抽人、抽强人”的工作思路,从旗文明办、档案局、教育局、电力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抽调了20名工作人员,组成“创城迎评”工作档案资料组。通过调用、购买等方式,为档案资料组调配计算机15台,移动电话2部,以保障档案资料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在各责任乡镇、部门、单位的全力配合下,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5+2”、“白+黑”连续“作战”,经过1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圆满完成了1230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档案资料612卷,文明旗县城档案资料618卷)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档案材料,经过市创城指挥部档案组4次审核,2次补充完善,截至7月22日成功提交,圆满完成任务。

四、改善条件,提升城乡品味

近年来,土右旗虽然在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照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在一些硬件环境建设上也存在不达标的问题。比如乡村学校少年宫设施简陋,社区(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条件差;城区部分基础设施不达标,公益性广告少;城区部分背街小巷特别是广大农村,存在卫生脏乱差现象。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创城迎评”工作,旗委、旗政府制定出台了《土右旗开展文明城镇创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工作布置。从6月初到8月中旬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把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园林绿化5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整治重点,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清理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建筑、生产、生活垃圾1.1万吨;拆迁违章建筑35处;清理野广告小广告1600条;新增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检查93次,出警3210人次。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要求,确定了旗乡(镇)村三级少年宫、少儿之家57个,从场所的确定、设施设备的配备、软件资料的建立健全等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改进,为未成年人节假日、寒暑假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平台,使其达到了测评标准的要求。

五、开展活动,助推创城迎评

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发现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向市文明办推荐身边好人3人次,发现旗级身边好人15人次;开展以“建设新型中等城市,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公民思想道德学习践行活动约300余次,机关干部率先带头学习文明礼仪,城乡居民多种形式学习文明礼仪,校园师生携手学习文明礼仪,“窗口”从业人员立足岗位学习文明礼仪,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在全旗范围内积极开展“红歌颂党恩”和“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组建合唱团队95支,组织旗内展演活动10场次,在参加全市组织的“红歌颂党恩”展演评比活动中,我旗荣获“优秀组织奖”奖,选送的合唱团队荣获包头市纪念建党90周年“红歌颂党恩”大型群众歌咏活动优秀团队奖。诸多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助推“创城迎评”工作的积极作用。

六、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了旗属主要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旗电台、电视台、敕勒川报、新华网土右旗网等主要媒体均开设了专栏,对“创城迎评”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各乡镇、相关部门、单位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书写墙体标语、灯杆旗幅、LED显示等方式拓展了宣传领域,大大地提高了城乡居民对“创城迎评”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总之,在市委、市迎评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全旗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土右旗的“创城迎评”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土右旗将认真总结此次参评经验,进一步查找“创城迎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扬优点、解决问题,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城”成果,为包头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比和土右旗的新型中等城市建设再立新功。

土右旗“创城迎评”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11年8月25日

-

6

-

篇2: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

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 本文关键词:东风,不信,不回,传统文化

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 本文简介: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教学管窥一、人生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是关于人生艺术的文化。人生的高妙境界,是“人我界泯”、“心心相通”,这与一般艺术家所标榜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是同样的意思。人我矛盾,物我矛盾,病根都出在那个“我”字上。克治私欲,破除我执,就成了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浩如烟海的儒、道、

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 本文内容:

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教学管窥

一、人生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是关于人生艺术的文化。人生的高妙境界,是“人我界泯”、“心心相通”,这与一般艺术家所标榜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是同样的意思。人我矛盾,物我矛盾,病根都出在那个“我”字上。克治私欲,破除我执,就成了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浩如烟海的儒、道、佛典,就这样产生了。

我执破尽,就成了圣人;但在破尽之前,还有无数相对破除的层次,其最初的下手处,就是“忘我爱人”。忘我是忠,爱人是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忘我爱父母是孝,忘我爱兄弟是悌,忘我爱子女是慈,忘我爱朋友是信,推而广之,就是忘我爱百姓、爱战士、爱学生、爱顾客、爱领导……从有条件的仁民爱物开始,以无条件的仁民爱物告终;后一境界,就是伟大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菩萨胸襟。

不同层次的仁民爱物的胸怀,可以体现在政治上、军事上、商业上、文字上、绘画上、音乐上……于是就有了政治艺术、军事艺术、经商艺术乃至于音乐艺术;就有了仁君、儒将、儒商……种种美称。

人生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其起点是“忘我”,其终点是“无我”。忘我的艺术是感人的艺术,忘我的人物是感人的人物。感人至深者是无我的圣人,有教无类,循循善诱,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乃至于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化身无数,普渡众生,他们是最高级的人生艺术大师。

二、般若直观

艺术教育,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学生一启蒙,就要接触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如学音乐,一下手就要弹奏大师们的曲子;学书法,一下手就要临摹巨匠们的法帖;学做人,一下手就要读诵圣人们的经典。

一切精湛的艺术作品,都是无为而为地产生的;所以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要采取无为而为的态度,才能与作品的境界相应。以经典为例,那是圣人们“无为心内起悲心”的产物,所以读经的时候,也有其特殊要求,正如印光大师所开示的那样:“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毫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一言以蔽之,就是“字字分明,不加思索,”严格控制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活动。这就是无为而为,或“般若直观”的办法,将圣言量熏习到学生们生命的最深处──阿赖耶识,其最高成就,是消除能所对立,大彻大悟。古人给儿童启蒙,都直接读博大精深的《四书》、《五经》,而且不加解释,死记硬背,正是合乎艺术教育精义的高明之举。

与此相反的是科学教育;因为科学成果,是人类第六意识根据眼、耳、鼻、舌等前五识所搜集的素材进行逻辑推理而产生的,所以学习的时候,也要凭借第六意识,遵循逻辑推理的程序,从最浅显的东西学起,渐入高深;人我对立、物我对立、能所对立,极其分明;其根本态度是以自我为中心,研究、控制、利用外物,对于烦恼的根本──我执,则丝毫不加触动。

三、人文浩劫

现在是科学统治一切的时代;科学是迁就人类的贪欲的,所以现在的电视、报纸、杂志等舆论工具,无一不在“理所当然”地刺激人们追求享乐;但是物质极其有限,有似咽细如针;物欲渊深难填,有似腹大如山;所以人们饥火熊熊、焦虑烦躁、你争我夺、互相仇恨,真是未舍人身,而已生陷饿鬼矣!

科学的思想方法,也侵袭到一切领域,导致了艺术精神的衰败零落,奄奄一息。例如,中小学语文教学,本来是语言艺术的教学,应当刚刚启蒙就一步登天,让学生们熏习最好的作品──经、史、古文;但现在却根据“科学原理”,改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们十年寒窗,大都只能读今人所写的浅白如话的东西,还要充分利用艺术的大敌──第六意识,在语法、逻辑、修辞以及如何划分段落、如何寻找主题等等问题上深挖死抠;导致学生们虚妄分别的积习极深,艺术感觉(般若慧观)万分迟钝;在他们的藏识中,只有少量凡夫们妄想执着的文章,至于圣人们从实相般若中流露出来的文字般若──儒、道、佛典,则彻底断缘,其惨痛的后果,今天赫然摆在我们面前:人们普遍的道德水平、智慧水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低劣庸俗到了令人毛骨悚然、心胆俱寒的地步!

再看看白话文学的开山祖师们:施耐庵写了《水浒传》,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吴敬梓写了《儒林外史》,都是彪炳史册、流芳千古的白话文学的经典之作;近代提倡白话文学的胡适、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人,他们的白话文学成就,也使今人无法望其项背。但这些先辈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谁也没有进过一天白话文的学堂。

四、贵在知人

前辈们不学白话而白话文学成就辉煌如彼,今人苦读白话而白话素养低劣如此;不仅是文坛,在哲学、史学等其他人文领域,也一例如此,所以经济系的毕业生不会做生意,政治系的毕业生不会做领导,历史系的毕业生不会给人排难解纷,哲学系的毕业生不会给人指点迷津……这样的毁掉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惨败教育,虽然由于人们的司空见惯而显得“合情合理”了,但当事人及用人单位的痛入骨髓的隐衷,却无法自欺。笔者的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只要见了面,百分之百的都是向笔者诉苦。面对这样屹如巨山、骇人耳目的铁证,我们怎么能昧着良心不去深刻反思、力挽危局啊!

自然科学教育意在使人“知物”,人文科学教育,则应该使人“知人”。知人的前提是知己,真正了解了自己,将心比心,自然就了解别人了。所以自知是智慧,自治是功夫。一个人真正能够自知、自治,就一定能够知人、治人。自知、自治的高级成就,就是明心见性。所以“自省”、“慎独”、“观心”……才是学习人文科学的不二法门。观心并不能师心自用、漫无章法,它同自然科学一样,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圣言量。圣人是自知自治、知人治人达到究竟成就的人,所以他们的言教就是标准。学习其他艺术,一开始就要熏习最高境界的作品,也是同样道理。依圣言量──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实相般若;这是学习人生艺术的“科学程序”,也是学习其他一切艺术的“科学程序”;只是人们理解有偏圆、表述有差别、功夫有高低、境界有深浅而已。舍此途径,则不是不明方向的盲修瞎练,就是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

依文字般若而起观照般若,如果非常得力,即使没有证得圣果,其效果也非常地不可思议:从政、治军、教学、撰文、绘画、写字、演戏、奏乐、耕田、砍柴、端碗、扫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出现十分奇妙的境界,巧思泉涌,不借苦想;其乐融融,不借外求。刘邦、朱元璋、邓小平等人不必进政治学院就能当好领袖的角色,诸葛亮、曾国藩、彭德怀等人不必进军事学院就能当好元帅的角色,曹雪芹、吴敬梓等人不必接受白话文的训练就能写出《红楼梦》、《儒林外史》之类的杰作,奥秘全在这里。

五、妄上加妄

我们今天的人文科学教育之所以败如山倒、惨不忍睹,就在于老师、学生们既缺少文字般若的深刻熏陶,又没有观照般若的真实功夫;从小就凭借自己的妄识,分别他人妄识的产物──各种文章和著作;以后又运用自己的妄识,构想出新的文章和新的著作:以妄入妄,妄又生妄,循环往复,愈趋愈下,以至于今天举世之人邪见塞胸、迷真逐物、冷酷无耻、痛苦万状。真是国土未丧,国魂先断;而沉迷者多,觉醒者少,不知天祸吾民,将伊于何底!

所幸现在已经颇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艰苦卓绝地做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如福建、四川、湖南等地,就悄悄地兴起了各种形式的课外读经班;在北京,也出现了全国唯一一所由政府批准的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学校──圣陶实验学校。

但当笔者了解到一些情况之后,亦深有所忧;现在不论是正式的学校也好,或是课外的读经班也好,学生们所接受的语文、英语、历史等一切人文方面的教育,还是沿袭着人们习非成是而实际上荒唐透顶的老一套;传统文化教育,仅仅是在原封不动的老套子上,添设了一些小小的点缀;文字般若的熏陶少得可怜,观照般若的练习还基本上没有开始,铺天盖地仍然是用妄识读妄文,如是因如是果,长此以往,将来学生们若没有别的因缘,则免不了还是成长为一个妄人而已。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背后有其万不得已的苦衷;因为现在的政府官员、社会人士、在校老师、学生家长,真正觉醒者极其稀有;他们允许在老一套上增加一点孔孟、老庄,已属石破天惊的壮举;如果我们再往前迈一步,大家就会怒不可遏、群起围攻。

然而,我们就这样无路可走了吗?

六、从我做起

世尊告诉我们,共业难转,别业易转。

如果我们慢慢地等待社会风气扭转过来,自己再跟着转弯,就会迟至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四十年之后,个人道业一定会葬送精光;儿女现在若正在学龄阶段,他们的锦绣前程,也一定会延误殆尽。我们奈何不了别人,面对别人固执不舍的错误见解和荒唐行为,我们顶多只能从旁边巧譬善喻,苦心劝告;如果别人不听,一意孤行,我们也就无计可施,只能听天由命了。但我们个人的修持和儿女的教育,却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欲东就东,欲西就西;如果耽误了时机,闹出了差错,那就咎由自取,天道难容。所以我们洞明得失,坦然无疑了,就无须乎左顾右盼,畏首畏尾,只须信心百倍而又不声不响地干下去,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笔者有一刚满九岁的小女孩,深恐她被现在不合理的学校教育所耽误,所以决心退学,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另起炉灶。笔者设想,开设三门公共课程:

一、

国学。背诵经、史、古文、诗词,适当启发学生们体会其意境;抄写《说文解字》,练习写作,自学白话作品。

二、

英语。初学字母、音标以及一些简单的会话、短文,以后直接背诵《圣经》、《莎士比亚全集》等英文名著,逐渐练习英文写作。

三、

数学

此外,就根据孩子的天性和家长的意见,再选修一门课程,如书画、音乐、中医、物理化学、第二外语等等,长期坚持,直至成材。笔者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已将孩子从湖南转学到北京圣陶实验学校。祈请海内外各界有识之士,互相联络,互相支持,使我们的价值无比而又命如悬丝的传统文化,通过我们的孩子继承下去、发扬起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七、快上“飞机”

有些家长或许会疑惑:经、史、古文那么深奥,孩子们读得懂吗?

我们都知道,汉语地区的孩子,觉得英语很难学;英语地区的孩子,又觉得汉语很难学;其实英语、汉语本身,根本无所谓困难和容易,全看学生们处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只要孩子们是泡在读诵和讲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之中,他们学习《四书》、《五经》,就和学习语文、数学一样容易,甚至更加容易,因为传统文化是采用艺术教育的方法,其乐无穷。

笔者在家里常常伏案诵经,所以在要求孩子读经的时候,她以为理所当然,日积月累,就背完了《老子》、《太上感应篇》等经典。还有几位小朋友,是和我们的孩子同时启蒙的,但因为他们的家长不读,就没有坚持下去。小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就有如此之巨;如果具有共识的家长们联合起来,把孩子们集中到一个班,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高度一致,则孩子们的进步之快,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此事不能再因循了,否则,就会给孩子们造成很大的损失。

我们都知道,佛教修行有许多他力加持的法门;如修西方净土,就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孩子们读诵什么样的书籍,就是凭借什么样的他力,以赶路为例:搭单车、坐汽车、乘火车、上飞机,虽然在自力的消耗上差别不大,但所凭借的他力不同,前程就有天壤之别。

古人一开蒙,就沉浸在圣经贤传之中,等于一抬步就上了飞机;今人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埋没在凡夫知见里面,等于是一直搭单车,所以在成就上的差别那么巨大。吃草根树皮,与吃山珍海味,使出的是差不多的劲头,但对身体的影响,却不可同日而语;花费同样力气的修行,一个人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一个人受博地凡夫邪知邪见的影响,其后果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啊!

所以觉醒了的家长、老师们,应该斩钉截铁,立即让孩子们离开“单车”,搭上“飞机”,也就是截断孩子们的凡夫因缘,续上孩子们的圣贤因缘。耽误一天,“飞机”就跑得很远了啊!

八、感动明师

续上孩子们的圣贤因缘,读圣贤书是重要环节之一;但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就是慎选明师。“天地君亲师”,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的重要性相当于天地、国君、父母;给孩子们选择老师,等于给孩子们选择父母;事实上,真正的明师也就是孩子们的法身父母。

传统文化的明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笔者认为,明师的经史修养,应该具备下列四点:

一、

熟读经典。至少熟读过一、两部经典,浏览过一些史籍,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

二、

以经律己。读诵经史的目的不是为了卖智炫学、图名图利,而是为了寻找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反省自己,修养自己,并随缘劝化别人。

三、

确有心得。长期的读经、律己,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孔子所说的“不亦说乎”、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世尊所说的“法喜充满”的境界。

四、

信心坚固。对圣言量具有绝对的信心,不穿凿,不附会,不依文解义,不离经发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明师的人格特点,应该具备下列三点:

一、

具有真诚而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闻谏则喜,勇于改过。

二、

能发自肺腑地感受、赞美和学习一切人的长处,包括学生的长处,乃至死刑犯的长处。

三、

具有一辈子隐姓埋名、攻苦食淡、献身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愿力。

具备了上列诸条,就是正见、正行的善知识,就是因地上的圣贤;由他们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就不至于岔入歧途。

但真正的明师是攀缘不来的,只能靠我们的诚心去感应。毛泽东是韶山冲一个农民的儿子,成千上亿的人们不顾身家性命跟着他闹革命,是受了他救国救民的至诚宏愿所感动;武训是一个乞丐,一字不识,却办成了三所很好的义塾,也是不少读书人深深震撼于他无私的赤城,主动出来帮助他。

我们做家长的,只要确实是出于普渡众生的无私动机,努力复兴传统文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孩子出孩子,不折不挠,勇往直前,决定会感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和广大善知识,明师出山就不会成问题。

九、体制合理

但有了师资,若没有合理的教学体制相配合,碍手碍脚,无法施展,也会必败无疑。笔者切身体会到,今天普通大、中、小学的教学体制,对于传统文化教学来说是一种必败无疑的体制,所以一定要另辟蹊径。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应该让学生走“一通百通”的路线,先安排一个较长的时期,让学生们集中精力专攻一门,达到“一通”的程度,下一步,他们自然就会旁通曲达,以致于“百通”,无须乎老师再费力气。这就是圣贤育人先培养根本智、后培养差别智的程序,也是真正的艺术教育“精通一家,参考百家,自成一家”的程序。因为人类的心理特点是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所以,“因定发慧”就成了万古不移的铁律。但现在的学校教育,却要求学生们先达到“百通”,小学也好,中学也好,大学也好,都同时开很多课,搅扰得学生们心绪纷张、迷乱如麻,学了十几年,好像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其实是没有一样能够杀敌制胜,落了个鼫鼠五技而穷,也就是一窍不通。这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灵性大扼杀,却又举世沉迷,万牛莫回,可见众生的共业是多么可怕!

假如现在的学校教育,改成先让学生们专修六年经史,奠定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开拓出深邃的慧根灵性,他们只消专修两年英语,专修两年数理化,他们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一定会百倍、千倍地超过现在的水平。近代许多的文史大师、科学巨匠,都是先受了多年严格的私塾训练,一剑磨成,锋利无比,杀狼杀虎,随心所欲;所以他们无论研究什么新的学问都成就辉煌。这一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上述教学方法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每一阶段都只有一个老师,相当于“承包制”,学生们学业的成败、品行的优劣,老师无处推责,敬业精神自然就要强许多。

但现在通行的教育体制,却相当过去农村里面的“生产队”,同样一丘田,你播种,我除草,他施肥,最后收成的优劣,似乎是谁都负有责任,其实是谁都不负责任。现在的学校,许多老师共同教育一批学生,哪位学生成材了,功劳算不到谁的头上;哪位学生坐牢了,罪过也算不到谁的头上,等于是什么责任都不要负,于是学校就势所必至的成了南郭先生们最好的栖身之所。而且同一讲台,人各一说,学生们不知所从,结果是谁也不从。笔者曾经作过许多努力,试图利用三尺讲台唤醒学生们的道德意识,倾心吐胆之后,也的确听者动容;但只要下了课,在另一节课别的老师唱一个反调,笔者的严肃的努力,在学生们眼里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好玩的笑话,所有心血全部泡汤。笔者深受其苦,深知其弊,所以千唤万唤,请求弘扬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们,绝对不要蹈此覆辙!

如果“责任制”代替了“大锅饭”,“专修制”代替了“普修制”,真有本事的老师方可大显身手,培养英才。现在社会上培养艺术人才、体育人才,不都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吗?孔子带学生,释迦牟尼带学生,不也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吗?

十、“三足鼎立”

教学活动是一件“三足鼎立”的事情:一只足是学校,一只足是家长,一只足是学生。任缺一足,鼎就倒了。

现在,北京舒乙先生、王志远先生、李家振先生、刘荫芳女士等大德们历尽千辛万苦,办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圣陶实验学校,并于今年九月一日开学。笔者亦久蓄此志,未能成功,只和几位朋友合作办成了一个课外读经班;所以看到圣陶学校的报道之后,非常激动;十一月底,我们一家和另外两家相邀,千里迢迢从湖南跑到北京,在圣陶实验学校仔细参观了三天,亲眼看到51岁的刘荫芳校长身先士卒,昼夜操劳,使全校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生气勃勃;校风很正,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孩子们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之外,背完了全部的《三字经》和部分的《百家姓》、《诗经》,并且极守纪律,彬彬有礼。只要稍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这一局面的打开,要经过多少次的九曲回肠和过关斩将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大概只有舒乙先生们才深解其中味。

笔者在敬佩他们、惭愧自己之余,也深深感到,圣陶实验学校还极其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圣人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培养人才是第一大功德;敬祈一切善男子、善女人

,都来做圣陶实验学校的真诚护法!

笔者认为,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而又无暇或无力照顾孩子学业的家庭,圣陶实验学校是最为理想的寄读之所;凡读此文者都可以广泛推荐;这是随喜功德,费力不多而利人无穷;如果有些家长不相信,可以劝他们亲自到北京去看一看。现在大家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子女的教育如果失败,就全盘皆输了啊!

圣陶实验学校有了薰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这是孟母三迁、苦心求索的育人背景,极其珍贵;只是目前还有一个遗憾,就是责任制的传统文化专修班还没有办起来;但这一件事我们已经不能要求学校了,因为家长们若没有觉悟,不肯让孩子们接受“一通百通”的特殊训练,学校有什么办法呢?所以专修班这一出戏,就看我们家长们怎样配合了。

笔者夫妇毅然把孩子留在圣陶实验学校,并向学校反复声明,我们不在乎孩子升不升高中、读不读大学,只要求她接受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长真道德、真智慧、真本事,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名利皆假,因果不虚,我们怎么能随波逐流而不从根本上替孩子着想呢!现在已经大学不包分配、单位没有铁饭碗,如果我们再不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他们将来凭什么吃饭啊!他们自救尚且不暇,救国救民、弘法利生就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笔者以家长的身份,建议一切通情达理的家长们,把孩子集中送到圣陶实验学校,物色师资,建立体制,对孩子们实施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艺术教育。我们的家长遍布各省,因此可以以北京为大本营,把教学点建立到全国各地,孩子们除了在北京求学以外,还可以在导师们的带领下,在广东住一段时间,在四川住一段时间,在陕西住一段时间,在湖南住一段时间……既不耽误读书,又可以游览山水名胜,体察民情风俗,请教高人逸士,有似乎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流动教学;既借圣陶影响了全国,又让全国支持了圣陶,学生们受益极深,家长们非常欢迎,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圣陶实验学校在组织教师队伍的时候,也应该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体现出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势;大家同生死,共存亡,一片血诚,泰山可移!

十一、虚心涵泳

曾国藩先生教导儿子曾纪泽读《四书》,有两句深刻的开示:“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是对传统文化教学方法的最好概括。

虚心,就是放弃己意,不去妄猜,也即印光大师“不加思索”之意;这是初步的放弃“我执”。涵泳,就是提起精神,照住经文,心声合一、心气合一、心身合一的读诵下去,久久不懈,也就是印光大师“字字分明”之意。上面的方法,换一句话说,就是止观双运、定慧等修、无为而为。这才是真正合理的读经方法。明师的启蒙任务,除了在读音、断句方面指点学生之外,就是诱导他们读经渐渐进入这样的状态,持久保持这样的状态。所以课程绝对不能同时开很多,多了就心乱,入不了境界。严格地说,某一段时期只能开一门课;最大限度地放宽,也只能开一门主课;其他的副课,也必须是主课的枝叶,如读经之外,还附加一点古文、诗、词之类。这与修定训练是一模一样的要求。过去的私塾,正是合乎这一要求的典范。孩子们一时定不下心,我们可以围绕这一主课,以读诵为主,辅以抄写、开示、造句、作文、事上磨炼,“八面进攻”,但始终不离一个中心。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们的身心训练得日趋凝定、明朗。这一训练的开始阶段,一定要从从容容,扎扎实实,宁拙勿巧,宁慢勿快;待学生们功夫得力了,进步就会十分神速。每个学生的身心状态都不一样,所以只能因材施教,个别要求;这样一来,工作量就会变得很大,因此第一批学生不能过多;须待这批学生有了一定程度,可以做老师的助手了,才能够广收门徒。考核学生,主要看他们的身心状态是否健康,如果健康,即使文献的学习慢一点、笨一点,都不成问题,等到他们宿业渐消,内慧透发,一样会有不可估量的成就;但如果身心状态不对头,则再怎么早慧,也没有前途。这些事情,全靠老师凭慧眼去判断、去调理,所以老师在不在行、慈不慈悲,就决定了学生们慧命的死活,事大如天,可不慎乎!

读经得法,功夫渐深,不必听讲解,也不必借注释,就可以通达大义。

虚云老和尚曾经这样开示:“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就能前文解后文,后文解前文。”又说:“前后照应,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虚老讲的是怎样读《楞严经》,我们可以活用去读一切经典。

南怀瑾先生也开示我们:“以经解经”。两位大德的现身说法,揭示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真谛。笔者信受奉行多年,深受其益,所以坚信不疑。

解经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读史。经典的道理,到了史书中,就变成了一桩一桩活生生的事实,极容易得到真解。古人说:“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简单地说,就是“经史合参”。

解经还有一个无上妙法,就是依教奉行,销归自己,最后达到经典就是我,我就是经典,圣人就是我,我就是圣人:这才是真正的相应。达到这一境界的方法,就是“切己体察”。

十二、切己体察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亲切的现实,就是一个“我”;最根本的问题,也来自一个“我”。所以认清自己才是真正的学问,征服自己才是真正的事业。一切圣言量,是给我们“量”自己的;一切清规戒律,是给我们“律”自己的。所以读经的第二步功夫,就是切己体察,也叫依经起观。这个第二,是逻辑上的第二,不是时间上的第二,所以实际用功的时候,“虚心涵泳”和“切己体察”是可以交叉进行,或同步进行的;例如诵经的时候,一边诵经,一边警觉自己既不要打妄想,又不要打瞌睡,就属于“同时进行”这一类。

切己体察的“己”,世尊给我们剖析为“五蕰”;而造罪造福,又全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以降服自己,讲具体一点就是降服六根。孔子有一段著名的开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最后一个“非礼勿动”,包括了鼻子的非礼勿闻、身体的非礼勿做、内心的非礼勿想。礼者,理也,对于没有悟道的我辈来说,就是经典的道理。孔子那几句话,对依经起观做了最深刻的解释。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大堆的根,一个一个去降服,就太麻烦了;好在六根中有一个总司令,就是意根;意之所向,五根相随;所以只要抓住了意根这一牛鼻子,就“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降服意根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志,也叫发愿。

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切合自身特点的真愿;大家的共愿是修己安人,或自度度人,但共愿必须通过别愿才能落到实处;别愿人人不同,有人爱写写画画,有人爱弹弹唱唱;有的人口才很好,有的人文才很好;同样是讲经说法,有的人喜欢孔孟,有的人喜欢老庄;有的人喜欢《楞严》,有的人喜欢《法华》……英明的老师,应该让大家在诵经悟道的基础上,发展各自的特长,既自得其乐,又造福人类。这一工作极其微妙,做到了位,学生们就“先立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无异于获得了一个新生命。法身父母,其此之谓乎!

学生们真愿的确立,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由游移到确定的过程,而且与老师的诱导关系极大;但一旦确定下来,就终身不能改变,“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如果变来变去,就会一事无成。

学生们在实践真愿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的诱惑,会遭遇许多的挫折,歧路丛生,变怪万端,老师要不断地从旁边加以提醒,加以鼓励;尤其要启发学生们运用圣言量,自己观照自己,自己调理自己,自己鞭策自己,拣魔辨异,勇猛精进;使他们观照般若的功夫,上了一层楼,更上一层楼……

十三、乐在其中

古语说:“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虚心就是无我,实心就是有愿。又说:“少年须精一事,壮年须成一事,老来须无一事。”合理的人生,是由一事到无事,而万万不能多事,因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二三其心者,完全是迷失了真理,自讨苦吃。

学生们确立了真愿,就是找到了自己的“一”;这个一,就是他们的慧命种子。各人有各人的一,如松种、柏种、竹种、柳种五花八门;于是吸收同样的阳光、雨露、肥料,就你长你的松、我长我的柏、他长他的柳。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佛陀的弟子们,就这个智慧第一,那个天眼第一,另一个又神通第一;孔子的弟子们,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政事,又有的长于文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什么地方呢?

任何一个人,只要一门深入的致力于一件内有兴趣、外利人群的事业,渐渐就会入迷、成瘾、欲罢不能、如痴如醉、慧思泉涌、巧夺天工、名震遐迩、举世瞩目;周恩来治国、刘伯承带兵、梅兰芳演戏、聂卫平下棋、雷锋行善以及各式各样成就辉煌的“书痴”、“画痴”、“艺痴”……他们的事迹无一不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他们外在的事业虽然天差地别,内在的乐趣,却完全一样;这种乐趣,佛家叫做“法喜”;当然,这是世间的法喜,但出世间的法喜也就是世间法喜的升华;佛陀弟子、孔门弟子的一致之处,就是人人都法喜充满。

法喜是一种内发的快乐,这是一切生命本来具备的无穷宝藏;由于众生迷失真性,倾心逐物,所以就无法受用。拼命逐物,满足贪欲,这是一切众生追求快乐的根本办法;但贪欲是不可能真正满足的,就如口渴饮盐水,越饮越渴;现在普天下的人们正是陷溺在这一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如果人们不能把有我的贪欲转化为无我的悲愿,就永远没有得救的希望;再怎么想方设法反腐倡廉,都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

传统文化教学,如果引导学生们实践真愿而品尝到法喜了,才是真正有了成绩;孔子最得意的教学成果,就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沉浸于法喜的程度最深,所以是孔门第一高足。

学生们由浅入深、反复浸泡在内在的法喜之中,到了一定功力,低级、伧俗、外铄的欲乐,就没有办法吸引他们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嘛!修养到此,学生们就不会堕落,就真正能够独善其身了;继续用功,道力日强,渐渐地就可以兼济一家、兼济一方乃至于兼济天下。

十四、兼济天下

一个深尝法味的人,自得其乐的时候,就是独善其身;与民共乐的时候,就是兼济天下。独善其身就是自己享受自己,兼济天下就是启发别人享受自己,惠而不费,非常彻底。这就是修己安人或自度度人的真谛。

法味似乎挺神秘的,其实我们常常置身其中,十分平常。我们看好电影,读好小说,听好报告,和好人打交道,常常深受感动,这个就是法味;只是有时深有时浅、或纯正或驳杂而已。与感动相反的是诱惑。诱惑引起人们的贪欲,感动激发人们的良心。五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但非常幸福,因为人们所受的感动太多;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普遍不满,因为人们所受的诱惑太多。与诱惑孪生的情况是威逼:利诱不成,就凶象毕露,所以金钱美女一定是配合大棍铁鞭的,我们现在已越来越熟悉这一现象了。治世的人们受感动多,衰世的人们受诱惑多,乱世的人们受威逼多。一部二十五史,就是感动、诱惑、威逼这三部曲的轮回不已。

师生共同修学传统文化,如果比较深刻地将此疆彼界、你争我夺的私欲转化成为万众一心、四海共鸣的良知了,就三教九流,任做一事,都会感人至深,惊天动地。感动一家就叫齐家,感动一国就叫治国,感动天下就叫平天下。兼济天下、普渡众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感人至深的典型历史上非常之多,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有一位评论家非常精辟地说:“《红楼梦》是我写的,因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我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对曹雪芹修养的最高礼赞:我执很轻,心如明镜,所以人人心中都有的一部《红楼梦》,就借他的手写了出来。

同样道理,司马迁编撰的是人人心中共有的《史记》,王羲之挥写的是人人心中共有的书法,吴道子描绘的是人人心中共有的图画,李世民推行的是人人心中共有的政策;岳飞以军令表达大家的心愿,张良以谋略表达大家的心愿,杜甫以诗歌表达大家的心愿,伯牙以琴声表达大家的心愿;人人都有良知,所以孔孟启发我们;人人都有道心,所以老庄启发我们;人人都有觉性,所以佛陀启发我们。所谓觉性、道心、良知,就是人们在破除我执的过程中渐渐显现出来的真心本性,人我界泯,物我为一,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真心说话,真心种田,真心剃头,真心扫地,真心经商,真心治国,真心办学,真心讲经,都是同等的伟大事业,都是同等的其贵无上、其富无外、其寿无疆、其乐无穷。

但令人痛心不已的是举世滔滔,迷而不反,舍弃自己的无穷宝藏,乞食驰走于天地之间,以至于遍地都是一边倒的发展科学技术,残酷无情地掠夺外物,恣纵放荡地享受外物,排山倒海,一往无前;而外物有限,贪欲无穷,于是人们你吞我并、诡诈百出、挫折无穷、撕心裂肺!

但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复兴圣学,此其时矣;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笔者发愿,修持从自己开始,教育从孩子开始,感化从家庭开始,救世从学校开始,配合天下大德,共挽累卵危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众志成城,何坚不摧!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以上《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巧借创城迎评东风(创城迎评工作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