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的通知 本文关键词:综合素质,证书,认证,通知
2012“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的通知 本文简介:关于开展2012年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的通知各高校团委、学生会:“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认证试点工作对于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各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深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工作,现将有
2012“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的通知 本文内容:
关于开展2012年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认证的通知
各高校团委、学生会:
“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认证试点工作对于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各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深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认证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凡符合《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规定的大学生,均可申报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2、申报学生在认真学习《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的基础上,填写《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登记表》及《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项目表》,并把个人照片贴在申报登记表上。
3、各高校团委接到通知后要积极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做好与活动相关的各项工作,提高学生对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了解和认识。
4、各高校团委、学生会以《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为标准,加强对申报学生资格审核,严格把关,认真填写《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高校汇总表》,并将本校申报学生的相关材料汇总并整理,于4月15日将全部材料电子档发送至[email protected],纸质档通过快递寄送至团省委学校部(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多子巷2号共青团四川省委员会学校部409室,邮编:610015)。
5、团省委学校部将在各校资格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进行审核,确定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得者。
6、未尽事宜,请联系团省委学校部。
联
系
人:李卓轩、肖
宁
联系电话:028-86638106
传
真:028-86638310
附:1.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
2.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项目表;
3.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登记表;
4.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高校汇总表。
共青团四川省委
四川省学生联合会
2012年4月1日
附1: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条例
一、综合素质A级证书
第一条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共同设立。
第二条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制度旨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评价,在青年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正确的导向激励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同时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认证对象
第三条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认证范围为:我省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第四条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对象无名额限制,凡符合本认证条例规定的,均可认证“综合素质A级证书”,已经获得认证的学生不重复申请。
三、认证条件及认证办法
第五条
认证基准
学业成绩总评优良,身心健康,无处分记录。曾获校级三好、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团员、团干部、学生干部或奖学金)一次及以上,或曾参加省级及以上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习并毕业。
第六条
认证条件
(一)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并受校级及以上表彰。
(二)获“挑战杯”等全国性科技竞赛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三)在市(州)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校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他类文章1篇及以上。
(四)文体活动中,获市(州)及以上奖励或校级一等奖。
(五)获国家级英语证书或国家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含425分)或计算机二级证书或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
(六)取得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习并毕业。
(七)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获校级以上表彰,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
(八)取得会计、秘书、程序员、运动员等国家级证书(不包括英语、计算机和机动车驾驶证)。
(九)担任班长、团支书或校院(系)团学组织部长及以上职务或担任校级学生社团负责人(含副职)职务。
(十)在其它方面(不含一至九项)有突出事迹或专长受到省级及以上奖励的,请单列申请,附有关证明材料,最多可算两项计入。
第七条
认证办法
“综合素质A级证书”每年认证一次。授予符合本认证条例第五条之认证基准,同时在第六条所列认证项目中满足5项(含5项)以上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满足4项(含4项)以上的大学专科在校学生。
四、组织机构
第八条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组织机构为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
第九条
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负责“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制度实施中的领导、组织评审和协调工作,是认证活动的最高机构,具有最终裁决权。
第十条
各高校团委、学生会负责本校“综合素A级证书”候选人的资格审查和初评工作。
五、认证程序
第十一条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的基本程序是:本人申请(附有关证明材料),学校党、团、学组织审核确认,团省委、省学联终审确定。
第十二条
各高校团委、学生会推选出“综合素质A级证书”候选人名单后,应立即通报候选人所在单位及有关组织,在校内公布并保留一定时间的公示期。若收到投诉,应立即组织调查。经调查确认不符合资格或条件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报有关单位和团省委。
六、附则
第十三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共青团四川省委学校部、四川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
附2: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
认证项目表
内容
项目
参
评
事
项
在满足项目栏划“√”
认证
基准
成绩总评优良,身心健康,无处分记录。曾获校级三好、优秀学生(校级优秀团员、团干部、学生干部或奖学金)一次及以上,或曾参加省级及以上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习并毕业
(符合该项条件方可
认证)
一
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并受校级及以上表彰
√
二
获“挑战杯”等全国性科技竞赛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励
三
在市州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校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其他类文章1篇及以上
四
文体活动中,获市(州)及以上奖励或校级一等奖
√
五
获国家级英语证书或国家大学英语四级425分以上(含425分)或计算机二级证书或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
六
取得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学习并毕业
七
在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获校级以上表彰,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
√
八
取得会计、秘书、程序员、运动员等国家级证书(不包括英语、计算机和机动车驾驶证)
九
担任班长、团支书或校院(系)团学组织部长及以上职务或担任校级学生社团负责人职务
√
十
在其它方面(不含一至九项)有突出事迹或专长受到省级及以上奖励的,请单列申请,附有关证明材料
注:
1.所得奖项及经历须是大学期间获得;
2.所附证明材料复印件须清晰可辨;
3.第十项中有不同类别的突出事迹或奖励的,最多可算两项计入;
4.本认证标准解释权属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
附3: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认证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照片
籍
贯
民
族
政治面貌
校系、专业、年级
符合项情况统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计(项)
校
学
生
会
意
见
盖
章
学
校
党
委
意
见
盖
章
校
团
委
意
见
盖
章
团
省
委
、
省
学
联
意
见
备
注
附4: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高校汇总表
学校名称
上报总人数
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专业年级
校
团
委(盖章)*年*月*日
篇2:CO证书申报指南
CO证书申报指南 本文关键词:申报,证书,指南
CO证书申报指南 本文简介:CO证书申报指南CO证书电子申办流程图:1.已安装了电子签证软件的企业:企业申请人在企业端自主发送证书资料,电子申报资料直接由签证人员进行审核。企业端自主电子申报不合格在签证科审核签证合格到7号窗口打印收费清单到8、9号窗口交费到配证中心取证申请人签名、盖章、留底到1、2号窗盖章2.未安装电子签证软
CO证书申报指南 本文内容:
CO证书申报指南
CO证书电子申办流程图:
1.
已安装了电子签证软件的企业:
企业申请人在企业端自主发送证书资料,电子申报资料直接由签证人员进行审核。
企业端自主电子申报
不合格
在签证科审核签证
合格
到7号窗口打印收费清单
到8、9号窗口交费
到配证中心取证
申请人签名、盖章、留底
到1、2号窗盖章
2.未安装电子签证软件的企业:
通过中检公司彩田分公司的软件端,由中检公司打字人员录入申报数据,传送到审签端,由前台签证人员进行审核。
中检端代理电子申报
CO到在6号窗口审核
FA证到4号窗口审核
到配证中心取证
CO到6号窗口交送签名
FA证到4号窗口交送签名
到7号窗口打印交费清单
到8、9号窗口交费
申请人签名、盖章、留底
到1、2号窗口盖章
CO证书留底方法:
申请人把交费清单(即《产地证电子签证申请书》)及证书两孔边撕干净,然后在交费清单上盖章、签名、留下联系电话,CO证书正本及附页第11栏盖章、签名。注意盖章和签名不要重叠。
整理装订。申请人把交费清单第一联、CO证书第四联按顺序订好留底。同时将证书正本一起交给盖章人员盖章。参照下面图示进行操作:
CO证书
电子签证
证书第四联
申请书
申请人须填写
证书第四联留底
姓名、电话、
及加盖企业公章
篇3: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本文关键词:科学技术,证书,成果鉴定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本文简介:成果登记登记号批准日期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景科鉴字[]第号成果名称:完成单位:鉴定形式:组织鉴定单位:(盖章)鉴定日期:鉴定批准日期:国家科学技术部二00七年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来源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报告测试组长:签字成员:、、、*年*月*日鉴定意见鉴定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本文内容:
成果登记
登
记
号
批准日期
科
学
技
术
成
果
鉴
定
证
书
景科鉴字[
]第
号
成
果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鉴
定
形
式
:
组织鉴定单位:
(盖章)
鉴
定
日
期:
鉴定批准日期:
国
家
科
学
技
术
部
二00七年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
主
要
技
术
文
件
目
录
及
来
源
鉴
定
委
员
会
专
家
测
试
报
告
测试组长:
签字
成员:
、
、
、*年*月*日
鉴
定
意
见
鉴定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年*月*日
主持鉴定单位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盖章)*年*月*日
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盖章)*年*月*日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
序号
完成单位名称
邮政编码
所在省市代码
详细通信地址
隶属省部
单位属性
1
2
3
4
5
6
注:
1、完成单位序号超过8个可加附页。其顺序必须与鉴定证书封面上的顺序完全一样。
2、完成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不得简化,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并填入完成和名称的第一栏中。其下属机构名称
则填入第二栏中。
3、所在省市代码由组织鉴定单位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写。
4、详细通信地址要写明市(地区)、县(区)、街道和门牌号码。
5、隶属省部是指本单位和行政关系隶属于省、或哪一个部。并将其名称填入表中。如果本单位有地方/部门双重隶属关系,
按主要的隶属关系填写。
6、单位属性是指本单位在1独立科研机构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集体或个休企业5其他五类性质属于哪一类,并在栏中
选填1.2.3.4.5.既可。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技术职称
文化程度
工
作
单
位
对
成
果
创
新
性
贡
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鉴
定
委
员
会
名
单
序号
鉴定会职务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所学专业
现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
签
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
技
成
果
登
记
表.
成
果
名
称
限35个汉字
研究起始时间
研究终止时间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单位名称
隶属省市
代码
□□□
名
称
所在地区
代码
□□□
名
称
单
位
属
性
()
1.独立科研机构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集体个体5.其他
联
系
人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
鉴定日期
鉴定批准日期
组织鉴定
单位名称
成果有无密级
()
0-无
1-有
密
极
()
1-秘密
2-机密
3-绝密
成果水平
()
1-国际领先
2-国际先进
3-国内领先
4-国内先进
任务来源
()
1-国家计划
2-省部计划
3-计划外
应用行业大类
()
01-
农、林、牧、鱼、水利、
02-工业
0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04-建筑
0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06-商业、饮食、物质供销和仓储业
07-房地产、公用事业民居个咨询服务业
08-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
09-教育、文化、广播和电视业
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1-金融、保险业、12-其他行业
应
用
情
况
()
1-已应用
未应用原因
A–无接产单位
B–缺乏资金
C–技术不配套
D–工业性实验前成果
E–其他
转
让
范
围
()
1-允许出口
2-限国内转让
3-不转让
科
研
投
资(万
元)
应
用
投
资(万
元)
国
家
投
资
国
家
投
资
地方、部门投资
地方、部门投资
其
他
单
位
投
资
其他、单位投资
合
计
合
计
本
年
度
经
济
效
益(万
元
或
万
美
元)
新增
产值
新
增
利
税
其中创收外
汇
填
写
说
明
1.《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本证书规格一律为标准A4纸,竖装。必须打印或铅印,字体为4号字。
本证书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格式,任何部门、单位、上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内容、增减证书中栏目。
2.编号:指组织鉴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按年度组织鉴定的顺序编号。(如国家科委1994年组织鉴定项目编号为国科签字[1994]×××号)。
3.成果名称:申请鉴定时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查同意使用的成果名称。
4.成果完成单位:指承担该项目主要研制任务的单位。由二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按技术合同中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与《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中成果完成单位排列一致)。
5.组织鉴定单位:组织此项成果鉴定的单位。
6.鉴定形式:指该项成果鉴定所采用的鉴定形式,即检测鉴定、函审鉴定或会议鉴定。
7.鉴定日期:指该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日期。
8.鉴定批准日期:组织鉴定单位签署意见的日期。
9.技术简要说明和主要性能指标:应包括如下内容
(1)任务来源:计划项目应写清计划名称及其编号。计划外的应说明是横向或自选项目。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3)性能指标(写明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10.
主要文件和技术资料目录:指按照规定由申请鉴定单位必须递交的主要文件和技术资料。
11.
测试报告:指采用会议鉴定形式时,根据需要由组织鉴定单位聘请的专家测试组到现场进行测试结果的报告。
12.鉴定意见:会议鉴定是鉴定委员会形成的鉴定意见;函审鉴定是函审专家组正副组长根据函审专家函意见汇总形成的意见;检测鉴定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论”(含必要时聘请3至5名专家提出的综合评价意见)。
13.主要研制人员名单: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填写内容与《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中的主要研制人员名单相同。
14.鉴定专家名单:采用会议鉴定时,由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亲自填写;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根据函审专家填写的《科技成果函审表》中有关内容填写;采用检测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根据专家在《检测鉴定检测报告》中的“专家评价意见”填写。
15.主持鉴定单位意见:由受组织鉴定单位委托,具体主持该项成果鉴定工作的单位填写,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
16.组织鉴定单位意见:由负责该项成果鉴定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和经授权的组织鉴定单位填写,由主管领导签字。
17.科技成果登记表:本表仅适用于以鉴定方式评价的科技成果。
(1)登记号(封面):指省、部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根据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的条件,确认该项成果满足登记条件后,按年度登记成果的顺序编号,由省、部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填写。
(2)批准日期(封面)指批准该项成果登记的日期,由省、部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填写。
(3)科技成果名称:必须填写科技成果的全称,并且要与封面上的名称完全一致。
(4)研究起始时间: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以计划任或合同、协议书上的时间为准。
(5)研究终止时间:是指该成果最终完成的时间,并以评价完成日为准。
(6)第一完成单位:是指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中第一承担单位,应与封面的第一个单位相同
(7)隶属省部:指第一完成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属于哪个地方或部门,如果本单位有双重录属关系,请按本单位主要的隶属关系填写。隶属省部的名称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代码由组织鉴定单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机构名称与代码”填写。
(8)所在地区:是指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名称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代码由组织鉴定单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与代码”填写。
(9)单位属性:是指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在1.独立科研机构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集体个体5.其他五类性质中属于哪一类,并在括号中选填相应的数字即可。
(10)联系人:是指该项成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11)通信地址:指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的通信地址,要依次写明省、市(区)、县、街和门牌号码。
(12)组织鉴定单位名称:是指对该成果组织鉴定的单位,组织鉴定单位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之间用“、”分开,如超过20个汉字可用通用的简称。
(13)成果有无密级:是指该项成果按照国家有关科技保密的规定确定其是否有密级。并在括号内选填0或1即可。
(14)密级:是指该项成果按照国家有关科技保密的规定而确定的密级。该项目如无密级此栏可不填,如有密级请在括号内填1.2.3.即可。
(15)成果水平:是指该项成果达到的整体技术水平,以评价结论为准,并在括号内选填1.2.3.4.即可。
(16)任务来源:是指该项目隶属于哪个计划,请在括号中选填1.2.3.即可。
(17)成果应用行业:是指该项成果应用的行业。请在括号内选填与应用行业相对应的一个两位数即可。
(18)应用情况:是指该项成果是否已应用,已应用的在括号内填入数字1.未应用的请根据具体情况在括号内选填A.B.C.D.E.即可。
(19)转让范围:请在括号内选填1.2.3.即可。
(20)科研投资:是指该项成果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投资金额,分为国家投资,地方、部门投资,以及其他单位投资三项。
(21)应用投资:是指为应用该项成果投入的资金,分为国家投资,地方和部门投资,以及其他单位投资三项。已应用的该项成果需填写本栏目。
(22)本年度经济效益:已应用的该项成果需填写本栏目,并只计算本年度的新增产值、新增利税和其中创收外汇的情况。
18.组织鉴定单位对鉴定证书所有栏目审查无误后,方可中盖“科技成果鉴定专用章”,鉴定证书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