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1.课程背景新课标中提高:“普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课程背景
新课标中提高:“普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很多人都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以说“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要广得多。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就要想学生阐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明白“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得到了第一步提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的第1课是“1.1信息及其特征”(主要有两个内容:1.丰富多彩的信息2.信息的一般特征3)。
2.学生情况
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发育与成熟期普遍提前2-3年,而且他们中的独生子女占绝大多,他们生活上倍受阿护,从家庭到学校,事事处处有人操心甚至代劳,心理发育受到一定的阻碍。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发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初一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和心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
据调查研究表明,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新生有较长的心理恢复期。在恢复期,学生的明显表现是学习缺乏热情,主动性差。初三后期对多数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堆积如山的习题,接连不断的考试复习,还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学习有厌倦情绪,觉得身心都很累。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虽然身体恢复了正常,而心理的疲惫感仍然存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心理恢复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也与老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施加的刺激量有关。如果老师引导得法,在教学中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恢复期就会短一些。大多数学生恢复期在一两个月,少数学生持续数月甚至1年。其二是新生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高一学生进校后有强烈的新鲜感,因为新事物的刺激最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高一新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熟悉环境、建立同学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学习上。这种现象持续约1个月左右,期间学生的明显特征是情绪异常兴奋,不能完全静下心学习。其三是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和对高中各学科的难度估计不足导致对高中学习的强烈的不适应。旧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任务的需要,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科特点、教师特点等)修正和完善以至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一过程,谁转换得快谁转换得好谁的成绩就能上去。
从我这几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女生对用QQ聊天和浏览明星新闻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男生对打游戏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
基于以上的因素,我觉得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激趣和教会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正确方法上。
二、案例描述
(一)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在进入课堂,起立问好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我介绍,也不是翻开信息技术教材照本宣科。我会用课件展示我的第一个问题,在屏幕上投出四种物品的图片和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你应当怎样去做?”
学生这时几乎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告诉他们,这道题其实他们并不陌生,在初中语文课里有一篇说明文叫《统筹方法》是华罗庚写的,其中就举了这样一个题目。
此时,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初一的学生与小学生大不相同了,课堂上随意接嘴及举手发言的情况在减少,逐渐趋于成熟变得较为深沉,有的不论懂与不懂均含而不露,向老师每问一个问题都似乎要下很大的决心似的。
有些同学回忆起了那篇课文,有胆大的随声附和一句,胆小的会意地点点头,还有一部分是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
“究竟应该怎样烧水?”我一边提高了音量,一边用眼光横扫了整个教室。
先是鸦雀无声,接着有胆大的咕隆着说:“用水龙头在水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烧。”我示意他站起来大声告诉全班,但他却不敢。下边的同学有的在哄笑,有的在用充满笑意和不屑的眼神望着我。
“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把水壶在水龙头下接满水,放到煤气灶上,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然后烧水?!”我用非常郑重的语气宣布:“这个答案非常正确而完美!”下面更是嘘声一片。
“我相信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想的,但,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敢站起来大声的说出这个答案呢?!那是因为一个字----怕!怕回答错了被别人耻笑,哪怕是正确的答案也不敢坚持。如果在高中的学习中,你们不克服这种心理,就回成为你们成功的绊脚石。”
下面又是鸦雀无声。
“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我沉着地说,“假设所有的条件都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这时你应该怎样去做?”
经过刚才的鼓动,我欣喜的发现有几个同学开始举手了。我故意请一位举了手但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同学起来表达她的看法:“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用火柴点火。”“同意这种做法的同学请举手。”我继续鼓舞他们。大部分的同学举起了手,有部分同学环顾左右后也举起了手,还有一小部分人在犹豫不决。“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所有举起手的和那些同意但还是害怕而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跟物理学家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下面掌声一片,“但是,数学家则不会这样做,”我故意停顿片刻,“数学家会把水壶中的水倒掉,并宣布,我已经把后一问题转换成了前一个问题了。”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就是轻微的骚动。
我接着告诉他们,这个问题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它是匈牙利著名数学家P.罗莎在她的名著《无穷的玩艺》一书中曾对“化归法”作过生动的比拟。罗莎的比喻固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化归的根本特征: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人们的眼光并不落在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去寻觅、追溯一些熟知的结果,尽管向前走两步,也许能达到目的,但我们也情愿退一步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在数学中“化归法”通常是:将一个非基本的问题通过分解、变形、代换…,或平移、旅转、伸缩…等多种方式,将它化归为一个熟悉的基本的问题,从而求出解答。如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就是通过因式分解等方法,将它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后来我们学到特殊的一元高次方程时,又是化归为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的。对一元不等式也有类似的作法。又如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面积计算等有关定理后,对n边形的内角和、面积的计算,也是通过分解、拼合为若干个三角形来加以解决的。再如在解析几何中,当我们学完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圆锥曲线知识以后,对一般圆锥曲线的研究,我们也是通过坐标轴平移或旋转,化归为基本的圆锥曲线(在新坐标系中)来实现的。其它如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立体几何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问题化归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来表示的例子就更多了。所以,掌握化归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实不仅是数学,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用到了‘化归法’。回忆一下你们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老师们是不是都先讲解定义、公理、定理或定律,然后是讲解例题,把‘水’倒掉之后,例题就向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或定律化归了。例题讲完后就是做练习,分析练习题与例题的‘水’在哪儿,把‘水’倒掉之后,练习题就化归成了例题了。然后是做作业,将作业题与练习题和例题比较,看看哪些是‘水’,把‘水’倒掉之后,就把作业题化归成练习题和例题了。最后是考试,如果能把考题的‘水’找到,把‘水’倒掉之后,就迎刃而解了。”
我发现下面有同学若有所悟地点着头。
“学习信息技术也是一样,把未知的化归为已知的,把陌生的化归为熟悉的,把复杂的化归为简单的,把信息技术的化归为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请记住并运用你们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老师教给你们的‘倒水’的方法,反复把玩,将令你们终身受益。”
(二)信息的重要性
(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我选择了唐海平老师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活动。)
课件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前后桌四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同学们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组的答案。对各组的答案再激烈的辩论一番后,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钢刀、火石、指南针,其实代表了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必须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跟能量同学们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恐怕就难理解了,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课件显示: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问题: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同学们于是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最后我在课件上显示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了: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过后的几天里,被试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地思考,智力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时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现象。”
在学生的惊愕声中,屏幕上显示重要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课件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随机抽几个学生来回答。
用课件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课件显示:“信息具有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伪性特点”
我提出问题:“刚才的‘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体现了屏幕上信息的哪些特点?”
同学们轻松地找出了“价值性”和“时效性”。
我又接着问:“那么你们能举出说明信息的其他特点的例子吗?”
同学们踊跃地举手发言。有同学就指出“柯南”动画中柯南与毛利小五郎、目暮警官对迷案的判断不一样,就说明了信息的相对性。有同学回答,我们能在网上找到李英爱的图片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还有同学举例马琳在乒乓球比赛时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说明信息具有可伪性。……五花八门,举不胜举。
做小游戏:准备四张小纸片。上面有一些文字,请四组同学与教师合作,每组两个同学,教师将纸片上的文字给其中一个学生看,然后请他传达给另一个同学,限定条件是不允许重复使用前面同学使用的方法。第一组:快乐第二组:运动第三组:西瓜第四组:手机短信。
在做游戏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游戏结束后,就开始讲解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收了。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演五花八门,非常可爱。
最后,利用课件,播放神奇迷幻图。学生们被其中的图片所深深的吸引。
播放完,我提醒同学们:这些神奇迷幻图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已经不再完全正确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所得到的信息,它的价值,它的可用性等等……此时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全班同学自发地鼓起了掌。
三、案例反思
本堂课是一堂在教室上的信息技术“理论课”,但由于教师的精心准备,上得丝毫不觉枯燥乏味,相反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开始的“烧水问题”,出其不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除了这个亮点以外,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可圈可点:
1.精心选材:
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识----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然而,《信息技术基础》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这就会导致他们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何纠正他们的误识,如何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思考如何把枯燥乏味的理论通过精彩的素材深入浅出的来呈现。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约三十几个教学素材,但最终只选择了5个自认为最佳的素材(“烧水问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迷幻图)。既有学生们熟悉的来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有许多学生们没有接触过的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既有原创的又有借鉴的;既有生活上的又有学科上的还有战争的……正是这5个涉及面广、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信息无时不在,有无处不有”,从而生动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大胆取舍:
教材的涵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根据需要进行取舍,势必会形成照本宣科的“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毫无新意,甚至看着书听着你讲的上句就知道你要讲的下句是什么。如果你是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会喜欢上这样的学科么?只有对现行教材根据实情大胆取舍,老师才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篇2: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本文关键词:汉字,王国,遨游,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本文简介: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活动主题】遨游汉字王国。【指导教师】王呈艳。【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2、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本文内容: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
遨游汉字王国。
【指导教师】
王呈艳。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2、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制定计划
一、走进汉字
1、导语: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汉字堪称中国的五大发明之一,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让我们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
2、制订计划:
⑴
说一说,对汉字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⑵
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成兴趣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
二、制订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
汇报展示
一、导语
汉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由最初的创造到现在的灵活运用,历经五千年历史,但它身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上节课我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制定了活动计划。这节课请大家展示汇报你们的调查结果,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了解汉字。
主持人甲:汉字历史悠久,记录承载着中华文明。
主持人乙:汉字的出现标志着我们祖先向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主持人甲:一个汉字一幅画。
主持人乙: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合:为了探索汉字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五年三班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几千年使用汉字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进着文字的形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
下面请出我们的第一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二、一组:探索组
组长:大家好,我是探索组的组长李欣欣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上网查询,书店,访问。
汇报方式:图片展示,资料汇报。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各种字体的特点。
首先由__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演变的历史传说:
1、结绳记事。
2、物语。
3、仓颉造字:
组长:这些都是有关汉字演变的历史传说,下面由__给大家介绍汉字演变的过程及各种字体特点。
组长:我们汇报马上就要结束了,不知你们还有什么疑惑或感受。
三、二组
主持人甲:从祖先最初创造汉字到今天我们灵活运用汉字已有五千年历史。
主持人乙:汉字不仅神奇,更充满了趣味性,下面隆重请出我们的第二组。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趣味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
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上网查询,查阅图书,访谈。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猜字迷:
根据汉字象形,会意,指示等特点
,自己编写并搜集一些字迷。
以小组为单位参赛。
2、有趣的谐音:
根据汉字的谐音特点搜集的歇后语,要求说出下半句。
3、汉字书法美:
⑴
介绍如何欣赏书法。
⑵
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风格。
⑶
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和碑贴。
⑷
欣赏学生书法作品。
主持人甲:汉字源远流长,瑰丽多姿,是我们民族五千年文化形象。
主持人乙:汉字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我们身边却滋生漫延着一种病毒──错别字。
主持人甲:规范优美的汉字招牌,标语,广告牌是街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乙:然而一些被商家津津乐道的广告创意中却隐藏着许多隐形炸弹。请听第三组同学汇报。
四,组长:我是啄木鸟医生组的组长
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上网查询,走向街头寻找访问
调查目的:发现街头错别字,增强规范用字意识。
我们走向街头,发现很多包装袋和牌匾广告中有错别字现象。
1、出示:
找出错别字。
2、改成语。
3、好消息。
4、纠错:
街头广告,牌匾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错别字,我们专门做了采访,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组长:写错或读错汉字都会给我们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严重的损失,请听故事《一字毁千军》,《一字值万金》。
5、谈感受。
6、为了捍卫汉字的尊言,请听我们发起的倡议书。
7、这是我们精心编写的小报,上面都是与错别字有关内容。
8、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图画:
请跟我们一同诵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组长:我们的汇报马上就要结束了,不知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感受?
主持人甲:走进汉字,我们领略了它的神秘。
主持人乙:走进汉字,我们感受到它的有趣。
五、最后请班主任老师总结
六、宣布活动结束
篇3:优秀教学案例评选Lesson9ArrivinginBeijing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Lesson9ArrivinginBeijing 本文关键词:评选,教学案例,优秀,Lesson9ArrivinginBeijing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Lesson9ArrivinginBeijing 本文简介: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Lesson9:ArrivinginBeijing学校名称:河北省藁城市岗上学区庄合小学姓名:杜苏杰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英语3、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Lesson9ArrivinginBeijing 本文内容: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Lesson9:Arriving
in
Beijing
学校名称:河北省藁城市岗上学区庄合小学
姓名:杜苏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
2、学科:英语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包括正确地说、读、写、用)单词:
men,women,children,people,many,会认读单词:everyone
(2).
使学生通过练习句子:
This
is
a
___.
These
are
___.
复习所学过的一些单词
that,those
及名词的复数。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掌握和识记本课单词:men,women,children,people,many
(2)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对身边的人物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和英语语感
(2)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与互帮互助精神
(3)教育学生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让学生体会旅游的乐趣。同时让学生讨论藁城有哪些旅游景点,都去过哪里旅游,让学生更加喜爱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藁城人的幸福。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冀教版(三年级起始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
内容分析:本课涉及到了一些复杂的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词汇,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归类总结,形成比较清晰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字的概念不是非常明确,区分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掌握一些词语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单词men,women,children,people,many
教学难点:能利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活动情况进行情感交际练习
四、教学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
网上下载的图片
3)设施完备的电脑。
4)猜单词过河动画。
五、教学方法
TPR教学法,情景交际法、观察法、多采取任务型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Step
1: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I’m
very
happy
to
see
you.
Are
you
happy?
How’s
the
weather?
Are
you
ready
for
English
class?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与学生自然的问候可以使学生快速融入英语学习氛围,同时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2、Do
you
want
to
have
a
chant?
(The
this
that
chant)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一起chant,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this,that,these,those,为学习新知识做必要的准备)
3、T:I
know
you
are
very
clever
.In
this
class,we
will
go
on
a
trip
to
Beijing.
Show
the
picture
of
“Tian’anmen
Square”
to
the
students.
http://www.jsfw8.com/XlUploadImages/2008416181923425.jpg
What’s
this?
Where
is
it?
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Beijing?
…
T:How
can
we
go
to
Beijing?
S1:By
airplane.
S2:…
T:Yes!
We
go
to
Beijing
by
train.
(出示火车图片)
http://bootes.lamost.org/bbs/attachments/phpbbfile/32000008_163.jpg
Can
we
jump
on
the
train?(师)以手势使学生理解教室为模拟火车。This
is
a
train
.We
will
go
on
a
trip
to
Beijing.
4.
Can
we
look
out
the
window
on
the
train?
Ok.
What
can
you
see?
(设计意图:创设在火车内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引入新知,街接自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Sept
2:New
concept
part1
Men,women
and
children
T:Now,we
are
on
the
train
在火车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可能和我们乘坐一辆车,让我们这些同行的朋友们相互认识一下吧!
(1)(教师变装,进行表演)
Hello!
My
name
is
Du
Sujie.
Nice
to
meet
you!
I
am
thirty-nine
years
old.
(2)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to
class.
(学生分小组,准备自己假想的人的年龄,进行变装大改变)
(3)请个别同学到讲台进行介绍
(4)T:
How
many
men
are
there?
One,two…together.
(以这种方法逐个引出单词
men
women
children)
T:Pointing
to
a
act
man
student
and
say:“This
is
a
man.
One
man”
Pointing
to
play
three
men
of
students
say:
“men”
T:This
is
a
man.
One
man.
These
are
men.
Many
men.
Do
you
know
what’s
the
meaning
of
“many”?
Can
you
tell
me(许多的).
(5).(用同样的方法教woman,women,many
women).
(6).This
is
a
boy.
This
is
a
girl.
Boys
and
girls
are
children.
T:children单词是个复数形式,它的单数形式是什么呢?Can
we
say
“This
is
a
children”?
S:No!
This
is
a
child.
T:Great!
child---children
(7).The
teacher
point
to
men,women
and
children
are
people,Write
and
say
people.
(百度搜索)http://www.xj5u.net/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41562653721.jpg
Point
to
the
pictures
of
men,women,children
and
people
as
you
say
the
words
with
the
class.
Then
read
the
words
a
few
times.
(8).
学生变装,进行表演第一部分。
(9).Listen
to
the
tape
of
part
1
and
read
after
it.
(10)游戏http://bbs.52xiaoyuan.net/Services/ForumAttachment.ashx?AttachmentID=15649
part2
People
in
the
train
station
(1)
T:
Listen!火车鸣笛声
What
happened?(听录音)The
train
is
arriving
in
Beijing.
I
am
tired
and
hungry
并做tired
and
hungry.问全班Are
you
tired
and
hungry?同学回答完毕,进行总结You’re
tired
and
hungry.
She
is
tired
and
hungry.
He
is
tired
and
hungry,too.使用everyone.
Everyone
is
tired
and
hungry.
板书everyone.
Ask
students
to
say
a
sentence
with
“everyone”.
Let’s
go
to
the
train
station.Look!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Beijing
Train
Station.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train
station?(学生分组活动、会话、表演。教师进行各组指导会话)
Teacher
ask
students
try
to
describe
them
in
pairs.Then
show
the
dialogue
to
the
class.
(2)、Are
Li
Ming,Danny,Jenny
and
Mrs.Li
tired
and
hungry?
http://www.xj5u.net/xj_admin/xj_bianjiqi/Edit/uploadfile/2010052641173361.jpg
(3)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y
see
in
the
train
station?
(4)、Listen
to
the
dialogue
of
part
2.
(5)、Read
follow
the
dialogue
of
part
2.
(设计意图: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并养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Step
3:Practice
(1)、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in
the
classroom.
What
can
they
see
in
the
classroom?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2)、The
students
can
make
up
some
other
dialogues,use
the
words
they
have
learned
today.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变装后来讲台上表演,教师给体现形式新颖,同时又能简要全面呈现重点知识的小组,颁发小奖品。)
Step
4:
Homework
(1).
Write
the
plural
form
of
the
nouns
Man(
)
woman(
)
child(
)
baby(
)girl(
)
(2)、Do
the
Activity
Book
Step5:板书:
Lesson9:Arriving
in
Beijing
people
man
————
men
This
is
a
___.
These
are
___.
woman
———women
What
are
the
men/women/children
child
—-children
doing?
everyone
They
are
talking.
七、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充分理解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注意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开始利用歌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快进入英语氛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亲自对猜单词过河动画进行操作,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在能力的提高环节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想说、想做的情景空间,让好动的小学生们主动、积极参与进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此外,对重难点的突破也做到步步为营,节节渗透,逐个击破,努力实现“快乐学习,扎实学习”的“生命课堂”教学设想。同时教育学生在社会中做到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与互帮互助的精神。
在整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语速稍快,学生操练还是有点少。应该把重点放在反复操练上,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一如既往,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八、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河北省
学校:
河北省藁城市岗上学区庄合小学
姓名:
杜苏杰
职称:
中学一级
电话:15511300193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河北省藁城市岗上学区庄合小学
自从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岗上学区任教英语。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06年我的科研成果《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文,在全国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藁城市骨干教师。我辅导的学生在2009年度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河北赛区的比赛中,获优秀辅导奖。等等我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只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