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日期:2020-11-1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本文关键词:句式,列传,文言,廉颇,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本文简介:《廉颇蔺相如列传》特殊句式总结一判断句: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3我为赵将……………………………………………………判断句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断句5我为赵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本文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特殊句式总结

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3我为赵将……………………………………………………判断句

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断句

5我为赵将…………………………………………………判断句

6相如素贱人………………………………………………判断句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判断句

8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判断句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动句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4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被动句

5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

6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被动句

7使不(被)辱于诸侯……………………………………被动句,状语后置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

…………………………………………宾语后置

2、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后置

(2)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

(3)状语后置:

1拜送书于庭

…………………………………状语后置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状语后置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状语后置

4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状语后置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状语后置

6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状语后置

7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状语后置

8终不能加胜于赵……………………………………………………状语后置

9使不(被)辱于诸侯………………………………………被动句,状语后置

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省略句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4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省略句

5今杀相如,(余)终不能得璧也…………………………省略句

6(秦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省略句

7秦王使使者告(于)赵王………………………………省略句

篇2: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总结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总结 本文关键词:列传,廉颇,知识,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总结 本文简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简介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总结 本文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简介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二、简介《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竭尽终生精力最后完成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著作。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纪传体——这在史书体例上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创举。从此成为传统。《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为四史之首。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

列传——给大臣名人作传的类别。

书——典章、书籍。

表——大事年表。

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

三、字词

缪公(mù

避匿

缪贤

miào)

汤镬(huò)

虽驽

(nú

肉袒

tǎn

盆缶

(fǒu

)

案图

(àn

可予不

(fǒu

渑池(miǎn)

(yáng

列观

(guàn

皆靡(mǐ

传舍

(zhuàn

甚倨

不怿(yì

衣褐

(yì

睨柱

(nì

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负荆请罪:表示认错赔礼。

怒发冲冠:气的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的样子。

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两虎共斗(必有一伤):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四、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

(一)通假字

(1)可与不:不,通“否”。

(2)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3)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通“熟”,仔细。

(二)一词多义

1.负

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2.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3.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4.幸

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侥幸)

5.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相当于“而”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与“所”连用,表原因;介,把)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连,目的/并列

徒以吾两人在也。

连,因果

6.徒

徒见欺

(白白地)

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7.于

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8.见

徒见欺(介词,被,受)

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9.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10.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故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连词,轻微转折,只是,不过)

11.之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结构助词,的)

②伐齐,大破之(代词,齐国)

③秦昭王闻之(代词,代事)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助词,主谓之间或助词不译)

⑤一介之使(助词,调节音节)

即患秦兵之来。

主谓间助词

均之二策

代,这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代,我

12.而

①夫赵强而燕弱(连词,表并列)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连词,表修饰)

③毕礼而归之(连词,表承接)

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连词,表假设)

列:

大王见臣列观

一般的

不欲与廉颇争列

位次

(三)古今异义

1.指示:

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

古义: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明年

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4.左右

古义:指侍从;

今义:方位名词;

5.宣言:

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6.美人

古义:妃嫔;

今义:美貌女子;

7.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指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

8.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臣,男谦称,不限对君。

(四)词类活用

1、

而相如庭斥之(

名词作状语

廷,在朝廷上

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名词作状语

间,从小路

3、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

西,向西)

4、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作动词

舍,安置住宿)

5、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

刃,用刀杀)

6、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

衣,穿;怀,怀里藏着)

7、乃前曰

8、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

鼓,弹奏)

9、归璧于赵(动词的使动用法

归,使……归)

10、秦王恐其破璧(动词的使动用法

破,使……破碎)

11、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

负,使……承担)

12、毕礼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13、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完,使……完整)

14、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羞,以……为羞耻)

1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1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

严,形作动,尊敬)

17、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作动词

急,逼迫)

18、间至赵矣

(间,名作状,从小路)

19、卒廷见相如

(廷,名作状)

20、臣乃敢上璧

(上,名作动)

21、秦御史前书曰

(前,名作动)

22、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上前进献;前,名作动)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2、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何以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君幸于赵王

4、固定句式

孰与

/

与……孰:跟……相比,哪一个(谁)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

/

吾与徐公孰美

/

孰与君少长

(六)词语

拜为上卿:拜(授、除、任、迁、左迁、迁谪、擢、擢升、超擢、贬、谪、罢、黜、罢黜)

窃计欲亡走燕

窃,谦辞,自称

王必无人

必,实在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

位在廉颇之右

右,秦汉以前,右为尊

独畏廉将军哉

独,难道,岂(只是)

卒相与欢

相与,一齐,共同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而--因,趁此;而,承接连词

6

    以上《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