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披露,企业会计,特征,机制,结构
基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研究 本文简介:基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研究【摘要】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投资人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本文简述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及结构,并就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现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股
基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研究 本文内容:
基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研究
【摘
要】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执行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投资人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本文简述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及结构,并就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现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有义务向投资人、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以债券募集说明书、临时或定期报告、上市公告书等文件形式披露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等信息,称之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中石油为例,一个石油企业有效会计信息的能力,通常和其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能力是成正比的,也决定着该石油企业能否将自身利益与其他相关经济主体牢靠地绑在一起,还是保障企业可靠信誉体制的基础。因此,基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结构与实现机制研究,对帮助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探究
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拔升会计信息披露的速率,还可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是一致的。首先,信息必须真实可核;其次,信息必须充分无遗漏;再次,信息措辞必须准确无疑问;最后,就是信息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披露。
对于目前国内的企业,如石油企业,中国证监会有明文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会计师需要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承担法律责任,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基本算是步入了规范阶段。但是,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由一个大股东占绝对控股权的,该大股东可以干涉企业的信息披露过程使其不能按正常的步骤进行;而且中国很多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法人代表是同一个人担任,有时出现为经营利益而罔顾法纪的行为就没有人能够制衡;并且,我国的监管机构缺乏权威,基本无法实现监管的功能;还有,一些新注册的公司根本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履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这些情况在石油企业中也是经常见到的。由于以上这些原因,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企业交易信息的披露、企业收入信息的披露、企业资产重组信息的披露、企业会计核算和估算方法信息的披露等多个环节上,都时常出现有利用法律漏洞向信息的需求方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
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结构探究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时间、以及方式;信息的产生及要求;信息质量保障。这些内容,都涵盖在了以下3种准则里面的内容里面。
1.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该准则要求会计信息披露要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让其在一个规范的流程中进行,明确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披露时间和披露方式。
2.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个流程,包括日常业务中如何进行会计确认,拟写会计报告等,是会计信息准确而及时地进行披露的基础前提。
3.审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会独立地对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此来督促企业披露真实而可靠的会计信息,对违反规定的欺诈行为进行揭露,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必须保障,其监管的力度、方式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等,都将影响整个市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执行情况。
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现机制的探究
要维持我国经济市场的长期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预见性,就必须让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得到高效的实现,其不仅需要一套规范化的披露行为,还需要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传导机制。
1.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完善
就目前时常出现监管不力的情况,应采用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目标,分清各个监管主体的监管任务和监管方向以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合作的工作关系。一定要以立法的手段来让现有的证券监管机构的威慑力加强,保障投资人的利益,给因为企业披露的虚假会计信息而遭受损失的投资人提供经济补偿并对披露虚假信息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
2.加强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
一个企业有三大部分,即股东会、董事会和执行机构。但我国股市决策往往由股东会独自来决定,要想会计信息披露更有效地被执行,就必须推行强化董事会的制约作用,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给予其一定的行使职权,建立独立董事的自律性机构。减少同一个人同时在董事会和管理高层任职的情况,使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开设置。并加强对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这样的中介机构的管理,保证中介机构能有较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执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内容。
3.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环境的完善
企业内部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很大程度上还受企业内部氛围及企业文化的影响,例如石油企业,就应该在企业中建立一种追求真实、言行不异、透明负责的文化氛围,让每个人从思想上杜绝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增强企业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现提供环境。
四、结束语
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虽已步入规范化,但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让中国企业,特别是石油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大道,使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保障,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现方面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李朝芳.地区经济差异、企业组织变迁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自中国沪市污染行业2009年度的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1:68-78.
篇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研究 本文关键词:关联交易,披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方式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研究 本文简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研究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理论,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理论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为寻求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所应选择的类型,本文拟对这两种理论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研究。一、强制披露方式有效性研究(一)强制披露方式动因。委托-代理关系的出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研究 本文内容: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选择研究
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理论,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理论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为寻求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所应选择的类型,本文拟对这两种理论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强制披露方式有效性研究
(一)强制披露方式动因。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使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相分离,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也使会计的报告责任拓展扩大为披露责任。“报告”与“披露”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特定的对象群,而后者仅仅是信息的一种公开,其范围和内容较前者要大得多。因此,会计目标也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即尽可能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当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时,此时的会计信息披露将是最优的。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由此引起的“搭便车”、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市场失灵。所以,会计信息披露,需要政府通过立法、会计规则的制定等强制性手段来监督。
(二)逆向选择的影响。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在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发行人在相关信息的占有上处于优势状态,投资者则处于劣势状态。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有可能从两方面影响关联交易中关联方的行为:
1、内部的信息生产与逆向选择。内部的信息生产,即信息拥有者――上市公司的信息生产包括三个层面,从而决定了其在关联交易披露方面的差异。第一个层面,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的意愿。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对于发生的重大关联交易都要求对外披露,以便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了解关联交易的实质。第二个层面,上市公司的信息生产供给能力。第三个层面,上市公司的特殊性质。
2、外部的信息生产与逆向选择。外部的信息生产是指信息的缺乏方――中小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来获取上市公司的信息。通常来说有这样几条渠道,第一条渠道,市场的价格信息传递机制。第二条渠道,由社会中介机构生产信息,中小投资者购买。第三条渠道,中小投资者自己生产信息。第四条渠道,政府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证券监管部门都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披露关联交易的相关信息。
(三)强制披露方式适度性。目前,我国已经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股票交易法律、规则,并规定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风险,因此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必须要掌握披露的适度原则。
1、强制披露方式使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相符合。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的供给者缺乏披露信息的足够社会动机,更何况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因此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供给总体不足且面临萎缩;投资者作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出于规避不确定的考虑,对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需求欲望旺盛且不断膨胀,这种关联交易会计信息供需上的反差就是人们所说的“期望差距”。要缩短或消除关联交易会计信息供需上的“期望差距”,理论上可以通过减少信息需求和增加信息供给的方式来解决。
2、强制披露方式的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支持者们一直以效率与公平作为评价强制性信息披露合理性的基础。会计信息是分配财富和配置资源的主要依据,因此关联交易会计信息在市场参与者间的分布状态自然影响到公平与效率。然而,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分布又是极不均匀的,不仅表现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而且表现在大中小投资者信息拥有量上的不平衡。强制性信息披露有利于减少关联交易会计信息分布不均的状态。我们看到,强制性信息披露过去一直致力于解决上市公司的信息垄断问题,如今又开始着力解决中小投资者的信息劣势问题。从此意义上看,会计信息强制披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
二、自愿披露方式有效性研究
自愿披露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公司为稀缺风险证券进行竞争,为了在证券市场中赢得风险证券,自愿披露是必要的。
(一)自愿披露契约动机。代理理论认为,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利益最大化行为与所有权的利益相冲突,所有者关心投资报酬最大化,期望通过会计报告获得相关且可靠的信息,对其投资的风险和预期收益进行评估,进而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而经营者有着更广泛的经济上和心理学上的需求,可能并不愿意披露所有者期望的所有信息。根据博弈论的观点,解决两者之间利益冲突的方案是双方签订相互认可的契约。
(二)自愿披露需注意的问题。在实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自愿披露制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契约的监督机制是否已经形成。第二,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情况下,各上市公司经营者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不同(如关联交易转移价格的不同),将影响不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使利益相关者无法作出决策,因此,采用自愿披露方式,关联交易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第三,自愿披露经济动机的脆弱性。
三、披露方式的多元化选择
从上市公司经营者来说,由于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是衡量经营者经营业绩、并据以进行利益分配的重要标准,无论从哪个角度,经营者都希望能够对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拥有足够大的控制空间。如果让经营者按照他们利益的需求来选择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他们必定会选择自愿披露方式,因为一旦能够采用自愿披露方式,就意味着他们对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拥有了做大的控制权。然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仅仅依赖市场竞争来促进公司管理者充分披露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行不通的。因此,通过有效的监管制度来规范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即强制性披露制度在目前乃至未来,都是我国监管的方向。
(一)强制性披露的制度性。企业管理当局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针对会计信息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则处于弱势地位,这将会影响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转及社会的发展,于是保护弱势的外部强制力量的介入则不可避免,这就是管制。对会计信息进行管制,以减少管理当局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所造成的无效率,这即是强制性披露的制度性根源。
(二)自愿性披露的制度性。受到限制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失去了自愿信息披露的动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公司生存环境的变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不断增强并付诸于实践。首先,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改善与投资者的沟通,上市公司必须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其次,随着证券市场的扩大,上市公司数量激增,买方市场的特征凸显,对投资者的争夺加剧。很多上市公司期望通过自愿信息披露突出公司竞争优势,展示公司形象,提高公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最后,基于历史成本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制度,由于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前瞻性信息对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利益相关者的选择。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的稳定,因此其信息披露更具特殊的意义。唯有通过建立一整套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才能保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行为规范、有效。当然,强制性披露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自愿披露,建立一整套关联交易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本身应本着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相结合的原则,除关联交易必须披露的信息外,给上市公司留有自愿披露的余地。■
篇3: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上市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本文简介: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摘要: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验证其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运行有效性的常见方法。本文应用5级表衡量法,对2007―2013年中信银行的年度报告中各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行分析,指出了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披露内容、格式不规范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较少涉及的问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本文内容: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摘
要: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验证其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与运行有效性的常见方法。本文应用5级表衡量法,对2007―2013年中信银行的年度报告中各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行分析,指出了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披露内容、格式不规范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较少涉及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下载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上市银行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肩负重任,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成为广大投资者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其内部控制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执行情况与其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因此,对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以中信银行为例,研究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中信银行公司情况简介
中信银行(证券代码:601998)隶属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公司),创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4月19日,中信银行在上海、香港同步上市。
中信银行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目前在国内设有近900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澳门、美国、新加坡设有30多家分支机构。从成立至今,中信银行在中国金融、银行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在2012年英国《银行家》世界银行排名中,一级资本排名48位,总资产排名53位,经营效益及资产质量均有良好表现。2009年,中信银行通过收购中信国金,初步建立国内中型银行中独特的“三位一体”国际化经营平台。2011年,中信银行圆满完成A+H股配股再融资,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本文对中信银行上市以来的2007年―2013年年度报告进行了分析。由于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分布比较零散,因此本文对中信银行年报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采取了手工统计的方式。
中信银行的年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公司基本情况简介、财务概要、董事长致辞、行长致辞、荣誉榜、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含经济金融和监管环境、财务报表分析、业务综述、风险管理、前景展望、社会责任管理)、股份变动和主要股东持股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审计报告及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补充资料、备查文件、股东参考资料、组织架构图、境内外分支机构名录、释义。本文主要对内部环境、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内部控制自评、内部控制审核、审计意见等部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略程度释义
杨有红和汪薇(2008)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分为:详细说明、一般陈述、简单披露三个层次,对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研究。本文对以上8个部分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按照5级量表进行衡量。具体含义见表1。
表1
5级量表释义表
2.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经过对中信银行2007年―2011年的年度报告各个相关部分的分析,根据5级量表衡量,中信银行自上市以来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如表2所示。
表2
中信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
注:针对此公司报表,在此“内部环境”仅包含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
“审计意见”:“1”表示标准无保留意见,“0”表示其他类型审计意见。
由表2可见:自中信银行上市起,公司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内部环境”、“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自评”、“内部控制审核”等部分。披露的情况呈由简单到详细的趋势。
(1)从2007年的年报可以看出,本年度的年报的主要内容仍然是财务报表的披露,而在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方面仅对社会责任以捐款数额的方式进行了体现。对人力资源信息并未体现。而自2008年起,至2011年止,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在年报的编排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将内部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部分单独列示开来。
(2)“风险管理”:2007年公司刚刚上市,仅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披露,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从体系结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自2008年起,年报中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对风险管理架构作出了立体的描述,同时详细介绍了本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技术,特别介绍了本行的零售评级系统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高级内部评级法。新增了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零售信贷风险管理、信用卡风险管理、资金业务风险管理、贷款监测及贷后管理等内容并详细的披露了相应风险管理的措施。
(3)“公司治理结构”:格式相对固定,主要介绍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主要职责和各专门委员会的构成及本年工作情况。特别地,在本部分中,中信银行详细披露了在报告期内该行针对内部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风险识别及监控手段、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健全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夯实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基础等。根据统计,历年的主要措施虽有部分雷同,但仍根据当年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4)“股东大会简介”:自上市以来没有披露过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
(5)“董事会报告”:2010年之前,年报中“董事会报告”内容以利润及股息分配为主,辅以股本及公众持股量、优先认股权等股东相关权益内容。对内部控制信息并无列示。2010年起,“董事会报告”中新增了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声明和内幕信息管理两项内容,尤其对内幕信息的风险控制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自2012年起,年报中取消了“董事会报告”板块,相关内控信息在新增的“内部控制”板块中略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