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本文关键词:金属材料,测试题,九年级,单元,新版
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本文简介:周末练习(八)1.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青铜属于纯净物B.青铜属于金属材料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2.(2016广安)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B)A.该反应是置
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本文内容:
周末练习(八)
1.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青铜属于纯净物
B.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
2.(2016广安)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B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Ag
D.X表面有固体析出
3.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结果Y表面产生气泡,X表面无明显现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D
)
A.Y>Z>XB.X>Y>Z
C.X>Z>YD.Y>X>Z
4.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
)
A.Z>Y>XB.X>Y>Z
C.Y>X>ZD.Y>Z>X
5.铁生锈主要条件是(
D
)
A.仅需水
B.仅需氧气
C.水或氧气
D.水和氧气
6.在5.6
g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C
)
A.大于0.2
g
B.等于0.2
g
C.小于0.2
g
D.无法确定
7.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B
)
(提示:MnSO4溶于水)
A.Mn+2HClMnCl2+H2↑
B.Fe+MnSO4FeSO4+Mn
C.2Al+3MnSO4Al2(SO4)3+3Mn
D.Mg+MnSO4MgSO4+Mn
8.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M
9.(2016南充改编)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上
B、C
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填字母)。
(2)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
在链条上涂油
(合理即可)。
(3)自行车的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4)实验室为了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5)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写出一种骑自行车出行的好处: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合理即可)。
10.(2016宜宾)白铜(Cu、Ni合金)因为光泽好、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点,常代替银做饰品。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室分离废弃白铜饰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B中含有一种二价金属硫酸盐,溶液D中只有一种溶质。
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
Cu,过程Ⅱ中的实验操作名称
是
过滤
。
(2)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H2SO4NiSO4+H2↑
。
(3)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n>Ni>Cu
。
篇2: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本文关键词:地理环境,单元,试题,人类,区域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本文简介: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检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右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l、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有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试题(一) 本文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检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右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l、2题。
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2.同一界线可以有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确定性
B.差异性
C.模糊性
D.整体性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
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4.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5.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6.下列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组合形式
B.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长期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C.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D.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个区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
读表中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统计数据,回答7、8题。
地区
人口(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人均生产总值(元)
a
1
742
7
450.27
1.3
50.8
47.9
42
768
b
9
180
15
409.73
11.5
56.3
32.2
16
786
c
2
619
1
558.93
18.1
48.6
33.3
5
952
7.根据所给资料分析,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b、a、c
B.a、c、b
C.a、b、c
D.c、b、a
8.三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a
B.b
C.c
D.三个地区都是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
A.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B.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10、11题。
10.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11.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期,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读图回答12~14题。
12.A城市工业初期、中期到近期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交通和技术
B.市场→劳动力和交通→交通和技术
C.劳动力→资金和交通→资源
D.基础设施→劳动力和环保→交通和技术
13.A城市从早期到近期,出现最重要的区域发展是
A.产业迁移和结构调整
B.人口增加和市场扩大
C.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进行
14.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可能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耕地减少
④河流等环境污染
⑤平均风速增大
⑥下渗的水量减少
⑦市区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⑦
C.②③⑤⑥
D.①④⑥⑦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15~17题。
15.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16.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17.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读人口密度和棉花产量坐标图,完成18、19题。
18.最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9.下列几组省市区按①一②一③一④排列的是
A.山东一四川一西藏一江苏B.河北一新疆一青海一广东
C.浙江一辽宁一湖北一北京D.安徽一重庆一湖南一河南
下图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划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2000~200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据此完成20、21题。
20.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差异的因素有
①地理区位②矿产丰富程度③产业结构④对外开放程度⑤科技水平⑥土地面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21.2008年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最低,说明
A.中西部经济加速增长,东西部差距逐渐消失
B.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移,造成东部发展衰落
C.东部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减产
D.东部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受国际市场影响大
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该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①集聚现象
②全球化
③产业升级现象
④产业转移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①增大就业压力
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促进技术创新
④改变能源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24~26题。
24.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25.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阿富汗
C.西亚
D.乌克兰
26.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张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27、28题。
2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2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将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及澳门横琴地区、中部崛起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等经济区域。读图,回答29~31题。
29.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30.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31.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发展还必须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读右图,完成32、33题。
32.图示区域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33.今后,推动图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有
①科技、教育
②金融、贸易
③信息、旅游
④钢铁、普通服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干燥度是指潜在蒸散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土面蒸发之和)与降水量之比。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的正确表述是
A.分布无明显的递变规律
B.大体由南向北递增
C.由内陆向沿海依次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数值上看,①、②两地的干燥度最大差值大体上介于O~15之间
B.②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又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少,所以干燥度数值较小
C.③地附近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那里的干湿变化十分明显
D.④地及附近地区的干燥度数值较小,不利于天然林的生长与分布
右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36~37题。
36.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7.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39~40题。
38.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39.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40.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下面左图为我国某一区域,右图表示某一自治区及其三次产业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评价左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2)左图中山脉乙为______,它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之一,试举例说明。
(3)右图中若①>②>③,则图中等值线最有可能是______
A.年等日照线
B.年等降水量线
C.等压线
D.等高线
(4)A地区的著名畜种是____________
(5)下面为某地理研究小组拟定的右图省区今后经济发展与开发整治的建议,请你判断其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①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
)
②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建立能源工业基地
(
)
③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
)
④以独特的草原大漠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
)
⑤加强水土保持,建设水平梯田
(
)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A、B、C表示某一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材料二
图二为该区域自1985年至2010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
(1)图一所示信息显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该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一中该区域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的两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四条曲线标记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D.④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4)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区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
43.2010年3月11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要求,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读东北老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煤矿:①_______②_________
铁矿:③_______④_________
(2)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至少三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_________(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___________,而且还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4)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处在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44.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阅读下图和表回答问题。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2004年
东部
52.42
53.68
58.12
58.38
中部
30.92
29.90
27.92
24.73
西部
16.66
16.42
13.96
16.89
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元)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2004年
东部
483
2080
9483
17164.94
西部
255
1060
4052
8021
东部与西部的比值
1.89
1.96
2.34
2.14
(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
(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年~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__________;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_________。
(3)从1998年~2004年,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______,东、西部人均GDP差距______,说明国家实施的__________战略已初见成效。
(4)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__________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西段已与______(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
(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当时在修建青藏铁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弱、云雾多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滑坡、地震
(6)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45.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该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原油产量居南美洲的前列;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旅游业收入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1)该国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阶段,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______格局。
(2)你认为,当某区域处于该国发展阶段时,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整个区域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
(3)对该国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4)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5)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9
篇3:20XX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本文关键词:金属材料,九年级,试题,单元,新版
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本文简介:第八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D)A.金B.银C.铜D.铁解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
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本文内容:
第八单元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D
)
A.金B.银C.铜D.铁
解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Au、Ag、Cu、Fe、Sn五种金属中铁的位置最靠前,其金属活动性最强,故选D。
2.(2016北京)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C
)
A.ZnB.AlC.AgD.Fe
解析:金属锌、铝及铁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铜强,可以将金属铜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银的活动性弱于金属铜,不能将金属铜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来。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
B.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解析: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反应Cu+FeSO4Fe+CuSO4不可以发生,故A错误;由于金属活动性Fe>Ag,所以反应Fe+2AgNO32Ag+
Fe(NO3)2可以发生,故B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Cu>Ag,铜片放入AgN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NO3)2,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铁丝插入CuSO4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置换出铜,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D正确。
4.(2017重庆)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A正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B不正确;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铜,C正确;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D正确。
5.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有无金属析出)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Y盐溶液
Z盐溶液
Ni
无
无
有
Mn
无
有
有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解析:由金属Ni与盐溶液的反应情况可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Ni>Z,NiY,Mn>Z,MnMn>Y>Ni>Z。
6.金属材料的使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用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是常用的方法,如4Na+TiCl44NaCl+Ti,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C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以上三种均不是
解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来制造人造骨
D.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电线
解析: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来制造人造骨;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但银的价格较高,一般不用于制电线。
8.(2016宜昌)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
)
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解析:A.锌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B.锌能与H2SO4溶液反应,铜、银不能与H2SO4溶液反应,证明锌比铜、银活泼,但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C.铜、银都不与ZnSO4溶液反应,证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但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D.银不与ZnSO4溶液、CuSO4溶液反应,证明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比较锌、铜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
9.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粉。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
A.天平指针最终偏向加锌粒的烧杯一边
B.天平指针最终偏向加铁粉的烧杯一边
C.天平平衡
D.开始时,天平指针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硫酸是足量的,则产生的氢气量由金属决定,由于金属的质量相同,铁产生氢气的质量多,最后天平指针指向放锌粒的一边;由于锌粒和铁粉与酸的接触面积不同,无法比较反应的速率,则无法判断反应过程中指针的偏向。
10.(双选题)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D
)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解析:由图知放出H2的质量是A>B>C,A正确;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故相对原子质量是C>B>A,D正确;由图可知,反应速率B>A>C,则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C。
11.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B
)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稀硫酸是足量的,说明锌粉和铁粉完全反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锌粉放出氢气较少,铁粉放出氢气较多,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与酸反应较快,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较少,所以选B。
12.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大力开采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金属腐蚀
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
解析:金属资源的保护:(1)防止金属锈蚀。防锈蚀的方法有(以铁为例):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表面覆盖保护层,如涂油、涂油漆、镀其他金属、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等;③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加入镍、铬使其变成不锈钢制成合金。(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13.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
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气球的变化是(
A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先变大,后变小D.无明显变化
解析: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盐溶液能够促进金属生锈;锥形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比原来大。
1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的纯金属不同
解析: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体,但是汞常温下为液体,B项不正确,其他各项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15.(2016河北)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金属
盐溶液
A
B
C
D
ZnSO4溶液
Fe
Ag
Fe
FeSO4溶液
Zn
Ag
Zn
AgNO3溶液
Fe
Fe
解析:A.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能验证;B.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银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能验证;C.银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该组合不能验证Fe、Ag金属活动性顺序,故不能验证;D.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能验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共27分)
16.(2016娄底)(3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导电
性。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等(合理即可)
。
解析:(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17.(2016北京)(4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
(1)如图是首都博物馆展出的3件文物,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C
(填序号)。
(2)出土的铁质编磬锈蚀严重,金饼却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铁的活动性强于金
。
解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及合金,从中找出金属材料;(2)出土的铁质编磬锈蚀严重,金饼却依然金光灿灿,由此可说明铁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金不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铁的活动性比金强。
18.(7分)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图甲中发生反应后能生成
黑
色固体,做该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可以防止
集气瓶底被炸裂
。
(2)小伟同学从生活中发现,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比铜更容易锈蚀,由此他认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强
(填“强”或“弱”)。他还想通过一个实验(如图乙)来进一步证明,图乙中A为金属铁,你认为B是
CuSO4(或CuCl2)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
Cu+FeSO4(或Fe+CuCl2Cu+FeCl2)(合理即可)
。
解析:(1)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做该实验时瓶底应铺一层细沙或加入少量水,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2)铁比铜更容易锈蚀,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也可用铁与铜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来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19.(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硬铝
B.铁
C.不锈钢
D.焊锡
(2)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由此可知,利用金属的早晚主要和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或冶炼的难易程度)
有关。
(3)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Cu
(填化学式),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AgNO3
Fe(NO3)2+2Ag
。
解析:(1)硬铝属于铝的合金;铁是一种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不锈钢是铁的合金;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2)金属的开发和大规模利用的时间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开发和利用的时间越晚。(3)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被置换后,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20.(8分)为了探究金属Mg、Zn、Fe的活动性顺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相同的盐酸,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
A
(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锌反应速度适中,容易控制(或镁反应速度太快,铁与酸反应速度太慢)
。
(4)若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与图像情况符合的是
D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解析:(1)铁与盐酸反应,铁转变为亚铁,即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2)三种金属中,镁的活动性最强,放出氢气速率最大,所以放入镁的A试管气球膨胀速度最快。(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求反应速度不能太快,反应太剧烈不宜于控制;也不能反应速度太慢,太慢收集需要太长时间;镁与酸反应太快、铁与酸反应速度太慢,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选用这两种金属。(4)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铝有剩余。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0分)
21.(10分)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A.Al>Cr>Cu;B.Cr>Al>Cu;
C.
Al>Cu>Cr
。
【设计实验】
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缓慢产生气泡,金属逐渐溶解
快速产生气泡,金属迅速溶解
无明显现象
【控制实验条件】
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
物理
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的理由是
控制变量(不同浓度盐酸与金属反应的速率不同)
。
【得出结论】
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A
(填“A”“B”或“C”);写出铬(通常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r+2HClCrCl2+H2↑。
【结论应用】
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Cl3、CrCl2
。
解析:【提出假设】
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分别是:Al>Cr>Cu、Cr>Al>Cu、Al>Cu>Cr。
【控制实验条件】
打磨三种金属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附着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的理由是控制变量(不同浓度盐酸与金属反应的速率不同)。
【得出结论】
铬与稀盐酸能够反应,说明铬比铜活泼,产生气泡不如铝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剧烈,说明铬不如铝活泼,因此原假设中正确的是A;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2HClCrCl2+H2↑。
【结论应用】
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铬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铬和Cu,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
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铬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AlCl3、CrCl2,可能含有CuCl2,也可能不含有CuCl2。
22.(2016咸宁)(10分)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
(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
过滤
。
(2)蓝色溶液B中的物质是
CuSO4、H2SO4
(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
H2O、CO2
(填化学式)。若要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2所示实验中,只需完成
BD
(填字母)两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由题意可知,废料中的铜与氧气、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铜,根据蓝色溶液中加入铁有气体产生,说明蓝色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硫酸,所以溶液中还含有硫酸;加入铁粉是利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将铜置换出来,得到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也是获得硫酸亚铁,所以加入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使CuSO4、H2SO4完全反应;固体D中可能含有铁,所以先用硫酸清洗把铁除掉,再用水冲洗,最后进行干燥就能得到铜了。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H2O、CO2。若要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如图2所示实验中,只需完成B、D两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8分)
23.(2016淄博)(8分)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非常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称量10
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
mL
稀盐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
的体积(mL)
15
15
15
生成氢气的
质量(g)
0.04
m
0.02
试求:
(1)m的数值
。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根据表格可以发现,第一次加入15
mL盐酸生成
0.04
g氢气,第三次加入15
mL盐酸还能生成并且只生成
0.02
g氢气,说明直到第三次反应才结束,并且盐酸有剩余;同时说明第二次加入15
mL盐酸时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按照第一次的数量关系(15
mL对应0.04
g)类推,而得出m的数值为0.04。
答案:(1)0.04
(2)解:根据表格可知,共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
g+0.04
g+0.02
g=
0.1
g,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则有
Zn+2HClZnCl2+H2↑
65
2
x
0.1
g
=
x=3.25
g
所以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