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本文关键词:实验,格式,报告,综合
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本文简介: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实验学期至学年第学期学生所在系部年级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基础五2011年12月20日实验题目复数类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类的概念及
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本文内容: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报告
综合性实验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
实验学期
至
学年
第
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
年级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基础五
2011年12月20日
实验题目
复数类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类的概念及构造方法;掌握构造函数的定义与使用;掌握友元的定义与使用;掌握运算符的重载定义与使用。
二、设备与环境
微型计算机、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
、Visual
C++6.0软件
三、实验内容
设计复数类,重载+,-,*,/,>等运算符。编程设计实现下列函数:
MyComplex();
MyComplex(int
a);
MyComplex(int
a,int
b)
;
MyComplex(const
MyComplex
Mycomplex
Mycomplex
Mycomplex
Mycomplex
Mycomplex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m,MyComplex
n)
;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m,MyComplex
n)
;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m,MyComplex
n)
;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m,MyComplex
n)
;
friend
ostream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题目分析及设计思路
该题目利用c++编程实现运算符重载。在设计这个程序时,首先构造一个MyComplex的类,
在这个类里面,构造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对重载运算符的定义,然后对各个重载函数在类体外对函数进行定义和声明,最后有一个主函数运行这些重载函数实现运算符的重载,这就是整个程序的设计思路。
2、实验结果及分析
3、复数类功能及主要代码分析
建立一个运算符重载的类:
class
mycomplex
{public:
mycomplex(){real=0;imag=0;}
mycomplex(double
r,double
i){real=r;imag=i;}
mycomplex
mycomplex
mycomplex
mycomplex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friend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friend
ostream
void
display();
private:
double
real;
double
imag;
};
建立一个类是对类中的函数进行定义和变量进行赋初值。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定义重载函数的函数体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operator/(mycomplex}
运算符>的重载:
istream
return
input;
}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imag+=rhs.imag;
returnthis;
}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imag-=rhs.imag;
returnthis;
}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imag*=rhs.imag;
returnthis;
}
运算符/=的重载:
mycomplex
imag/=rhs.imag;
returnthis;
}
主函数:
int
main()
{
mycomplex
c1,c2,c3,c4,c5,c6,b,b1,b2,b3,b4;//定义变量
cin>>c1>>c2>>b;//输入变量的值
cout<<“c1=“< cout<<“c2=“< cout<<“b=“< c3=c1+c2;//运行重载函数 c4=c1-c2; c5=c1*c2; c6=c1/c2; b1=b; b1+=c1; cout<<“b1+=c1:“; b1.display (); b2=b; b2-=c1; cout<<“b2-=c1:“; b2.display (); b3=b; b3*=c1; cout<<“b3*=c1:“; b3.display (); b4=b; b4/=c1; cout<<“b4/=c1:“; b4.display (); cout<<“c1=“; c1.display (); cout<<“c2=“; c2.display (); cout<<“c1+c2=“; c3.display (); cout<<“c1-c2=“; c4.display (); cout<<“c1*c2=“; c5.display (); cout<<“c1/c2=“; c6.display (); return 0; }4、实验心得及体会 教 师 评 价 评定项目 A B C D 评定项目 A B C D 算法正确 界面美观,布局合理 程序结构合理 操作熟练 语法、语义正确 解析完整 实验结果正确 文字流畅 报告规范 题解正确 其他: 评价教师签名: 2011年12月28 日 第 6 页
篇2: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仿真,电路,实验,报告,MATLAB
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班级:0810学号:2008302540299姓名:李德澳2010年7月目录实验一直流电路(1)2实验二直流电路(2)8实验三正弦稳态17实验四交流分析和网络函数26实验五动态电路31实验六频率响应43实验一直流电路(1)一
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MATLAB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班级:0810
学号:2008302540299
姓名:李德澳
2010年7月
目录
实验一
直流电路(1)2
实验二
直流电路(2)8
实验三
正弦稳态17
实验四
交流分析和网络函数26
实验五
动态电路31
实验六
频率响应43
实验一
直流电路(1)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直流电路的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理解
2
学习使用MATLAB的矩阵运算的方法
二
实验示例
1节点分析
电路如图所示(见书本12页),求节点电压V1,V2,V3.
根据电路图得到矩阵方程,根据矩阵方程使用matlab命令为
Y
=
0.1500
-0.1000
-0.0500
-0.1000
0.1450
-0.0250
-0.0500
-0.0250
0.0750
节点v1,v2和v3:
v
=
404.2857
350.0000
412.8571
2
回路分析
电路如图所示(见书本13页),使用解析分析得到同过电阻RB的电流,另外求10V电压源的输出功率。
分析电路得到节点方程,根据节点方程得到矩阵方程,根据矩阵方程,使用matlab的命令为z=[40,-10,-30;
-10,30,-5;
-30,-5,65];
v=[10,0,0]
;
I=inv(z)*v;
IRB=I(3)-I(2);
fprintf(
the
current
through
R
is
%8.3f
Amps
/n,IRB)
ps=I(1)*10;
fprintf(
the
power
supplied
by
10v
source
is
%8.4f
watts/n,ps)
结果为:
the
current
through
R
is
0.037
Amps
the
power
supplied
by
10V
source
is
4.7531
watts
三
实验内容
1
根据书本15页电路图,求解电阻电路,已知:R1=2Ω,R2=6Ω,R3=12Ω,R4=8Ω,R5=12Ω,R6=4Ω,R7=2Ω
(1)
如果Us=10V,求i3,u4,u7
(2)
如果U4=4V,求Us,i3,i7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初始化阻抗矩阵
Z=[20
-12
0;
-12
32
-12;
0
-12
18];
%
初始化电压矩阵
V=[10
0
0]
;
%
解答回路电流
I=inv(Z)*V;
%
I3的计算
I3=I(1)-I(2);
fprintf(
the
current
I3
is
%8.2f
Amps/n,I3)
%
U4的计算
U4=8*I(2);
fprintf(
the
voltage
U4
is
%8.2f
Vmps/n,U4)
%
U7的计算
U7=2*I(3);
fprintf(
the
voltage
U7
is
%8.2f
Vmps/n,U7)
结果
the
current
I3
is
0.36
Amps
the
voltage
U4
is
2.86
Vmps
the
voltage
U7
is
0.48
Vmps
clear
%
初始化矩阵X
X=[20
-1
0;
-12
0
-12;
0
0
18];
%
初始化矩阵Y
Y=[6
-16
6]
;
%
进行解答
A=inv(X)*Y;
%
计算各要求量
Us=A(2)
I3=A(1)-0.5
I7=A(3)
结果
Us
=
14.0000
I3
=
0.5000
I7
=0.3333
2
求解电路里的电压
如图1-4(书本16页),求解V1,V2,V3,V4,V5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初始化节点电压方程矩阵
Z=[0.725
-0.125
-0.1
-5
-1.25;
-0.1
-0.2
0.55
0
0;
-0.125
0.325
-0.2
0
1.25;
1
0
-1
-1
0;
0
0.2
-0.2
0
1];
I=[0
6
5
0
0]
;
%
解答节点电压U1,U3,U4与Vb,Ia
A=inv(Z)*I;
%
最终各电压计算
V1=A(1)
V2=A(1)-10*A(5)
V3=A(2)
V4=A(3)
V5=24
结果
V1
=117.4792
V2
=
299.7708
V3
=193.9375
V4
=102.7917
V5
=
24
3
如图1-5(书本16页),已知R1=R2=R3=4Ω,R4=2Ω,控制常数k1=0.5,k2=4,is=2A,求i1和i2.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初始化节点电压方程矩阵
Z=[0.5
-0.25
0
-0.5;
-0.25
1
-1
0.5;
0
0.5
0
-1;
1
-1
-4
0];
I=[2
0
0
0]
;
%
解答节点电压V1,V2及电流I1,I2
A=inv(Z)*I;
%
计算未知数
V1=A(1)
V2=A(2)
I1=A(3)
I2=A(4)
结果如下:
V1
=6
V2
=2
I1
=
1
I2
=1
实验二
直流电路(2)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多戴维南定律,等效变换等的了解
2
进一步了解matlab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
二实验示例
如图所示(图见书本17页2-1),分析并使用matlab命令求解为
clear,format
compact
R1=4;R2=2;R3=4;R4=8;
is1=2;is2=0.5;a11=1/R1+1/R4;a12=-1/R1;a13=-1/R4;
a21=-1/R1;a22=1/R1+1/R2+1/R3;a23=-1/R3;
a31=-1/R4;a32=-1/R3;a33=1/R3+1/R4;
A=[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
B=[1,1,0;0,0,0;0,-1,1];
X1=A/B*[is1;is2;0];uoc=X1(3);
X2=A/B*[0;0;1];Req=X2(3);
RL=Req;P=uoc^2*RL/(Req+RL)^2;
RL=0:10,p=(RL*uoc./(Req+RL)).*uoc./(Req+RL),figure(1),plot(RL,p),grid
for
k=1:21
ia(k)=(k-1)*0.1;
X=A/B*[is1;is2;ia(k)];
u(k)=X(3);end
figure(2),plot(ia,u,x
),grid
c=polyfit(ia,u,1);%ua=c(2)*ia=c(1),用拟合函数术,c(1),c(2)uoc=c(1),Req=c(2)
RL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p
=
Columns
1
through
7
0
0.6944
1.0204
1.1719
1.2346
1.2500
1.2397
Columns
8
through
11
1.2153
1.1834
1.1480
1.1111
A.功率随负载变化曲线
B.电路对负载的输出特性
功率随负载的
三
实验内容
1
图见书本19页2-3,当RL从0改变到50kΩ,校验RL为10kΩ的时候的最大功率损耗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定义电压源和电阻值
Us=10;
Rs=10000;
RL=0:20000;
p=(Us^2.*RL)./(RL+Rs).^2;
plot(RL,p);
输出结果为
Maximum
power
occur
at
10000.00hms
Maximum
power
dissipation
is
0.0025Watts
2
在图示电路里(书本20页2-4),当R1取0,2,4,6,10,18,24,42,90和186Ω时,求RL的电压UL,电流IL和RL消耗的功率。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设置元件参数
RL=[0
2
4
6
10
18
24
42
90
186];
%
列出要求的参数同元件间关系式以得出结果
UL=48*RL./(RL+6)
IL=48./(RL+6)
p=2304*RL./(RL+6).^2
%
画出要求参数随RL变化的曲线
plot(RL,UL,r+
)
hold
on
plot(RL,IL,m*
)
hold
on
plot(RL,p,ks
)
结果
数据
UL
=Columns
1
through
7
0
12.0000
19.2000
24.0000
30.0000
36.0000
38.4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45.0000
46.5000
IL
=
Columns
1
through
7
8.0000
6.0000
4.8000
4.0000
3.0000
2.0000
1.6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1.0000
0.5000
0.2500
p
=
Columns
1
through
7
0
72.0000
92.1600
96.0000
90.0000
72.0000
61.44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22.5000
11.6250
UL
=
Columns
1
through
7
0
12.0000
19.2000
24.0000
30.0000
36.0000
38.4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45.0000
46.5000
IL
=Columns
1
through
7
8.0000
6.0000
4.8000
4.0000
3.0000
2.0000
1.6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1.0000
0.5000
0.2500
p
=Columns
1
through
7
0
72.0000
92.1600
96.0000
90.0000
72.0000
61.44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22.5000
11.6250
UL
=Columns
1
through
7
0
12.0000
19.2000
24.0000
30.0000
36.0000
38.4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45.0000
46.5000
IL
=
Columns
1
through
7
8.0000
6.0000
4.8000
4.0000
3.0000
2.0000
1.6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1.0000
0.5000
0.2500
p
=
Columns
1
through
7
0
72.0000
92.1600
96.0000
90.0000
72.0000
61.44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22.5000
11.6250
UL
=
Columns
1
through
7
0
12.0000
19.2000
24.0000
30.0000
36.0000
38.4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45.0000
46.5000
IL
=
Columns
1
through
7
8.0000
6.0000
4.8000
4.0000
3.0000
2.0000
1.6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1.0000
0.5000
0.2500
p
=
Columns
1
through
7
0
72.0000
92.1600
96.0000
90.0000
72.0000
61.44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22.5000
11.6250
UL
=Columns
1
through
7
0
12.0000
19.2000
24.0000
30.0000
36.0000
38.4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45.0000
46.5000
IL
=
Columns
1
through
7
8.0000
6.0000
4.8000
4.0000
3.0000
2.0000
1.6000
Columns
8
through
10
1.0000
0.5000
0.2500
p
=
Columns
1
through
7
0
72.0000
92.1600
96.0000
90.0000
72.0000
61.4400
Columns
8
through
10
42.0000
22.5000
11.6250
实验三
正弦稳态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学习matlab复数的运算方法
二
实验示例
1
如图3-1(书本21页),已知R=5Ω,ωL=3Ω,1/ωc=2Ω,uc=10∠30°V,求Ir,Ic,I和UL,Us,并画出其向量图。
使用matlab命令为:
Z1=3*j;Z2=5;Z3=-2j;Uc=10*exp(30j*pi/180);
Z23=Z2*Z3/(Z2+Z3);Z=Z1+Z23;
Ic=Uc/Z3,Ir=Uc/Z2,I=Ic+Ir,U1=I*Z1,Us=I*Z
disp(
Uc
Ir
Ic
I
U1
Us
)
disp(
·幅值
),disp(abs([Uc,Ir,Ic,I,U1,Us]))
disp(
相角
),disp(angle([Uc,Ir,Ic,U1,Us])*180/pi)
ha=compass([Uc,Ir,Ic,U1,Us,Uc]);
set(ha,linewidth,3)
Ic
=
-2.5000
+
4.3301i
Ir
=
1.7321
+
1.0000i
I
=
-0.7679
+
5.3301i
U1
=
-15.9904
-
2.3038i
Us
=
-7.3301
+
2.6962i
Uc
Ir
Ic
I
U1
Us
幅值
10.0000
2.0000
5.0000
5.3852
16.1555
7.8102
相角
30.0000
30.0000
120.0000
-171.8014
159.8056
2
正弦稳态电路,戴维南定理
如图3-3(书本22页),已知C1=0.5F,R2=R3=2Ω,L4=1H,Us(t)=10+10cost,is(t)=5
+5cos2t,求b,d两点之间的电压U(t)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format
compact
w=[eps,1,2];Us=[10,10,0];Is=[5,0,5];
Z1=1./(0.5*w*j);Z4=1*w*j;
Z2=[2,2,2];Z3=[2,2,2];
Uoc=(Z2./(Z1+Z2)-Z4./(Z3+Z4)).*Us;
Zep=Z3.*Z4./(Z3+Z4)+Z1.*Z2./(Z1+Z2);
U=Is.*Zep+Uoc;
disp(
w
Um
phi
)
disp([w,abs(U
),angle(U
)*180/pi])
w
Um
phi
0.0000
10.0000
0
1.0000
3.1623
-18.4349
2.0000
7.0711
-8.1301
由此可以写出U(t)=10=3.1623cos(t-18.4394)+7.0711cos(2t-8.1301)
3
含受控源的电路:戴维南定理
如图3-4-1(书本23页),设Z1=-j250Ω,Z2=250Ω,Is=2∠0°,求负载Zl获得最大功率时的阻抗值及其吸收的功率,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format
compact
Z1=-j*250;Z2=250;ki=0.5;Is=2;
a11=1/Z1+1/Z2;a12=-1/Z2;a13=0;
a21=-1/Z2;a22=1/Z2;a23=-ki;
a31=1/Z1;a32=0;a33=-1;
A=[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
B=[1,0;0,1;0,0];
X0=A/B*[Is;0];
Uoc=X0(2),X1=A/B*[0;1];Zep=X1(2),Plmax=(abs(Uoc))^2/4/real(Zep)
Uoc
=
5.0000e+002
-1.0000e+003i
Zep
=
5.0000e+002
-5.0000e+002i
Plmax
=
625
三
实验内容
1
如图3-5所示(图见25页),设R1=2Ω,R2=3Ω,R3=4Ω,jxl=j2,-jxc1=-j3,-jxc2=-j5,ùs1=8∠0°,ùs2=6∠0°,ùs3=8∠0°,ùs4=15∠0°,求各支路的电流向量和电压向量。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定义各阻抗和电压源
R1=2;R2=3;R3=4;ZL=2*j;ZC1=-3*j;ZC2=-5*j;
Us1=8*exp(0);Us2=6*exp(0);Us3=8*exp(0);Us4=15*exp(0);
%
定义节点电压方程的自导互导矩阵和电流矩阵
Z=[1/R1+1/R2+1/ZL+1/ZC1
-(1/ZC1+1/R2);
-(1/R2+1/ZC1)
1/R2+1/R3+1/ZC1+1/ZC2];
I=[Us1/ZL+Us2/R2;
-Us2/R2+Us3/R3+Us4/ZC2];
%
利用上面两个矩阵和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计算节点电压
U=inv(Z)*I;
%
利用各要求参数与节点电压间关系求各参数
ua=U(1)
ub=U(2)
I1=U(1)/(R1*ZL/(R1+ZL))
I2=(U(2)-U(1))/ZC1
I3=-U(2)/(R3*ZC2/(R3+ZC2))
I1R=U(1)/R1
I1L=(U(1)-Us1)/ZL
I2R=(U(1)-U(2)-Us2)/R2
I1C=(U(1)-U(2))/ZC1
I3R=(U(2)-Us3)/R3
I2C=(U(2)-Us4)/ZC2
ha=compass([ua,ub,I1,I2,I3,I1R,I1L,I2R,I1C,I3R,I2C])
结果如下:
数据
ua
=3.7232
-
1.2732i
ub
=
4.8135
+
2.1420i
I1
=1.2250
-
2.4982i
I2
=
-1.1384
+
0.3634i
I3
=
-0.7750
-
1.4982i
I1R
=
1.8616
-
0.6366i
I1L
=-0.6366
+
2.1384i
I2R
=-2.3634
-
1.1384i
I1C
=
1.1384
-
0.3634i
I3R
=
-0.7966
+
0.5355i
I2C
=
-0.4284
-
2.0373i
ha
=196.0040
197.0040
198.0040
199.0040
200.0040
201.0040
202.0040
203.0040
204.0040
205.0040
206.0040
2
含互感的电路:复功率
如图3-6所示(书本26页),已知R1=4Ω,R2=R3=2Ω,XL1=10Ω,XL2=8Ω,XM=4Ω,XC=8Ω,ùS=10∠0°V,íS=10∠0°A。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
定义各阻抗和电源
R1=4;R2=2;R3=2;ZL1=10i;ZL2=8i;ZM=4i;ZC=-8i;Us=10;Is=10;
Y1=1/(R1*ZC/(R1+ZC));
Y2=1/(ZL1-ZM);
Y3=1/ZM;
Y4=1/(R2+ZL2-ZM);
Y5=1/R3;
%
定义节点电压矩阵
Y=[Y1+Y2
-Y2
0;
-Y2
Y2+Y3+Y4
-Y4;
0
-Y4
Y4+Y5];
I=[Us/R1
0
Is]
;
U=inv(Y)*I;
Pus=Us*(Us-U(1))/R1
Pis=U(3)*Is
结果如下:
Pus
=-4.0488
+
9.3830i
Pis
=
1.7506e+002
+3.2391e+001i
3
正弦稳态电路:求未知参数
如图所示3-6(书本26页),已知Us=100V,I1=100mA电路吸收功率P=6W,XL1=1250Ω,XC=750Ω,电路呈感性,求R3及XL
使用matlab命令为:
ZL1=1250*i;Us=60+80i;ZC=-750*i;I1=0.1;
Z3=(Us-I1*ZL1)/(I1-((Us-I1*ZL1)/ZC))
结果
Z3
=4.5000e+002
+9.7500e+002i
4
正弦稳态电路,利用模值求解
图3-7所示电路中(书本27页),已知IR=10A,XC=10Ω,并且U1=U2=200V,求XL
使用matlab命令为:
clear
XL1=2000/(200-100*1.732)
XL2=2000/(200+100*1.732)
结果如下:
XL1
=
74.6269
XL2
=5.3591
实验四
交流分析和网络函数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学习交流电路的MATLAB分析方法
二
实验示例
在图4-1(书本28页)里,如果R1=20Ω,R2=100Ω,R3=50Ω,并且L1=4H,L2=8H以及C1=250μ
F,求V3(t),其中w=10rad/s.
使用节点分析法后把元素值带入,得到矩阵方程
【Y】【V】=【I】,使用MATLAB命令计算为
Y=[0.05-0.0225*j,0.025*j,-0.0025*j;
0.025*j,0.01-0.0375*j,0.0125*j;
-0.0025*j,0.0125*j,0.02-0.01*j];
c1=0.4*exp(pi*15*j/180);
I=[c1
0
0];
V=inv(Y)*I;
v3_abs=abs(V(3));
v3_ang=angle(V(3))*180/pi;
fprintf(
voltage
V3,magnitude:%f
/n
voltage
V3,angle
in
degree:%f,v3_abs,v3_ang)
voltage
V3,magnitude:1.850409
voltage
V3,angle
in
degree:-72.453299
从MATLAB的结果可以看出时域电压V3(t)=1.85COS(10t-72.45°)
三
实验内容
1
电路图如图所示(书本30页),求电流i1(t)和电压v(t)
使用MATLAB命令计算为
clear
Z=[10-7.5i
5i-6;
5i-6
16+3i];
U=[5;-2*exp(pi*75*i/180)];
I=inv(Z)*U;
i1=I(1);
vc=(I(1)-I(2))*(-10i);
i1_abs=abs(i1)
i1_ang=angle(i1)*180/pi
vc_abs=abs(vc)
vc_ang=angle(vc)*180/pi
结果如下:μ
i1_abs
=
0.3877
i1_ang
=15.0193
vc_abs
=
4.2183
vc_ang
=
-40.8617
所以电流i1(t)=0.3877cos(1000t+15.0193°)
同时电压v(t)=4.2183cos(1000t-40.8617°)
2
在4-4图里(见书本30页),显示一个不平衡的wye-wye系统,求相电压Van,Vbn,Vcn
使用MATLAB命令为
%
定义阻抗
Z1=1-1i;Z2=5-12i;Z3=1-2i;Z4=3-4i;Z5=1-0.5i;Z6=5-12i;
%
定义电压源
Us1=110;Us2=110*exp(-120*pi*i/180);Us3=110*exp(120*pi*i/180);
%
定义阻抗矩阵
Z=[Z1+Z2
0
0;
0
Z3+Z4
0;
0
0
Z5+Z6];
U=[Us1;
Us2;
Us3];
I=inv(Z)*U;
Van=I(1)*Z2
Vbn=I(2)*Z4
Vcn=I(3)*Z6
Van_abs=abs(Van)
Van_ang=angle(Van)*180/pi
Vbn_abs=abs(Vbn)
Vbn_ang=angle(Vbn)*180/pi
Vcn_abs=abs(Vcn)
Vcn_ang=angle(Vcn)*180/pi
结果如下:
Van
=
99.8049
-
3.7561i
Vbn
=-34.4130
-68.0665i
Vcn
=-46.7881
+91.9105i
Van_abs
=99.8755
Van_ang
=-2.1553
Vbn_abs
=76.2713
Vbn_ang
=
-116.8202
Vcn_abs
=103.1342
Vcn_ang
=
116.9789
实验五
动态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学习动态电路的matlab计算方法
二
实验示例
1
一阶动态电路,三要素公式
电路如图5-1所示(书本31页),已知R1=3Ω,R2=12Ω,R3=6Ω,C=1F,Us=18V,is=3A,在t50000))/2/pi;
fhmin=min(fh),fhmax=max(fh),结果为:
谐振频率处的幅频和相频特性
Rse
=
5.0133e+004
f0
=
1.5915e+005
Q0
=
200
Re
=
4.0085e+004
Q
=
40.0853
B
=
3.9704e+003
fhmin
=
1.5770e+005
fhmax
=
1.6063e+005
53
篇3: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报告
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验,物流,电子商务,报告
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熟悉物流装备与物流系统实验时间2010-10-18实验地点实验楼班级电子商务0802学号0805230204姓名姓名学号0805230204班级电子商务0802年级大三指导教师赵益维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熟悉物流装备与物流系统实验室实验日期一
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电子商务与物流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熟悉物流装备与物流系统
实验时间
2010-10-18
实验地点
实验楼
班
级
电子商务0802
学
号
0805230204
姓
名
姓名
学号
0805230204
班级
电子商务0802
年级
大三
指导教师
赵益维
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
电子商务与物流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熟悉物流装备与物流系统
实验室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通过访问物流装备网站,熟悉物流活动中的各种物流装备,如叉车系列、起重设备系列、货架系列、集装箱系列、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系列等。
2.
完成实验后,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物流主要装备的性能,作用,使用方式,以及物流系统组成的有关内容。
二、实验内容
(1)
登陆搜索引擎搜索物流设备,了解其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式等
A.
货架根据分类方式不同可分为不同种类。从适用性及外形上分为:高位货架,通廊式货架,横梁式货架,重力式货架,悬臂式货架,阁楼式货架;从规模上可分为重型托盘货架,中型货架,轻型货架等。下面主要介绍悬臂式货架和轻型货架。
①悬臂式货架
悬臂式货架的性能介绍:
●
采用组合式结构,结构稳定。
●
载重能力好、空间利用率高,与普通搁板式货架相比,利用率更高。
●
适合空间小,高度低的库房,管理方便,视野宽阔。
悬臂式货架的使用方式:
货架高度通常在2.5米以内(如由叉车存取货则可高达6米),悬臂长度在1.5米以内,每臂载重通常在1000KG以内,货物存取由叉车、行车或人工进行。
②轻型货架
③轻型货架的特点
●
轻型冲孔货架的性能美观,用途广泛。成本低廉、
●
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结构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组装轻型料架、工作台、工具车、悬挂系统、安全护网及支撑骨架。
●
冲孔角钢的长度可按刻度快捷切割、用螺丝任意组装、修正并重新安装,这样它既可满足经周密计划的使用,又可满足紧急使用的需要。
轻型货架的使用方式:轻型货架可任意尺寸订制(货架长度不超过两米),承重100KG/层,轻型货架由于其结构的灵活性,又可增加配件变成柜式货架、移动货架及简易平台。可满足工厂、仓库、装配线。
B.叉车系列
叉车包括很多类型: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蓄电池叉车,侧面式叉车,叉腿式叉车,前移式叉车。从另一方面又可以分为电动叉车和手动叉车。电动叉车又分为电动推盘搬运车,电动推高车,内燃叉车,防爆叉车。手动的分为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油桶车等。
下面主要介绍下面两种叉车。
叉车特点介绍
●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性能优越,质量可靠。
●
采用流线型曲面造型设计,整机美观大方。
●
智能化电子监控组合仪表,高可靠性,高准确度。
●
电气系统采用特殊密封结构,安全可靠。
●
整体式护顶架安装方便,造型美观。
此叉车系列的特点
●
高质量的油缸,脚踏式手动式两用升起,起升速度快。
●
多功能鹰嘴抓紧结构,确保搬运安全可靠。
●
适合水平方向的钢制油桶的搬运和堆高。
使用方式
适合55加仑钢制油桶和200L(120L)塑料油桶的搬运和堆高
不能超过1550毫米、
C.起重系列
下面主要介绍起重钳和钢丝绳电动葫芦
竖吊钢板起重钳用途:适用于钢板竖起吊运。
载荷范围:0-8吨
采用低碳优质合金钢锻造而成。
以两只试验为额定载荷,吊运作业中单只或二只配套使用。
只能同时吊运一块钢板,禁止层叠吊运,吊运过程中不得碰撞被吊物。
起吊时,必须将拉环手柄向上以使弹簧拉紧,卸荷时拉环手柄向下,弹簧放松后,钳和钢板才能分离。
试验载荷为2倍最大工作载荷。
严禁超载使用
起重钳的使用方式
横吊起重钳具有水平分布起吊的特点,它在起吊作业时,将横吊夹钳口弹出,夹在所要作业的重物上,拆开时,应将重物着地后,无负荷的情况下,取下吊具.竖吊钢板起重钳设有自锁装置,工作安全可靠。
钢丝绳电动葫芦
钢丝绳电动葫芦性能
结构紧凑、自身轻、效率高、操作简便。配备运行小车可作为架空单轨起重机和电动但梁、电动悬挂等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使用方式:,吊运作业中单只或二只配套使用。
只能同时吊运一块钢板,禁止层叠吊运,吊运过程中不得碰撞被吊物。
起吊时,必须将拉环手柄向上以使弹簧拉紧,卸荷时拉环手柄向下,弹簧放松后,钳和钢板才能分离。
试验载荷为2倍最大工作载荷。
严禁超载使用
(2)通过网上搜索,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由
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这期限七项具体工作构成。或一个角度物流系统的一般基本要素由四个方面组成: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信息要素等等。
同时它的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这些)物流系统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是物流系统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能有效地结合,连接在一起,变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三、实验步骤
(1)认真看实验报告模板,确定从给出的五个系列中选三个:叉车系列,货架系列,起重设备系列。
(2)上谷歌搜索各系列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式。
a:在google上搜索
货架系列
得到的结果。
b:在谷歌搜索引擎中得到链接之后的页面
C:在谷歌上搜
叉车系列的
结果
D.在相关资料的链接上找寻机需要的资料和图片、
四、总结
通过这次上机搜索相关的物流设备,我有如下的心得体会
●
让我对物流设备的系列组成,每个系列的分类方式,以及在每个分类方式下个小类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式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立交和认识。
●
在物流系统中,每个小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在这个小系统里各要素相互联系,是系统稳定。
●
在实践中体会到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的系统,动态的系统。还是一个“人”机系统,始终把人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
●
在此次上机活动中,我还觉得总体来说现在物流设备分来还是不很条理,给人一种很冗杂很没有规律的感觉。
●
在细分的物流系统中对起重系列的各个分类不如其他分类理解的透彻,在选取例子方面也有所欠缺,以后会加以改正。
第11页/共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