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日期:2020-12-26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路径,管理制度,临床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诊疗指南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诊疗小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建立一套具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目的、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被大部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诊疗指南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诊疗小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建立一套具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目的、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诊疗的综合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三条

临床路径管理应坚持:

(一)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第一原则;

(二)临床工作标准化原则,责任落实到人;

(三)院科两级管理原则,多部门分层次监管;

(四)持续改进原则,管理工作有记录、有书面文件。

第二章

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制度

第四条

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为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第五条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六条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一)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1、医务科为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常设机构,负责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日常督导、检查工作;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定期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报告

2、医务科负责协调解决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各科室间存在的问题;负责临床路径实施中依法执业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3、医患沟通办负责协调解决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医患间存在的问题;指导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事项,避免和预防医患纠纷。

4、护理部负责组织开发与修订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单;负责临床路径实施中护士执行临床路径情况日常督导、检查工作;负责监管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满意度调查工作。

5、信息科负责配置和调试信息系统,以满足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要求;负责临床路径相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完成卫生局要求的有关临床路径信息上报工作。

第七条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促进实施本科室各病种临床路径,制定标准化医嘱;

(五)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九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与开发与修订临床路径文本;

(二)与个案管理员共同决定患者是否进入临床路径;

(三)执行临床路径标准化医嘱,对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修订建议。

第十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据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

(二)监测并执行临床路径表单上应执行的项目;

(三)负责患者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四)协助和协调患者按时完成项目;

(五)负责提供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

(六)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

(七)参与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第十一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实施临床路径麻醉相关部分的内容;

(二)对于进入路径的麻醉患者,协助临床医生记录麻醉变异情况,并协助分析麻醉变异原因;

(三)参与临床路径文本中麻醉内容的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与本科室有关的建议。

第十二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临床药学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监测合理用药;

(二)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三)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并协助分析变异原因;

(四)参与临床路径文本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与本科室有关的建议。

第十三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医技科室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时限执行临床路径表单上本科室辅助检查项目;

(二)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并协助分析变异原因;

(三)参与临床路径文本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与本科室有关的建议。

第十四条

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经营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与临床路径文本开发与修订工作,为其提供卫生经济学成本核算建议;

(二)监测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卫生经济学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向实施小组提出建议。

第三章

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订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各临床科室应结合本专业实际,优先实施卫生部已经制订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第十六条

各临床科室自行开发临床路径文本时应按下列条件选择病种:

(一)常见病、多发病;

(二)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第十七条

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第十八条

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单,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项目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来;

(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第四章

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标准;

(二)临床路径文本中所列项目医疗技术服务可及性、连续性有保障;

(三)相关科室有良好的流程管理文本和训练;

(四)关键环节具有质控保障;

(五)有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

第二十条

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进行相关培训。

(一)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委员及指导评价小组成员;

2、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及个案管理员;

3、临床医护人员,药学、医技及其他相关人员;

4、各相关职能处室人员。

(二)培训内容应包括:

1、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

2、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3、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工作流程;

4、科室级培训内容为本专业实施病种的临床路径文本。

(三)培训形式和要求:

1、医院通过讲座、业务例会、院刊宣传等形式进行全员培训;

2、临床科室开展内部讲座学习本专业临床路径文本,并能以多种形式讨论,充分理解临床路径具体实施方法;

3、实施临床路径的医护人员应通过自学掌握本专业病种临床路径文本,并开展临床工作。

第二十一条

临床路径标准化医嘱管理

(一)临床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前应依据医师版临床路径文本在医生工作站按时间(或阶段)制作完成本科室各病种临床路径的标准化医嘱(套餐医嘱);

(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应对标准化医嘱进行审核确认;实施小组组长是标准化医嘱的第一责任人;

(三)标准化医嘱由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修改,未经过实施小组同意任何医师不得随意修改;

(四)医院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后,按相关规定权限管理。

第二十二条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第二十三条

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一)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三)对于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应履行知情告知义务,根据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内容,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相关事宜;

(四)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五)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第二十四条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或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

(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四)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临床路径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

(一)警告值是指患者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的情况,应当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

(二)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应按规定查房,及时发现紧急情况警告值,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入径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紧急情况警告值,应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

(三)入径患者出现紧急情况警告值时,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应立即给予适宜的处理,同时向上级医生报告,以确定或调整诊疗方案;

(四)上级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按变异处理或是否退出临床路径;

(五)已经退出临床路径的病例,当紧急情况警告值解除后,是否再进入临床路径,应重新进行入径评估。

第二十六条

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一)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

(二)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三)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四)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第二十七条

各医技科室做好配合工作,保证按规定时限完成各项辅助检查,不得延误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

第五章

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第二十九条

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订、临床路径文本的制订、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

第三十条

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第三十一条

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第三十二条

执行临床路径的病例,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

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指标列入重点监测范围。

第六章

临床路径信息统计与申报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条

信息统计管理

(一)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衔接;

(二)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由专人负责报送医院信息科及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医院信息科按要求上报市卫生局;

(三)医院信息科根据相关职能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指标的需求情况提供相关数据。

第三十四条

临床路径申报管理

(一)各临床科室新开发或重新修订的临床路径拟实施前应申报;

(二)申报程序

1、各临床科室将开发、修订完成的临床路径文本及实施临床路径申报表报送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2、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对临床路径文本进行审核;

3、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委员按要求进行评估,提出是否同意在临床科室实施的意见,并签字;

4、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的临床路径文本,临床科室应予以修改。

(三)临床路径文本应标记“某年某月版”,新版本下发后,旧版本同时作废。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未按要求执行本制度的科室,将依据医院相关规定予以考核。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2: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总结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总结 本文关键词:试行,路径,颈椎病,临床,中医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总结 本文简介: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编码: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2).总结 本文内容:

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

一、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编码:

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

气滞血瘀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颈椎正侧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4)心电图。

(5)胸部X线。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凝血四项、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牵引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气血亏虚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

康复功能训练及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九)出院标准

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7

凯里市中医医院项痹病(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项痹病(颈椎病)(TCD编码:

BGS000、ICD-10编码:

M47.221+G55.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5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年*月*日

(第1天)*年*月*日

(第2-7天)*年*月*日

(第8-15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

□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作出进一步的诊疗评估。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中医辨证治疗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颈椎X线片

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

□心电图

□胸透或胸部X线片

□对症治疗

□凝血四项

□感染性疾病筛查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治疗

□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外治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对症治疗

□实施中药调理

长期医嘱:

□专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普食

□中医辨证治疗

□松解类手法

□整复类手法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针刺

□灸法

□其他外治法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对症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日常治疗

□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

□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年*月*日

(出院日

第16天)

主要诊疗工作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篇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际合作,倡议,文化产业,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 本文简介:“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2014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访蒙期间的演讲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突出了人文交流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在中蒙两国建交60余年的历程中,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两国间文化交流历经波折。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蒙两国文化产业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 本文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路径研究

2014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访蒙期间的演讲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突出了人文交流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在中蒙两国建交60余年的历程中,受政治关系的影响,两国间文化交流历经波折。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蒙两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基础

中蒙两国间的五缘关系,对中蒙关系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中蒙两国的地缘关系

中蒙两国边境毗邻,二连浩特作为对蒙古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口岸,通过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对接,使集二线与蒙古国纵横南北的中央铁路相连接,将蒙古国与中国内地贯通。借助于边境毗邻的地缘优势,以二连浩特和扎门乌德口岸对接为平台,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2.中蒙两国的族缘关系

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是蒙古族的两个主要集聚地。两地的蒙古族曾共同生活在我国北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他们同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有着共同的民族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中蒙两国具有族缘关系特征。

3.中蒙两国的亲缘关系

中蒙两国不仅是同一民族跨界而居,且中蒙两国蒙古族同根同源,具有独特的亲缘关系。2014年8月份习近平主席对蒙古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被称为走亲戚式的访问。因此,基于亲缘关系的基础上,中蒙间的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有着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4.中蒙两国的商缘关系

蒙古国能源资源丰富,但加工能力低;中国轻工产品、建筑材料、机电产品、果蔬等丰富,但能源资源欠缺,中蒙两国经济互补性促进了跨界民族的商贸活动,使1998年以来至今,中国成为蒙古国第一大投资伙伴和贸易伙伴,体出中蒙两国良好的商缘关系。

5.中蒙两国的文缘关系

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分别是蒙古族集聚地,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特别是两地相通的语言文字,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共同发展的历史上,两地的蒙古族曾共同缔造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蒙两国共有的文化资源,是中蒙两国进行文化产业合作的基础。

二、中蒙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新发展

中蒙两国文化联系始于1952年10月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期间经历了20世纪50

-

60年代的蜜月期、6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的冷冻期、80年代中期-

90年代末的解冻期、2000年以来的活跃期,终于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迎来了文化产业合作的高峰期。

(一)跨境文化旅游成为重点

中蒙两国边境毗邻,两国有漫长的边境线,有若干个对接口岸,具有发展跨境文化旅游的基础与条件。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来,中蒙两国在跨境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1.签署文化旅游合作协议

2014年,中国内蒙古、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建立了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机制。在此背景下,中蒙俄签订了《茶叶之路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无国界旅游试验区,共同打造跨境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2.建立中蒙跨境文化旅游示范区

为配合2014年6月5日获批的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二连浩特市陆续启动了一批重点项目,中蒙跨境文化旅游示范区就是其中之一。该旅游项目整合了二连浩特现有主要资源,将二连浩特市整体创建为中蒙跨境合作文化旅游示范区。

3.举行中蒙俄文化旅游项目洽谈会

借一带一路倡议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良好契机,2015年10月24日中蒙俄三国共聚呼和浩特,就中蒙俄文化旅游合作进行洽谈,项目涵盖跨境旅游线路开发、酒店建设、旅游人才队伍培训、旅游规划、旅游度假区建设等领域。

(二)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为促进中蒙文化交流,通过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活动、举办文化交流年及建立中蒙文化中心,搭建起了中蒙两国间文化产业合作的各种平台。

2015年中国一蒙古国首届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这是中蒙两国间第一个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双边博览会,博览会主题为同行草原丝绸之路,联结合作发展走廊,会议设投资贸易洽谈、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中蒙文化交流活动周等四大板块,通过博览会这一合作与展示平台,快速提升了中蒙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合作。

三、中蒙文化产业国际

合作的不足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蒙间的文化产业合作蒸蒸日上,对增进中蒙间的互信,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纵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蒙缺乏文化产业合作的支撑。

(一)缺乏特色项目开发

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蒙两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莫过于草原文化以及蕴含草原文化内涵的民族歌舞、音乐、民族服饰、马头琴、呼麦等,这些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从目前中蒙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并没有将其深度挖掘。因此,中蒙两国应依托共有的文化资源,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二)缺乏产业合作平台

虽然,内蒙古早在2014年就投资10亿在呼伦贝尔市开工建设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但由于该项目不是国家项目,也不是跨国合作项目,其认可度较低。中蒙两国尚未建立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合作平台,未来建立中蒙两国文化领域的跨境合作区势在必行。

(三)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

中蒙两国共有的文化资源是两国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的基础,比如草原文化,不仅是中蒙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草原丝绸之路所依托的精神内涵。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路等对中蒙两国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中蒙两国并未将其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因此,未来中蒙两国应联合将草原丝绸之路及万里茶路,打造成国际品牌,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

四、促进中蒙文化产业国际

合作的路径

(一)抓特色,做大中蒙两国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竞争的能力。对于中蒙两国而言,有发展跨境旅游的地缘优势、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两国要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1.大力发展中蒙跨境旅游合作

中蒙两国边境毗邻,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及历史文化等优质的旅游资源,通过中蒙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培育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品牌,使跨境旅游成为中蒙两国间的特色项目。

2.务实合作,共同深度挖掘中蒙两国文化艺术资源

蒙古族长调、无伴奏合唱、说唱艺术、马头琴艺术、呼麦、射箭、摔跤、赛马、舞蹈、民间音乐、服装等是中蒙两国共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加大对艺术资源深度合作的挖掘,发扬民族艺术,促进中蒙两国民族艺术共同走向世界。

(二)创品牌,做优中蒙两国文化产业

中蒙两国的文化资源禀赋在国际上已有广泛的认知度,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蒙两国的文化产业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严重滞后于经贸合作的现有程度。文化资源开发的互补性、协作性远远不足。如独具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资源,没有形成实质性合作,就简单的文化旅游也没有形成合作发展,无法打造成草原文化旅游的国际品牌。做优做实文化产业,需要中蒙双方依托文化资源的互补性、文化产品的互补性、文化产业的互补性、人力资源的互补性,合力打造文化品牌,共同走向市场,走向世界,走向繁荣发展。走品牌化道路,是中蒙两国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抓创新,做强中蒙两国文化产业

资源禀赋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要素,而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古老的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文化价值,产出符合市场发展和满足市场消费需要的文化产品,产生新的市场价值,带来丰厚企业利润,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1.内容创新

草原文化内容的创新,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而是从新的视角、新的创意来看待文化资源、研发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资源符合现代人消费观念和欣赏眼光。

2.手段创新

文化具有双重作用,既承担着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又承担着解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作用。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创新,人们需要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新的手段及媒介传递文化信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文化需要。

3.科技创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加入现代科技,制作效果更好、动感更强,也使传统艺术焕发出现代气息。

文化产业的创新表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内容创新是核心、科技创新是媒介、手段创新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创新不仅能使中蒙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也会促进中蒙两国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四)建园区,搭建中蒙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

从文化交流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改变发展观念和思想,还需要改变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改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和协同合作方式。中蒙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产业合作的新方式,解决产业规模化和产业集聚化的问题,而跨境文化产业合作园区的构建就是实现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发展平台。从目前中蒙两国文化产业方面的平台构建来看,文化交流平台已搭建,比如中国一蒙古国博览会的举办,中国在蒙古国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及孔子学院等,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尚属空白。文化园区建设既是继承、挖掘、弘扬富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中地,还是文化艺术集中展示的场所和产品集散地。各文化企业通过入住园区,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通过与其他文化企业相互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链,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形成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五)拓市场,助推中蒙两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中蒙两国文化产业共同的发展方向,合作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强地走向国际市场,拓展市场空间,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彰显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1.科学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开发文化产品

中蒙两国的文化资源既有相似的文化禀赋,又有明显的内涵差异和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首先需要共同建立协同发展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机制,共同深度挖掘中蒙两国特有文化资源,生产特色产品,共同形成文化产品的产业链,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夯实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基础。整合文化资源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自文化资源的特色,形成强强联合,构筑文化经济发展的生命共同体,谋求联合开发,共同发展。深度挖掘不是对现有资源进行破坏,而是对其内涵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转化成物质产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是中蒙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基础。

2.大力发展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

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是实现中蒙两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凡是文化大国必定是文化贸易大国。从中蒙两国的发展的实际来看,两国有相似的文化资源,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产值较低。因此,未来中蒙两国在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要提高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中蒙文化产业真正走向世界市场。

    以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