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日期:2020-12-28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本文关键词:高考,大纲,地域,总复习,地理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本文简介:优化训练基础达标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据此完成1~2题。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最高效的分别是()A.水路、铁路B.公路、航空C.航空、管道D.铁路、公路2.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社会经济3.从横滨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的港口城市是

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本文内容:

优化训练

基础达标

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据此完成1~2题。

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最高效的分别是(

)

A.水路、铁路B.公路、航空

C.航空、管道D.铁路、公路

2.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河流D.社会经济

3.从横滨向东航行,可以到达的港口城市是(

)

A.温哥华、旧金山B.纽约、魁北克

C.利马、瓦尔帕莱索D.奥斯陆、伦敦

解析:第1题,公路机动灵活,航空运速最快,效率最高。第2题,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第3题,从日本横滨向东航行可到达太平洋东岸的温哥华和旧金山。

答案:1.B

2.D

3.A

(2010江西九江模拟,3~4)山东省将建设“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公路以济南为中心,已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公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实现了快速直达、当日往返。“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业已形成。据此完成4~5题。

4.山东省高速公路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了山东地区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

B.主要是政府的规划,为了平均分布路网

C.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各大城市的分布

D.主要考虑山东经济的发展,很少考虑到全国的路网分布

5.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

A.以联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

B.以直达为主,兼顾沿线经济点[来源:zyy100.com]

C.以行车高速为主,不考虑地形因素

D.以联系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发展为主

解析:第4题,影响高速公路布局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城市分布对其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第5题,高速公路以直达运输为主。

答案:4.C

5.B

2008年2月,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雨雪灾害。正值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车站,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据此完成6~7题。

6.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由此出现了“春运”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客流量过大

②出行时间分散

③客流集中于公路运输

④民工潮

A.①③B.③④[来源:Z.yy100.Com]

C.①④D.②③

7.恶劣的天气会给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下列运输方式中,受大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

A.铁路B.高速公路

C.水运D.航空

解析:我国由于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同时,城市建设也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每年到了春节前后,由庞大的民工潮、学生潮等造成的客流量大,从而形成了“春运”现象。在现代的主要运输方式中,受大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铁路运输。

答案:6.C

7.A

8.澳大利亚农矿产品出口到美国东部海岸,其海上运输最快捷的路线是(

)

A.南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

B.南太平洋、印度洋、开普敦附近、大西洋

C.南太平洋、麦哲伦海峡、大西洋

D.南太平洋、台湾岛以东洋面、北太平洋

解析:最快捷的航线是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航线。

答案:A

9.下图为“世界铁路大陆桥示意图”,关于①②③三图大陆桥连结的各大城市,其共同之处有(

)

A.大陆桥东端的城市都是本国首都

B.

大陆桥东端的城市位于大河冲积平原上

C.

大陆桥西端的城市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

D.

大陆桥西端的城市都会受到附近海域寒流的影响

解析:②(美国)和③(印度)东端城市分别为纽约和加尔各答,不是本国首都,且纽约不在大河冲积平原上,③西端城市附近海域无寒流。大陆桥西端的气候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大于0

℃。

答案:C

10.(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2月15日8时,首架“裁弯取直”直航班机东航MU2075航班由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前往台北桃园机场,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来源:状元源zyy100K]

材料二:“两岸直航”路线示意图。

(1)航道“裁弯取直”中的“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说明,若台北与上海实现飞机直航较绕经香港、澳门飞行,其好处有哪些。

(3)台商支持“两岸直航”一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商在大陆投资和经商人员迅速增长。试分析吸引台商选择大陆投资经商的主要因素。

解析:在台湾和大陆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前,从台湾飞往大陆的航班必须转道香港,这样既增加了航程,又增加运费。由于大陆的优惠政策、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台商对大陆的亲情等因素,台商选择在大陆投资经商。

答案:(1)香港

(2)缩短航程的时间,降低运费。

(3)①大陆实行开放政策,提供优惠条件;②大陆市场潜力巨大;③大陆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④台商对大陆的亲情。[来源Z,yy100.Comm]

能力提升

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与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W、X、Y、Z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来源状.元.源Z.y.y.100K]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来源状元源网]

12.我国货运按运输距离的远近划分为短途、中途、长途货运,从运费考虑,中途货运宜选择(

)

A.水运B.铁路C.公路D.航空

解析:第11题,我国客货周转量最大的是铁路,故W为铁路;水运以货运为主,故Y为水运;民航以客运为主,故Z为民航。第12题,公路适宜短途运输,铁路适宜中途运输,水运、航空适宜长途运输。

答案:11.B

12.B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据此完成13~14题。

13.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14.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

解析: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可知,①线适合铁路运输,②线适合水运,③线适合航空运输,④线适合公路运输。

答案:13.C

14.A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哈石油管道的开通对我国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能源、运输已成为两地合作的重点。据此完成15~16题。

15.中哈石油管道西起里海,经阿拉山口,可与新疆境内的石油管道接轨,这种走向主要考虑了(

)

A.距离最短,节省钢材

B.能充分利用我国境内现有的管道设施

C.与亚欧大陆桥平行,交通便利

D.地势无明显起伏,便于施工

16.中哈石油管道的开通,将有助于(

)

A.改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渠道相对集中、运输方式过于依赖海运的现状

B.避免因石油泄漏而产生的全球海洋污染问题

C.开发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稳定世界石油市场、调整世界能源结构

解析:第15题,中哈石油管道的走向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因素,与新疆境内的石油管道接轨是为了能充分利用我国境内现有的管道设施。第16题,中哈石油管道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渠道相对集中、运输方式过于依赖海运的现状。

答案:15.B

16.A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每年的春运高峰和五一、十一的假日消费黄金周,出行难总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因此我国需要建设更多的铁路,包括发展高速铁路。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2008年10月批复2万亿元铁路投资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据此完成17~19题。

17.我国计划修建高速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

)

A.大型化B.高速化

C.专业化D.综合化

18.重要的铁路干线布局时力求从城市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

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来源状元源|Zyy100K]

C.使中小城市扩展成为大城市

D.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19.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起骨干作用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D.水路运输[来源状

源网]

解析:第17题,世界交通运输发展有三大趋势,即高速化、网络化和专业化,修建高速铁路是高速化的体现。第18题,从城市边缘经过,可改善城市的交通条件,并带动城市的发展。第19题,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显著,铁路以其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等优点,在我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中起骨干作用,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答案:17.B

18.A

19.C

20.下图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①是_____________海,③是_____________运河;图2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图。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图1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4)图1中③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来源状元源zyy100K]

解析:考查西亚地区和第二亚欧大陆桥相关知识。伊兹密尔位于土耳其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它连接了亚欧大陆的两端,是一条最便捷的通道。图中③处是苏伊士运河,从水运的速度、运量、投入、成本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1)地中

苏伊士

(2)特点:冬温多雨,夏热干旱。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来源状

源网]

(3)陇海—兰新线。连云港。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岸)。

(4)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篇2:复习考试大纲规定本学科复习考试范围和要求

复习考试大纲规定本学科复习考试范围和要求 本文关键词:复习,考试大纲,本学科,考试范围

复习考试大纲规定本学科复习考试范围和要求 本文简介: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大纲(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一、考试范围:《中国概况》二、考试要求:规定文科综合考试在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上测试,区分考生对复习考试大纲所规定知识内容掌握的水平。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方法和时间:开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二)试

复习考试大纲规定本学科复习考试范围和要求 本文内容:

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大纲

(文科综合)

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中国概况》

二、考试要求:规定文科综合考试在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上测试,区分考生对复习考试大纲所规定知识内容掌握的水平。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法和时间:开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中国地理----约25%;中国历史----约35%;中国经济与政治----约25%;中国科技文化教育----15%。

(三)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40%,每小题2分,共30题,满分60分;非选择题约60%(包括填空每空1分,共15分;填图每项1分,共7分;)简答题(含名词解释、材料题、问答题、读图分析、综合分析等)共58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50%;中等难度题----约30%;较难题----约20%。

复习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考查外国学生对中国概况的了解,知道中国的有关方针、政策,主要涉及中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为外国学生对中国的知道程度提供一个参照。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章

中国的国土

第一节

地理

一、中国的面积与位置

识记:中国的海陆位置;中国的陆地面积及其在世界各国陆地面积中的排位;中国的主要邻国。

二、中国的海洋和岛屿

识记:中国的“四大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的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应用: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三大岛屿和大连、上海、香港、高雄等港口的位置。

三、中国的地形和山脉

识记:中国地形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理解: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掌握名称、位置〕

应用:在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昆仑山、大兴安岭、秦岭、太行山)、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分布位置。

四、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识记: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澜沧江是5条中国主要的外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和内陆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是中国四大淡水湖。

理解:长江和黄河的发源于青藏高原。长江是中国的

“黄金水道”。长江、黄河的水利资源丰富,长江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应用: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澜沧江、塔里木河、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的位置。

第二节

中国气候

识记:中国气候的两个重要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理解: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中国从北到南有亚寒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气候带分布。

第三节

资源

一、土地资源

识记:中国土地类型的三个特点。中国耕地集中分布的地区。中国四大林区的名称。内蒙古大草原是中国最著名的天然牧场。

二、生物资源

识记: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

应用:列举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和植物各5种。

三、矿产资源

识记: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特征。山西大同被称作“煤炭之乡”。黑龙江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鞍山铁矿是中国最大铁矿产地。

理解:中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西电东送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

应用: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山西大同煤矿、大庆油田、鞍山铁矿的位置。

第四节

行政区划

识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应用:能列举中国5个主要省级行政区名称。能在地图上找到北京、上海、重庆、西安、南京、广州、香港的位置。

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

一、

古代史部分

(一)原始社会时期

识记:中国早期猿人化石: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母系氏族公社主要代表:仰韶文化。父系氏族及其主要代表:龙山文化。西安半坡村属于仰韶文化遗址。

应用:能在地图上找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西安半坡村所在的的省份。

(二)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

识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商、周三朝的起始时间及更替顺序。

理解:商朝的青铜冶炼达到相当高水平,并已有了比较定形的文字(甲骨文),西周实行分封制。

(三)春秋、战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识记: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百家争鸣”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学派:儒家学派孔子、孟子,道家学派老子、庄子,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墨家学派墨子。

理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社会发展,产生社会变革。

(四)从秦到东汉——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

识记: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第一次全国农民大起义;秦朝、西汉、东汉的王朝更替顺序;王莽新朝;黄巾军起义。

理解: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五)从三国到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鼎盛时期

识记: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先后顺序;八王之乱;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建立;

理解:从三国到唐朝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

应用:结合地理知识掌握西晋、东晋古都的地点。

(六)从五代到元代——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时期

1,识记:从五代到元代朝代的更替;马可?波罗;宋朝和元朝的时代特点;辽、金、西夏与宋朝的对峙;元朝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全国的王朝。

2,

理解:宋朝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元朝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应用:结合地理知识掌握北宋、南宋古都的地点。

(七)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弱时期

识记:清朝是满族统治全国的王朝;李自成农民起义;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明清的时代特征;中国资本主义孱弱的原因。

二、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识记:中国近代史的时间划定;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

太平天国革命

识记: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田朝天亩制度》;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北京条约》。圆明园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理解:太平天国革命的背景、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

中日甲午战争

识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门户开放政策。

理解:《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影响。

(四)

百日维新

识记: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百日维新。

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五)

义和团运动

识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结果和影响;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六)

辛亥革命

识记: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爆发时间;中华民国的建立。

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二、

现代史

(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背景。

(二)北伐战争

识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过程;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

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识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征;遵义会议。

理解: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四)抗日战争

识记: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

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五)解放战争

识记:解放战争的爆发和结束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三、

当代史

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四个阶段。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得的成就。

第三章

中国的人口

识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1年11月1日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约13亿。汉族占总人口的约92%。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理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

第一节

民族状况

识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主要是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信仰宗教。

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的特点:第一,分布地区广,占地面积大;第二,大杂居,小聚居;第三,资源、物产十分丰富;第四,靠近边疆,人口稀少,相对落后。

应用:列举若干中国少数民族的名称。

第二节

民族政策

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与压迫;第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第四,废除落后的旧制度,实行民主改革;第五,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第六,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第七,坚持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节

发展变化

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差、底子薄,与汉族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但是,通过政府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给以巨大的支援,加上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差距已变得越来越小。

第五章

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治体制

识记:知道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的政治体制有三个根本制度: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三是政治协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现有的8个民主党派。

第二节

政府机构

识记:中国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称为国务院。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下设若干行政部门以管理国家各方面事务。如:外交部、国防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等。

第三节

司法制度

识记:中国的司法制度分为侦查制度、审判制度、监督制度三大部分。有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三大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负责侦查,人民法院负责审判,人民检察院负责监督。国家的最高公安机关是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六章

中国的经济

第一节

前进历程

识记:从1953年开始,中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有计划的发展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理解: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经过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9年—1957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第二个时期,1958年—1965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第三个时期,1966年—1976年,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第四个时期,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最好时期。

第二节

经济成就

识记:“三资”企业指的是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合作企业。煤炭工业:中国煤炭储藏量居世界第一。电力工业: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化学工业:化肥和化学纤维年产量居世界第一。轻工业:电冰箱、洗衣机等消费品产量世界第一。

理解: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中国目前从总体来说,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已经实现小康,正向全面小康过度。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存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第三节

改革开放

识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决定要搞改革开放。1980年,中国创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1988年,开放海南并成立海南省,使海南成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89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目标是要把浦东建设成为21世纪现代化的象征,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中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外国的资金和先进技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

理解: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近20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除了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等原因外,关键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目标是,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进入“小康”,2020年进入“全面小康”,21世纪中期成为现代化强国。

应用:能根据材料分析中国近2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列举中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第七章

中国的科技

一、

古代科技

(一)农业方面

识记:四大农书的名称及编纂时代;战国著名水利工程的名称。

理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农业的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二)冶金技术

识记:中国商朝已有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中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理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对后世先进的冶铁技术出现和瓷器的发明有相当的影响。

(三)医学药物学

识记:中国古代的名医:扁鹊、华佗(掌握人名及时代);中国古代的著名医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本草纲目》(掌握书名)。

(四)

建筑技术

识记:古代建筑的代表:赵州桥与李春;(掌握赵州桥的建造朝代与工匠李春的名字);古代建筑著作的代表:宋朝李诫《营造法式》。(掌握朝代、书名、作者)

(五)

纺织印染技术等

识记:丝绸制造是中国首先发明的技术,也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古代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因此被称作“丝绸之路”;《九章算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数学专著;祖冲之与圆周率;张衡与“浑天仪”、“地动仪”;郭守敬与“授时历”。

二、

四大发明

识记: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被称作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理解:指南针起于战国时期的“司南”;火药的发明缘于炼丹过程中的发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制作技术成熟,被认为是纸的发明人;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三、

当代科技

识记: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最先完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中国的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大大提高,中国航天技术的主要成就。

理解:中国古代科技于16世纪以后日趋衰弱的主要原因;

:应用:列举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八章

中国的教育

第一节

古代教育

识记:中国的官学先于私学存在,孔子是中国私学的创始人;书院是高级形式的私学教育,宋代有“四大书院”,(掌握四大书院的名称)。

理解:官学、私学、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类型。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尊孔读经。

第二节

近现代教育

识记:中国近代第一所“洋学堂”是1862年创办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改革令使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具备了近代学校的特点。

第三节

当代教育

识记:1986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九年;知道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知道基础教育的学制;知道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制。

理解:理解新中国教育面貌的根本性变化;理解新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

中国的传统思想

第一节

儒家思想

识记:知道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大流派;知道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及其生活年代;知道儒家经典“六经”的具体名称;知道《论语》的主要内容、作者和历史地位;知道孟子的生活年代和所著的儒家经典著作;知道荀子的生活年代和主要著作;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和采纳者;知道宋明理学的由来、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要著作;知道“四书”的具体名称和编者。

理解:理解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理解对孔子的辨证评价;理解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理解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应用:孔子儒家学说主要方面及内容;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异同;汉代经学、宋明理学对原始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儒家学说的辨证评价。

第二节

道家、法家等思想

识记:知道道家学说的历史地位;知道道家创始人和《老子》;知道庄子和《庄子》;知道法家思想的形成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知道墨家、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

第三节儒学在海外

识记:知道受儒学影响最大的地区;知道儒家思想传播到欧洲的大致时期和历史地位。

理解:理解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亚洲国家的深远影响。

第十章中国的文学

第一节

古代文学

识记: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八个阶段;知道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对古代不同时代文学突出成就与特点最高度的概括;知道《离骚》的创作时期和作者;知道《史记》的作者和创作时代;知道“建安文学”和“三曹”以及他们诗歌的总的特点;知道中国第一大“田园诗人”及其代表作;知道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和“新乐府运动”;知道唐代的杰出诗人的姓名;知道柳永词的主要特点和“婉约词派”;知道辛弃疾词作品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知道陆游及其代表作。知道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知道《西厢记》、《赵氏孤儿》、《柳毅传书》、《汉宫秋》、《潇湘雨》、《梧桐雨》、《琵琶记》等著名剧作及其作者;知道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及其作者和主要内容;知道《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理解:理解《诗经》

“风”、“雅”、“颂”各自的含义;理解李白诗歌的特点和独特风格;理解杜甫诗歌的取材、特点和艺术风格;

理解苏轼的代表作和其对词方面的贡献;理解关汉卿的历史评价及其剧作的主要内容、代表作和艺术成就;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点、语言特征和历史地位。

应用:能结合《早发白帝城》、《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中的句子分析李白诗歌的特点;能结合《浪淘沙·赤壁怀古》简单分析苏轼词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文学

识记: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点;知道中国现代文学的四个发展阶段;知道郭沫若的作品《女神》的主要内容。知道茅盾的作品《子夜》的主要内容;知道老舍及其代表作;知道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理解:理解鲁迅的生平和历史地位,列举鲁迅小说的主要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

第三节当代文学

识记:知道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时期;知道中国当代文学的四代作家;列举中国当代文学的著名作者和作品。

第十一章中国的艺术

一、书法·绘画

识记:知道中国汉字的特点;知道中国汉字发展的几个阶段;知道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书法家的姓名和所处朝代;知道中国的三大碑林;知道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题材。

理解:理解“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产生时期和各自特点,并能简单识别;

二、音乐·舞蹈

识记:知道中国最早的系统论述音乐的著作及其作者;列举5个中国传统乐器的名称;

知道中国舞蹈艺术史的转折点。

理解:理解中国舞蹈史上的最高峰及其体现。

三、戏剧·电影

识记:列举中国传统戏曲的种类和主要剧种;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名称及其拍摄时间。

理解:理解京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位、艺术特点(音乐、角色、服装)。

四、曲艺·杂技

识记:知道中国曲艺的四大种类;知道杂技在中国成为独立表演艺术的时代;知道中国杂技艺术的两个繁荣时期。

第十二章

中国的习俗

第一节

婚姻家庭

识记:1950年中国婚姻法公布,标志着新型的婚姻家庭在法律保护下建立。1987年的新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2岁,女20岁。中国的四种家庭类型:单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第二节

节庆假日

识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的现代节日: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中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藏族藏历年等。

应用:列举中国的主要节日。

第三节

饭菜酒茶

识记:中国的饭菜种类繁多,鲜美可口。其最具影响的特色风味可分为“四大系统”:黄河下游的山东菜系、长江上游的四川菜系、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的江苏和浙江菜系、珠江及南方沿海的广东菜系。中国的传统酒类主要有黄酒、白酒。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茶叶的国家,被称为“茶叶的故乡”。公元780年,唐朝陆羽写的《茶经》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

理解:中国的饭菜讲究色、香、味、形,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主要决定于材料的选择、刀切的方法、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搭配、烹调的方法。中国饭菜的做法与吃法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的作用:解渴、助肠胃消化、招待客人、作为馈赠他人的礼品。

应用:列举若干中国的名酒、名茶。

第十三章

中国的旅游

识记: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黄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六大古都、三大石窟寺、长城、苏州园林等文化名胜)

理解:中国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意义。

运用:列举若干中国主要旅游景点的名称。

第十四章

中国的国际交往

识记:中国古代的国际交往:丝绸之路;唐僧;鉴真;郑和下西洋。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9

篇3:华北电力北京《通信网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华北电力北京《通信网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本文关键词:通信网,教学大纲,北京,理论基础,华北电力

华北电力北京《通信网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本文简介:通信网理论基础课程编号:00500500课程名称:通信网理论基础英文名称:BasicTheoryofCommunicationsNetwork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对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先修课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通信网的基本理

华北电力北京《通信网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本文内容:

通信网理论基础

课程编号:00500500

课程名称:通信网理论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时:48

分:3

适用对象: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通信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排队论,业务分析,可靠性以及规划设计等。了解电话通信网和ISDN。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本要求?

掌握近代通信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其中包括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排队论,业务分析,可靠性以及规划设计等。了解电话通信网和ISDN的基本概论和网络构成。

?基本内容?

1.绪论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以及组成和发展趋势。

2.通信网的组成要素

终端设备,传输系统,交换设备,通信网规程。

3.通信网路设计基础。此部分为重点。

图论,路径选择问题,站址选择问题,流量分配。

4.排队论以及网内通信业务分析。此部分为重点和难点。

排队论基础,M/M/1排队,M/M/m(n)排队,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多址通信。

5.通信网的可靠性。此部分为重点。

可靠性理论概要,通信网可靠性的定义,通信网的连通性

6.通信网的规划设计

通信业务预测,市话网的设计,用户环路设计,中继路由的组织与计算。

7.电话通信网

电话网路结构,路由及路由选择,SDH传输网的结构,电话网编号计划。

8.ISDN

ISDN的定义和基本特征,ISDN的结构和用户网络接口,ISDN的寻址和编号,ISDN业务,B-ISDN。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于课堂讨论,讲授与讨论基本达到:8:2。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机

1

绪论

1

0

0

0

1

2

2

通信网的组成要素

1

0

0

0

1

2

3

通信网路设计基础

10

0

0

0

10

20

4

排队论以及网内通信业务分析

10

0

0

0

10

20

5

通信网的可靠性

8

0

0

0

8

16

6

通信网的规划设计

10

0

0

0

10

20

7

电话通信网

4

0

0

0

4

8

8

ISDN

4

0

0

0

4

8

合计

48

0

0

0

48

96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材:《通信网理论基础》,石文孝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通信网理论基础

》,周炯盘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年版。

六、补充说明

大纲执笔者:翟明岳

大纲校对者:

大纲审核者:

制定日期:

    以上《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高考总复习大纲版地理: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