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射频工程基础知识百题答疑:网优篇(京信通信) 本文关键词:射频,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答疑,通信
移动通信射频工程基础知识百题答疑:网优篇(京信通信) 本文简介:网优篇83、什么是小区选择?小区选择的判决依据是什么?用户开机或脱网时选择服务小区的过程称为小区选择。小区选择的判决依据是C1,其值为C1=Rxlev-Rxlev_Access_Min其中,Rxlev为用户接收到的某小区的当前接收电平Rxlev_Access_Min为该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RXP)一
移动通信射频工程基础知识百题答疑:网优篇(京信通信) 本文内容:
网
优
篇
83、什么是小区选择?小区选择的判决依据是什么?
用户开机或脱网时选择服务小区的过程称为小区选择。小区选择的判决依据是C1,其值为
C1=Rxlev-Rxlev_Access_Min
其中,Rxlev为用户接收到的某小区的当前接收电平
Rxlev_Access_Min为该小区的最小接收电平(RXP)
一般而言,用户在某地开机或脱网后选择服务网络时,可以接收到周边多个小区的网络信号,用户选择哪一个小区的载频作为服务信号就是判别各个小区C1值的大小。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用户选择C1最大的小区作为服务小区。
作为室内覆盖工程而言,如果电平设计太低,则极易造成在窗边、大厅等处因信号比外界弱而导致室内用户选择室外网络的情况出现。
84、什么是小区的优先级?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通过人为地设置来影响移动台优先选择某些(个)小区作为移动的服务小区。小区的优先级用CBQ(Cell_Bar_Qualify)来表示。
CBQ有二个取值:CBQ=0
优先级为正常
CBQ=1
优先级为较低
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置优先级为“正常”,即CBQ=0。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微蜂窝应用、双频组网等,运营商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类型的小区,此时可以将这类小区的优先级设为“正常”,而将其它小区的优先级设为“低”。
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只有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合适小区不存在时(所谓合适是指各种参数符合小区选择的条件,即C1>0且小区没有被禁止接入等),才会选择优先级较低的小区。
下述的两个范例说明了合理应用参数CBQ的意义。
例一:
假设如下图的小区覆盖情况,图中每个园表示一个小区。由于某种原因小区A和B的业务量明显高于其它相邻的小区,为了使整个地区的业务量尽可能均匀,可以将小区A和B的优先级设置为低,而其它小区优先级为正常,从而使图中阴影区中的业务被相邻小区吸收。必须指出,这种设置的结果是小区A和B的实际覆盖范围减小,但它不同于将小区A和B的发射功率降低,后者可能会引起网络覆盖的盲点和通话质量的下降。
A
B
图1
CBQ用于均匀小区业务量
例二:
如下图所示,假设某微小区B与一宏小区A重叠覆盖一区域(图中阴影区)。
A
B
图2
微小区情况下CBQ的应用
为了使微蜂窝B尽可能多地吸收B区的业务量(尤其是B区的边缘),可以设置小区B的优先级为“正常”,小区A的优先级为“较低”。这样在小区B的覆盖范围内无论其电平是否比小区A的低,只要符合小区选择的门限,移动台将选择小区B。
85、什么是最小接入电平?
为了避免移动台在接收信号电平很低的情况下接入系统(接入后的通信质量往往无法保证正常的通信过程),而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通信质量且无谓地浪费网络的无线资源,在GSM系统中规定,移动台需接入网络时,其接收电平必须大于一个门限电平,即:移动台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RXP。
对于某些业务量过载的小区,可以适当提高小区的RXP,从而使该小区的C1和
C2值变小,小区的有效覆盖范围随之缩小。但RXP的值不可取得过大,否则会在小区交界处人为造成“盲区”。采用这一手段平衡业务量时,建议RXP的值不超过-90dBm。
86、什么是小区重选?小区重选的判决依据是什么?
当用户在空闲状态下从一个小区穿越到另一个小区时,用户就会选择质量较好的另一个小区作为当前服务小区,这个过程就是小区重选。小区重选的判决依据是C2。
C2是基于参数C1并加入一些人为的偏置参数而形成的。加入人为影响是为了鼓励移动台优先进入某些小区或阻碍移动台进入某些小区,通常这些手段都用来平衡网络中的业务量。
对于室内环境的慢速用户而言,C2主要由CRO(CELL_RESELECT_OFFSET,以下简称CRO)决定。
C2=C1+CRO
CRO的调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对于业务量很大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小区中的通信质量较低时,一般希望移动台尽可能不要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将CRO设置得小些。
第二,对于业务量很小,设备利用率较低的小区,一般鼓励移动台尽可能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情况下,建议设置CRO在0~20dB之间,根据对该小区的倾向程度,设置CRO。倾向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
第三,对于业务量一般的小区,一般建议设置CRO为0,PET为640秒从而使C2=C1,也即不对小区施加人为影响。
87、什么是切换?切换有哪些几种类型?设置相邻小区切换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切换是指当用户在通话状态下,为了保证一定的通话质量,用户从一个服务小区(载频)转换到另一个服务小区(载频)的过程。
切换有五种类型:基于功率预算(PBGT)的切换、基于上下行信号电平(Rxlev)的切换、基于下行信号质量(RxQual)的切换、基于距离的切换、基于话务量的切换。
切换和小区重选的差别在于:切换是指用户在通话状态(Active)下的一种过程,而小区重选发生在空闲(Idle)状态下。
在以宏、微蜂窝为信源的室内覆盖工程中,合理设置室内外小区的切换关系非常重要。为了尽量让室内宏、微蜂窝吸收话务量,提高室内分布系统的利用率,应让室内用户在通话时尽量占用室内小区载频。在设置相邻小区时应注意:
多做一些由室外往室内的切入关系;
选择二到三个质量良好的室外小区做切出关系;
增大切出门限(增加切出的困难);
减小切入门限(减小切入的困难)。
88、室内覆盖工程中,用户在空闲状态下占用室内信号,但在通话状态下却占用室外信号,为什么?
说明小区重选过程正常(符合设计要求,用户留在室内小区),但切换过程不正常。此时用户在室内却没有使用室内系统的载频。导致的原因有:
与室外载频强度相比,室内系统电平设计过弱,较易切换到室外载频;
室内切换到室外的门限过低;
解决办法:
调整功率:一般而言是增高室内载频的强度
调整天线位置:调整室内天线的位置,将天线尽量移至窗边,增强窗边等位置的载频强度(此时注意泄漏)
调整切换算法:增大切出门限,如原来的HandOverMargin=0,可将其改成6dB,即只有当室外载频比室内载频强6
dB以上时才能切到室外载频。
89、基站距离参数对直放站中继距离的影响
对于GSM基站而言,其最大覆盖范围由参数MS_Max_Distance(呼叫建立过程中的最大距离限制)决定,当该值取值为>63时,基站覆盖范围最大,为35公里。
采用直放站进行覆盖时,不管采用何种直放站(射频直放站或光纤直放站),其工作范围必受限于下列条件:
直放站至基站的距离+直放站覆盖范围+直放站自身时延(含光纤时延)12dB。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在其室内能接收到来自较远基站的信号,如果这些外来的信号与室内信号是同频,则会对室内信号造成同频干扰,降低室内信号的C/I,从而导致话音质量变差。
对CDMA网络而言,用户的正常通话除了必须保证一定的话音强度外,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值,该值在工程上要求Ec/Io>-12dB。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在其室内能接收到来自较远基站的PN码,如果这些外来的PN码与室内信号是同PN码,则会对室内信号造成同PN码干扰,降低室内小区的Ec/Io,从而导致话音质量变差。
解决的办法是:
提高室内小区的信号,缺点是容易造成泄漏,影响室外大网
降低室外大站的信号,缺点是为了室内小区而牺牲室外大站,不可行
通过定向板状天线进行室内窗边覆盖,缺点是造价太高,不经济
篇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 本文关键词:南京,算法,信息工程,实验,分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 本文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最长公共子序列实验(实习)日期6.10得分指导老师系计软专业软件工程班级3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能够熟悉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这个算法(2)掌握并应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二、实验内容使用动态规划解决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给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 本文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算法设计与分析
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
最长公共子序列
实验(实习)日期
6.10
得分
指导老师
系
计软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3
姓名
学号
一、
实验目的:
(1)能够熟悉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这个算法
(2)掌握并应用动态规划算法解决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
二、
实验内容
使用动态规划解决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给定2个序列X={x1,x2,…,xm}和Y={y1,y2,…,yn},找出X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三、
实验步骤
源代码: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xd
{
public
static
List
re=new
ArrayList();
static
int
m,n;
static
int
c[][];
static
char
b[][];
public
xd(){
String
in;
char
x[],y[];
BufferedReader
buf=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do{
try{
do{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一个字符串:“);
in=buf.readLine().trim();
}while(in.equals(““));
in=“S“+in;
x=in.toCharArray();
do{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字符串:“);
in=buf.readLine().trim();
}while(in.equals(““));
in=“S“+in;
y=in.toCharArray();
char
b[][]=new
char[x.length][y.length];
int
c[][]=new
int[x.length][y.length];
int
len=lcsLength(x,y,b,c);//计算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
System.out.println(“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为:“+len);
if(len==0){System.out.println(“没有公共子序列!“);return;}
else{
lcsPut(x.length-1,y.length-1,x,b);
int
size=re.size();
System.out.print(“最长公共子序列为:“);
for(int
i=0;i=c[i][j-1]){
c[i][j]=c[i-1][j];
b[i][j]=
↓
;
}
else{
c[i][j]=c[i][j-1];
b[i][j]=
→
;
}
System.out.print(c[i][j]);
}System.out.print(“/n“);
}
for(int
i=0;i<=m;i++){
for(int
j=0;j<=n;j++){
System.out.print(b[i][j]);
}
System.out.print(“/n“);
}
return
c[m][n];
}
//求公共子序列
public
static
void
lcsPut(int
i,int
j,char
x[],char
b[][]){
if
(i==0
||
j==0)
return;
if
(b[i][j]==
↘
){
lcsPut(i-1,j-1,x,b);
re.add(x[i]);
}
else
if(b[i][j]==
↓
)
lcsPut(i-1,j,x,b);
else
lcsPut(i,j-1,x,b);
}
//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jsc
xd=new
xd();
}
}
四、
实验截图
篇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关键词:科技大学,北京,培养,智能,方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简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前沿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掌握智能系统与工程、智能信息处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内容: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前沿技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掌握智能系统与工程、智能信息处理和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本科毕业后能在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的应用、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文运用能力;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6.掌握智能系统的分析和应用的基本方法;
7.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8.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二、专业方向及特色
(一)专业方向
本专业下设两个方向:方向一为智能系统与工程,方向二为智能信息处理。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学习以智能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具有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一般智能科学的原理、分析方法和智能系统设计方法的同时,加强系统集成、测试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智能系统与工程”方向着重学习与“机器智能”有关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在智能控制方法与技术领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集成的研究、设计、开发及应用的工程应用人才。
“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着重学习与“信息智能”有关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从事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工程应用人才。
三、学制与学位
(一)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为3—6年;
(二)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主干学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机器人学、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人机对话与交互、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
六、课程与实践体系结构图
(一)课程体系结构图
一
C语言程序设计
二
电路分析
控制工程数学基础
三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四
计算机软件基础
控制理论
五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模糊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六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智能网络
计算机仿真
机器人学
人机对话与交互
七
专家系统
智能机器人
机器学习
智能信息处理
学期
计算机基础模块
电工电子模块
智能基础理论模块
系统集成基础模块
智能系统与工程模块
智能信息处理模块
专业模块
大学体育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
工程制图
军事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工科基础模块
(二)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毕业设计
综合创新类
智能系统与工程课程设计(方向一)、智能信息处理课程设计(方向二)、
专业实习
机器人控制课程设计、综合电子设计
专业实训类
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专家系统(方向一)、智能机器人(方向一)、机器学习(方向二)、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二)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控制理论
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仿真、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智能网络、机器人学、人机对话与交互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
基础类
物理实验
专业认识与实践
注:图中弧形框表示课内实践教学,方形框表示独立实践教学。
第四学年
第三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一学年
七、毕业合格标准
(一)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形势政策课合格;
(二)完成本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
(三)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八、对培养计划的必要说明
(一)培养计划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大部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安排了上机、实验等环节。此外,独立安排了40周的各类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在整个教学计划进程中不断线。
(二)实践教学条件
1、我校自动化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服务于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电子类基础课程的实验,电子工艺实习和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等电子类独立实践教学,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电子设计等开放性实验。
2、我校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与智能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下设智能网络实验室、智能检测技术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复杂智能系统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和智能体模拟实验室,分别服务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仪表、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智能信息处理、人机对话与交互、计算机仿真、模式识别、图象处理、机器视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产品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以及机器人控制课程设计、智能系统与工程课程设计、智能信息处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独立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三)师资条件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老、中、青教师人数的比例为0%∶5%∶5%,整体结构合理。
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100%。主讲教师资格比例为90%,达到国家A级标准。
目前承担的教学任务量是2~3门课程/人年,适应每级2个行政班的教学任务。计划连续两年每年引进1名博士和专职实验员,以满足专业发展需要。
(四)本培养计划于2008
年
4月26日通过了在本校举行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专家论证会的评审。
九、附表
附表一: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表二: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附表三:学时学分分配表
附表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课
内
学
时
课内学时分配
考核学期
学期安排及平均周学时数
讲
课
上
机
实验
/
实践
考
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公
共
基
础
课
必修
1BH07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36
6
1
3
1BH07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2
36
6
3
3
1BH07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8
22
6
4
2
1BL0700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64
64
5
4
1BL08001-4
大学英语(1)(2)(3)(4)
16
256
256
1-4
4
4
4
4
1BL09001-2
高等数学A(1)(2)
11
176
176
1-2
5.5
5.5
1BL09007
线性代数A
3
48
48
1
3
1BL090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3
48
48
4
3
1BL09013-14
大学物理A(1)(2)
6.5
104
104
2-3
3.5
3
1BL10001-4
大学体育(1)(2)(3)(4)
8
120
120
1-4
2
2
2
2
1BL14001
军事理论
2
32
32
1
1BH11001
C语言程序设计
3
48
32
16
1
3
小计
64.5
1008
974
16
18
20.5
15
12
11
4
专业基础
课
必修
0BH01003
工程制图
2.5
40
30
10
1
2.5
0BH20004
电路分析D
4
64
48
16
2
4
0BL03901
控制工程数学基础
3
48
48
2
3
0BH20012
模拟电子技术B
4
64
48
16
3
4
0BH20021
数字电子技术A
4
64
48
16
3
4
0BH03301
控制理论
4.5
72
56
16
4
4.5
0BH03903
计算机软件基础
4
64
48
16
4
4
0BH03303
数字信号处理
3
48
40
8
5
3
0BH0390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
64
48
16
5
4
0BH03305
模糊控制
3
52
40
12
5
3
0BH03306
人工神经网络
3
52
40
12
5
3
0BH03307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3.5
60
48
12
5
3.5
0BH03308
计算机仿真
3
48
32
16
6
3
0BH03309
模式识别
3
48
40
8
6
3
0BH03310
人工智能
3
52
40
12
6
3
0BH03311
智能网络
2.5
40
32
8
6
2.5
小
计
54
880
686
26
168
2.5
7
8
8.5
16.5
11.5
专
业
课
限
选
0XH03301
方向一
机器人学
2.5
44
32
12
6
2.5
0XH03302
专家系统
2.5
44
32
12
7
2.5
0XH03303
智能机器人
2.5
44
32
12
7
2.5
0XH03304
方向二
人机对话与交互
2.5
44
32
12
6
2.5
0XH03305
机器学习
2.5
44
32
12
7
2.5
0XH03306
智能信息处理
2.5
44
32
12
7
2.5
小计
方向一
7.5
132
96
36
2.5
5
方向二
7.5
132
96
36
2.5
5
合
计
126
2020
1756
42
222
23
22
20
19.5
20.5
14
5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续)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必修学分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课
内
学
时
课内学时分配
考核学期
学期安排及平均周学时数
讲
课
上
机
实验
/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专业任选课
选修课
18学分
0RH09007
计算方法
2.5
40
32
8
3
2.5
0RH03301
微控制器技术
2.5
44
32
12
4
2.5
0RH20951
EDA技术
2.5
40
24
16
4
2.5
0RH03302
DSP原理及其应用
2.5
40
32
8
4
2.5
0RH03303
数据库新技术
2.5
40
32
8
5
2.5
0RH03906
基于PC架构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2.5
40
28
12
5
2.5
0RH03305
计算机控制系统
2.5
40
32
8
5
2.5
0RH03306
机器视觉
2.5
40
32
8
6
2.5
0RH03307
图像处理
2.5
40
32
8
6
2.5
0RL03901
系统辨识
2
32
32
6
2
0RH03309
数据挖掘与处理
2.5
40
32
8
6
2.5
0RL03310
专业英语阅读
2
32
32
6
2
0RH03311
信息网安全
2.5
44
32
12
7
2.5
0RH03312
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
2.5
40
32
8
7
2.5
0RH03313
智能控制
2.5
40
32
8
7
2.5
0RH03314
智能仪表
2.5
40
28
12
7
2.5
0RH03315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5
40
28
12
7
2.5
0RH03316
智能产品技术
2.5
40
28
12
7
2.5
公共任选课
选修课
12学分
人文社科类
建议选修不少于4学分的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类课程
经济管理类
计算机类
外语类
理工类
附表二: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
学时
开设学期
备
注
1BS14001
军训
2
2
1
部队
0BS03301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
(专业认识与实践)
2
2
32
1
企业、院内
1BS09001-2
物理实验A(1)-(2)
3.5
56
2、3
院内
1BS15001
公益劳动
1
1
4
院内
0BS20045
电子工艺实习
2
2
32
4
院内
0BS20042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2
2
32
4
院内
1BS07001
公共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2
2
5
院内
0BS03302
机器人控制课程设计
2
2
32
6
院内
0BS20044
综合电子设计
2
2
32
6
院内
0BS03303
专业实习
2
2
7
杭州、武汉
0BS03304
智能系统与工程课程设计
2.5
2.5
40
7
方向1限选,院内
0BS03305
智能信息处理课程设计
2.5
2.5
40
7
方向2限选,院内
0BS03306
毕业设计
17
17
8
院内
合计
40
附表三:
学时学分分配表
项
目
学
时
百分比(%)
学分
百分比(%)
理
论
课
程
教
学
公共基础教育
公共基础课
1008
40.32
64.5
32.91
公共任选课
192
7.68
12
6.12
专业基础教育
专业基础课
880
35.20
54
27.55
专业教育
专业限选课
132
5.28
7.5
3.83
专业任选课
288
11.52
18
9.18
总计
2500
100
156
79.59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
40
)周
40
20.41
合
计(毕业生学分要求)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