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日期:2021-01-0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施肥,大面积,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本文简介: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耕地面积6340多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4亿亩次左右,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据统计,2001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48.2万亩(529.88万ha),总产2539.47万吨。其中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

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本文内容:

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耕地面积6340多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4亿亩次左右,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据统计,2001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948.2万亩(529.88万ha),总产2539.47万吨。其中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2850万亩(189.77万ha)和2614万亩(174.27万ha),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8.32%

;总产分别为1185.83万吨和776.35万吨,占粮食总产的77.27%。油菜种植面积1429万多亩,占全省油料作物面积的67.31

%,总产177.87万吨,占油料总产(300.81万吨)的59.13%。全省化肥使用量280.74万吨(

折纯量,下同),其中氮肥126.93万吨,磷肥48.52万吨,钾肥27.95万吨,复合肥77.34万吨。氮磷钾使用比例约为1:0.45:0.25。肥料是农业增产的物质基础,其增产贡献率达60-80%。多年来,我省供肥、用肥矛盾突出,市场有什么肥,农民用什么肥,测土配方,有方无肥,供肥养分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肥料利用率低,报酬递减明显。氮肥当季利用率约为35%,磷肥利用率20%,钾肥也只50%左右。因而造成化肥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据资料分析,全省每年仅不合理施肥一项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多亿元。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作物需肥规律以及肥料效应规律,提出氮

、磷

、钾肥料配合施用的科学施肥技术,把施肥技术与肥料供应紧密联系在一起,实行测土、配方、供肥施用一条龙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如果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全省每年就能节约化肥2.8万吨,节省投入1亿多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根据农业部农农发[2000]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工作,建立一批技术重点示范区”的精神,我站从2001年开始,连续三年选择9个市,重点实施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三年来,由于项目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区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施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1

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实施时间

本项目从2001年春季开始至2004年夏季结束,历时三年多。实施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油菜。

1.2

项目实施内容

1.2.1测土分析。对项目区的土壤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解其成土母质,土壤分类,划片管理,抽取土样,分析化验,主要项目有: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部分土壤主要微量元素,取得土壤肥力的数据资源。

1.2.2制定目标产量。根据作物单位产量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并确定该作物的敏感营养元素。目标定产的确定,一般以地块前三年作物平均产量为基础,低肥力土壤增加15-20%,中肥力土壤增加10-15%,高肥力土壤增加5-10%,作为目标产量。经验公式计算:

目标产量=前三年平均产量×(1+增产幅度%)

根据目标产量可以计算其施肥量。施肥量公式:

施肥量(kg/亩)=(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1.2.3

配肥供肥。组织专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作物、施肥习惯,

对理论数据进行修正,确定最佳施肥方案和肥料配方,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配肥点,省站或各市县分别派专人将配方进行物化,采购优质原料,把单质的氮、磷、钾养分配制成配方肥料,并根据需要添加微量元素,化虚为实,将实物提供给农民使用。

1.2.4施肥指导。在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同时,提供一系列高产栽培措施及施肥技术指导,在各市(县)建立高产示范片,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1.3项目计划指标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工作,实行

“测土、配方、生产、供肥、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改变传统施肥和盲目施肥陋习,重点项目区稻麦油作物应用面积达40-50%,作物增产8%以上,每亩节约施肥成本10-20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有效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化肥利用率提高1-2个百分点,减轻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2001-2004年度全省每年计划重点推广平衡施肥面积1200万亩,其中:水稻400万亩,小麦550万亩,油菜250万亩。每年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宣城市:水稻50万亩,油菜50万亩;

安庆市:水稻50万亩,油菜50万亩;

合肥市:水稻50万亩,油菜50万亩;

六安市:水稻100万亩,油菜50万亩;

巢湖市:水稻50万亩,油菜50万亩;

滁州市:水稻100万亩,小麦50万亩;

阜阳市:小麦250万亩;

亳州市:小麦200万亩;

淮北市:小麦50万亩。

2

项目实施成效

2.1

项目完成面积

各项目区经三年的努力,全面超额完成实施面积。据统计,9个市三年累计完成实施面积3983.7万亩,超额完成10.65%。其中:水稻应用面积

1355.4

万亩,超额完成12.95%,小麦应用面积1851.9万亩,超额完成12.23%,油菜应用面积776.4

万亩,超额完成3.5%。见表1-3。

2.2

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

2.2.1

测土配方,应用配方肥料。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操作程序是:测土分析-拟定配方-配置肥料-供肥-施肥指导-信息反馈-调整配方。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项目区三年累计有代表性的采集土样14283个,常规

分析所得数据71415个,拟定肥料配方或推荐施肥方案100多个,先后建立配肥点15个,配置和应用配方肥料(开始称BB肥)31.5万多吨,推荐使用专用复合肥123万多吨,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物资保障。见表4。

表1

水稻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完成面积情况表

单位:万亩

实施地点

三年计划面

2001年

实施面积

2002年

实施面积

2003年

实施面积

三年累计实施面积

比计划增减(+、-%)

宣城市

150

51.3

52.5

53.4

157.2

4.8

安庆市

150

50

50

50

150

-

合肥市

150

53

55

60

168

12

六安市

300

103.2

103.2

103.2

309.6

3.2

巢湖市

150

50

50

50

150

-

滁州市

300

106.5

128.7

185.4

420.6

40.2

1200

414

439.4

502

1355.4

12.95

表2

小麦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完成面积情况表

单位:万亩

实施地点

三年计划面

2001年

实施面积

2002年

实施面积

2003年

实施面积

三年累计实施面积

比计划增减(+、-%)

亳州市

600

200

215

240

655

9.17

阜阳市

750

256

253

262

771

2.8

淮北市

150

50

50

50

150

-

滁州市

150

79.1

95.1

101.7

275.9

83.93

1650

585.1

613.1

653.7

1851.9

12.23

表3

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完成面积情况表

单位:万亩

实施地点

三年计划面

2001年

实施面积

2002年

实施面积

2003年

实施面积

三年累计实施面积

比计划增减(+、-%)

宣城市

150

50.3

50.8

51

152.1

1.4

安庆市

150

50

50

50

150

-

合肥市

150

53

55

60

168

12

六安市

150

52.1

52.1

52.1

156.3

4.2

巢湖市

150

50

50

50

150

-

750

255.4

257.9

263.1

776.4

3.5

表4

测土分析和配方专用肥使用情况表

单位:个,万吨

采样数(个)

分析数据(个)

建立配肥点

使用配方肥

推荐应用专用肥

亳州市

3800

19000

2

10

16

阜阳市

6000

30000

1

5

25

淮北市

1500

7500

1

3.5

3

滁州市

1000

5000

2

3

24

合肥市

400

2000

2

1

12

六安市

198

990

3

3

13

巢湖市

200

1000

1

2

10

安庆市

185

925

1

2

10

宣城市

1000

5000

1

2

10

14283

71415

14

31.5

123

2.2.2

提高单产水平,增产增收

通过实施平衡施肥,农作物的单产普遍得到提高。据三年的实施情况统计,水稻亩增产幅度39.5-80kg,增产率9.4-17.88%,平均增产58.6

kg,增产率13.52%;小麦亩增产幅度29-49.2kg,增产率8.66-16.42%,平均增产38.5

kg,增产率13.4%;油菜亩增产幅度10.5-36.2kg,增产率8.97-35.14%,平均增产20.7

kg,增产率15.17%。见表5-8。水稻产区通过平衡配方施肥,农艺及经济性状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抗倒伏较强,粒多饱满,增产增收。如岳西县调查,该县田头镇蒋志成户种植两优培九杂交稻,实施平衡施肥,单产达690公斤,比往年同品种亩增稻谷75公斤,增产幅度达12.2%。在亳州市和阜阳市的小麦项目区,亩产400公斤以上的田块比比皆是,如涡阳县耿皇乡、张园乡的项目区小麦示范对比田间测产结果,每亩较常规施肥增产小麦60-93公斤,增幅16.2-28.3%,每亩增收75元左右。在油菜主产区,通过平衡施肥,油菜的有效分枝数、结荚数、千粒重都有所提高,对抵抗油菜菌核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如肥东县西山驿镇王祖明户通过平衡施肥后,同比亩产增产15.5公斤。9个市项目区三年累计增产稻谷79.395万吨,小麦71.361万吨,油菜籽16.106万吨,新增总产值181357.4万元,见表5-8。

2.2.3

降低生产成本、增效节能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平衡施肥,肥料利用率可提高2-3个百分点,因此可以减少肥料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通过测土配方,科学配肥,减少了肥料浪费和施肥的盲目性,在技术操作中还考虑了肥料的长效性,这样就可以减少施肥次数,具有省力、省工、省时特点。据统计分析,水稻平均每亩节约肥料成本13.88元,小麦平均每亩节约肥料成本14.36元,油菜平均每亩节约肥料成本11.7元,三年合计节约肥料成本54497.7万元,见表5-8。

2.2.4

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不仅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而且也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由于改变了偏施单一肥料的习惯,全面均衡地供给养分,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性,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又配套了科学栽培措施,提高了化肥利用率,降低了肥料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硝酸盐含量及在生态环境中的残存量,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遏制了农田水质的进一步恶化,改良了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防止了土壤的侵夺性生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途径。由于抗逆性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农药的施用量,如油菜田实施了配方施肥后,油菜菌核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10-20%左右;小麦实施配方施肥以后,茎粗杆壮,白粉病、赤霉病发生率降低了30%左右;水稻实施配方施肥后稻瘟病降低10%左右。

2.3

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2.3.1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及配方施肥普及面。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区三年累计培训农技人员3000多人次,培训农民52万余人次,印发放宣传资料和明白纸240多万份。通过科技下乡,开展科技宣传,技术培训,示范带动和现场指导,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普及了科学种田知识,加速了科学种田技术的推广。据调查,项目区良种配套率达到90%以上,高产栽培技术覆盖率85%,对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满意率达95%以上。

2.3.2

涌现出大批的种田专业户。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作物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增产增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许多被荒废的土地又被重新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耕地的浪费。如以往种田成本高,农产品价格低,抛荒无人耕种的土地,一些村民承包后,实行稻一油轮作,利用平衡施肥技术确保高产,其收益也不亚于出外打工。

2.3.3

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显著的增产效益,使广大农民认识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打破了传统的耕作思想,激发了农民对新鲜事物的热情,谁先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先富裕起来,守旧是没有出路的。同时,通过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识别和反对伪科学。

2.3.4

对肥料生产厂家的影响。平衡配方施肥的推广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配方肥料的使用,而我们对配制配方肥料的原材料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求颗粒均匀,且养分要保证,水分要低,这样就使得市场上的配方肥料的原材料供应一度紧张,随着配方施肥的全面推广,要求量越来越大,一些化肥生产厂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取得了一些启发,他们改善了以往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转而生产一些专门用来制作配方肥的原料及一些有针对性配方的复合肥料,将单一的肥料生产与科学施肥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当地的一些化工企业的生产,同时也给肥料经销商带来了新的机遇。

2.3.5

促进了其它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曾经有个农民这样说过:“以前农业部门下来推广什么技术,真正让我们乐于接受的不多,这个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让我省心、省力又增产还挺方便实用的,看样子技术性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今后有什么新的技术我们真要好好学学。”由此可见,平衡施肥技术以其真正的实用性和简便易行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赞赏,也为其它农业技术的推广做出好的示范。

3

主要技术措施的应用

3.1调查土壤类型,做好土壤肥力分析。安徽地跨江淮大地,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种目繁多,其自然的土壤肥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上安徽省所适宜种植作物较多,南北作物品种及轮作方式都各不相同,农民的施肥习惯也有所不同,这样对土壤地力的影响就有所不同,因此,要做好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做好地力分析是关键。各项目区都配备有自己的土肥测试中心,条件好的还配有原子吸收仪,这样就为随时分析土壤肥力提供物质保证。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每一种土壤类型采集2-3个样,取样要有代表性,测试项目有:全氮或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对作物敏感元素如锰(小麦)、硼(油菜),锌(水稻)等要做一定的测验。皖南地区土壤类型较多,以红壤和黄红壤为主,呈酸性,肥力不均,配方较为复杂。长江以北,砂姜黑土分布较广,全N量在0.13%左右,速效磷较低,速效钾120毫克/100克土左右,是中、低产土壤之一,采用有机无机配方施肥效果更好。而在有些项目区近年来因大量施用磷铵,磷的含量已大大得到提高,因此磷在配方中已不是占主位,配方中可以适当提高N、K含量。在淮河两岸,缺钾症状明显,因此在配方中增加了钾的含量等等,通过大量的土壤地力分析为提供最佳肥料配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做好农作物需肥规律、需肥量分析。只有了解了作物生育期内的需肥情况及其需肥量的多少,才能有效地分析需提供肥料量的多少和进行有效分配,我们对三种作物都作了一定的分析。

水稻需肥情况:水稻每生产100公斤稻谷,约需N

2公斤,P2O50.9公斤,K2O

3.5公斤。水稻整个生产阶段,一般被分成秧苗期和大田期。秧苗期的苗床施肥也很重要,播前5天需将苗床肥均匀混入10-15厘米土层,以确保秧壮苗肥。大田期需氮、磷

、钾比例一般为1:0.5:1.75。增施钾肥、硅肥、锌肥增产效果较为明显。

小麦需肥情况:根据多年研究结果:小麦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1-1.5公斤,氧化钾(K2O)2-4公斤,三者之比为3:1:3。高产小麦对氮素吸收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在分蘖至越冬期(15%左右),第二高峰在拔节至孕穗期(40%左右),磷素积累量在前期相对较少,后期增长较快,越冬、拔节、开花期吸收量最高,磷素的两个吸收高峰分别在分蘖期(30%)和抽穗至成熟期,钾素的两个吸收高峰分别在分蘖至越冬(30%)和拔节至孕穗开花(60%),小麦施用锰肥效果比较明显。

油菜需肥情况:油菜每生产100公斤油菜籽,需N5.8公斤,P2O52.5公斤,K2O

4.3公斤。油菜有直播、移栽两种栽培方式,大田油菜对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致为:1:0.43:0.74,油菜对氮、钾需要量比较大。

3.3综合分析,提出最佳配方。有了基础资料后,还必须根据历年产量情况,科学确定能获得的目标产量,采用以产定量法,组织省站专家及各市、县技术推广人员,依据掌握的土壤肥力资料,结合农作物的需肥规律,采用人工或计算机进行仔细分析计算,提出初步配方,然后根据当地的施肥习惯、气象条件及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确定当地切实可行的实用配方。每年都根据测土和种植作物情况拟定100多个配方,配置配方肥进行应用,通过跟踪服务,检验配方可行性,并不断修正,提高准确性和实用性。如水稻常用的配方有:

20-10-15,23-12-10,23-12-15,18-10-12等

;小麦常用的配方有:

28-14-10,26-12-12,23-12-10等;油菜配方有:

18-12-10,20-10-10,16-12-8等等。可以根据不同地点和作物适当调整配方并添加微量元素肥料,满足实际需要。在作物生长周期内,跟踪指导服务。

3.4

采用“测、配、销、售后服务”一条龙服务,将配方技术物化。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家务农的大都是一些老幼妇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同时也力不从心,为确保配方施肥技术的顺利推广,根据省情,采用“测、配、产、供、推广”一条龙服务方式,将单纯的配方施肥技术直接物化,变技术为产品,形成技术载体,即将作物所需的单质元素肥料根据专家提出的配方,通过自行设计的计算机配肥程序计算出原料配比,把不同的肥料重新组合成一种新肥料,供应农民。为保证肥料质量,精心组织原材料,氮素采用国营大型企业生产的大颗粒尿素,磷素采用大型企业生产的磷铵和颗粒磷肥,钾素则用进口的大颗粒氯化钾,微量元素尽量使用自产的高质量的金地来系列微肥。为减少中间费用,在项目区的土肥站都设有配肥点,由专门人员负责配制,并在产品合格证上注明施用方法,方便农民科学用肥,同时经常组织技术推广人员下乡,在田间地头做用肥示范,指导农民使用。这种实实在在的“配方肥料”很快就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为简便配肥程序,提高效益,我们自行设计了配肥小软件,配肥小软件的设计:利用现成的桌面办公系统和电子表格原理,将计算公式先行设计到电子表格中,然后将基本的数据如:配方(N、P、K、微量元素量)、原材料价格、所需配数量等按要求输入到表格中,这样就可直接知道所需各原料的数量及该批材料的成本。基本格式参看附件。

3.5

配套农业科学实用技术

3.5.1秸秆还田及有机肥的应用。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元素,特别是富含钾素,如果都能把它们返回到土壤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颗粒结构

,对当季作物的抗旱保墒、抑制杂草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所得效果绝不亚于家畜粪肥。目前,秸秆还田除了“留高茬”外,一般以翻压还田形式为多,由于缺乏配套的机械和良好的方法,翻压后的秸秆往往影响整地、播种或移栽质量,发生水田飘秧,旱地漏风跑墒和秸秆分解与秧苗争肥争水等矛盾,有的就将秸秆直接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还会滋生火灾。因此我们在项目区也推广各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经过2-3年的秸秆还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31mg/kg左右,速效钾增加17mg/kg-21mg/kg,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2.45%,同时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一季能节省灌溉1-2次。

3.5.2科学的施肥方法。目前农民普遍喜好单施化肥习惯,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都不科学,肥料的利用率低,因此我们强调合理调控氮肥施用量,适当增加其它营养元素,尽量避免元素间的瓶颈效应,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这通过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同时在科学的施肥方法上我们做了大量的指导:第一、改一次施肥为多次施肥。除基肥外,再做适当的追肥,如小麦追施返青或拔节肥,油菜追施腊肥、苔肥和根外喷硼,水稻追施分蘖肥和穗肥。第二、化肥深施。许多农民为图省事,往往将化肥撒施在泥土表面上,经风吹日晒,养分特别是N素就被挥发到空气中,雨淋后就沿田沟流失到水中,造成环境污染,作物吸收的反而很少。因此建议将化肥深施到土壤下2-3厘米处,也可机械深施,试验证明,化肥深施可大大提高化肥利用率。第三、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既促进了有机肥的分解,又使化肥减少被土壤固定的机会

,从而促进了作物的吸附,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3.5.3高产栽培技术。为了确保配方施肥技术的效益,我们配套宣传了栽培技术,从种子选择到收获处理都有一定的指导。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选用优质品种,采用旱育或半旱育形式,配制专用的苗床肥进行育壮秧,做到壮秧移栽。大田每亩施用45%水稻配方肥料35公斤作基肥,采用直插或抛秧方法移植壮秧,苗期、分蘖期各追施一次氮肥,苗期喷施一次锌肥,同时做好水稻田除草及日常的水分管理,前期促进稳长,培育壮杆大穗,后期防早衰倒伏促成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优质小麦品种,如皖麦38,做好科学施肥及田间灌溉,每亩施用50%的小麦配方肥料50公斤,一次施入或60%作基肥,40%作追肥,注意追施拔节孕穗肥,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锰肥,做好病虫害特别是赤霉病的防治,适时收获,防止霉烂。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优质品种培育壮苗,实行壮苗移栽,大田施足基肥,追施苗肥,重施腊肥。基肥采用40%的油菜配方肥(加入一定的硼肥)每亩30公斤,苗肥浇人粪尿,喷1-2次速溶硼肥,腊肥采用厩肥,同时做好水分管理,防治菌核病,生育期间要中耕松土1-2次,及时收割。

4

保障措施

4.1建立组织领导体系,确保措施上传下达。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牵涉到千万农户,只有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才能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其组织形式:省领导(技术)小组

-

市(县)领导(技术)小组-

乡、镇(领导技术)组-

示范户。推广方法:省市组织,县乡发动,村民实施。。自项目实施后,省、市(县)、乡(镇)各级领导对平衡配方施肥都比较支持,认为它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都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安徽省土肥总站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主要技术骨干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和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市(县)则以土肥站也相应成立领导组和技术组,具体负责本地的项目实施,组织采样分析数据,建立配肥点。乡、镇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则负责当地配方肥料落实到户,协助省、市、县技术人员的技术推广工作。如安庆市土肥站在项目实施后就积极按照方案要求,分析化验土壤,建立配肥点,与实施县签订有关技术推广任务合同,并组织在太湖县开了现场会,促进了当地平衡配方施肥的发展。

4.2建立技术推广体系和示范片。由于传统的耕作制度影响及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新的科学技术很难被他们接受,他们一般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为打消农民的顾虑,提高农民兴趣,各项目市、县都积极建立示范片,以示范促推广。三年累计设立千亩以上的示范片400多个,在乡(镇)还联系示范户,通过优惠供肥、技术指导等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同时在整个生育期内定期派技术人员对示范片和示范户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把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作为校正配方的依据。如涡阳县每年设立的3-5个千亩以上的示范片,并跟踪服务,做好信息反馈,效果很好,小麦成熟期的喜人景象令周围农民称赞不已。

4.3多渠道建立宣传体系。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一个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宣传是无法推广的,省站领导小组的同志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从项目推广的一开始就积极着手印制宣传资料、明白纸,利用送科技下乡和农民赶集的机会送到农民手中,同时各地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技术培训、制作宣传光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配方施肥的好处,有的地方如涡阳还专门配制宣传车,走街串户进行宣传。据统计,自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来,每年都组织2-3次科技下乡活动,举办技术培训班

500余场次(其中省办4次),直接受训人员52万余人次,印发技术宣传资料和明白纸240

多万份。有的地方还制作光盘发至乡镇进行宣传。省里每年都召开现场会,学习交流,促进提高。有的县区在技术推广中还一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由农民被动接收方式改为农民田间受辅导方式,变“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为“合作伙伴和良师益友”的关系,给农民提供更多的田间实践操作技术,通过三年不懈的宣传推广,项目区农民对平衡施肥技术的好处深信不疑,并在应用中得到实惠。

4.4

开展评比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一项新技术推广项目的成功与否与整个过程监管的力度大小息息相关,为此,项目组根据《稻、麦、油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任务要求制定出定性、定量、全省统一的《稻、麦、油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验收办法》,逐级签订合同,采取分级验收、申报的方法,评定达标乡(镇)、达标市(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在每年的“全省土肥工作会议”上进行全面评比,对开展好的市、县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如宣城市、安庆市、六安市、合肥市、阜阳市、亳州市等土肥站,对项目的落实、管理都做得很好。通过评比,互相交流了经验,改进了不足,从而保证了稻、麦、油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按质按量顺利实施。

5

问题与建议

5.1问题

5.1.1推广资金紧缺,影响推广力度。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是根据农业部农农发[2000]1号文件精神开展的,由于配套资金少,许多准备开展的活动都无法展开。比如:我们的宣传资料不能普遍发到项目区人手一份,纸张选用便宜的,易破碎。想制作一点宣传带给各个乡、镇发上一盘也因费用较高而放弃,最终只拍了一些宣传照片,印了少量的宣传画给乡镇推广点宣传,就连项目评比的奖品也是精打算等抠出来的小奖品,有的地方不得借用别的经费,这样极大地影响了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及推广所达到的效果,如果资金比较充足的话,我们就可以扩大宣传,加强激励机制,达到大幅超额完成目标的效果。

5.1.2部门间横向联系不够,上下联动力度不足。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从表面上看上土壤肥料部门的事情,实际上它牵扯到方方面面,从这几年的推广过程就能看出,光土肥部门来推广这项技术有些独木难支的感觉。从推广技术上讲,离不开政府部门,其它农业推广部门的支持,从配方施肥的物化载体来讲,离不开技术监督部门的支持,从技术实施到位来讲,更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我们希望这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技术能得到各级领导部门及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与认可。

5.1.3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物化载体配套设施与技术缺乏,影响技术大面积推广。如果说只推广技术而没有实在的东西,要求农民按照技术规范去做一般很难做到的,农民喜欢简单明了的东西,所以我们选择了载体的形式,称之为“配方肥料”。配方肥料的原材料要求比较严格,质地要均匀,含水量要低,目前在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颗粒均匀,大小一致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同时配制配方肥料的机械也很缺乏,就是有一些,生产出的产品也不太理想,这也大大制约着配方肥料的配制和推广范围。

5.1.4

配方肥料缺少政策扶持和条例管理。

由于配方肥料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的物化载体,是一种技术肥料,与现行的肥料有内涵上的区别,它的生产者、生产过程都与其它肥料不一样。不能用现行的《肥料管理办法》来管理,但目前又没有针对它而制定的管理办法,这给市场的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政府部门也没有对此项工作引起重视,对这种新兴的肥料缺少一定的呵护和扶持,更加大了配方肥料与农民之间的距离,虽然二者都很需要接触对方,但无奈于无渠道可走,使得配方肥料最终难以顺利地走到田间地头。

5.2

建议

5.2.1

要提高社会认识。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实行

“测土、配方、生产、供肥、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的路子,是推动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我省科学施肥水平的必由之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使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应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5.2.2要给予政策支持。目前我省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中,配肥站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受到生产许可证和技术标准等因素的限制,管理部门把配肥站简单的等同于工业生产企业加以管理,增加工作的难度。建议取消生产许可证,实行推广许可证,并制定出台测土配方施肥相关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2.3要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必须给予资金支持。平衡施肥是动态发展的技术,随农业的发展而有更高的要求,应设立项目,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工作,还应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其他农业项目中,增加测土配肥站和基层农化服务网络建设的内容,解决农民测土难、配肥烦琐的问题,使农民真正享受到测土配肥服务和应用配方肥料。

6

发展前景分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合理使用是获得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农资产品价格较高,种田成本越来越高,加上肥料的乱施滥用,导致农民收益降低。同时环境受污染严重,农产品品质降低,科学施肥已迫在眉捷,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区,它通过对土壤肥力的详细分析,对农作物需肥状况的多年研究,在充分考虑到肥料吸收利用的平衡规律下,进行科学配方,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平衡施入土壤。确保高吸收利用,低流失固定,增产节本。另一方面,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这些产品的生产,对所施用的肥料种类、用量、用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推广平衡配方施肥提供了契机。我们相信,平衡施肥技术以及它的载体配方肥料一定会被广大农民接受,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12

    以上《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安徽省稻麦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总结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