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日期:2021-02-0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习报告,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前言2一、实习目的2二、实习内容2三、实习地点和安排3四、地质罗盘仪的使用3第二部分:专论5一、天津蓟县中上远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5二、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11第三部分:结论及建议16第四部分:结束语17附:手绘地质图18一、永定河剖面图18二、节理玫瑰花图18三、箱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2

一、实习目的2

二、实习内容2

三、实习地点和安排3

四、地质罗盘仪的使用3

第二部分:专论5

一、天津蓟县中上远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5

二、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11

第三部分:结论及建议16

第四部分:结束语17

附:手绘地质图18

一、永定河剖面图18

二、节理玫瑰花图18

三、箱形褶皱素描图20

第一部分:前言

一、实习目的

经过一个学期工程地质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校为了让我们对地质的了解有更深刻的认识,组织我们进行了两天的实习,希望我们通过实习把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和实习的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该课程,并获得更丰富的地质知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几天的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一些从课堂上听不到的东西。此次实习对于地质的一些构造、性质等,有一个感观的认识,结合老师的详细讲解真正地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要点。通过这几次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使我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实习,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真地跟着老师听讲,仔细地完成采样,记录等内容,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得到全面提升。

二、实习内容

1、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

2、地层岩性判别;

3、地质构造的判别;

4、节理的测量、统计及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5、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河谷断面图);

6、地基、边坡、围岩稳定性分析;

7、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等

三、实习地点和安排

1、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

(地质构造、地层、地层分界面、岩石构造)

2、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

(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工程地质问题认识)

四、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利用地质罗盘在岩层面上量取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如上图所示。在一定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使用地质罗盘时,应首先根据该地区的磁偏角对罗盘进行磁偏角校正。各地区的磁偏角不同,如我国西部地区磁偏角偏东,校正时应加上磁偏角度数,而东、中部地区磁偏角偏西,校正时应减去磁偏角度数。经过磁偏角校正后,在本地区使用地质罗盘,所测得的方位角即为真方位角。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得出岩层的倾角。

(1)缓倾斜或近水平岩层面上测量产状

①测走向:将罗盘一条长边底线紧贴岩层面,调节罗盘至水准仪气泡居中,当磁针静止后对应刻度盘上的刻度值即为岩层的两个走向的方位角值。其中,磁北针对应刻度值为折叠式瞄准器一侧的走向,磁南针对应刻度值为相反的另一个走向。

②测倾向:将罗盘一条短边底线紧贴岩层面,折叠式瞄准器指向岩层倾斜方向,调节罗盘至水准仪气泡居中,当磁针静止后北针对应刻度盘上的刻度值即为岩层倾向的方位角值。

③测倾角:将测走向或倾向时罗盘底面与岩层面的接触线画出,即为走向线。利用罗盘长、短边垂直关系可在岩层面上画出真倾斜线。将罗盘侧立,使长边与真倾斜线重合,手指微微转动倾斜制动器旋扭,观察倾斜仪气泡居中停止转动,所指倾斜刻度盘上度数值即为倾角。

(2)急倾斜岩层面上测量产状

在急倾斜岩层面上测量产状可以用前述方法进行,不过下列方法更方便准确。

①将罗盘镜盖紧贴岩层面调节罗盘至水平,读磁北针所指刻度值即为倾向方位角值。

②沿镜盖长边作线即为真倾斜线。

③将罗盘侧立,使长边与真倾斜线重合,测量倾角。

(3)在岩层下层面上测量产状方法

如果有平整的岩层面暴露,而又缺少平整的岩层上层面出露,可以用下层面产状测量的方法测定岩层产状。倾斜或近水平岩层下层面产状测量的方法可参照下面讲的在煤层顶板下层面测量产状的方法进行。急倾斜岩层下层面产状测量操作步骤与在上层面测量产状相同,但要注意,从罗盘上读取倾向方位角值时,应读磁南针所指的刻度值,这是因为此时折叠式瞄准器所指的正好是岩层倾向的反方向的缘故。

第二部分:专论

一、天津蓟县中上远古界国家标准地质剖面

(地质构造、地层、地层分界面、岩石构造)

【实习时间】2013年3月30日

【实习地点】天津蓟县

【地质优点】地质构造、地层、地层分界面

【出露地层】中上元古界地层

【整体认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10亿年(距今18-8亿年)。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从常州村至府君山距离仅在24公里内,代表了18亿年至8亿年长达1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古生物化石丰富,其中发现了宏观多细胞生物化石,使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年代从国际公认的9亿年提前到17亿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现象,如形成于距今12-13亿年间的沉积海泡石矿床和铁岭组内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

【实习内容】

第1观测点:串岭沟村(太古代串岭沟组和常州沟组)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认识了太古代(Arw)石榴石角闪片麻岩及浅色变粒岩。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其中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长石多于石英。如果石英多于长石,就叫做“片岩”而不再是片麻岩。右图中,岩石表面呈深色的物质为黑云母、角闪石等。

片麻理是发育在中、高级变质片麻岩中的一种面状构造。在主要由粒状矿物(长英质)组成的岩石中,由于含有部分呈断续定向分布的暗色片状或柱状矿物(黑云母、角闪石),使岩石显示出明显的面状定向组构,即片麻状构造。如果片状、柱状矿物较多,并且集中而连续分布,则使岩石中呈现暗色条带或条痕。在片麻岩广泛发育地区,片麻理和条带构造常伴生或交替发育,构成片麻岩区具有特色的面理类型。

第2观测点:九龙山村(元古代与太古代分界)

元古代与太古代分界面,下为太古代八道河群王厂组(Arw),上为元古代长城系常州沟组(Chc),厚度859m,主要以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为主;

1、现象:角度不整合、砾岩、斜层理、交错层理

观测到较老的变质岩(黑英斜长片麻岩),从颜色判断大致分为三层,青灰色、土黄色、砖红色。两个地层三种颜色。砖红色是新的地层,可以看出从粗颗粒到细颗粒的沉积过程。另两个岩层时间较老,风化作用比较严重。

2、角度不整合

缺失七亿年的地层的发展过程:太古宙的地层抬升到地表,受到氧化、风蚀等作用影响,形成土黄色的风化壳。七亿年之后开始了长城系的新的沉积,形成了角度不整合面。其产状相差非常大,下面几乎竖直方向,上面接近水平方向。说明这里曾有过一次非常重要的地质运动。新的沉积是由粗粒到细粒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当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遭受风华剥蚀。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这种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或角度不整合。

第3观测点:青山岭村南公路旁

长城系常州沟组(Chc)与串岭沟组(Chch),厚859m,岩性主要为暗色页岩、粉砂质(云)页岩为主。在青山岭村南,我们认识了薄层页岩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与分析。

而九龙山村是元古代与太古代分界面,下为太古代八道河群王厂组(Arw),上为元古代长城系常州沟组(Chc),厚度859m,主要以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为主。

砂质页岩

右图为沙质页岩岩质松软,为泥质和沙质。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断层

在泥质页岩中观测到明显的断层现象,断层处易由泥流成沟。

第4观测点:桑树庵村马营公路南侧大红峪沟口东

长城系串岭沟组(Chch)团山子组(Cht),厚度326m,上部为块状含砂质白云岩、白云质砂岩;下部黑色、灰色白云岩与含砂泥质白云岩及灰色叶片状白云岩组成韵律层。

在这里我们观看了泥裂现象和泥裂产状。当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时,会受到曝晒而干涸,并发生收缩和裂开,这时所形成的裂缝称为泥裂。泥裂的裂片为多角形,裂缝上宽下窄。大致与层面垂直,期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积物的成分,泥裂多见于湖或海洋的滨岸地带或者河漫滩沉积环境中。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一种名为格鲁纳叠层石的岩石,其为一种层柱状叠层石,柱体部分多由硅泥质组成,常彼此间密集共主。柱体横截面为次圆形到椭圆形。基本层呈薄而干缓的弯形,向上有不同程度的凸起变化,地质年龄约为16.8亿年。同时对于阶地、岩层层面、产状、叠层石等等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家都受益匪浅。

这部分岩层节理发育完全,所以在测量了节理走向、倾向等,数据及节理玫瑰花图见附录。

第5观测点:大红峪沟前行300m处

长城系由中国命名,代号为“Ch”,属中元古界的第一个系,分布于中国北方。因在长城一带发育较好,故名。长城系以陆相—浅海相碎屑沉积为主,含有以喀什喀什迭层石为代表的迭层石组合。其标准层序(蓟县剖面)自下而上包括常州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虹峪组和高于庄组。长城系的距今年龄约18—14亿年,延续了约5亿年。长城系团山子组(Cht)与大红峪组(Chd),厚度575m,主要为砂岩、砂质白云岩及白云岩,夹火山喷发岩。此处岩石存在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岩浆喷出地表后,由于压力急剧降低,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成气体状态析出,并聚集成气泡分散在岩浆中,当纬度降低,岩浆凝固,气体溢出,则形成空洞构成气孔构造;具有气孔构造的岩石,气孔被次生矿物填充,形似杏仁,形成杏仁构造。

在这里我们对产状进行了测量,数据如下:

大红峪

N317°

N38°

54°

团山子

N137°

N227°

36.5°

层间断层(层间错动带):

层间错动使得两个岩层之间的滑动面的岩体破碎,形成软弱夹层,如果里面有很多水,则容易泥化形成泥化夹层。

泥化夹层形成条件:软的岩体(这里是泥质砂岩),构造运动(层间错动),地下水作用。

泥化夹层是指受风化或构造破坏,原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异并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含水量在塑限和流限之间的泥状软弱夹层。根据泥化机制的不同,泥化夹层可划分为泥化型和蚀变—泥化型。

断层

断层是指岩层发生的错断,断层几乎在地壳上处处都有,特别是在山脉强烈变形的演示中,此处两层坚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沟被错开,它位于断层面上盘。断层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火山角砾岩

火山爆发时随着深部岩浆的喷出,由于通道附近围岩破碎片的加入,加上喷发强度及深度诸多因素影响,可出现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等。大红峪组火山角砾岩十分发育、分布范围广,角砾成分主要为白云岩、玄武岩等。角砾大者称为火山集块岩。

气孔杏仁构造

岩浆溢出地表之后慢慢冷凝下来,形成玄武岩。岩浆中含有未挥发的气体。挥发性气体较多,气体溢出后形成气泡就是气孔构造。有的气孔构造被后期的岩石充填,就形成杏仁构造。

波痕构造

沉积物在沉积之初还没有成岩的时候是比较软的,这时候由于海浪、波浪运动,从沉积面掠过,波浪痕迹在沉积面上被印了下来,一段时间内多次作用后成岩,就把这个波痕留下来了,形成波痕构造。

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我们对于团山子组与大虹峪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更加丰富了地质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岩层判定、识别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观测点:大红峪沟前行约1.4km处小沟口

大红峪和高于庄组地层在这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高于庄底部为一层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砂岩之下为大红峪含锥叠层石燧石白云岩,其锥顶被切,表示曾受到侵蚀作用,即代表一次沉积间断。长城系大红峪组(Chd)与高于庄组(Chg),厚度1530m,主要为含硅质条带、叠层石白云岩及含锰页岩为主。高于庄组原称“高于庄灰岩”,属中元古代长城系顶部,分布于中国冀北一带,最初命名地点在河北蓟县高于庄,故名。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主要为灰色、黑色白云岩,含燧石团块或条带,底部燧石条带尤多,且呈网状。本组特点:下部含叠层石丰富,中部普遍含锰较高,上部含各种形状的结核,顶部多含钙质和沥青质。厚405-1963米。

二、野溪—斜河涧地质路线

(地层层序、地质构造认识、地质构造、工程地质问题认识)

【实习时间】2013年5月4日

【实习地点】野溪—斜河涧

【地质优点】地层出露比较完整

【出露地层】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

【整体认知】沿河流流向,永定河左岸是平整的低地,微向下游倾斜,由于左边河岸已经做了加固,因此看不出其出露的物质,应该是由粘性土、砂、卵石组成,整个左岸由河流冲积而成的一级阶地,在往东北方向延伸为二级阶地。河谷谷坡平缓,呈阶梯状;谷底的河漫滩上面可以看到磨圆度与分选性良好的卵石堆积。目前左岸已建成了一个度假村。河流右岸是一系列的山峰,从表面上看岩体坚硬巨大,出露的地层是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后层灰岩,灰岩容易发生溶蚀,因此在沿着右岸铁路线往上游走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溶洞,从构造上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褶曲。这一段永定河河流沿山蜿蜒曲折,水流较缓。

【实习内容】

第1观测点:斜河涧,观察永定河中游河谷两岸的地貌特征

我们沿铁路向前走,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永定河两岸的河滩以及阶地。永定河曲流发育凹岸河流侵蚀作用严重,河岸后退,导致河漫滩形成扩大,河漫滩下沉便形成了阶地。为保护路基稳定,在遭受侧蚀的地段已经筑了路肩墙,但是防止的主要措施还是利用丰沙二线的弃渣堆成丁坝,改变水流主线方向,将侧蚀水流引开,从而保护凹岸路基。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已经接近废弃的堤坝和已经建筑有铁路的河流阶地。在这里看河流的侧蚀作用以及怎么来防护。现在这里没有水了,以前铁路在山区一般都是沿着河谷走的,沿着河流的河岸修建,这一侧是侵蚀岸,这一侧的铁路势必就会遭到侵蚀,对铁路来说很不安全,除了在这一岸来进行加固比如用片石或者用混凝土给它把这个河岸保护之外,还有一种措施就是修建丁坝或者横墙现在这个河床已经干枯了,在铁路的河岸这一侧人工修建了一个人工堤坝,丁坝前面是有防护的,到丁坝这里改变了河流的方向,从而达到保护铁路的目的。

观察河岸山体褶皱特征,永定河河谷长在110米到150之间,河谷阶地发育良好,形成了明显的二级河流阶地。其中一级与二级之间高差大约2至3米,一级阶地与河床之间的高差有2多。延河流流向,右岸的山体大约有100米。该地区河谷阶地为侵蚀阶地,且为单侧蚀阶地。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侧侵蚀,导致环流再加之地壳运动而形成。河床多河卵石,磨圆度好。阶地部位主要是粘性土,沙与卵石。

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在永定河两边形成不同的河岸特征,有凹岸和凸岸相间而成,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下,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大形成的是凸岸,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大形成的是凹岸,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永定河的河谷特征也完全暴露出来,在位于妙峰山山地有丁坝形成,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一级阶地适合种植和房屋建筑,二级阶地比较适合种植对于建筑不太合适。在河岸北侧,是妙峰山的山体,在河对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妙峰山的褶皱构造。自西向东,褶皱的形态越来越大,表现出的形态也逐渐模糊。在山体最西侧,是一个倾斜的向斜构造,紧接着的是一个背斜、直立褶皱,下一个又是向斜、倾斜褶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这样一直延续到山体东侧。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妙峰山上有一条大的断层,越靠近断层,褶皱越紧密。在最北西侧山体的一部分由于受到分化作用而缺失。

在这个地方我们用罗盘大致估算了一下妙峰山的高度,我们组测得的数据为50米。

第2观测点:顺河流流向,观察其右岸的箱形褶皱特征

看对面的山就是褶皱构造。该褶皱是由两个背斜和两个向斜组成,为箱型褶皱。

向斜-背斜

背斜-向斜-背斜

背斜过来挨近那个隧道位置的左侧,又有一个向斜,这是一个连着的,然后再到那个山那个地方,那是比较尖一个背斜。实际上它这里的褶皱是由这样一个”向斜——背斜——向斜——背斜”的形态相互连接而成的一个褶皱,这个褶皱的岩层是灰岩。

左翼和右翼的产状是不一样的,倾向是相反的,这是一个正常的褶皱,背斜的这一侧要陡一些,这一侧要缓一些,再到中间这个位置,就是中间的这个向斜和最右侧的这个背斜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对称的背斜和向斜。左侧的这两个背斜和向斜不是对称的。在着面看起来异常宏伟的大岩壁面前,我们都有种窒息的感觉,有种感叹的感觉,这么大的向斜和背斜构造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

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产状,绘制图形见附录。

第3观测点:观察隧道围岩特征(大台线2号隧道)

这个隧道没有防护,但是火车照样在这里通行。是否要进行防护,要看岩石的性质和情况。岩层的倾向倾角和它的坡向之间的关系,当坡向和倾向之间有一定关系时会对岩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坡向和岩层的倾向关系就是它的坡就在

边上比较陡的边界线,山的边界线就是它的坡向,它是向西侧倾斜的,倾向和坡向正好是相反的,这种情况对于内侧开挖的隧道来说,是最稳定的。我们知道,如果坡向和倾向相同,而且坡角大岩层倾角小,这时候上部的岩体一旦内部有软弱岩层,上部的岩体很容易向下滑动,而且在滑动过程中它会对岩体造成偏压作用。所以这种是不稳定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情况是最稳定的,这个稳定一个在于它的倾向的关系,还有一个在于它的岩性。这是灰岩,它的厚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上面,厚度非常大,而且很致密,稳定性非常好,里面没有什么节理,这个方向基本上都是它的岩层面,内部没有什么节理面,所以这里就不需要进行防护,即可达到安全标准。

第4观测点:观察2号隧道两个出口设计的差异

丰沙二线2号隧道进口处有一宽度达20余米的破碎带,带内节理非常发育,风化严重,岩石极为破碎。可见到糜棱岩和断层擦痕,隧道体外侧岩体可见到出露的千枚岩,风化颜色蜡黄色,结构定向性明显、破碎,与灰白色、厚层灰岩外观截然不同。2号隧道位于一个断裂破碎带上。因为有断层伴生的特殊岩石。我们可以看到隧道上方有一个很长的破碎带。破碎带上岩体相当破碎,完整性非常差,节理非常发育,风化严重。由于岩体破碎加之风吹雨淋,火车振动等,使得边坡不稳定,每到雨季经常发生溜坍和掉石,不得不做挡墙防护。

第5观测点:观察向斜构造及溶洞

沿铁路线逆河而上,约300m沟壑处可观察到一处宽缓的向斜核部,核部近于水平,核部岩层层理明显,在完整岩层的底部有溶洞出露。

第6观测点:观察断层构造

该薄层灰岩沿走向延伸方向突然错断,岩脉被切断;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断层所特有的岩石:构造岩。这些构造岩是由于断层两盘岩石相互错动、摩擦、搓碎,使断层带或夹在两盘之间的岩石碎成角砾、细粉或泥胶结形成的;仔细观察,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擦痕。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条典型的断层。该断层比较小,断距大概1m多,上盘相对上移,下盘相对下移,是一条逆断层。

第7观测点:观察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沿途地段有宽约50m的岩墙出露,观察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观察岩浆岩原生节理与沉积岩构造节理的不同。

通过观察,发现现场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为沉积接触,侵入岩先形成,之后地壳上升受风化剥蚀,然后地壳又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第8观测点:沿线4段人工路肩墙

这里是一个坡,它有一个挡墙,这个挡墙起拦截上部掉落下来的岩块的作用。上部山顶那一侧,上面碎石很多,如果有暴雨天气的话,会形成一个泥石流沟,如果没有挡墙的话,铁路肯定会被冲毁,所以修建这个挡墙,一是平时把掉落下来的岩块挡住,另外一个是防止泥石流,这个挡墙旁边有疏通的水渠,中间也有些小孔,都是为了及时把水排出去。所以在山区对山的上部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第9观测点:观察永定河畔人工丁坝

该段永定河曲流发育,凹岸侵蚀严重,河岸后退。为了防止河流侧方侵蚀,保护路基稳固,在遭受侧蚀的地段已修筑路肩墙。另外利用丰沙二线的弃渣堆成丁坝,改变水流主线方向,将侧蚀水流引开,从而保护凹岸路基。

第10观测点:丁坝附近观测永定河河流的堆积特征

丁坝附近大体上呈现凸岸发育了宽缓的河漫滩及阶地,凹岸则受到较大侵蚀。

第11观测点:斜河涧丰沙二线2号隧道进口处破带

我们可以看到1号隧道衬砌明显分成三个带,这三个带建造的时间是不同的,说明在1号隧道周围构造运动比较强烈,需要经过定期检验和加固。(见上图)

第三部分:结论及建议

两天地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回首这两天,虽说有一点辛苦,但是比起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这点累也算不了什么。仔细整理一下这两天的经历,理顺一下思路,才发现自己以前懂的真是不多而且过于肤浅。通过这两天实习,让我们亲临大自然,在老师的指导下,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了不少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产状等,也具体分析了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能力。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10亿年(距今18-8亿年)。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

野溪—斜河涧路线地层出露比较完整,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厚层灰岩,能观察到的构造是箱形褶曲,柔性褶曲。该路线观测的重点在于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同时对工程地质问题有初步认识。

南口—青龙桥路线新构造运动显著、能观察到节理裂隙、地形地貌及断层特征,同时能看到铁路先驱詹天佑的杰作,对我们有激励作用。这里的出露地层有震旦系沉积岩,震旦系、太古界变质岩,燕山期花岗斑岩。

这样,三条线路结合起来,地质构造、地貌及工程现象都有涉及,岩石种类齐全,让我们较全面地认识了一系列工程地质条件,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实习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形象化的过程,对于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实习的受益是很大的,但在此我有点小小的建议要提出来,我发现老师资源实在是太紧缺了。我们近八十个学生就紧跟在一个老师后边观察实习,那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想多学点东西,为了听清楚一些,那就的突破同学们的重重封锁,拼命地望老师身边挤进。所以我建议老师能否多配置一些,或者事前培训一些研究生或者有经验的学长们带领我们实习,争取能够每班配一名带队老师,使同学们都能够可以清楚地接受老师的指导,更高效的获取地质知识。并且这次时间安排相对紧张,一些安排的观测点并没有都观察到,不免有些遗憾。这些只是我的一点点不太成熟的建议,可能具体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不过还是希望老师能够适当考虑一下。

第四部分:结束语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界于地质学与土木工程学之间的应用地质学学科,它是运用地质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数理力学及土木工程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人类工程和生活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即工程地质问题。这类问题通常表现为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地质问题进行合理评价,科学预测及正确改良,从而一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合理开发及妥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现象,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的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的结论性错误。工程地质对地球环境的保护要发挥重要作用。毕业以后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实际问题,所以现在实地实习就避免了毕业以后成为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故而再苦再累也是必要的,况且在实习中当经过老师讲解了解到这种现象就是书本上讲过的某某作用形成的,这种从书本到实际的一一对应带给我很大的乐趣,所谓的耳闻不如一见大概就是如此吧。总之,这次实习是有苦有甜,有酸有乐的,既考验了我们的体力,有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这次实习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对地质的认识,更多的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对专业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谛,学以致用,希望我们都能将所学铭记于心,不辜负老师的付出与期望,将来能够更好的奉献社会!

附:手绘地质图

一、永定河剖面图

二、节理玫瑰花图

1.节理统计测量记录表

序号

走向

倾向

倾角

序号

走向

倾向

倾角

走向

倾向

倾角

1

11

16

2

12

17

3

13

18

4

14

19

5

15

20

2.节理走向统计表(10°为间隔)

方向间隔

平均倾向

平均倾角

条数

方向间隔

平均倾向

平均倾角

条数

3.节理倾向统计表

方向间隔

平均倾向

平均倾角

条数

方向间隔

平均倾向

平均倾角

条数

三、箱形褶皱素描图

用地质罗盘测得褶皱两翼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左翼

右翼

20

篇2:工程地质实习报告90793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90793 本文关键词:实习报告,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90793 本文简介:/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专业年级水利水电工程13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十二月中国南京/河海大学13级水工班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1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1三、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90793 本文内容:

/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年级

水利水电工程13级

指导教师

二○一五年十二月

中国

南京

/

河海大学13级水工班实习报告

第一章

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

…………………1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

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1

三、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2

(一)地形地貌……………………………………2

(二)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3

(三)地质构造简介………………………………6

(四)阳山碑材……………………………………8

第二章

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野外实习…………………10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0

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10

三、瓜埠山地质概况介绍……………………………11

第三章

南京地质博物馆地质内容简述……………………14

第四章

小结…………………………………………………18

实习目的

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所以课外的实习认知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

实习路线(总路线)

第一天路线:

清凉山校区(7∶30)—→火石峰背斜—→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大石碑公园断层—→清凉山校区(16∶00)

第二天路线:

清凉山校区(7∶30)—→六合瓜埠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清凉山校区(16∶00)

第1章

江宁区汤山镇湖山地区野外实习

1、

实习目的

1、观察沉积岩地区岩溶地貌现象。

2、观察、认识沉积岩的地层、岩性及古生物化石——笛管珊瑚。

3、观察地质构造现象,认识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现象。

4、观察人工边坡和挡土墙,学习野外判别岩石类别的方法

5、学会使用罗盘,并且测量岩层的产状——主要为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

12月5日,我校水工专业六个班在汤山镇湖山地区进行野外实习,上午主要主要观察了采石场,那里较偏僻,交通不便,山体被挖空了很多,地形复杂,当天气温偏低,山上比较湿冷。下午我们到了阳山碑材,观看了天下第一碑,分为碑座、碑身和碑额,那里交通便捷,还有抛绣球和舞狮表演,除了我校同学外还有许多游人在公园中游玩。

时间

行程

目的

星期六上午

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火石峰北坡废弃采石场

主要观察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的岩性及古生物化石。观察孔山背斜在火石峰出露的特征。学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0

火石峰山脚下→沿盘山公路路边观察→中国水泥厂采石场

主要观察石炭系下统的地层特性,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棒锤山西小铁路边人工剖面

主要观察三叠系中下统青龙群下部地层、岩性等。利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

星期六下午

明文化村→大石碑

观察二叠系栖霞组地层中岩性、化石特征。考察大石碑断层,寻找该断层存在的证据,判断该断层的性质

3、

湖山地区地质概况介绍

(一)地形地貌

汤山位于南京城东约28km处紫南京有汽车通往汤山镇、湖山等地,交通方便。地形地貌图见图一。

本区位于宁镇褶皱束的南带,地形上有三列山组成,走向北东—东,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俗称“三山两谷”。

北列山包括排山和棒锤山。

谷地1:北侧湖山谷地是二叠系龙潭煤系地层经过地表水侵蚀形成,该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一级阶地为农田、煤矿所在地,二级阶地主要为风化残积的碎石,加有少量冲积形成的粉砂质粘土。

中列山山势较高,主峰为孔山,还包括黄龙山,纱帽山等。

谷地2:南侧谷地是志留系高家边组页岩地层被剥蚀而成。

南列山简称汤山,因温泉而出名。

1

汤山地形地貌图

(二)地层、岩性及古生物特征

泥盆系(D)

五通组(D3w)

与茅山组假整合接触,接触面略显受侵蚀之痕迹。大部分为石英砂岩。灰白色,类型为碎屑岩,其硬度大约为7。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类、黏土岩类和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砂岩是由占碎屑总量达50%以上的2.00~0.05mm粒级的颗粒胶结而成的岩石。交错层理发育。石英砂岩中90%以上的碎屑物质是石英,磨圆度高,分选性好。由于多数砂岩岩性坚硬而质脆,在地质构造应力作用下张性裂隙发育,所以常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层面构造:波痕——由于风力、流水、波浪和潮汐作用,在沉积面所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现象。表面有波浪纹,见图2,成因为波浪冲刷动荡,沉积而成。

2

石英砂岩缝合面

石炭系(C)

金陵组(C1j)

与五通组假整合接触,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主要成分为,灰黑色,属于沉积岩中的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中的石灰岩。石灰岩简称灰岩,在深海或浅海等环境中形成,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有时还可有白云石、燧石等硅质矿物和黏土矿物等。常呈深灰、浅灰色,纯质灰岩呈白色,多呈致密状,具有隐晶质结构,叫做结晶灰岩。另外在形成过程中,由于风浪振动,常形成一些特殊结构,如鲕状结构、生物结构和碎屑结构。野外判别是否为碳酸岩的方法为带一瓶稀盐酸,石灰岩在常温下遇稀盐酸剧烈起泡,泥灰岩玉溪烟酸起泡后有白色泥点。石灰岩主要特征是具有可溶性,在水流作用下形成溶蚀裂隙、洞穴、地下河等岩溶现象,影响水工建筑物安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塌陷、渗漏等。这次我们见到的其中有笛管珊瑚的化石,见图3。

3

笛管珊瑚化石

高骊山组(C1g)

与金陵组假整合接触,金陵顶面有受过侵蚀之痕迹,侵蚀面起伏不平,因受过氧化,颜色发红。主要为石英砂岩、页岩。页岩属于沉积岩中的黏土岩类,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页理,页理主要是鳞片状黏土矿物层层累积、平行排列并压紧而成。页岩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泥土状。除硅质页岩强度稍高外,其余的页岩易风化,性软弱,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经过长期风化后,石英砂岩凸出,页岩凹入,见图4。因为石英砂岩坚硬,而页岩脆弱容易被风化,页岩常为软弱夹层,但也是隔水层。

4石英砂岩和页岩交替

中统(C2):黄龙组(C2h)

与下伏老虎洞组为假整合接触,厚度约55m。主要为灰白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厚层到块状,层理不清,仅能根据缝合

5

采石场俯视图

线来判断其产状。如图5

三叠系(T)

青龙组(T2s)

与大隆组整合接触,主要为灰岩和页岩,灰岩和页岩、泥岩互层,见图6和图7,表明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反复、重复变化。灰岩由主要方解石组成,纯净的方解石颜色接近透明,此处含有一定的杂质。泥岩是由95%以上的泥质物组成的,其特点是:古街不紧密、不牢固;层理不发育,常呈厚层状、块状;强度较低,遇水易泥化,强度显著降低。泥岩多形成于较新的地质时期。

6页岩和灰岩互层

7页岩和灰岩互层

(三)地质构造

1.褶皱构造

孔山背斜位于中部偏西位置,有核部地层及背斜转折端出露。

背斜特征为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

背斜核部地层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组成,两翼地层由新到老出露有:石炭系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以及二叠系栖霞组等地层组成。

石英砂岩节理、裂隙发育,极易被风化。

产状:南翼倾向169°,倾角24.5°;北翼倾向332°,倾角78°。按轴面和两翼产状分类,轴面倾斜,所以为倾斜褶皱。如图8

8

按轴面和两翼产状分类

按枢纽的产状分类,枢纽倾斜,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为倾伏褶皱。如图9

9

按枢纽产状分类

综合来看,该背斜为一倾伏斜歪背斜。见图10。

10

孔山背斜核部

褶皱构造的识别方法:这褶皱形成以后,一般遭受风化侵蚀作用,背斜核部由于节理发育,易于风化破坏,可能形成河谷低地,而向斜核部则可能形成山脊。因此,不能把现代地形与褶皱构造形态混同起来。应该按如下方法进行观察分析:首先,垂直于地层走向进行观察,当地层重复出现并对称分布时,便可肯定有褶皱构造。有时在一个大的褶曲构造的局部地段,只能看到一个翼的局部地层,这是地层只向一个方向倾斜,通常称为单斜构造。

(四)阳山碑材

1.简介

位于湖山地区的明文化村阳山公园内,因大石碑和仿明建筑、明文化表演而成为旅游胜地。大石碑位于黄龙山北侧,火石峰南侧。

2.地层及岩性组合特征

二叠系(P)

栖霞组(P1q)

与船山组假整合接触,主要为灰黑色富含沥青质生物屑微晶灰岩,其中有灰黑色燧石结核,用地质锤敲击会产生火花。结核是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些矿物质团块。结核形态很多,有球状、椭球状、不规则状等。燧石结核主要是在沉

11

结核及方解石充填

积物沉积的同时以胶体凝聚方式形成的。如图11

2.

断裂构造

大石碑断层位于大石碑碑座西部40米左右,存在于二叠纪栖霞组灰岩中,断层长度约几十米,远看像逆断层,近看才发现是正断层,下盘上升,上盘下降,断层面倾角80°,倾向240°,

见图12。

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称为断层。它与构造节理合称为断裂构造。正断层的基本特征是上盘相对下移,下盘相对上移,它一般是受水平张应力或垂直作用力使

12

大石碑正断层

上盘相对向下滑动而形成的,所以在构造变动中多于引张力的方向发生,又

是也沿已有的剪节理发生。其断距可从几厘米到数十米,延伸范围一般自几十米至数公里,。正断层的倾角一般较大,多在50°~60°以上。

断层野外识别的标志:1.地层的重复或缺失2.岩层中断3.断层破碎带与构造岩4.断层擦痕5.牵引褶皱6.伴生节理7.地貌突然变化及断层三角面8.泉呈线状分布

沿断层带走向发育有断层角砾岩和张节理,节理缝内充填有方解石脉。

第2章

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野外实习

1、

实习目的及任务

1、

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区的地貌现象。

2、

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层及岩性。

3、

观察认识下蜀黄土、浦口组、雨花台地底层沉积物特性。

2、

实习路线及观察任务

第二天,12月1日,我们来到了六合区瓜埠山地质公园观察认识火山岩地区的地貌现象。该地较偏僻,经济较落后,地形复杂,气候湿润偏冷。下午返回市区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欣赏到了恐龙化石、天外陨石以及其他一些珍贵的宝石。该地地处南京市区,经济繁华,交通便利,地形平缓,水系发达,气候较舒适。

时间

行程

目的

星期天上午

古火山口地貌的观察

主要观察火山口的平顶山地貌,了解其形成原因。

古火山口附近地区的考察

主要观察认识火山岩的类型及其特征,了解玄武岩柱状节理的形成原因

在火山口周边地区的观察

主要观察白垩系浦口组地层、第三系雨花台组地层特征。了解和刘沉积物的组成与特征,寻找雨花石。

星期天下午

博物馆新馆:《恐龙世界》展厅→《行星地球》展厅→《生命演化》展厅

博物馆老馆:《地学摇篮》展厅→《中国石文化》展厅→《矿产资源》展厅→《地质环境》展厅

三、瓜埠山地质概况介绍

(一)地形地貌

瓜埠山地质公园位于六合区东南14公里处,总面积3,以火山群石竹林群、雨花石地层群等地质景观为主体,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

(2)

地层、岩性及特征

1、

火山碎屑物

属于火山碎屑岩,包括火山角砾、火山渣、火山弹、火山灰等,由于喷发猛烈、喷发较高,快速冷却形成,具有气孔状。岩石外貌有粗糙感。具有典型的凝灰结构,呈块状层理、粒序层理等构造。这种岩石孔隙率大,重度小,性质软弱,强度低,易风化。如图13

图13

火山碎屑物

2、

熔岩

黑色玄武岩,隐晶质,硬度较大,属于喷出岩。主要矿物包括辉石、斜长石、橄榄石。主要为柱状节理,单个体呈五边形或者六边形居多。火山岩产生时期介于第三系和第四系之间。冷却面水平→竖直节理;冷却面竖直→水平节理;冷却面弧形→聚敛或者发散节理。图14为弧面收缩,图15上部为水平节理,下部为竖直节理。

14

柱状节理

图15

柱状节理

3、第三系雨花台组

火山基底层岩石主要为石英砂砾岩。砾径一般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分选性中等,磨圆度较好。砂层具有斜层理。著名的雨花石就产于该地层,从中可以找到一些较小的雨花石。如图16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吸层组成的,主要见于细粒岩石中,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调教下,从悬浮物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图16

地上的雨花石

4、白垩系浦口组

石英砂岩和粉砂岩,紫红色,颜色成因为含有,分布在公园东北部山脚下,风化后形成红壤种植有庄稼,如图17。粉砂岩是0.05~0.005mm粒级的颗粒含量大于50%的岩石,质地致密,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碎屑的磨圆度差,分选时好时差,常见颜色为中红色或暗褐色,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粉砂岩的性质介于砂岩和黏土岩之间。

图17

白垩系浦口组

5、下蜀黄土

属于第四系,主要为砂岩和砾岩,土黄色,在山顶处可见其与雨花台组角度不整合。如图18角度不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不同,彼此呈角度接触,其间缺失某时间段落地层,接触面多起伏不平,也常有底砾岩和古风化壳。角度不整合代表两套地层之间曾发生过剧烈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即下部地层形成后,发生造山运动,地层受挤压发生褶皱和断裂,地壳隆起、海退,遭受风化剥蚀。过一段时间后,地壳下沉,海侵,又接受沉积,形成上部地层。

图18

下蜀黄土

第三章

南京地质博物馆地质内容简述

1.矿物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已发现的矿物约有3000多种,但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仅为20~30种,这些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成为造岩矿物。

图19

石榴石

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晶质体,其基本特点是组成矿物的元素质点。在结晶质矿物中,还可根据肉眼能否分辨而分为显晶质和隐晶质。

尽管矿物的晶体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根据晶体在三度空间的发育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1)一向延伸,成柱状,长条状,如石棉(2)二向延伸,成板状,片状,鳞片状等,如云母(3)三向延伸,成等轴状,粒装等,如黄铁矿和石榴子石,如图19

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同种矿物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的整体就是矿物集合体,显晶几何棉。隐晶主要形态有致密块状、土状、结合体、鲕状、钟乳状集合体等。如图

为钟乳状集合体,如图20

为粒状

图20

钟乳状集合体

矿物的物理性质:1颜色,2条痕,3透明度,4

光泽,5

解理和断口,6硬度,7其他性质如图21为对石榴石的物理性质的介绍

图21

石榴石的物理性质

2风化作用

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松散或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甚至生成新的矿物的现象,称为岩石的风化作用,岩石的风化主要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及风化岩的分布特征:

图22

风化作用介绍

岩石风化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气候、地形和地下水的影响2岩石性质的影响3断层、裂隙的影响。如图22

3河流的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河流的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种形式。侵蚀作用又分为两种种,下蚀作用和侧向侵蚀作用。侧向侵蚀作用使凹岸不断被冲刷掏空、跨落,侵蚀下来的物质又在凸岸堆积起来,导致河谷越来越宽,越来越弯,形成河曲,当河曲发展

图23

牛轭湖的介绍

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洪水冲开狭窄地带,是河流裁弯取直,而被废弃的河道逐渐淤塞断流,形成如图所示的与新河道隔开的牛轭湖。如图23

4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类型与特征

在野外见到的类型主要有卸荷变形、蠕动变形、崩塌和滑坡四种类型。这次在博物馆中主要见到的有崩塌和滑坡。

大规模的岩体崩塌也称山崩,其体积可达数千万甚至上千亿立方

图24

滑坡模型

米。小规模的崩塌称坠石,一般体积仅数立方米或数十立方米。如图25

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它在坚硬或松软岩层、抖倾或缓倾岩层以及陡坡或缓坡地形中均可发生,滑坡的危害还表现在不仅是将要发生的滑坡会给建筑物造成伤害,而且表现在已经发生过的滑坡地段,对

图24

崩塌模型

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也十分不利。如图24

第四章

小结

上周末我们进行了本次野外地质实习,实习前很兴奋,因为集体外出活动总是让人兴奋的,然而也要带着对学术严肃认真的态度,毕竟通过这次难得的实习我们要学会一定的技能,也是加深对书本上的知识的理解。老师讲解时我们认真听讲,有什么不懂得大家都积极活跃地询问老师,一听老师说可以敲一敲岩石或者可以测量岩石产状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爬上挡土墙开始“工作”。这次实习养了我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之前我们只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外面的世界----西藏壮阔的山脉,三峡宏伟的大坝,喀斯特绮丽的风光,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走进大山,丈量自己的未来!这还只是我们的“绪论”。接着是,在实习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还没有将书本上的知识总结归纳成一个知识网络,有些老师提到名词时还感觉很新鲜,这给我实习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回去一翻书发现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督促我尽快的去温习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本次实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最后,我们班在实习过程中相互帮扶,相互讨论,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17

篇3:《工程地质报告Y》

《工程地质报告Y》word版 本文关键词:工程地质,报告,word

《工程地质报告Y》word版 本文简介:3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王登科、应敬浩)3.1基本地质条件(应敬浩)3.1.1地形地貌拟建凯乐塔(Kaleta)电站坝址位于孔库雷河下游河道较为宽阔处,坝址区河谷蜿蜒曲折,孔库雷河从坝前近东西向折而向北西流过坝区。河床宽度由约200m至坝址处扩展至约750m。河道内有数个“河心岛”将孔库雷河分割,主流

《工程地质报告Y》word版 本文内容:

3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王登科、应敬浩)

3.1基本地质条件(应敬浩)

3.1.1地形地貌

拟建凯乐塔(Kaleta)电站坝址位于孔库雷河下游河道较为宽阔处,坝址区河谷蜿蜒曲折,孔库雷河从坝前近东西向折而向北西流过坝区。河床宽度由约200m至坝址处扩展至约750m。河道内有数个“河心岛”将孔库雷河分割,主流分散形成5处河湾(叉河),从左至右分别为Sanfokui、Franbanga,Sale,Songo,Lekte,各河湾自坝轴线向下约350m形成庞大瀑布群(共5处瀑布),其中Songo和Lekte两处河湾水量较大,瀑布落差约25m。

坝址区两岸山体雄厚,谷坡宽缓,基岩裸露,自然坡度一般7°~10°,相对高差一般在200m左右,坝址上游1200m右岸有Kaga支流汇入,河谷呈“U”形,向下游河谷相对狭窄。区内山脉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总体地势为东部高西部低。平均海拔250~400m,地貌上属于低山丘陵地区。

3.1.2地层岩性

坝区基岩主要为泥盆纪辉绿岩和奥陶纪砂质页岩,此外地表还分布有较多的第四纪棕红色、棕黄色红土和河道中分布有少量第四纪坡崩积-冲积的碎块石。现从老至新分别描述如下:

①奥陶纪砂质页岩(Os+c):灰白、浅灰色,以砂岩为主、夹少量页岩,水平层层理发育。与岩浆岩接触部位,受后期熔岩流强烈炙烤(接触变质作用)发生蚀变,砂岩形成石英岩、页岩形成角页岩;一般变质体非常短,大约是几十分米,有时甚至根本不存在。坝址区很少出露,仅在瀑布下游河道岸坡有少量分布,据区域资料,厚度达上千米。坝址区揭露厚度50m,未见底。

②泥盆纪辉绿岩(γ41):坝址区出露最多的基岩地层,深灰色、灰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在熔岩流边缘,母体形成微结晶。离边缘远点,结晶体大点,在距边缘数千米的地方,结晶体成了粗颗粒。由于该套地层是在泥盆纪多次侵入(至少有3次大规模侵入)形成的,它们与围岩接触关系呈焊接式接触、具有似层状结构,层里面产状与围岩地层一致,近于水平并有轻微起伏。受每次侵入影响,单层厚度较大,厚度一般在5m以上。坝址区揭露厚度7~25m,层里面产状:

③泥盆纪粗粒玄武岩(β41):黑灰、暗褐色,粒斑结构、杏仁和气孔状构造,抗风化能力较差,风化后呈鲜红色、棕红色。成层性差,坝址区局部有少量出露,常呈水泥胶结状充填辉绿岩裂隙等空隙中,与围岩呈焊接式接触关系。

④第四纪碎石土(Q):棕红色、棕黄色粉质粘土,硬塑状,局部含有少量中细砂和碎石,红土层上部由于富含铁、铝质结核,常富集成层,十分坚硬,不透水,俗称“铁帽层”,铁帽层厚一般2m左右;棕黄色土层一般位于红土层下部、常含少量的细砂。坝址区土层厚度一般5~10m左右。

另外,河道中和山脚下还分布有少量坡崩积和冲积的块碎石。

3.1.3地质构造

坝址区未见断层出露,节理裂隙主要发育有3组:

①节理:走向W285°~298°N,倾向NE或SW,倾角为80~90°,平直光滑,延伸长度5~30m,最长可达100m。切层深度达20m,节理面张开5~100cm不等,有较多的土、碎(块)石充填。

②节理走向近W315°~322°N,倾向NE,倾角为5~25°,间距0.2~1m,波状起伏,无充填。延伸长度一般20~30m,局部有后期喷出的粗粒玄武岩胶结式充填。

③节理走向为N5°~15°E,倾向SE,倾角85~90°,弯曲近直立,延伸长度一般10m左右,最长可达20m。切层深度一般5m左右,节理面张开2~5cm,无充填。

图3.1-1

坝址区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3.1.4物理地质现象

(1)岩体风化特征

坝区岩体的风化与岩性及构造的关系密切。辉绿岩(γ41)因岩石致密,总体属细、中粒结构,块状构造,抗风化能力强,风化微弱;而当沿岩体发育有大裂隙时,风化又较强。坝址区以弱风化为主,若风化厚度一般2m左右。灰白色、灰黑色砂页岩(Os+c)因胶结较差,抗风化能力较弱,尤其是近地表附近,如右岸山坡处,岩石风化较强;存在全强风化带,其垂直深度一般10m~20m,弱风化水平深度一般20m~40m;此外,岩体尚存在风化蚀变现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岩体的质量。泥盆纪粗粒玄武岩(β41),主要为粒斑结构、杏仁和气孔状构造,抗风化能力较差,岩石风化较强。由于仅有零星分布,成层性差,不做更多论述。

(2)岩体卸荷崩塌特征

坝址区瀑布密集、河谷曲折,受水流急速冲刷影响,瀑布下游附近岸坡陡峻,岸坡岩体卸荷较为强烈,岩体卸荷作用主要沿已有结构面进行。据坝址区测绘资料,左岸瀑布下游河汊集中分布有较多的巨型漂块石,方量估计有上万方,漂石直径一般1~2m,最大有7m左右,次棱角状,成分主要为辉绿岩。几个河心岛处临河岸坡,节理裂隙度多张开,最大张开宽度达50cm,充填碎石土和块石。根据坝址区卸荷发育程度,可划分出强、弱卸荷带。

强卸荷带:卸荷裂隙发育,且普遍张开,最宽可达30~50cm,贯通性好,规模较大的卸荷裂隙内部多呈架空状,内部常充填岩屑、碎石块、充填角砾、植物根屑及次生泥,部分渗水-滴水,雨季沿裂隙多见线状流水或串珠滴水,岩体松弛,多呈块裂结构和镶嵌结构。主要发育在瀑布下游河心岛和临河陡坎处,强卸荷水平深度一般10m~20m。

弱卸荷带:带内部分长大裂隙微张,短小裂隙闭合,充填少量碎屑,部分有轻度滴水和渗水现象,岩体较松弛,主要呈次块状结构和块状结构,岸坡水平深度差别较大。弱卸荷水平深度一般20m~40m。

3.1.5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基本类型

坝址区大部地表被第四系冲洪积物覆盖,沟谷底部大部分出露辉绿岩。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按赋存条件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两种类型。

基岩裂隙潜水:主要受岩体节理裂隙控制,张性裂隙含水,且含水性相对较弱,局部可见此类裂隙具地下水潜蚀形成的张开现象;此外,岸坡浅表部发育的卸荷张开裂隙,利于浅层地下水的活动。基岩裂隙潜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向河床、沟谷等处排泄

第四系松散地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坝区两岸崩坡积堆积体中,河床冲积层结构松散,受河水补给,含水丰富,并具有较强的透水性,一般属强透水层。

(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坝址区大部地表被第四系冲洪积物覆盖,沟谷底部大部分出露辉绿岩。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水位埋藏受降水的影响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雨季降水充沛,大气降水多数以地表径流排泄入沟谷河流中,少量下渗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与河水的补排关系:旱季末期及雨季初期,均是河水补给地下水;雨季后期及旱季初期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旱季直接蒸发及补给河水。旱季末期,地下水埋藏深度多在7~20m之间。

(3)岩体透水性特征

凯乐塔(Kaleta)电站坝址补充勘察工程,共完成压水试验41段次。其中辉绿岩8段次,强透水岩体3段次,中等透水岩体2段次,微透水岩体2段次,极微透水岩体1段次;火山凝灰岩33段次,强透水岩体9段次,中等透水岩体4段次,弱透水岩体9段次,微透水岩体11段次。各孔渗透系数透水率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见图3.1-1~3.1-4。试验成果见表3.1-1。

从P-Q曲线类型来看:A型13段;B型4段;D型11段;E型1段。P-Q曲线主要以A型、D型为主,以层流型、冲蚀型为主。

试验成果显示:辉绿岩强透水试段占37.5%、中等透水占25%、弱透水无、微透水占37.5%。凝灰岩强透水试段占22%、中等透水占10%、弱透水无22%、微透水占46%。

从试验成果分析:辉绿岩岩层平均透水率为41.55Lu,属中等透水地层,透水性较强主要是由于辉绿岩为硬质岩、岩性较脆,长期裸露地表后,受风化卸荷影响,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且节理延伸长、切层性好,节理间呈网格状相交,贯通性好,便于地下水力联系,当钻孔未遇到节理时,表现为微透水或不透水性质,当遇到裂隙时则表现为强透水地层。

凝灰岩岩层平均透水率为31.52Lu,也属中等透水地层,相对于辉绿岩地层透水性稍弱,地层主要表现为微~弱透水性,虽然该层岩体深埋地下,但也为硬质岩;虽受风化卸荷影响较小,节理裂隙不太发育,但节理间网格状切割贯通,利于地下水的联系,因此当钻孔遇到裂隙时则仍表现为强透水地层。

图3.1-1

zk1钻孔透水率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

图3.1-2

zk2钻孔透水率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

图3.1-3

zk3钻孔透水率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

图3.1-4

zk4钻孔透水率随钻孔深度变化曲线

表3.1-1

凯乐塔水电站坝址区钻孔压水试验成果表

岩性

序号

试验编号

段试验深度(m~m)

透水率LU

辉绿岩

1

zk2-1

1.15~5.15

20.29

2

zk2-2

5.15~10.15

>100

3

zk3-1

6.00~11.00

0

4

zk3-2

11.00~16.00

0.2

5

zk4-1

11.05~16.05

0.2

6

zk4-2

16.05~21.05

11.69

7

zk4-3

21.05~26.05

>100

8

zk4-4

26.05~31.05

>100

续表3.1-1

凯乐塔水电站坝址区钻孔压水试验成果表

火山凝灰岩

9

zk1-1

17.14~22.14

44.14

10

zk1-2

22.14~27.04

>100

11

zk1-3

27.04~32.04

2

12

zk1-4

32.04~37.04

5.72

13

zk1-5

37.04~42.11

20.61

14

zk1-6

42.11~47.11

>100

15

zk1-7

47.11~52.11

>100

16

zk1-8

52.11~57.11

0.1

17

zk1-9

57.11~62.11

0.19

18

zk2-3

10.15~15.15

22

19

zk2-4

15.15~20.15

>100

20

zk2-5

20.15~25.15

>100

21

zk2-6

25.15~30.15

3.49

22

zk2-7

30.15~35.15

>100

23

zk2-8

35.15~40.15

13.79

24

zk2-9

40.15~45.15

4.61

25

zk2-10

45.15~50.15

0.68

26

zk2-11

50.15~55.15

0.48

27

zk3-3

16.00~21.00

6.46

28

zk3-4

21.00~26.00

0.86

29

zk3-5

26.00~31.00

0.68

30

zk3-6

31.00~36.00

1.03

31

zk3-7

36.00~41.00

7.22

32

zk3-8

41.00~46.00

0.59

33

zk3-9

46.00~51.00

0.39

34

zk3-10

51.00~56.00

0.84

35

zk3-11

56.00~61.00

>100

36

zk4-5

31.05~36.05

>100

37

zk4-6

36.05~41.05

>100

38

zk4-7

41.05~46.05

1.42

39

zk4-8

46.05~51.05

1.46

40

zk4-9

51.05~55.05

0.88

41

zk4-10

55.05~61.05

0.48

(4)水质分析

本次坝址区取地表和地下水各1组,地表水取自河水,地下水凯乐塔村附近水井。其试验成果见表3.1-1和表3.1-2。

坝址区地表水(河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见表3.1-3、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见表3.1-4、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见表3.1-5。

坝址区地下水(井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见表3.1-6、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见表3.1-7、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见表3.1-8。

表3.1-1

Kaleta水电站坝址区河水水质分析成果表

项目

室温

15℃

水温

10℃

阳离子

K++Na+

毫摩尔/升(mmol/L)

1.96

毫克/升(mg/L)

59.25

Ca2+

毫摩尔/升(mmol/L)

0.07

毫克/升(mg/L)

1.46

Mg2+

毫摩尔/升(mmol/L)

1.33

毫克/升(mg/L)

16.21

Mn2+

毫摩尔/升(mmol/L)

毫克/升(mg/L)

0.068

Fe3+

毫克/升(mg/L)

6.5

6.5≥PH>6.0

6.0≥PH>5.5

PH≤5.5

6.8

无腐蚀

碳酸型

侵蚀性CO2

含量(mg/L)

无腐蚀

弱腐蚀

中等腐蚀

强腐蚀

CO21.07

1.07≥HCO3->0.7

HCO3-≤0.7

0.25

强腐蚀

镁离子型

Mg2+含量(mg/L)

无腐蚀

弱腐蚀

中等腐蚀

强腐蚀

Mg2+5000

10.64

无腐蚀

表3.1-5

Kaleta水电站坝址区地表水对钢结构腐蚀性分析表

环境水对钢结构腐蚀性判别

PH值、(CL-+

SO42-)含量(mg/L)

弱腐蚀

中等腐蚀

强腐蚀

PH值3~11、(CL-+

SO42-)6.5

6.5≥PH>6.0

6.0≥PH>5.5

PH≤5.5

6.8

无腐蚀

碳酸型

侵蚀性CO2

含量(mg/L)

无腐蚀

弱腐蚀

中等腐蚀

强腐蚀

CO21.07

1.07≥HCO3->0.7

HCO3-≤0.7

0.44

强腐蚀

镁离子型

Mg2+含量(mg/L)

无腐蚀

弱腐蚀

中等腐蚀

强腐蚀

Mg2+5000

12.41

无腐蚀

表3.1-8

Kaleta水电站坝址区地下水对钢结构腐蚀性分析表

环境水对钢结构腐蚀性判别

PH值、(CL-+

SO42-)含量(mg/L)

弱腐蚀

中等腐蚀

强腐蚀

PH值3~11、(CL-+

SO42-)<500

6.8、189.38

弱腐蚀

PH值3~11、(CL-+

SO42-)≥500

PH值<3、(CL-+

SO42-)任何浓度

3.1.5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坝区岩质类型以灰黑色、深灰色辉绿岩为主,其次为灰白色、浅灰色砂页岩等。为研究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坝区共完成室内岩块物理力学试验9组(见表3.1-9)。从表中可见,坝址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与风化程度密切相关,并具有以下特征:

(1)物理性质指标:辉绿岩平均干密度2.93g/cm3;吸水率:0.19、凝灰岩的平均干密度1.73g/cm3;普通吸水率0.25。表明从微新至全强风化岩石的密度逐渐减小,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逐渐增大。辉绿岩比凝灰岩岩石的密度逐渐减小,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逐渐增大

(2)辉绿岩静变模量平均82×103MPa,凝灰岩的平均67.3×103MPa。表明辉绿岩比凝灰岩的弹性模量低。

(3)辉绿岩的纵波速度6095m/s,凝灰岩的纵波速度5304m/s;表明辉绿岩比凝灰岩的纵波速度高。

(4)辉绿岩的的湿抗压强度173MPa,凝灰岩的湿抗压强度140MPa,均属坚硬岩。表明辉绿岩比凝灰岩的湿抗压强度大。

(5)软化系数:辉绿岩为0.96,凝灰岩的0.58。表明辉绿岩比凝灰岩的软化系数逐渐高。

(6)三轴压缩强度:辉绿岩内聚力c为23.97MPa、内摩擦角φ为57.53°,凝灰岩的内聚力c为24.7MPa、内摩擦角φ为59.2°。由于凝灰岩的仅有一组数据,不具可比性。一般辉绿岩三轴压缩强度稍大于凝灰岩,数据偏差的原因一方面试验数据少,另一方面辉绿岩位于上部,存在风化卸荷影响,凝灰岩位于深部岩石较新鲜。

参照国内外已有类似工程的试验和时间,分析对比给出坝址区岩体和各类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1-11和3.1-12

表3.1-9

凯乐塔水电站坝址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试验成果表

表3.1-10

凯乐塔水电站坝址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建议指标表

表3.1-11

凯乐塔水电站坝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岩性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建议整体稳定坡比

干密度

岩体承载力

静变形

模量

泊松比

抗剪断强度

(岩体)

抗剪强度

(岩体)

抗剪断强度

(砼/岩体)

ρ

f0

E

μ

f′

c′

f

c

f′

c′

g/cm3

MPa

×103MPa

MPa

MPa

MPa

辉绿岩

2.93

6.5~8.5

80~100

0.27

1.2

1.5

0.75

0

1.00

1.0

1:0.3

凝灰岩

2.73

5.5~7.0

55~75

0.25

1.0

1.1

0.65

0

0.90

0.8

1:0.5

注:1.

当坡高大于30m应设马道,对局部不稳定块体应有处理措施。

2.

建议开挖坡比指一般岩体不加结构处理时整体稳定的坡比,当边坡稳定受特定结构面控制时应考虑结构面的倾角。

表3.1-12

凯乐塔水电站坝区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性状类型

结构面特征

代表性结构面

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

类型

亚类

f′

c′′(MPa)

f

c′(MPa)

刚性

结构面

A1

闭合

面平直粗糙,微—新,结合紧密,强度较高

微—新岩体内无蚀变的硬质节理裂隙(缓倾角裂隙)

0.7

0.2

0.6

0

A2

蚀变

面平直粗糙,微—新,结合紧密,面附绿泥石、绿帘石等构造蚀变矿物,强度中等

微—新岩体内构造蚀变的硬质节理裂隙

0.6

0.1

0.5

0

A3

张开

面平直粗糙,弱风化下段,无充填,无胶结,强度中等

弱风化下段岩体中较松弛的硬质节理裂隙

0.5

0

0.4

0

软弱

结构面

B1

岩块

岩屑型

面平直—起伏,粗糙,充填岩块、岩屑,无胶结

①风化带内的卸荷裂隙;

断层破碎带;

破碎的辉绿岩

0.5

0.1

0.4

0

B2

岩屑

夹泥型

面平直—起伏,稍粗糙,充填岩块、岩屑,局部夹泥,面附泥膜,无胶结

①风化带内岩屑充填的卸荷裂隙;

断层破碎带;

破碎的辉绿岩

0.35

0.05

0.3

0

B3

泥夹

岩屑型

面平直—起伏,光滑,充填岩块、岩屑、泥化糜棱岩、断层泥,泥连续分布,无胶结

断层破碎带

0.3

0.02

0.25

0

3.2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3.2.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应敬浩)

3.2.1.1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

坝区岩质类型以灰黑色、深灰色辉绿岩为主,次有地下的凝灰岩等。微新花岗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b一般约为108~210MPa(表3.1-9),属坚硬岩;区内未见断层出露,节理统计显示:坝基部位共发育有4组节理(见节理玫瑰图3.1-2),其中有三组节理较为发育,大多平直闭合,延伸较长,一般在10m左右,个别节理面张开5~100cm不等,局部被后期侵入火山熔岩充填。

钻孔资料表明:区内岩体风化程度不强烈,强风化厚度仅有2m左右,但沿裂隙等结构面的带状风化十分明显,钻孔中垂直方向风化强度交替出现,节理发育部位RQD明显降低。根据坝基岩体的风化特征和构造发育情况,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U之规定将岩体分为四个结构类型,见表3.2-1。

表3.2-1

凯乐塔水电站坝基岩体结构分类表

工程地质岩组

风化特征

RQD(%)

结构特征

结构分类

微、新鲜岩体

结构基本未变,有少量风化裂隙,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锤击声清脆。

85

岩体完整,呈巨块状,结构面不发育,间距大于1m。

整结构

弱风化岩体

结构部分破坏,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

65

岩体较完整,呈次块状,结构面中等发育、发育,间距一般50-30cm.

次块状结构

强风化岩体

岩石大部分变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心呈块状。

30

岩体较破碎,结构面很发育,间距一般小于10cm。

碎裂结构

全风化岩体

呈砂土状,岩体结构已完全破坏,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蚀变为次生矿物,岩石变色强度很低。

0

呈散体状,物质组成主要为砂土夹少量碎石。

碎屑状结构

构破碎带

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相对周围岩体有较多的的次生矿物和蚀变现象。

20-25

岩体破碎,具贯穿性张开节理,岩体呈岩块夹碎屑和泥质物,岩块间咬合力差。

碎块状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坝基岩体风化特征、结构面发育规律以及岩体物理力学试验和结构类型等资料,针对坝基部位的具体地质情况,不考虑分布较少的全风化岩体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岩石力学指标均采用同类岩性室内试验平均值。由于本次仅测试岩体的剪切波速,数据不能很好应用,因而采用体积节理数参与评分,强风化带参考把轴线其它孔资料。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V的规定,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成果见表3.3-2。

表3.2-2

坝基岩体质量分类

岩类

岩质类型

风化卸荷程度

岩体结构特征

岩体紧密程度

岩性

Rb(MPa)

岩体结构类型

间距(cm)

Jv

Vp(m/s)

Kv

嵌合度

β辉绿岩

70~80

坚硬岩

微新、无卸荷

块状~次块状

30~100

5~7

>4500

0.6~0.75

紧密~较紧密

OS+c凝灰岩

块状

50~100

β辉绿岩

40~80

坚硬岩~

中硬岩

弱风化、无卸荷

次块状~镶嵌

30~50

7~12

4000~4500

0.5~0.6

较紧密~中等紧密

OS+c凝灰岩

弱风化、无卸荷

块状~次块状

30~100

7~12

3500~4000

0.35~0.5

较松弛

β辉绿岩

20~40

较软~

中硬岩

强风化、卸荷

块裂~碎裂

<30

10~20

1500~3500

0.1~0.35

松弛

OS+c凝灰岩

强风化、卸荷

块裂

10~30

>3500

较松弛

β辉绿岩

<15

软岩

全风化、强卸荷

碎裂~散体

<10

>20

<1500

<0.1

松弛

破碎带(无胶结、松散)

碎裂

松弛

3.2.2坝基(肩)渗漏

坝址区岩体坚硬,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且节理延伸长、最长达100m,切层性好,厂房附近瀑布陡坎和ZK4号钻孔看:切层深度达15m左右,且几组节理节理间相互交错,多呈网格状分布,贯通性好。钻孔压水试验显示:在孔深21.05m~26.05m的辉绿岩试段,结构较完整,在压力达到0.38MPa时,最大流量为110.00

L/min,为强透水岩体。测算最大透水率达100Lu以上。右坝肩ZK01钻孔在孔深47.11m~52.11m时火山凝灰岩,结构破碎,在压力达到0.14MPa时,最大流量为109.5L/min,为强透水岩层,测算最大透水率达100Lu以上。从试验成果看:辉绿岩强透水试段占37.5%、中等透水占25%、弱透水无、微透水占37.5%,辉绿岩岩层平均透水率为41.55Lu。凝灰岩强透水试段占22%、中等透水占10%、弱透水无22%、微透水占46%,凝灰岩岩层平均透水率为31.52Lu,均属中等透水地层。

总体而言,坝基坝肩岩体均为中等透水地层,地层透水性表现在出露于地表的辉绿岩比下部凝灰岩透水性要高,就同一地层来说,岩层透水性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更多表现在受节理裂隙的控制,当钻孔未遇到节理时,表现为微透水或不透水性质,当遇到裂隙时则表现为强透水地层。因此,坝基、坝肩部位应采取必要的防渗处理措施防止节理发育带的绕坝渗漏。

3.2.2坝肩边坡稳定

ZK01钻孔资料显示:右坝肩溢洪道部位,上部凝灰岩全强风化厚度较大,垂直厚度达10余m,风化后的凝灰岩呈碎石土状、RQD值统计为0,其力学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自然边坡稳定坡度10°左右,应注意该部位岩土体的变形问题和基础处理。

    以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