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日期:2021-02-0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本文关键词:公文写作,课程,行政

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本文简介:《公文写作》课程总结(概述)第一部分:文章写作基础写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作者的素养和能力;文章的写作技巧;观察与采访;检索与整理;分析与综合;立意与选材;思路与谋篇;说明与议论第二部分:公文写作基本原理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公文的作者;公文的主题;公文的材料;公文的结构;公文的语言;公文的表达方

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本文内容:

《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概述)

第一部分:文章写作基础

写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作者的素养和能力;

文章的写作技巧;

观察与采访;

检索与整理;

分析与综合;

立意与选材;

思路与谋篇;

说明与议论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基本原理

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公文的作者;

公文的主题;

公文的材料;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语言;

公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部分

党政机关公文机关公文概述;

机关公文的基本格式;

决定和决议的写作;

通知、通告和通报的写作;

报告请示的写作;

批复和函的写作;

公告和公报的写作;

会议纪要的写作;

(二)文章的作用

1.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层面;

2.教育:自己和他人;

3.审美:“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

4.实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行政公文);

5.消遣娱乐:茶余饭后——幽默、故事;

(三)作者的能力

1.观察:

2.想象:

3.思维:

4.语言:

逻辑、语法规则、修辞手法

(四)公文写作的基本原理

公文的基本含义

即公务文书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材料

主体: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用途:处理公务

广义:处理公务和企、事业单位的材料

狭义:通用公文(除了专用公文以外的公务文书)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1.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

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

(五)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一)特点

1.政策性:观点鲜明、严肃郑重、具有权威性;

2.实用性:用来解决问题,不能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简明;

3.真实性:

涉及的事实、引用的数据、材料,内容须准确、真实;

4.定向性:

法定作者: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非个人,特定机关的代言“人”;

法定读者:涉及到密级问题。

5.时效性:针对特定问题,在特定的时间内制作,写作、传递、办理应迅速及时;

6.规范性:词句:规范、简洁、明确、易懂;

内容:严肃、得体、平实、准确;

公文写作的作用

1.颁布法规:

行政机关公文: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

党的机关公文:条例、章程、规定;

2.指挥管理:

主要是下行文,命令、决定、决议、指示等

公文的起草、定稿过程实质就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

3.交流信息

公文的行文方向:

下行文:公告、通告、公报、通知、通报;

上行文:报告、请示;

平行文:函;

4.宣传教育

针对现实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明确应该做什么;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商洽协调:函

地区间、单位间、团体间的相互协作;

6.凭证依据:

上行文:决策的依据;

下行文:开展工作的依据;

本单位: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

公文的法定作者

1.执笔人:起草者,一般为单位的文字秘书。

2.签发人:只是法定作者的代表。

3.真正的法定作者:公文末尾的印章,可能是一个或多个;

4.公文发生法律效率的过程:

公文的主题

含义:行文机关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所有公文都应该有主题,是思想观点、意见态度的理性认识;

公文具有一事一议论特点,所以主题是单一的、集中的;

公文主题的作用

(一)决定公文的价值

正确:(基本要求)观点准确,符合客观规律;

深刻:(较高要求)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发展规律;

(二)是公文的统帅和灵魂

1.决定材料的取舍;

2.支配公文的布局谋篇;

3.制约公文的表达方式;

4.影响公文的遣词造句;

(六)公文的语言

基本特征

1.实用性:

只表达词语的词典意义,人们在使用和接受它的时候,依靠平时养成的习惯,自动地认识它所指向的事物,而对语言本身则无太多的注意;如汇率、外汇储备、GDP、对外债务、政府税收等;

2.

规范性:

(1)词语上,严格遵守词典意义;

(2)造句上,严格遵守语法规则;

(3)修辞上,只适当运用、比喻、排比等,很少使用夸张、通感等;

(4)符合语法规则:

3.

模式性(习惯用语

):传统形成的模式化语句,有些公文用语在关键处必须使用

4、准确性

5、简练性

(1)尽量使用短句子

(2)适当使用文言词语;

6、质朴性

(1)不做作,不生造:

语言应大方、庄重、朴实,切忌华丽、造作、卖弄;

(2)不溢美,不虚饰

公文词语选择的基本要求

1、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

褒贬还是赞扬

3、注意词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果;

4、注意词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

5、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词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执行性;必须、可以、禁止;不能、决不

6、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以“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执行;

7、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以获得更加鲜明直接的表达效果;

8、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以维护公文的完整有效性;

9、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以保证语言得体而有力;

10、注意词语的规范性,以提高公文沟通的效果,扩展沟通的范围。

(七)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

模糊词语

1、含义:

模糊词语是指自然语言中有模糊性的语言。是对包括公务在内的客观世界模糊性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概括件和灵活性。

如工作成绩总结,或说“取得了很大成绩“,或说“取得了一定成绩“。这里的“很大“、“一定“都是模糊词语,反映了“成绩“的模糊性,很难将之精确化,用模糊词语比精确词语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2、本质

这种模糊性是与具体性相对而言的,实际工作中有些话不可能说得十分具体,一具体反而不准确了,与通常指的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认真学习掌握模糊语言及其运用规律,并在实践中科学地加以运用。能够对一些带有模糊性的概念,或不便使用准确语言具体表述的对象,进行科学的表达。

3、使用:

(1)范围:

如“不准以任何资金、任何名义兴建计划外基本建设工程。“这里的“任何”把意思表达得非常完整、周密,能够使一些问题的表述留有回旋的余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因地制宜,变通执行,防止机械地搞一刀切。

(2)时间:

如“我国居民的食物构成,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只能以粮食为主。”这里的“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很大灵活性。能够对公文表达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明显减少

公文的字句,避免表述内容的冗长。

如“到本世纪末,要使我国经济达到小康水平。“这里的“到本世纪末“就完全反映了时间的推移过程。

(3)保密或礼节

需要把一些一般情况下应平实直露的话说得委婉,富有弹性,也有使用模糊语言,如“众所周知的原因“、“适当的方法“、“共同关心的问题“等,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达,起着特殊的修辞作用。

(八)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2012-7-1)

公文写作的文种选择

①政策法规依据

公文种类有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知、报告等,制发公文应根据规定选用文种。

②工作关系依据

公文撰写者受文者之间构成的工作关系,是选择文种的依据之一。

③职权范围依据

公文撰写机关的职责权限范围是选用适当文种的依据之一,制发公文应在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内进行文种选择。

④行文目的依据

公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制发,应根据行文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文种。

政府部门行文的5条规则

1.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的四种类型:

(1)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2)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3)平行关系:

(4)不相隶属关系:

2、政府部门行文的5条规则

(1)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范围可以相互行文;

(2)政府各部门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相应的主管部门行文;

(3)属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4)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5)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级政府正式行文。

联合行文的规则

1、必须是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

2、必须明确主办部门

3、两个以上部门行文要注意充分协商,尽量取得一致意见。取得一致意见后,可由一个部门行文,也可以联合行文,不得交叉重复行文。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4、以下部门、机关和单位可以联合行文

(1)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可以联合行文;

(2)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

(3)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4)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5)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可以联合行文。

有双重领导关系的上下级之间的行文

确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办理、答复;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另一上级机关。

(九)公文管理

1、收文办理包括的程序

收文办理指收到公文后的办理过程,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等程序。

2、收文后的审核

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

(1)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

(2)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3)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

(4)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

(5)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3、审核后的拟办意见

对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要求的公文:

(1)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

(2)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

(3)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

(4)对不符合要求的公文,经办公厅(室)或秘书科负责(5)人批准后,可以退回呈报单位并说明理由。

4、承办公文在时限上的要求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

(1)紧急公文应当按时限要求办理,一般公文要求一个月内必须答复,若不答复,则视为同意,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

(2)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应及时退回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5、审批公文应注意的事项

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已阅知。

6、公文催办的要求

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

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7、

公文归档工作:公文办理完毕后的处理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

、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1)公文归档的基本要求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等整理(立卷),要保证归档公文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本机关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8、公文翻印的规定和要求

上级机关的公文,除绝密级和注明不准翻印的以外,下级机关经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秘书科负责人批准,可以翻印。

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

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9、机关公文的公开发布

机关公文不能随意公开发布。

公开发布行政机关公文,必须经发文机关批准。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10、公文被撤销与公文被废止在效力上的区别

公文被撤销,视作自始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11、没有保存价值的公文的

处理

经过鉴别,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办公厅(室)、秘书科负责人批准,可以销毁

12、机关撤销时公文的处理

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

13、联合办理的公文的归档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它形式的公文副本。

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它机关职务形成的公文的归档

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务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归档期限:

归档公文应当确定保管期限,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

14、销毁秘密公文的规定

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含密码电报)应当进行登记。

15、机关合并时公文的处理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

16、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所保存公文的处理

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个人不

得擅自销毁公文。

(十)公文的基本格式

公文要素组成:

眉首: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各要素;

主体: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版记首条间隔线(不含)之间各要素;

版记:首条间隔线以下各要素

(具体内容略)

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

1、含义

(1)所有文件都有“签发人”:机关领导审核文稿签署意见;

(2)上行文眉首应标签发人:请示、报告、上行意见

2、资格

(1)一般应为本机关领导

(2)重要的或涉及面广的公文,须为本机关的正职领导;

正职领导不在,应由主持工作(常务)副职签署;

(3)经授权,也可以由秘书长或办公厅(室)主任签发;

(4)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

成文时间

1、确定标准:

(1)一般应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2)如会议通过的重要会议,以通过会议的日期为准

(3)如联合发文,以最后领导人签发为准

(4)法规性文件,以批准日期为准

(5)电报,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

2、书写格式:

(1)写全年、月、日,不得简写;

(2)用汉字书写,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3)会议通过的重要会议,如决议、决定、条例等法规性文体,成文日期不在文后,而在标题下方,居中位置,并加括号

3、位置:正文或机关署名的下方。成文时间右空4字;

抄送机关

1、含义:除主送机关之外的其他需要阅知的上级、下级和不相互隶属的机关

2、格式:应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

抄送机关间用逗号,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位置:左空1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

4、确定抄送机关的原则:

(1)发文机关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

应同时抄送自身直接上级机关;

如省政府重要下行文就应抄送国务院

(2)发文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

必要时应抄送另一上级机关;

(3)如遇特殊情况越级上行文,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4)文件内容涉及有关职权范围,需征得其配合支持时,

应将其列为抄送机关

5、确定抄送机关的顺序:

(1)不同级别:抄送机关上、平、下级机关

(2)同级不同类;党、政、军、群

(3)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另起一行排列在政府系列之后;

(4)民主党派再另起一行排列。

6、不得抄送机关的情况

(1)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

(2)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抄送;

(3)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十一)各类文种的写作要点)

决定和决议

1、决定

(1)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2)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3)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决议

各种代表会或委员会对“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做出安排

决定和决议的异同

相同点:

1.

行文方向:主动下行文

2.公文内容:重要事项或重大活动;

3.格式:基本一致

不同点

1.适用范围

决定:适用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

决议:适用党的机关

2.涉及内容

决定:

具有“施行性”,涉及内容较具体,实践性、可操作性强

决议:

具有“认可性”,涉及内容具有理论性、原则性和概括性

3.形成程序

决定:无必须经会议讨论通过的硬性规定;

决议:必须经会议讨论通过;

4.表达方式

决定:多用来布置工作,提出要求,议论较少;

决议:重点在于“议”,议论较多;

5.成文日期的标写位置

决定:

党的机关:用括号标写在标题下方

行政机关:在文后

决议:用括号标写在标题下方,或文后,有时还包括会议名称

报告和请示

1、报告:

下级单位、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向上级机关(1)汇报工作;(2)反映情况;(3)提出意见或建议;(4)答复上级的询问。

2、请示:向上级请求指示

相同点

1.行文方向:上行文

2.应用范围:党政均可

不同点

1、内容

报告:单向性,不要求上级批复,没有与之对应的文种;“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请示:双向性,下级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无权解决且一定要上级予以批复的问题,须有批复与之对应。不能越级请示,特殊情况应抄送被越级的机关

2、行文时间

报告:事前、事中、事后;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事前请示、事后汇报

3、容量

报告:内容较多,可一事一报,也可以多事一报;

请示:内容单一,容量较小。

必须一事一报,只能就一项工作、一种情况、一个问题做出请示,不得在在同一份请示中包含多个独立的事项,应分别进行请示。

上级的批复也与此一一对应。

4、写法

报告:叙述性

请示:请示性

报告的写作

报告的分类

1.随同性报告

报送文件、物件时所作的说明,内容包括报送(制作)文件、物件的原因、目的、意义及实施、处理意见等。

2.回复性报告

回答上级的报告,包括上级询问的问题,回答上级责成办理或检查事项的完成情况等

3.反映性报告

反映情况、陈述意见或建议的报告,情况是指工作中发现的重要情况,特殊情况或新情况,如各种动态、思想反映、重大案件或灾难、事故及工作中的新问题等

4.汇报性报告

汇报工作,取得上级信任或支持的报告

请示的写作

分类

1.求示性:

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裁决;

(1)工作中遇到的不好解决的关键问题

(2)无章可循的新问题

(3)意见分歧而无法统一执行的问题等。

2.求助性:

请求上级机关予以支持、帮助;

(1)请求补助经营

(2)增加设备

(3)拨款、拨指标等。

3.求准性:

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允许;

(1)超出本机关单位处理范围的事项

(2)因情况特殊需要变通处理的事项

(3)按照上级规定应当请示的事项等。

请示的基本写作要求

1.标题:三要素或两要素

2.主送机关:

一般只写主管上级机关的名称,若要其他机关阅知,应用抄送,但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3.正文:三部分

(1)请示的目的或原由;

理由充分,具有说服力

(2)请示的具体事项及要求;

事实求是,明确、具体

(3)结语

“妥否”“可否”,“请复”、“请批示”、“请批准”。

批复和函的写作

批复:

主送机关——

1、只有一个,即请示机关的名称,与指示机关互为相反;

2、如有普遍意义则可“抄送”的形式;

3、如果标题中已有请示机关的名称,也可以不写主送机关;

批复的正文

1、内容:一般较简短,围绕请示的事项写;

2、结构:“引语”+“答复意见”+“结语”

(1)引语的写法

A、

“XX号文件收悉”:

B、

“X年X月X日关于XX(事项)的请示收悉”:

(2)答复意见的写法

A、

针对请示问题所做的具体答复;

B、

多为同意,如不同意,立场应该坚定,并说明理由:

(3)结语的写法:“此批”、“此复”

函的写作:使用范围最宽、内容最广的一种公文;

(一)函的分类

1、按照内容:商洽函、请求函、询问函、告之函、答复函;

2、按照方向:去函、复函;

应注意事项:

(1)除了告之事项外,无论同意与否都应该复函;

(2)回复上级的函时,不宜用复函,一般用报告,以示尊重;

正文:“引语”+“答复意见”

(1)引语:

A、引述来函日期:

“你(贵)处(方)于X年X月X日来函收悉”

B、引述来函文号:“你(贵)处(方)[X年]X号来函收悉”

(2)答复意见:明确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并解释原因

纪要

一、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的区别

1.文体性质:

会议纪要:正式的公文文种,并非逢事必记;

会议记录:只是会议情况的记录,是原始材料;不上报,不下发,逢事必记;有时可能成为会议纪要的材料之一;

2.内容:

会议纪要:选择性、提要性;条理化、理论化;

会议记录:客观真实地记录会议上的所有内容;

3.形成过程和时间:

会议纪要:会议结束同时或后期;

会议记录:与会议同步产生;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点

传达性会议纪要的写作——各级机关领导工作会议或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所发的会议纪要;用来“上传”(报给上级作报告之用)或“下达”(发给下级作通知之用)

构成:基本情况+主体

基本情况:

A.会名、议题、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列席人员等;除了主持人必须写明外,出席人员和列席人员只写范围和人数即可;

B.前四项:

a.XX会议就XX议题于X年X月X日在XX会议室召开

b.会议由XX主持;

c.XX等出席等X名参加了会议;

d.现将会议讨论决定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冒号引起正文;

主体:

A.会议只有一项议题:三部分

a.“会议听取了…汇报(报告)”或

“会议讨论了….,并……实施”

等用语,交代议题;

b.另起一段,“会议认为”或“会议指出”,

言简意赅阐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c.最后,“会议强调并确定……”等说明落实议题的

几项具体要求;

B.会议有两项以上议题:

应分清轻重,重要在前,次要在后,

每一项议题都可像A那样分三部分写;

指示性会议纪要的写作——对某一范围内较大的工作会议所整理的综合会议纪要,

来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内容类似“指示”;

构成:前言+主体

前言:召开会议的依据、目的、会名、参加人员的范围和人数、哪位领导出席,谁到会做了哪方面的讲话和会议的基本议程、重要收获等;

主体:两种写法

A.会议议程议题简单、清楚:

a.对过去工作的估价;b.对当前形势的分析;

c.

对未来工作的要求;d.

对实现工作的措施;

B.会议议程议题较多,问题复杂:分几个问题逐项进行;

注意事项

1、熟悉会议材料、记录、领导讲话、会议决议、多数人意见等基础性材料;

2、明确会议宗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突出会议中心;

3、认真归纳整理,具体问题理论化,复杂问题条理化,汲

取正确意见,排除分歧或不正确意见;

篇2:公文写作: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倡议书

公文写作: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倡议书 本文关键词:公文写作,申论,倡议书,指导

公文写作: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倡议书 本文简介:公文写作: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倡议书一、题型释义倡议书指的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在考试中,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二、书写格式倡议书一般

公文写作: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倡议书 本文内容:

公文写作:申论公文写作指导之倡议书

一、题型释义

倡议书指的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使用。在考试中,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

二、书写格式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居中书写

(1)单独写文种“倡议书”三个字居中。

(2)关于+主题+文种。(例: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3)单独写主题(例: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

2、称呼(即倡议对象):根据所处的题目情景,确定合适的称呼,要注意符合题干要求。

3、正文:倡议书的主体部分。包括倡议目的以及倡议内容。

(1)倡议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倡议目的主要介绍倡议书发布后所要达到的效果,在答题过程中,在题干和材料中会有倡议目的的相关表述。

(2)倡议内容: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写。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列项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在作答时根据题目要求,一般情况下用XX年XX月XX日代替即可。

三、注意事项

1、书写倡议书时注意倡议对象,根据倡议对象确定倡议书的用语,如果倡议对象为广大民众,书写时语言需要通俗易懂;如果倡议对象是政府官员,则应该规范用语。

2、落款的书写注意不要透漏个人真实信息,涉及具体部门及人名、日期时一般用“xx年xx月xx日、xx部门”代替。

中公教育

篇3: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全面指导:倡议书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全面指导:倡议书 本文关键词:申论,倡议书,辽宁,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全面指导:倡议书 本文简介:点击了解>>>辽宁公职辅导讲座资讯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全面指导:倡议书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全面指导:倡议书 本文内容:

点击了解>>>

辽宁公职辅导讲座资讯

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全面指导:倡议书

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贯彻执行能力是申论中的重要的考察要素,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非常重视对这种题型的考察,但因写好公文需具有很强的工作经验和写作技巧,往往成为许多考生的一个难点。学好公文写作不仅要掌握一般的解答思路还需要对一些常考的公文类别的写作要求和写作习惯进行细致的了解,下面中公教育中公专家就对公文写作题型中的“倡议书”进行介绍并详解作答方法。

一、倡议书的定义

倡议书是指: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倡议书这种文种的重要目的在于“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去做某事”,这个性质决定了倡议书的主要写作内容必须主要围绕着对策展开。这里要特别对倡议书和宣传稿两种文种进行区分,这两种文种形式是许多考生容易混淆的。宣传稿重在“宣传”二字,顾名思义其文书的重要目的在于将某件事或者某个决议文字的形式向受众宣传,因此重点在进行事情的说明,可能包含问题、产生的原因、重要的意义和做法等等,因此与倡议书重在对策有明显区别。

二、写作格式

公文写作类题目区别于申论考试的其他客观题型的重要一点在于:规范的格式要求。因此学生在掌握倡议书的作答时,首要要了解倡议书的格式要求。

倡议书的完整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个部分,具体写作要求参考格式如下:

倡议书

尊敬的驻区单位、社区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

当您的生活条件改善时……

……

社区党支部

三、解题思路

明确抓住题干中指明的工作任务、组织意图和身份限定,一般一个公文写作题中都会包含着以上几个要素。所谓工作任务是指题干中制定的具体文种,也可以理解为直接目标。组织意图则是在工作任务背后更为深沉的命题人意图,这也是我们获取解题思路的关键入手点。身份限定则主要影响我们语言表达和语气的使用。只要能够准确的抓住以上几点就可以破解这类题型的解答思路,下面将举出的例子予以说明:

【例题】“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中公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中公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

要求:

(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00字。

【中公解析】

首先,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身份,题干中限定“以中公专家团的名义给救灾的各界人士写倡议书”,包括要求中提到的“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决定了应该代表中公专家团,以一种有感染力的语言,倡导救灾人士进行救灾活动,因此语气要具有动员性和号召性。再次明确工作的直接目标是写倡议书,结合之前我们了解过的倡议书的性质,应该明确答题思路中重点要为绕对策来写,而结合题干则明确对策应该是“开展火红丝带心理援助活动的对策”。最后,明确背后的组织意图,应该能看到题干中限定的情景是“在某次救灾活动中,救灾部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意味着救灾并没有结束,为了让救灾活动更好的进行,所以要进行这样一个倡议,倡议的大家加入这个活动是首要,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活动让救灾更有效率。

综合以上分析再结合生活中的正常逻辑,我们应该能得出此题的作答思路应为:“介绍火红绸带活动及意义——倡导如何进行火红绸带的援助工作——总结并号召”。

四、倡议书答题总结

结合以上我们对倡议书文种的分析和的举例,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倡议书作答的如下思路:

1、

明确倡议书的性质,了解答题重在对策;

2、

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3、

能够根据题干“身份+工作任务+组织意图”灵活得出答题思路;

4、

一般题目的答题思路常见为:“说明倡议的内容和意义——列出具体倡议做法——总结并号召”。

中公教育中公专家希望考生能够以上内容了解并掌握倡议书这一文种的写作,并且举一反三不断的练习熟悉答题过程,进而能转换为一种申论作答能力,在考场上熟练的运用。

中公教育辽宁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辽宁省考试录用公务员信息尽在中公教育网

    以上《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行政公文写作课程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