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日期:2021-02-13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政治课,高效,薄弱,教学模式,课堂

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新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金台区陵原中学政治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1.组织课题组成员坚持学习高效课堂理论,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树立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2.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

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新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金台区陵原中学政治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

组织课题组成员坚持学习高效课堂理论,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树立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2.

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不断完善导学案,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3.

课题组成员坚持单周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探讨存在问题,双周听评课,政史地教研组进行没课,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上课教师提出整改方案

4.

课题组成员在自己教学实践中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积累经验,在自己已经成型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完善并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课题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索出适合自己特色的一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趣味性导入----结构化预习---合作式探究---总结---反思式回顾

1.

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导入部分,突出趣味性,新颖性,可以借助名言警句,时间新闻,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后面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结构化预习部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对本堂课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是课前认真阅读课文内容,画出重难点知识,标记出一点问题,完成自主学习问题。

3.

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合作探究问题,要对学生的要求是课堂上分小组积极讨论完成探究问题,班级内交流展示,同学们注意补充纠错,用好双色笔,教师适时点拨。

4.归纳总结:教师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出一个简洁的总结,是对课本知识的提炼和升华,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便于学生抓住教学重点。

5.课后反思: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个表格,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如实填写,便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不断改进完善。

6.早读课:针对过去早读课学生没兴趣,学习效率低下,我们设计出早读单,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一边读一边记,一边记一边写,抓住教学重点,提高早读课的学习效果。

7.单元练习:针对政治课课时少,学生练习少,学完一个单元,设计出单元练习,作为周末家庭作业,及时巩固教学知识,差缺补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1.

探索出适合农村薄弱学校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为学生进一步成长发展服务。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

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我组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四.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思想品德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各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高效教学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研究重点:构建符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模式。

研究难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高效课堂模式构成要素和高效教学模式。

创新之处:

1.在课题选题方面:选择研究初中思品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校本实践研究,解决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课堂精力流失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

2.在研究内容方面: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这一具体学科高效课堂的特征、构成要素和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教学模式。

3.在研究方法方面:尝试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进行研究。

五.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通过探索与研究总结出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学生学习课业负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改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对九年级进行课改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喜欢上思想品德课的人多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课堂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中考成绩有学区的第六名上升到第三名,摆脱最后一名的尴尬局面,步入到中游水平。附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成绩比较表: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成绩比较表

期中

期末

一检

二检

2013(课改前)

71.56

69.35

36.1

42.3

2014(课改后)

83.95

82.18

47.5

53.1

六.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和影响

田旭老师的论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和体会》的一文2013年10月发表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现代教育出版社。另外还有两篇论文《政治课高效课堂合作探究环节的操作技巧》,《新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准备发表;张菲老师的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准备发表。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研究在课堂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课前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基本都能自己独立完成结构化预习问题,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整体把握较差,不能熟练应用,有待于今后指导和提高。

2.合作探究环节:合作探究中学生讨论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不彻底,不善于相互交流和展示,不善于相互纠错补充,学习效果较差,有待于今后重点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操作技巧。

3.课后反思环节:学生对课后反思环节不重视,认为没有必要,写不写无所谓,也不会进行回顾与反思,哪些问题学懂了,哪些问题没学懂,哪些问题没理解,哪些问题自己感兴趣,自己的收获是什么,自己还有那些新观点,绝大部分同学说不上来,有待于今后培训和提高。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1.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了解问题存在的根源,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反复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在网上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了解同类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特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操作水平,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3.“走出去,请进来”,去宝鸡市高效课堂市级先进校北郭中学,横水一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邀请市区级高效课堂的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九.主要参考文献: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主编:冯克诚

西尔枭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北京

篇2:韩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影响研究结题报告

韩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影响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韩剧,中国青少年,结题,影响,报告

韩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影响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项目名称韩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影响研究立项时间2014年3月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所属学院商学院合作团队:完成时间2014年11月摘要:当今多文化形式下,“韩流”的浪潮,叩响了中国大大门,凭借韩剧自身的魅力,对中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着重剖析了韩剧的特色构成,从异于选材、制作精良,高

韩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影响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项目名称

韩剧对中国青少年文化影响研究

立项时间

2014年3月

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

所属学院

商学院

合作团队:

完成时间

2014

年11月

摘要:当今多文化形式下,“韩流”的浪潮,叩响了中国大大门,凭借韩剧自身的魅力,对中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着重剖析了韩剧的特色构成,从异于选材、制作精良,高度美化的场景、艺术化的色彩搭配、高技巧的光线与镜头的运用,形成了精致唯美的画面,加之时尚俊美的演员和荡气回肠的音乐,使其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完美的听觉享受。这些因素都深深吸引着中国观众,尤其是中国青少年群体。韩剧既迎合了中国青少年群体的审美心理,又满足了青少年对异域文化的好奇与渴求。在韩剧的轮番广播中,韩剧则完美地扮演了“解语花”的角色,深入人心。正是通过韩剧的传播,在韩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或浅、或深的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群体的行为及心理,从各方面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变化。通过韩剧拥有迷人魅力这一不争是事实,深深的思考了在面对如此形式下的中国影视业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韩剧

中国青少年

文化

影响

正文

近几年来,强大的“韩流”进入中国市场,韩剧的播出也获得了居高不下的收视率,获得了中国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自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引入中国,到现在的《来自星星的你》,韩剧已然达到了白热化程度。韩剧中唯美的爱情故事、新颖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当代青少年,同时,韩文化也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以后,韩国发型,美容,服饰,美食在国内的温度也逐渐升温。然而,韩剧为何会受到中国青少年的强烈追捧?又对中国青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韩剧对中国青少年产生影响的原因

通过我们的近阶段研究,数据表明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韩剧的叙述手法和流行元素。绝大多数青少年都“以貌取人”,被那些“长腿欧巴”、美女所吸引,在剧中的表现的俊朗、阳光、时尚,韩剧再穿插一些精彩的画面,给人以自然、淡雅的唯美时尚感。虽然角色普通,但更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认同感,尤其是韩剧对爱情和亲情的刻画更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共鸣。一旦共鸣产生,青少年群体便难以抗拒。在现实中,青少年也逐渐对爱情表现出幻想,在他们眼中,爱情,便是干净而纯美,不掺一丝杂质,与身份地位、工作事业、家庭环境无关,那些为爱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更是赚足了中国青少年的眼泪,使得青少年人人羡之。

(二)、中国的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要。韩剧的题材多为爱情或家庭伦理剧,韩剧在大陆传播的同时,中国青少年正处在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各人情感上,春心萌动。韩剧中的爱情,所表现出来的干净、简单、无杂质,正是与青少年的情感发展有了无限契合。他们的爱情冲破门第的牢笼、世俗的枷锁,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得以有情人终得眷属的豪门绝恋,或者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励志版爱情故事。例如风靡大陆的《浪漫满屋》、《宫》等。这些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人物敢爱敢恨,与当今青少年的爱情观相得益彰。可以说,韩剧为他们提供了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憧憬。

(三)、中韩文化的交融。自中国入世以来,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文化的沟通。尤其是同在亚洲,又是邻居的韩国[1]。对文化,中国既“走出去”,将汉学发展到各国,又对他国文化保持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原则,在各国文化进驻的同时,韩国作为同在汉文化交流圈的国家,则有着相当大的优势。此外,鉴于地理位置,中国人对待韩文化的亲近心理有别于他国,接受度较高。

(四)、中国影视剧题材的选择。就中国传媒而言,尤其是近两年,多为抗战,缺乏新颖性。而且,翻拍现象较为严重,难以达到创新高的成绩,广大观众则难以关注国产,收视率远低韩剧的播出。

二、韩剧对中国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随着韩剧在中国的流行,在带给我们文化上、视觉上享受的同时,韩剧从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给我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冲击,韩剧就如一股潜流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

(一)、韩剧对中国青少年群体的积极影响

1、韩剧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热情。虽然儒家文化根植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我国却没有对其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进行深刻的梳理和传承。在历史长河的涤荡冲刷中,反倒是一些优秀的思想被抛弃和忽视。而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的韩国却对此非常重视。在韩国儒家思想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儒家思想中包含的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伦理思想深入国民内心。韩剧中也处处透露着这种思想:个人与国家群体相结合,个体被予以复兴民族国家的重任。从韩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人对国货的支持与尊重,在他们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些所谓的广告产品也是清一色的国货。例如《原来是美男》这部韩剧中,其中的男女主角手里的手机都是韩国的三星产品,这种支持本国产业的爱国热情着实让那个人敬佩。可是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竟是为进口商品做广告。青少年是韩剧的主要受众,通过韩剧中折射出的这种现象,更能激发我国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2、韩剧有利于拓宽视野,拓展知识,更新观念。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高度敏感性和学习的高效率。韩剧在播放过程中所传播的许多现代观念和新的知识,在带给青少年许多新奇之外还有利于青少年改变僵化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有利于激发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不断发展的青年文化[2]。这些韩国文化的到来给中国校园文化曾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青少年们在衣着方面更加钟情于韩剧中休闲装,女生们不再是马尾辫而是像韩剧中的女孩那样将头发盘起,韩国发髻样式一时间风靡各大网络与时尚杂志。韩剧中少男少女们所崇尚的休闲娱乐方式也被我国青少年所青睐。韩剧中的歌曲、舞蹈都会在青少年中流行,演员的语言等等,都会成为校园的流行语。例如:《浪漫满屋》、《大长今》等韩剧的主题曲都曾在中国青少年中掀起流行热潮。韩剧中折射的这些韩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甚广,及扩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又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内涵,为校园传统文化增添活力与生机。青少年接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发现新事物,乐于接受新事物,在坚持校园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同时,适当的汲取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大有益处。

3、韩剧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价值。韩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白,如“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父亲有父亲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等等。“自己的人生”强调的是个体对自我的所有权,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由自己负责,为自己负责,由自己来选择要走的路。这便是一种主体意识。这种思想意识才是韩剧在极力肯定的[3]。此外,韩剧还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成才观念。韩剧所以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渴求积极、乐观、向上并向善的心理。韩剧中相貌普通、家庭清贫的人最终成才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你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那么无论多难的事,最终都会成功。这些都给广大的青少年灌输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成才观念,从而调动他们努力成才的积极性和做好工作的决心和毅力。由于韩剧是经由文化商品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它的本质特征就是世俗性和功利性的,这就使得韩剧不可避免的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二)、韩剧对中国青少年群体的消极影响

1、文化思想的渗透,使过多人沉醉于童话般的世界。韩剧从根本意义上就是为人们造梦。大多以凄美动人、使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虽然韩剧中宣扬的是通过努力和拼搏得到追宝贵的爱情,但这类故事并非是对现实社会普遍的真实写照,并且有很多青少年在看到这样的剧情时,就会期盼着那样的一段邂逅,脱离实际,希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遇到一段如此完美的姻缘或感情。这完全是文化上的渗透,从某种意义上毒害了青少年的思想,污染了他们的心灵,使缺乏判断力的他们每时每刻都活在梦里。

2、感觉支配行为,非理性超前消费。近年来的很多韩剧,无不是帅哥美女的组合,而且韩剧中男女演员的服装各个时尚光鲜,身居豪宅,驾驶高档跑车,出入高级休闲、餐饮场所,购买高档消费品等。韩国影视剧中,奢华的生活被认为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社会的主流。韩剧所传递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恰恰助长了目前在中国悄然兴起的消费主义价值取向。这使每一个追求时尚的青少年赏心悦目,争而效仿,感觉支配行为成为指导消费的新观念。

3、过度追星,荒废学业。青少年喜欢效仿模仿别人,有着很强的偶像崇拜感。对韩剧中的靓男倩女的过分追崇必然导致对学业的荒废。有些青少年为了去看一眼韩国明星逃课,为了能够得到韩国明星的亲笔签名或是小礼物不惜花费大价钱。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仅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学业的懈怠对自己合理健康的精神追求的亵渎。这些事都是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

4、影响青少年的性别意识,容易产生大男子主义。在韩剧中存在着大量的表现男权意识的例子。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永远处于恭敬、屈从的地位。这在传统的大家庭生活中特别突出。父亲的指示,婆婆的命令,丈夫的要求,做女儿的、做媳妇的、做妻子的都要言听计从。在这里,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婆婆也一并充当了男权主义的帮凶。在很多韩剧中,女人嫁到婆家后就不能再出去工作,要把她的整个重心放在家庭上;即使可以出去工作,回来后仍然要低眉顺眼的照料一大家子。被捆绑于家庭之中,被生活和男人日益磨掉自觉的人格和主体性的女性角色在韩剧中比比皆是。面对这样一种现象,该如何看待,值得我们反思。而青少年由于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不太成熟,极易片面接受韩剧中所传达的大男子主义的观点,从而偏离正确的“男女平等”的观念[4]。

三、应对韩剧采取措施

在面对如此庞大

的青少年群体,可见韩剧的影响之深。因此,国影视剧行业也必须做出改革。

1、变题材。中国传媒必须向韩国学习,在题材的选择上,韩国确实比中国做的出色,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群体的共鸣。可以向韩国一样,歌颂爱情与家庭,但仍要体现中国特色,“孝、礼、义、廉、耻”。向他人学习,尤要保留自身特色。

2、

禁翻拍。本土产品低迷,而造成韩剧传播的原因一方面也是中国在不停的翻拍本国产品以及国外产品,结果却不尽人意。难以与原创媲美,少了分原汁原味,多了点都市快餐节奏。此刻,中国影视剧需要禁毫无意义的翻拍现象,更多的鼓励原创作品,重新定位影视剧的发展。

3、

引新人。现如今的传媒中,往往都是一些“老人”了。虽然在前辈们的卖力演出中,的确早就了无数经典,但始终缺乏了一星点新人气。演艺圈需要挖掘更多的有潜力的新人,满足观众的口味,体现一种前进的趋势。

老话说,“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打破的”。的确,在外部的影视剧作出改变的同时,作为中国青少年群体也不能一成不变。针对韩剧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方面尤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1、

人文环境方面。周边人的疏引必不可缺,每一个购物狂身边都需要一个劝导者。同样,在每一个韩剧迷周边,都需要一个理性的人,不时的引导、规劝。你可以追剧,可以追星,可以消费,但必须把握好一个度。要做到不耽误学习,不让长辈操心,辨别虚拟的电视与真实的社会,不要把两者混为一谈。

2、

心理环境方面。做个理性的社会人。韩剧的流行在于演员的阵容精美,包括了化妆、服饰、等社交消费。确实,这些都迎合了无数少男少女的有关爱情的幻想。谁都希望身边有一个白马王子或者公主。但现实是不一样的,我们活在当下,不要为了虚无缥缈而忽视周边。没有王子与公主,但是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有亲朋好友,用你的心,重新出发。

结束语

通过近阶段的调查研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韩剧给中国青少年群体带来了多重的影响,间接地支配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心理行为。由此,我们探究了青少年对韩剧喜爱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发表我们的个人感言以及个人觉得社会该做的。希望通过大家的行为来就纠正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以及继续优秀的传统。

参考文献

[1]

林爱清.

韩剧热播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探析[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2).具体页码也要交代,请参考期刊网的论文参看文献写作格式。

[2]

薛健飞,

韩楚楚.

探析韩剧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启示意义[J].

影视教育.2007(4).

[3]

任天华.

“韩流”飒飒,切莫等闲看冷暖——

韩剧在中国“走红”带来的思考[J].

理论与创作,

2005(4).

[4]刘明,施晓磊,郑佳.韩剧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探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2).

附录

附问卷调查——韩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文化的影响

5

韩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文化的影响

您好!我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的一名学生,为研究韩国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文化的影响,特撰写此次问卷。相信您的每一笔选择,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的填写!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2.

您的年龄?

[单选题]

[必答题]

18岁以下

18~24岁

25~32岁

32岁以上

3.

您的职业

[单选题]

[必答题]

学生

工人

农民

公司职员

个体户

教育工作者

机关/政府

军人

其他

4.

平时你都是关注哪些外国文化的?

[多选题]

[必答题]

韩剧

英剧

美剧

日剧

泰剧

其他(请注明)

5.

你最喜欢哪国文化?(最多2项)

[多选题]

[必答题]

日本

韩国

欧美

东南亚

中国

其他

6.

两者相比,您更喜欢韩剧还是国产?

[单选题]

[必答题]

韩剧

国产

7.

您喜欢韩剧的原因?

[多选题]

演员养眼

演技高超

构思新颖和画面细致

价值观念及理念

其他

8.

您一般关注韩国影视剧剧或综艺频道的频率是?

[单选题]

[必答题]

每天

每周3~4次

每周一次

每月2~3次

每月一次

不定期

9.

你对”韩流“的看法?

[单选题]

[必答题]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厌恶

没看法

10.

你是否感觉到韩剧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群体文化消费心理的渗透?

[单选题]

[必答题]

明显感觉到

感觉到

没太大感觉

完全没感觉

11.

在观看韩国影视剧的影响下,你有过以下哪些行为?

[多选题]

[必答题]

加大对韩剧周边产品的购买欲望

有学习韩语的动力

去韩国旅游

加入追星狂潮

其他

12.

你更希望韩国文化在我国推广时

[单选题]

保持其纯粹性,完全原汁原味

加入少许我国的本土文化元素

入乡随俗,尽可能满足中国人口味

13.

你认为韩国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是?

[多选题]

增加知识面

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干扰思维

思维差异大

没什么影响

14.

你对接触韩国文化的看法是?

[单选题]

[必答题]

支持,文化是很纯粹的事情,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见识。

反对,中国人更适合中国的文化,摄入太多外国文化会对中国人产生负面影响。

理智对待,

国家的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应按完全捆绑,吸取别国文化优点的同时谨慎提防文化入侵。

15

您对本次问卷的意见

[填空题]

4

篇3:(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结题,报告,江苏省,研究课题,教学改革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登记号ZYA7项目类别一般立项填表日期2012-5-10课题负责人钱皓工作单位淮安市淮阴区职教中心一、结题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

(结题报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

登记号

ZYA7

项目类别

一般立项

填表日期

2012-5-10

课题负责人

工作单位

一、结题报告要点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系第一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工作起始于2011年4月,经过近一年的研究,该课题已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本课题于2010年12月正式立项,目前已完成了理论学习阶段、调查和资料收集阶段、分析研究阶段。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1.1

理论学习阶段

1.1.1

学习产业结构理论

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1.1.2

学习专业设置理论

产业技术结构不但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分叉,决定职业教育专业的深度与滚动开发,而且决定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整体开发。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以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的需求开发的。以“多元整合、动态优化”课程模式为例,其课程结构是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业工具课程、素质基础课程的五段。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必须依据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2

调查和资料收集阶段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调查,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汇总相关调查材料。

1.2.1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状况进行调查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调查。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调查。各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现状。

1.2.3

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历史阶段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

对我区支柱企业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企业为淮安市福瑞达制衣有限公司、淮安市富泰革基布有限公司、淮安市金鼎工具有限公司、淮安市金淮机械有限公司、淮安市康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三得利(淮安)啤酒有限公司、江苏省灵星钢圈制造有限公司、南风集团淮安元明粉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淮安元明粉有限公司、正雄(淮安)制衣有限公司、中泰园林机械有限公司等。

1.3

分析研究阶段

1.3.1

淮阴区产业结构分析及预测

预测淮阴区产业结构的未来走向。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分析。各产业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各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预测。

1.3.1.1

调查和收集影响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

1.3.1.1.1

江苏省相关政策

江苏省工商业鼓励发展的重点技术、产品导向目录和限制和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及产品目录,把握江苏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方向。

1.3.1.1.2

淮安市相关政策

《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定了加快结构调整,全力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扩张总量、优化结构、集聚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省内领先。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1.5%。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我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2011年淮安出台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此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构筑具有淮安特色新型工业化体系。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兴产业完成项目投入超过1000亿元,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建设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个以上。培育20户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新兴产业基地。

1.3.1.1.3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进行调查

淮阴区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参考淮阴区政府工作报告。

淮阴区“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规划

强力培植食品加工、硝盐加工和钢铁及机械制造三大百亿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电子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新型建材等高新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鞋帽、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投入,加速改造,培植龙头,形成产业链,实现全区工业的新跨越。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重点是:盐化工及化工医药行业、食品加工行业、钢铁机械加工行业、太阳能新能源产业、IT电子产业、新型建材行业。

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做大流通。2011年,淮阴区科学规划,依托和放大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大流通”作为建设新北城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积极促进流通业做大做强做精。

以专业市场建设为载体,打造商贸流通平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内河港口码头,现已规划城西、城东两个港区,打算将其建成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和苏北地区陆水转运、水水转运的重要枢纽。“借港出海”,全方位开放、在更大区域谋求大发展正成为淮阴区商贸流通发展的新方向。

淮阴区通过大力培植,工业经济由纺织、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单一结构,发展成以硝盐加工、食品加工、钢铁及机械加工、太阳能为支柱的经济结构。

“江苏淮阴软件科技产业园”、“江苏淮阴服务外包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707亩,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分三期开发,一期工程投资约7亿元,面积186亩。整个项目预计2012年建成,可容纳就业1万多人,预计年产值25亿元以上。

淮阴区实施“五大战略”,加快“五大进程”

淮阴区大力实施“工业淮阴、生态淮阴、开放淮阴、爱心淮阴、创新淮阴”五大战略,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外向化、成果普惠化、社会文明化”五大进程。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注重创新驱动,重点实施“突破、升级、崛起、提升”四大工程,推动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向高端攀升。把主攻高科技大投入、新产业、外向型的“高大新外”项目,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选择,实行政策聚焦、力量聚焦、服务聚焦。

1.3.1.2

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分析。

1.3.1.3

淮阴区各支柱产业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

对我区2011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区产业结构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平稳增长,二产强劲拉动,三产快速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优化为19.9:47.1:33.0。

二是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快速发展,食品加工、盐硝加工和钢铁机械制造,表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新兴产业迅猛发展。软件产业园、金太阳电力、辉煌和桑乐太阳能等逐步加入我区的支柱产业,形成六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0%。

三是第二产业投资仍然是拉动投资增长的绝对主力。2011年,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5亿元、84.20亿元、36.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4.5%、36.98%、-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86:68.90:30.24;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分别为-5.7%、183.7%、-89.4%。

1.3.1.4

淮阴区支柱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预测。

我区各主要产业及“三区”用工预测

通过对部分利税大户用工情况调查,可以预测到2015年新增技术工人数:

盐化工产业900人,食品加工业600人,钢铁机械加工业4000人,IT电子产业5000人,新建材产业2000人,物流5000人,农林业3000人,纺织服装业1600人,商贸与旅游业5000人。“三区”工业企业用工现状调查预测预测:乡镇工业集聚区60000人,经济开发区50000人,工业新区6000人。

1.3.2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分析

(钱皓)系列研讨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适应力.doc

(胡长刚)

《指导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就业》

(金

霞)

《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读与写》2012年底10期

研究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历史阶段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出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调查与预测出淮阴区中职从业人员2010-2015年各专业分布。

1.3.3

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解秀锋)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doc

(解秀锋)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doc

1.3.4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

(苏建平)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消费导刊2012.3

产业结构升级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关系

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跟进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当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以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主导产业,使得岗位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时跟进,专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高级化。当地的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学校各专业的规模,取决于当地产业结构的构成,特别取决于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技术与用工比例。这种影响是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来实现的。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工种用工量供不应求时,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就很容易就业;如果一个行业虽然用工量很大,但是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这就无法吸引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就没有必要在这样的专业扩大招生,除非该行业进行了技术升级。

1.3.5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钱皓)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doc

(胡长刚)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化工、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和加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修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现代农艺、服装设计与工艺、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等,都是目前我区急需人才的专业。

从学校办学基础角度看,我区职业学校中的品牌专业、省示范专业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骨干专业有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修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农艺五个专业,传统专业有计算机及应用、市场营销、烹饪三个专业。

总之,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根据专业设置原则,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学校现有能力,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使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要振兴产业,必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品质升级,也就必然带来新的就业岗位,而这些新技能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数量、规格和质量也相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高技能从业人员,也就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所以,地方职业学校如果能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定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前提是专业设置要与产业对接乃至超前。所谓对接,就是为地方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应用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所谓超前,就是为相对于本地区较为先进的外部产业能够顺利移入提前做好人力资源环境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合理、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

研究成果

2.1

发表论文

苏建平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消费导刊2012.3

《系列研讨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适应力》教育科技2011.12.25。

胡长刚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胡长刚

《指导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就业》

《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读与写》2012年底10期

胡伶俐

刘正霞

2.2

第七届江苏职业教育论坛

皓《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二等奖;

解秀锋《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二等奖。

2.3

2011年淮安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

解秀锋《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以淮阴区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为例》二等奖

2.4

子课题研究报告

2.4.1

解秀锋《淮阴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预测研究》研究报告

2.4.2

胡长刚《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研究》研究报告

2.4.3

霞《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研究报告

2.4.4

苏建平《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研究报告

2.4.5

胡玲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研究报告

1.

《淮阴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预测研究》

对淮阴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预测其未来走向。淮阴区支柱产业的种类调查分析。各产业的技术特点,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各产业各专业中低层次技术人员的供求现状与预测。

2.

《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研究》

研究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同历史阶段的就业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出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3.

《淮阴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职业教育影响的主要因素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的主要因素,弄清楚产业结构变化和职业教育发展间的本质关系。

推进城市化进程,对第三产业及就业的影响

4.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职校专业设置影响的研究》

研究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周期,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周期,寻找到产业和职业学校专业协调发展途径和策略。

5.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进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研究,得出职业学校专业规划、专业设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3

主要创新点

3.1

零距离贴近地方经济

研究范围为淮阴区,针对性强,样本数据相对精确,样本的代表性高,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有效服务于地方经济。

3.2

切入点符合地方形势

密切关注产业与专业的互动关系,既要研究地方产业结构变化对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又要研究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影响。

4

存在问题

4.1

样本数量还需要增加。缺少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的权威发布渠道。

4.2

参与人员还需要增加。学校的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和四星级验收方面,课题研究方面的精力受到了侵扰。

4.3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适应性并未协调发展,外出就业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应专业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品牌专业的品牌效应不明显。

5

重要变更

重新设定子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淮阴区产业结构现状调查与预测研究

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状况研究

淮阴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设置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淮阴职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互动性研究

6

下一步计划

6.1

进一步研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状况。

6.2

进一步研究影响地方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6.3

对品牌专业的辐射作用。

7

可预期成果

7.1

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7.2

课题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对学校专业设置与计划调整发挥指导作用。

二、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完成或发

表时间

发表期刊

(刊名、期次)

浅谈产业结构升级对中职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苏建平

论文

2012.3

消费导刊

系列研讨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适应力

论文

2011.12.25

教育科技

《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

胡长刚

论文

《考试周刊》2012第57期

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论文

《读与写》2012年第10期

胡伶俐

指导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就业

胡长刚

论文

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报告

解秀锋

研究报告

2011.12.31

第七届江苏职业教育论坛二等奖

关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研报告

研究报告

2011.12.31

第七届江苏职业教育论坛二等奖

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

———以淮阴区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为例

解秀锋

论文

2011年淮安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刘正霞

主要成果的影响(理论、实践等价值),可加页。

1

理论价值:

1.1

通过研究,寻找到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支撑,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遵循的演变规律。

1.2

通过研究,明确了专业设置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设置中必须依据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3

明确了此次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向服务经济转型,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绿色科技产业逐渐兴起,生产工序和价值链的分工深化,人力资本成了企业竞争力的依托,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扩大。

1.4

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关系。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跟进;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2

实践价值:

2.1

基本上把握了目前地方产业结构情况及“十二五”期间我区人才结构的“葱头型”发展趋势。便于从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学校影响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并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

2.2

课题研究从市场需求和学校办学基础两个角度对优化专业设置进行了探索,使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以期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研究成果将对我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建设,对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要变更

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800字左右(可加页)。

1

课题研究对象的范围重新界定

课题申请书中没有对研究的产业结构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进行范围界定,开题报告中界定的研究范围是淮安市,经专家建议将研究范围界定为淮阴区,以缩小研究范围,针对性强,样本数据相对精确,样本的代表性高,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2

课题研究的主题重新确定

将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由《产业结构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建设研究》调整为《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缩小了研究的问题,将问题只限定于专业设置。

3

课题研究的问题重新确定

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是淮阴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中职校专业设置互动的问题。突出强调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四、抽查意见

四、所在单位意见

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学校)由学校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五、受委托管理机构意见

一般课题:由市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重点课题:由市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意见,并上报

盖章*年*月*日

六、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仅供重点资助、重点自筹课题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

11

-

    以上《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背景下农村薄弱学校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