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本文关键词:学年,辅导,数学竞赛,高中,计划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本文简介:2016年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计划为搞好2016年全国数学联赛备考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培养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品位,特举办本届高中数学联赛辅导班。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坚持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本文内容:
2016年高中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为搞好2016年全国数学联赛备考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培养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办学品位,特举办本届高中数学联赛辅导班。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坚持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的原则,立足实际、因材施教,开展数学竞赛辅导班工作。
二、目标要求
1、适当拓宽学生数学知识视野,注重渗透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探究知识及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4、使学生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巨大创造力,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的向往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
5、力争在2016年高中数学联赛中至少有两人次取得省级三等以上的奖项,在本市同层次学校中名列前茅,为学校争光。
三、管理措施:
1、依据全国数学联赛考试大纲,结合近几年数学联赛试题特点,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认知结构特点,精心选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精心准备,讲究实效。认真编写讲义(或教案),上课前一周将讲义制好并分发给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辅导课,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3、以集体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组织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4、精编课后巩固练习与强化,及时检查、及时批改、及时反馈,确保质量。
5、制定辅导班班规,严格考勤制度。
6、争取学校有关领导、班主任及数学教师的支持,确保后勤保障。
五、学生选拔:先由学生本人自愿报名,经家长同意后,由有关班主任、任课教师协商并推荐人选,通过选拔考试择优录取50名。
六、辅导教师:
七、活动时间:
八、活动地点:
注:
1、若有特殊情况须作临时调整,则另行通知。
2、本计划有不周之处或未尽事宜,将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不断完善。*年*月*日
2016年高中数学联赛辅导课安排表
指导教师
活动课题
活动时间
1
函数与方程问题选讲
2016-10-15
2
函数与方程问题选讲
2016-10-22
3
平面几何问题选讲
2016-10-29
4
平面几何问题选讲
2016-11-5
5
数学竞赛杂题与解题方法选讲
2016-11-12
6
平面三角问题选讲
2016-11-19
7
平面三角问题选讲
2016-11-26
8
平面向量及解三角形问题选讲
2016-12-3
9
平面向量及解三角形问题选讲
2016-12-10
10
数论问题选讲
2016-12-17
11
数论问题选讲
2016-12-24
12
解析几何问题选讲
2017-1-7
13
解析几何问题选讲
2017-1-14
14
立体几何问题选讲
2017-2-25
15
立体几何问题选讲
2017-3-4
16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问题选讲
2017-3-11
17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问题选讲
2017-3-18
18
数学竞赛解题方法选讲
2017-3-25
2016年高中数学联赛辅导课安排表
指导教师
活动课题
活动时间
19
不等式问题选讲
2017-4-1
20
不等式问题选讲
2017-4-8
21
概率与统计问题选讲
2017-4-15
22
概率与统计问题选讲
2017-4-22
23
计数问题与组合数学问题选讲
2017-4-29
24
计数问题与组合数学问题选讲
2017-4-29
25
函数与方程问题选讲
2017-5-5
26
平面几何问题选讲
2017-5-12
27
平面三角问题选讲
2017-5-19
28
平面向量及解三角形问题选讲
2017-5-31
29
解析几何问题选讲
2017-6-3
30
立体几何问题选讲
2017-6-17
31
不等式问题选讲
2017-6-24
32
数学竞赛模拟考试试题分析与讲评
2017-9-2
33
数学竞赛模拟考试试题分析与讲评
2017-9-9
35
根据联赛时间及需要机动安排
2017-9-16
36
根据联赛时间及需要机动安排
2017-9-23
2016年高中数学联赛辅导课记录表
指导教师
时
间
活动课题
主
要
内
容
考勤情况
反思小结
篇2: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新人教版 本文关键词:制取,上册,氧气,竞赛,九年级
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新人教版 本文简介:“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C.反应所需时间较
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新人教版 本文内容: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竞赛辅导题
一、选择题
1.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C.
反应所需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D.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需要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2.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碳酸钠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有氯化钠固体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搅拌
D.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A.
A
B.
B
C.
C
D.
D
3.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4.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
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
D.
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③①②⑤④⑥⑦
C.
②①④⑤③⑥⑦
D.
①④②③⑤⑦⑥
6.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不宜选择氯酸钾
B.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C.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D.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
7.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8.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
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稀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
电解水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铁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C.
碳酸钠与稀硫酸
D.
氮气和氧气
二、填空题
11.小明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后,要在家里制一点氧气给妈妈看.他用洗脸盆代替水槽,用罐头瓶装满水收集气体,由于仪器不全,他打算向化学老师借,老师给了他下列仪器让他选择:
请你帮小明选出还需要的仪器(填序号)________,小明收集氧气时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除此之外还可以用________方法收集.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小明还跟妈妈要了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若证明小明收集到的是氧气,应该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该先撤________,再撤________.
12.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应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若补充一种药品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
(填字母),添加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
.
13.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活动。
(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①
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
用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的性质。
③
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①
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
________(选填编号)。
②
制取装置如右图所示
i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________(选填“x”“y”或“z”)处。
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________。
③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________性。
④
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三)比较装置I和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三、实验探究题
14.实验室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某同学想通过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
(4)对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分离,可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填字母),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5)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80
g
12g
187.6g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
15.在复习氧气、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收集了以下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练习编制,请你来解答。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4)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王露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6.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四、综合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Ⅰ________.
(2)制取氧气时A中锥形瓶内应加入的固体是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________
(填“a”或“b”)处.
(3)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是E或
________
,
选择E的理由是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得到0.3mol氧气,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8.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 , 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