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因特网,教学设计,必修,教科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在信息海洋中自由遨游【教学内容分析】《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2节的内容,搜索引擎的技巧运用,使得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娴熟的搜索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教学对象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网上信息查找已有一定的体验,本节重在对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在信息海洋中自由遨游
【教学内容分析】《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2节的内容,搜索引擎的技巧运用,使得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娴熟的搜索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对象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网上信息查找已有一定的体验,本节重在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深化、梳理和提炼,着重于具体信息搜索活动的灵活应用及效果的比较,使学生感悟技巧使用带来的高效率。
【教学目标】
1、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
2、掌握搜索技巧
【教学重、难点】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教学方法】演示,实例分析,任务驱动
【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
机房、广播系统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说起因特网,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比喻——说它是信息的海洋。
我们喜爱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可是正因为它有无尽的信息资源供浏览查询,所以当我们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时,却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我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如何搜索信息,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一、搜索引擎
那么,究竟怎么去搜索信息呢?说到信息搜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搜索引擎。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面对巨大而又不断变化的信息库,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时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专业搜索网站便应运而生了,搜索引擎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它是帮助我们查询网上信息的服务网站。
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搜索引擎的基础知识。
搜索引擎是一个为你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
现在请同学阅读课本第19至20页,看看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分为哪两大类。
答案:包括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类搜索引擎。
那“全文搜索引擎”也成为什么?(关键词查询)
学生答:……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也叫做什么?(分类搜索)
学生答:……
那么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类搜索引擎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演示:我们以百度为例,全文搜索就是我们平常经常使用的,在搜索工具栏打入“关键字”,按Enter键就可以搜索到带有关键字的信息;而目录搜索呢?比如我们要找一首儿歌,我们可以点击MP3—少儿歌曲,连接进去,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页面都是少儿歌曲,你可以随便选择一首歌曲下载。
二、搜索技巧
搜索引擎为用户查找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你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想要的资料就会从世界各个角落汇集到你的电脑前。但也有人有这样的疑惑:同样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为什么我的搜索效率不高呢?搜索引擎返回的总是大量无关的信息呢?这种情况责任通常不在搜索引擎,而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提高搜索精度的技巧。
那么,搜索究竟有什么技巧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实例来研究一下。
问题1:广州市天河中学建校多少年了?
学生活动:上网搜索答案。
教师提问:同学们用的关键词是什么,搜索到的答案是什么?
搜索技巧:关键词的提炼
无庸至疑,选择正确的关键词是一切的开始。学会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对提高信息查询效率至关重要,这方面的技巧(或者说经验)是所有搜索技巧之母。
问题2:刘德华的身高是多少?
搜索技巧:使用多个关键词
要查找的内容较为复杂时,要提炼出多个关键字。每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比如:刘德华
身高
厘米)
问题3:查找《再别康桥》的英文译稿。
搜索技巧:特定词法
“特定词法”是指用目标信息应该含有的一些特定字词搜索。对于迅速查找“英文翻译”和“迅速找到某段文章”是极其有用的。(比如查找《再别康桥》的英文译稿可以用关键词:再别康桥
again)
问题4:马桶是人做的桶,但是为什么叫“马桶”呢?
搜索技巧:“相关词”法(或“近义词法”
)
“相关词法”是指用与要查找的信息有密切联系的字词(或近义词)搜索,就可以很快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比如马桶为什么叫“马桶”可以用关键词:马桶的来历)
刚才同学在搜索过程中有人抱怨网速很慢,或者网页打不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网页快照:
网页快照是搜索引擎抓捕下来缓存在服务器上的网页。它有三个作用:
第一,
如果原地址打开很慢,那么可以直接查看搜索引擎的缓存页面,因为通常搜索引擎的服务器速度极快。
第二,
如果原链接已经死掉或者因为网络的原因暂时链接不通,那么可以通过网页快照看到该页面信息。当然,快照内容不是该页最新页面。
第三,
如果打开的页面信息量巨大,一下子找不到关键词所在位置,那么可以通过网页快照,因为快照中会用黄色表明关键字位置。
例如:百度中搜索“博客”,查看网页快照
三、课堂作业
1、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什么山下?
A.五行山
B.
五台山
C.
五指山
你使用的关键词是:
查到的答案是:
2、小熊猫属于哪个科?
A.
熊科
B.猫科
C.浣熊科
你使用的关键词是:
查到的答案是:
3、以写无题诗著名的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这样两句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使用的关键词是:
查到的答案是:
4、找“青梅竹马“一词是由何人创造的?
你使用的关键词是:
查到的答案是:
5、Google一下自己吧!
关键字:自己姓名
看到搜索结果感觉如何?请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通过google自己,让同学们搜索名字,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原来有些人在因特网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和你们拥有一样的名字。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的名字也能够在因特网上被别人发现……当然,不要像“马家爵”那种哦。J)
四、课堂小结
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用适合的搜索引擎类型找到相关的资料,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找的资料不同,如果大家对一种搜索引擎查找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多尝试几种不同的搜索引擎。资料搜索后,要注意保存下来,以备后用。保存的方法,可以把整个网页保存下来,也可选择部分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保存。
实际上搜索的技巧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参考书本的第22页,平时搜索的过程也要注意总结经验。
篇2:《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
《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编程,加工,信息
《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张俊【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个编程过程,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由于学生以后还可以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进一步学习,因此这里对学生编程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能够大概了解某一段程序的作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用编
《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设计
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张
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描述一个编程过程,通过对整个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由于学生以后还可以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进一步学习,因此这里对学生编程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能够大概了解某一段程序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用编程实现计算机加工信息的整个过程,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虽然初步具备了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但对于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认识及编程觉得相当困难,所以我们只能让他们通过本节学习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由于没有学习任何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对于程序代码的认识与编写也只能是了解与尝试。
【教学策略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都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主性和研究性的网络学习模式,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具体的一个实例引出“算法”概念,通过课本内容及课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个具体的算法(冒泡排序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内在机制;引出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去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尝试编程提升自已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以讲解、讨论为主,以演示为辅助,上机练习时间安排在下一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①了解算法的含义。
②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③理解编程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④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
2、技能性目标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编程实现信息的加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
问题引入
我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科学家李国杰说道:“事实上,电脑发展到今天,能有如此广泛而神奇的应用,主要靠软件,而软件的核心是算法(不是编程技巧)。……算法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计算机科学中的知识创新主要是算法的创新,创建一种新算法,其意义不亚于建造一种新机器。……严格的说,不讲算法,计算机科学就无从说起。”这说明程序设计的重要意义。也揭示了信息编程加工的巨大价值。
《程序设计与女性》
2.
深入讨论
从同学们以前使用过的软件(图、文、表、声、像等软件)分析,我们之所以能够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因为有相应的软件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工具。那么,这些软件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呢?
(二)热身运动:
1.
如何交换两个变量a,b中的值;(如何互换两个杯子中的水和酒精)
2.
求三个数a,b,c中的最小数;
编程训练场:
题目:
计算自然数列前100项之和。
交流:请给出你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
“算法”这个概念,从而引出下面将探究的问题
3.
引出算法概念:
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做所有的事情,目前还只能按照人们事先给定的步骤工作。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先要一步一步设计好怎么做,也就是设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就是程序设计中的算法。
(三)实际操练
1.
任务驱动:
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和课件分析冒泡排序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当场练习:
给出几个数据让学生用冒泡排序法排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冒泡排序算法
3.
引出计算机中处理交换两变量的值的方法:
在计算机中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直接交换a,b的值,需临时变量TEMP,逐步交换。
(四)知识归纳
1.问题:计算机自己会思考如何排序吗?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1)需求分析(算法分析)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即要求计算机“做什么”。
算法是什么?
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它不仅是指计算的方法,而且还包含从何处着手、解题步骤以及结果处理等全过程。
思考:邮寄一封信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2)设计算法
对某一特定的问题设计的一组(有限个)求解步骤和方法。
算法的描述:流程图
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而对于计算机而言,这种解题步骤也称为算法。
(3)编写程序:
把人们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
(4)上机调试与维护:
编好的程序不一定正确,必须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排除错误,测试其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
(5)关于程序(软件)的几个设问:
A、软件为什么会不折不扣地工作?
因为程序是自顶向下按顺序执行的。
B、为什么软件能够有智能?
因为它有判断语句。
C、为什么软件能有很高的效率?
因为循环结构让它不知疲倦。
(五)实践:
A、画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B、执行求两数和的程序
(六)总结:
1.回顾整个程序设计的实战过程
指出: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还只能按照人们事先给定的步骤工作。遇到问题时,先要一步一步设计好怎么做,也就是设计好解决问题的算法,最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将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计算机语言表述为指令,从而赋予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是按程序所规定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工作的,懂得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将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
2.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实践”进一步探索。
【教学反思】
1.学生对教材中列举的源程序普遍看不懂。本课要求是体验过程,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2.教学过程中,按小组学习是可行的。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形成“伙伴教学”的关系。
篇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掌握这门课。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掌握这门课。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四、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