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

日期:2021-04-0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综合能力,中小学教师,材料,考试

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 本文简介: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

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 本文内容:

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①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②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③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该案例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

①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②重教书轻育人。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③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④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

请问:殷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新课程的理念?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这些新课程的理念。

1.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对学生来说感到新奇的问题情境,例如“造纸术发明之前的书写材料”、

“‘纸’字的来历”、“其他国家用什么材料进行书写”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设计了较多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例如在各种材料上书写、上网搜集有关纸的材料、做一做造纸试验等,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并注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3.整个设计不仅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注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注重知识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注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请根据以上案例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

2.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

3.积累知识和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此案例是一节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旨在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过去传统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于许多学生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才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现代学习方式强调必须创设一种环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到智慧,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

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重结论,轻过程。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讲解,没有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结论难以感悟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不可能培养起来。这种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第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结论,更重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想象,让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学会的不仅是课本知识,更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乐于动手、勤奋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

思考:阅读案例,请找出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第七章)

答:是指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提问有很多的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

请结合《有效教学方法》一书,谈一谈你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答:有效教学的五种至关重要行为:

1.清晰授课;

2.多样化教学;

3.任务导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

有效学习的辅助行为:

1.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2.组织;3.提问;4.探询;5.教师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

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课堂是什么呢?他们希望老师为他们营造怎样的一个课堂气氛呢?通过跟学生的一次谈话,我深深了解了一个学生心目中好的课堂的标准。

一、

课堂上的最大快乐——交往

教师要以开放、接纳、包容的心态,让学生占主体地位,让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和张扬,在灿烂的阳光下沐浴着老师爱的阳光,精神上的愉悦会带来学习上的快乐。

二、

课堂上最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

用成功的体验强化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行为,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充分发挥,让学习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

三、

课堂上学生最迫切的要求——自主

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凡是学生能说得就让他去说,凡是学生能思考的就不要代替他,放开手脚,解放大脑,相信学生,很多奇迹就会在课堂上不断涌现。

四、

对未来课堂的渴望——在线学习

能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高效的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打破课堂的局限,教室不再是课堂的代名词,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课堂的天地应该是博大和丰富多彩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多地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让他们能敞开心灵去感受,放开手脚去探求,把知识与自己的行动和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思想在不断的碰撞和对知识的渴求中不断成长。

篇2: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

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细则,考核,校长

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 本文简介:张二庄镇中心校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为提高全镇中小学校长管理水平,增强校长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校长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管理进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结合我镇教育工作实际,经充分讨论酝酿,中心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考核细则,对中小学校长实行目标管理。一、规章制度建设(15分)1、

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 本文内容:

张二庄镇中心校

中小学校长考核细则

为提高全镇中小学校长管理水平,增强校长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校长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管理进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结合我镇教育工作实际,经充分讨论酝酿,中心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制定考核细则,对中小学校长实行目标管理。

一、规章制度建设(15分)

1、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切实可行,行之有效。(3分)

2、建立教师考勤登记表,按照考勤,请假手续完备。(5分)

3、学校有短中长期规划,内容符合实际,操作性强。(4分)

4、拟定校风口号和校训,并在醒目位置书写或张贴。(3分)

二、育人环境建设(45分)

1、环境建设(10分):制订环境卫生制度,推行有效措施,确保学校环境整洁。校园硬化面积合适,绿化规范,美化突出育人氛围。门窗整齐美观,干净卫生。垃圾堆放处置及时,无卫生死角。

2、健全升旗制度(5分):实行升国旗制度,每周进行一次升旗仪式,及时更换老旧国旗,保证国旗鲜艳美观。

3、营造文化氛围(5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积极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开展好“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汉字听写比赛”、“中华经典诵读”、“自己动手小制作”等活动。教室内“三表两册”齐全,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条幅张贴合理、整齐,黑板报常换常新;桌椅无严重破损,摆放有序,整齐合理。

4、家校联系情况(5分):学校要与学生家长经常进行沟通、联系,适时进行家访,并及时登记在案。每学期召开两次或与会两次以上的家长座谈会,并有情况记录。

5、建立学生纪律登记册(5分):对学生在校表现、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登记,内容要求翔实具体。

6、档案管理(5分):各种档案资料要及时归档,分门别类,专柜保管。

三、业务工作情况(30分)

1、制定切实可行业务考核制度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全体教师教研行为。(5分)

2、建立教学设计审批登记表,记录教师教学准备情况。(5分)

3、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有记录。(5分)

4、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在课堂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听课评课记录。(5分)

5、适时组织各种考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优缺点,有点评有分析有记录。(5分)

6、指导开展社团活动,组织不同形式的竞赛,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学生视野。(5分)

四、安全工作(10分)

1、开展好各种安全教育,有记录,有照片。(1分)

2、开设安全教育课,做到课时、计划、教材、教师、考核

“四落实)。(2分)

3、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每学期甚至组织两次以上的应急逃生演练,有活动资料、照片等。(2分)

4、每月进行一次以上安全隐患排查,有情况登记及整改记录。(2分)

5、每学期应召开不少于6次的专题会,并有记录。(2分)

6、有各种安全制度,落实好“一岗双责”。(1分)

五、人员在岗情况:全员上岗,全员考勤,不准无故旷勤,严格请销假责任,否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参加人事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并扣相应分值。

六、控辍保学工作:按照控辍保学要求,千方百计杜绝学生辍学,要做到控辍档案资料齐全,否则酌情处罚。

七、财务管理工作:应开源节流,杜绝大拿大脚,胡乱花钱。如有违反财务管理,参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八、各种会议:对中心校、教育局等组织召开的会议要按照参加,做好记录。否则,将进行相应处罚。

九、中心校布置的临时性工作: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排队,后三名学校扣分处理。

本细则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2014年9月1日

篇3: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教育,信息技术,中小学,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本文简介: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关于举办2009年山东省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教育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各市相关学会、各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学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我省各地基于网络

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本文内容:

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关于举办2009年山东省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教育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论文评选活动的

各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各市相关学会、各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学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我省各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我省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而推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迎接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管理研讨会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的召开。经研究,定于2009年5月举办“2009年山东省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论文评选”活动。本次活动是在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我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指导下进行,并委托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处办理具体事务性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一)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管理论文:

主题: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1.校园网建设方案的探讨与研究;

2.校园网管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

3.网络管理平台开发及应用的研究;

4.网络环境下教育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5、中小学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6.各级各类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育电子政务的优秀经验总结与优秀案例。

7.网络安全管理的研究;

8.网络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9.城域网应用与开发的探讨与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论文:

主题: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1.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课件开发与研究;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与研究;

3.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4.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5.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论文

主题: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1.

学校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研究;

2.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理念的研究;

3.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研究;

4.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

5.

其他。

所有技术研发介绍、理论研究成果、优秀经验或案例均以论文形式提交并参加评比。

二、论文要求

1.论文应为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己撰写的并未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从网上下载、拼凑的一律不评奖),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文字简练,内容新颖。特别要注意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进行论述。

2.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正文字数在

4000字左右,摘要在

200—300字之间,作者简介(作者最多2人),字数在

200字左右。

3.撰写要求

(1)字型与字体:标题为3号黑体;摘要、关键词为5号黑体;摘要、关键词内容为5号楷体;正文为5号宋体;装订线边距为15

mm。

(2)页眉与页脚:页眉为论文名,小4号宋体;页脚为页码,居中;正文末应注明引文出处。

(3)作者简介:除作者的基本情况外,还应注明:详细通讯地址(

---县区---路---号或乡镇等)、邮编、单位详细全称、联系电话及E-mail(必须添写完整,以便联系和寄发会议通知、获奖证书)。

(4)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如:

[1]乐毓俊

[M]计算机辅助教育简明教程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86。

4.论文一律以电子文档形式报送。命名规则为:市--学校--作者--论文题目.doc。

5.

对评出的优秀论文,将陆续在我专委会网站刊登,如作者不同意,请在论文报送时特别注明。

三、报送办法

1.报送数量:各实验区、各市相关学会可报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论文各10--15篇;各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学校可报送各2-3篇。

2.报送要求:以实验区和团体会员学校为单位,一律以电子文档形式发至

[email protected]。电子邮件的主题一律统一为:姓名—单位—论文类别。个人报送一律不受理。各单位报送时请认真填写参评论文汇总回执表(附2),按照论文类别分3类汇总。并将“汇总回执”电子稿和论文一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工作人员会将给予回复,如在一周内收不到回复,请及时与联系人联系,防止因网络原因漏报。

3.论文报发截止日期:2009年5月10日。

4.评审费:每篇50元,由报送单位与论文同时分别邮寄承办单位。

5.承办单位地址: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处(东营市胜泰路28号)

联系人:徐春田

编:257001

话:

13954646430

0546—8711275

箱:

[email protected]

四、评比办法

组委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由省教科所和省专委会颁发证书。

附件1: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管理、课程整合及校本课程论文评比要求

附件2: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名单

附件3:参评论文汇总回执表

山东省教育学会

中小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九年三月十日

附件1:

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管理、课程整合及校本课程论文

评比要求(供参考)

一、总原则

应将具有科学性、立意清晰、观点鲜明、内涵深刻、代表新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筛选出来。此类文章既具有理论水准又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能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健康、快速、有秩序地向前发展。

二、评审标准

项目

评审要求

思想性

选题和内容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选题和内容要围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改的实际,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选题和内容要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

科学性

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表述准确,相对完整

论据真实、可靠、稳定、严密

实验和调查中取得的数据准确可靠,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要实事求是

研究方法科学,资料数据详实,推理严密,统计分析正确

体例规范,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和个人简介

创新性

教育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对已有的教育理论进行科学的修正和补充

研究方法创新:用全新的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修正和补充

应用性

论文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信息技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有推广价值,可靠性强、实用性好,对信息技术教育有推动作用

条理性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内容和摘要切题

文字通顺,语言简洁,图表清楚,可读性强

概念表达清晰准确

附件2

山东省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名单

(济南市):历城区;

(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

(淄博市):张店区、淄川区、临淄区、沂源县;

(枣庄市):市中区、滕州市;

(东营市):广饶县;

(烟台市):芝罘区、经济区、莱州市;

(潍坊市):潍城区、青州市、寿光市;

(济宁市):兖州市、邹城市;

(泰安市):泰山区、宁阳县;

(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

(日照市):东港区、五莲县;

(莱芜市):莱城区;

(德州市):经济区、宁津县;

(滨州市):博兴县、邹平县;

(临沂市):罗庄区;

(聊城市):东昌府区;

(菏泽市):牡丹区、郓城县。

-

7

-

附件3:

2009年山东省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回执

位:

论文类别:

序号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论文题目

报送单位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详细通讯地址

联系人邮编

联系人E-mail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以上《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2008-2009新课程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考试材料》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