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20XX年秋高中化学主题3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活动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练习鲁科版

日期:2021-04-0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2018年秋高中化学主题3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活动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练习鲁科版 本文关键词:检测,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物质

2018年秋高中化学主题3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活动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练习鲁科版 本文简介: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不同物质分子中相同基团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C6H5—CH3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而CH4不能B.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CH3CH2OH不能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D

2018年秋高中化学主题3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活动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练习鲁科版 本文内容:

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

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不同物质分子中相同基团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C6H5—CH3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而CH4不能

B.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CH3CH2OH不能

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乙醛能发生加氢反应,而乙酸不能

解析:选C。乙烯和乙烷不具有相同的基团,其他各组的两种物质都具有相同的基团。

2.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把阿司匹林放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能发生反应的化学键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和掌握酯基与羧基的性质,两者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阿昔洛韦是“非典”的指定药物之一,其结构如下:

,下列有关阿昔洛韦的结构与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式为:C8H11N5O3

B.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消去反应

D.它能与某种酸形成盐

解析:选B。因分子中含有结构(四面体),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4.某有机物溶解于NaOH溶液(滴有酚酞)中,开始溶液呈红色,煮沸5分钟后,溶液退色,加入盐酸至酸性时,沉淀出白色的结晶体,该结晶体溶于水加入FeCl3溶液呈紫色,该有机物可能是(

)

解析:选A。该结晶物溶于水,加入FeCl3溶液为紫色,说明原有机物中一定存在酚羟基;原有机物与NaOH作用,生成的物质能使NaOH消耗掉,且使溶液退色,说明原化有机含有酯基,水解使碱消耗。综合分析,该有机物中只有酚羟基(—OH)和酯基(),所以应选A。

5.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

mol维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

解析:选C。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叫酚,天然维生素P中有两个苯环,有四个酚羟基,所以1

mol

维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酚羟基的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以被溴原子取代,所以可以和溴水反应,维生素P属于酚类,易溶于有机溶剂。

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药物的主要成分都能发生①取代,②加成,③水解,④中和四种反应的是(

)

解析:选B。维生素B5、芬必得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摇头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

7.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

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考查官能团的性质、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A项,β-紫罗兰酮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B项1

mol中间体X最多可与3

mol

H2加成(含碳碳双键和醛基);C项,维生素A1中没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故不正确;D项,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的分子式不相同(碳原子数不相等),故二者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

8.得重感冒之后,常吃一种抗生素——头孢氨苄,分子式:C16H17N3O4S·H2O,其化学结构式为:

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B.1

mol该分子最多能与7

mol

H2反应

C.该分子能与碳酸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D.头孢氨苄易溶于水,能使溴水退色

解析:选A。头孢氨苄含有肽键、氨基、羧基、碳碳双键,故其水解能生成氨基酸,A正确;由于肽键中的碳氧双键和羧基的碳氧双键难进行加成,故每摩尔该分子只能与5

mol的氢气反应,B不对;氨基的存在使得它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C不对;分子亲水基不多,水溶性不大,D不正确。

9.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当它完全水解时,可能得到的产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选C。该有机物的分子中含有三个可水解的官能团,其中两个,一个NH—O,水解可产生四种分子。

10.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

(CH3)2C===O+HCN―→(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

CH2===C(CH3)COOCH3+NH4HSO4

20世纪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

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双选)(

)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较小

解析:选CD。A项新法的原料中有CO可燃性气体,有爆炸极限,不能说“原料无爆炸危险”,并且CO有毒,所以不能说“原料都是无毒物质”,故A、B错。C项由新法的化学方程式看,产物只写了一种,而旧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产物有两种,可推知新法的优点是“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故C正确。D项对比三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新法的原料中没有HCN和H2SO4,故对设备腐蚀性较小,所以D正确。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OHC—CH2CH===CHCH2—COOH(溶于水),为了验证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你认为应先检验________(填官能团),所选检验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其次检验________(填官能团),所选检验试剂是______________;最后检验____________(填官能团),所选检验试剂是____________。

解析:有机物中的—CHO通常用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检验,—COOH一般用指示剂或NaHCO3溶液检验,碳碳双键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

注意多种官能团共存时的检验顺序,防止有些官能团被破坏,如先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CHO同时被溴水氧化。应先检验—COOH,所选检验试剂是石蕊溶液;其次用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检验—CHO,最后用稀硫酸酸化(溴水遇碱退色),再加入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检验碳碳双键。

答案:羧基

石蕊溶液(或NaHCO3溶液)

醛基

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碳碳双键

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12.以苯为主要原料,可以通过如图所示途径制取阿司匹林和冬青油。请按要求回答:

(1)请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变化过程中①、⑥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化过程中的②属于________反应,⑦属于________反应。

(4)物质的量相等的冬青油和阿司匹林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冬青油比阿司匹林________。

(3)水解(取代)

酯化(取代)

(4)少

13.下列结构简式中,Ⅰ是扑热息痛,Ⅱ是阿司匹林,它们都是临床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但Ⅰ易导致肾脏毒性,Ⅱ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多用会引起胃溃疡。Ⅲ是扑炎痛,它是根据药的合成中称为“拼合原理”的手段设计并合成出的解热镇痛药。

(1)为什么阿司匹林会有上述的副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扑炎痛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炎痛本身并无解热镇痛效能,但口服后人体内会产生上述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没有Ⅰ和Ⅱ那么明显,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肽键结构(—CO—NH—)和酯基结构(—COO—)的化学性质,两者共同的特点是都能水解生成酸。根据结构可知:扑炎痛可看作是由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通过酯化(或取代)反应生成的。

答案:(1)由于阿司匹林有羧基,显酸性(包括水解作用产生的酸)

(2)酯化(或取代)反应

(3)扑炎痛在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变成Ⅰ和Ⅱ,因此显效,同时,比单独服用Ⅰ和Ⅱ时的药剂量起码减少了一半,故Ⅰ和Ⅱ的毒副作用都降低了

14.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已知:

(1)写出C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________。

a.三氯化铁溶液

b.碳酸氢钠溶液

c.石蕊溶液

解析:题干反应信息表明酚羟基与酸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酯。由转化图可以推知A(水杨酸)是邻羟基苯甲酸,即,B(阿司匹林)是,C(香料)是A(水杨酸)与D(环己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为COOOH,D是环己醇,E是环己烯,F是1,3环己二烯,缩聚物G为。在整个合成图中,各反应的类型分别是:①酯化反应,②取代反应,③缩聚反应,④加成反应,⑤消去反应,⑥加成反应,⑦消去反应,⑧加聚反应。要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是否混有水杨酸,可根据酚羟基的性质,选用三氯化铁溶液,若含有水杨酸,则溶液会呈现紫色,否则不会呈紫色。阿司匹林和水杨酸中都含有官能团羧基,二者都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不能选b、c,答案为a。

(5)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6)a

篇2:石油化工码头防雷检测方案

石油化工码头防雷检测方案 本文关键词:防雷,石油化工,码头,检测,方案

石油化工码头防雷检测方案 本文简介:防雷检测方案1、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4、《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5、《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工程设计施工图》2、检定周期根

石油化工码头防雷检测方案 本文内容:

防雷检测方案

1、

方案编制依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3、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

4、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

5、

《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工程设计施工图》

2、

检定周期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我公司防雷装置检测周期定为每年4次,分别为3月、5月、7月、9月,其中3月和9月由天津市防雷中心进行强制检测,5月和7月由工程技术部和安监部进行联合检测。

3、

内部检测范围

公司内所有建筑物及设施设备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及等位连接。

4、

内部检测方法

1、进行外观检查,无断裂、脱焊、锈蚀,安装牢靠。

2、用接地电阻检测仪进行阻值检测。

5、

内部检测标准

1、管线及金属桥架等电位连接线安装牢靠,无明显锈蚀、断裂、脱落现象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应立即整改。

2、其他设施当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且无明显锈蚀、断裂、脱焊现象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应立即整改。

6、

附件

1、各区域防雷设施位置示意图

序号

名称

1

综合办公楼屋顶示意图

2

综合办公楼四楼机房示意图

3

综合办公楼弱电间示意图

4

辅助用房屋顶示意图

5

前方作业楼高低压变电室低压侧示意图

6

前方作业楼楼顶示意图

7

前方作业楼消控室示意图

8

前方作业楼机房示意图

9

码头前沿示意图

2、检测记录

序号

名称

1

辅建区接闪器

2

辅建区引下线、接地装置(1)

3

辅建区引下线、接地装置(2)

4

辅建区等电位连接阻值测试记录

5

码头前沿接闪器

6

码头前沿引下线、接地装置(1)

7

码头前沿引下线、接地装置(2)

8

码头前沿等电位连接阻值测试记录

9

码头前沿等电位连接外观检查记录

彩板

彩板

爬梯

彩板

彩板

综合办公楼屋顶示意图

综合办公楼四楼机房示意图

电池柜4

电池柜3

电池柜2

电池柜1

电源柜

输油PLC柜

电源柜

Ups柜

光纤机柜

监控机柜

通讯机柜

网络机柜

服务器机柜

DLP大屏幕

AA1

电源柜

AA2

电源柜

AA3

电源柜

配电箱

综合办公楼弱电间示意图

爬梯

风机

风机

辅助用房屋顶示意图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LVPZ1

ELVP2

ELVP1

LVP04

LVP06

LVP08

LVP02

LVP11

LVP10

LVP09

LVP07

LVP05

LVP03

LVP01

前方作业楼高低压变电室低压侧示意图

前方作业楼楼顶示意图

火灾报警器

操作台

操作台

电控柜

消防炮控制柜

消防炮控制柜

前方作业楼消控室示意图

U

P

S

视频监控电源柜

网络通讯机柜

电源柜

电源柜

输油工艺PLC柜

可燃气体报警主机柜

消防PLC柜

前方作业楼机房示意图

防雷检测记录表1

防雷检测记录表2

防雷检测记录表3

防雷检测记录表4

防雷检测记录表5

防雷检测记录表6

防雷检测记录表7

防雷检测记录表8

码头前沿等电位连接阻值测试记录

日期:

设施名称

设施位置

连接、防护情况

接地电阻(Ω)

备注

输油臂接地端子1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2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3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4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5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6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7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8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9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10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11

码头前沿

输油臂接地端子12

码头前沿

消防炮接地端子1

码头前沿

消防炮接地端子2

码头前沿

消防炮接地端子3

码头前沿

消防炮接地端子4

码头前沿

消防炮接地端子5

码头前沿

软管吊接地端子1

码头前沿

软管吊接地端子2

码头前沿

软管吊接地端子3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1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2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3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4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5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6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7

码头前沿

快速脱缆钩接地端子8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1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2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3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4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5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6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7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8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9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10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11

码头前沿

防爆动力配电柜接地端子12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1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2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3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4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5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6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7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8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9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10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11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12

码头前沿

管线接地端子13

码头前沿

氮气罐接地端子

码头前沿

接地干线1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接地干线2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1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2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3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4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5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6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7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8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09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10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11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ELVP01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ELVP02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LVPZ01配电柜

作业楼一层变电室

消防炮控制柜1

作业楼三层消控室

消防炮控制柜2

作业楼三层消控室

操作台1

作业楼三层消控室

操作台2

作业楼三层消控室

输油工艺PLC柜

作业楼三层机房

消防PLC柜

作业楼三层机房

可燃气体报警主机柜

作业楼三层机房

电源柜1

作业楼三层机房

电源柜2

作业楼三层机房

网络通讯机柜

作业楼三层机房

视频监控电源柜

作业楼三层机房

UPS柜

作业楼三层机房

码头前沿等电位连接外观检查记录

日期:

设施名称

外观、防护情况

设施名称

外观、防护情况

备注

北侧管线跨接线1

北侧管线跨接线37

北侧管线跨接线2

北侧管线跨接线38

北侧管线跨接线3

北侧管线跨接线39

北侧管线跨接线4

北侧管线跨接线40

北侧管线跨接线5

北侧管线跨接线41

北侧管线跨接线6

北侧管线跨接线42

北侧管线跨接线7

北侧管线跨接线43

北侧管线跨接线8

北侧管线跨接线44

北侧管线跨接线9

北侧管线跨接线45

北侧管线跨接线10

北侧管线跨接线46

北侧管线跨接线11

北侧管线跨接线47

北侧管线跨接线12

北侧管线跨接线48

北侧管线跨接线13

北侧管线跨接线49

北侧管线跨接线14

北侧管线跨接线50

北侧管线跨接线15

北侧管线跨接线51

北侧管线跨接线16

北侧管线跨接线52

北侧管线跨接线17

北侧管线跨接线53

北侧管线跨接线18

北侧管线跨接线54

北侧管线跨接线19

北侧管线跨接线55

北侧管线跨接线20

北侧管线跨接线56

北侧管线跨接线21

北侧管线跨接线57

北侧管线跨接线22

北侧管线跨接线58

北侧管线跨接线23

北侧管线跨接线59

北侧管线跨接线24

北侧管线跨接线60

北侧管线跨接线25

北侧管线跨接线61

北侧管线跨接线26

北侧管线跨接线62

北侧管线跨接线27

北侧管线跨接线63

北侧管线跨接线28

北侧管线跨接线64

北侧管线跨接线29

南侧管线跨接线1

北侧管线跨接线30

南侧管线跨接线2

北侧管线跨接线31

南侧管线跨接线3

北侧管线跨接线32

南侧管线跨接线4

北侧管线跨接线33

南侧管线跨接线5

北侧管线跨接线34

南侧管线跨接线6

北侧管线跨接线35

南侧管线跨接线7

北侧管线跨接线36

南侧管线跨接线8

南侧管线跨接线9

南侧管线跨接线48

南侧管线跨接线10

南侧管线跨接线49

南侧管线跨接线11

南侧管线跨接线50

南侧管线跨接线12

南侧管线跨接线51

南侧管线跨接线13

南侧管线跨接线52

南侧管线跨接线14

南侧管线跨接线53

南侧管线跨接线15

南侧管线跨接线54

南侧管线跨接线16

南侧管线跨接线55

南侧管线跨接线17

南侧管线跨接线56

南侧管线跨接线18

南侧管线跨接线57

南侧管线跨接线19

南侧管线跨接线58

南侧管线跨接线20

南侧管线跨接线59

南侧管线跨接线21

南侧管线跨接线60

南侧管线跨接线22

南侧管线跨接线61

南侧管线跨接线23

南侧管线跨接线62

南侧管线跨接线24

南侧管线跨接线63

南侧管线跨接线25

南侧管线跨接线64

南侧管线跨接线26

南侧管线跨接线65

南侧管线跨接线27

南侧管线跨接线66

南侧管线跨接线28

南侧管线跨接线67

南侧管线跨接线29

南侧管线跨接线68

南侧管线跨接线30

南侧管线跨接线69

南侧管线跨接线31

南侧管线跨接线70

南侧管线跨接线32

南侧管线跨接线71

南侧管线跨接线33

南侧管线跨接线72

南侧管线跨接线34

南侧管线跨接线73

南侧管线跨接线35

南侧管线跨接线74

南侧管线跨接线36

南侧管线跨接线75

南侧管线跨接线37

南侧管线跨接线76

南侧管线跨接线38

南侧管线跨接线77

南侧管线跨接线39

南侧管线跨接线78

南侧管线跨接线40

南侧管线跨接线79

南侧管线跨接线41

南侧管线跨接线80

南侧管线跨接线42

南侧管线跨接线81

南侧管线跨接线43

南侧管线跨接线82

南侧管线跨接线44

南侧管线跨接线83

南侧管线跨接线45

南侧管线跨接线84

南侧管线跨接线46

南侧管线跨接线85

南侧管线跨接线47

南侧管线跨接线86

南侧管线跨接线87

南侧管线跨接线126

南侧管线跨接线88

南侧管线跨接线127

南侧管线跨接线89

南侧管线跨接线128

南侧管线跨接线90

南侧管线跨接线129

南侧管线跨接线91

南侧管线跨接线130

南侧管线跨接线92

南侧管线跨接线131

南侧管线跨接线93

南侧管线跨接线132

南侧管线跨接线94

南侧管线跨接线133

南侧管线跨接线95

南侧管线跨接线134

南侧管线跨接线96

南侧管线跨接线135

南侧管线跨接线97

南侧管线跨接线136

南侧管线跨接线98

南侧管线跨接线137

南侧管线跨接线99

南侧管线跨接线138

南侧管线跨接线100

南侧管线跨接线139

南侧管线跨接线101

南侧管线跨接线140

南侧管线跨接线102

南侧管线跨接线141

南侧管线跨接线103

南侧管线跨接线142

南侧管线跨接线104

南侧管线跨接线143

南侧管线跨接线105

南侧管线跨接线144

南侧管线跨接线106

南侧管线跨接线145

南侧管线跨接线107

南侧管线跨接线146

南侧管线跨接线108

南侧管线跨接线147

南侧管线跨接线109

南侧管线跨接线148

南侧管线跨接线110

南侧管线跨接线149

南侧管线跨接线111

南侧管线跨接线150

南侧管线跨接线112

南侧管线跨接线151

南侧管线跨接线113

南侧管线跨接线152

南侧管线跨接线114

南侧管线跨接线153

南侧管线跨接线115

南侧管线跨接线154

南侧管线跨接线116

南侧管线跨接线155

南侧管线跨接线117

南侧管线跨接线156

南侧管线跨接线118

南侧管线跨接线157

南侧管线跨接线119

南侧管线跨接线158

南侧管线跨接线120

南侧管线跨接线159

南侧管线跨接线121

南侧管线跨接线160

南侧管线跨接线122

南侧管线跨接线161

南侧管线跨接线123

南侧管线跨接线162

南侧管线跨接线124

南侧管线跨接线163

南侧管线跨接线125

南侧管线跨接线164

南侧管线跨接线16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

南侧管线跨接线16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

南侧管线跨接线16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

南侧管线跨接线16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7

南侧管线跨接线16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8

南侧管线跨接线17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9

南侧管线跨接线17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0

南侧管线跨接线17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

南侧管线跨接线17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

南侧管线跨接线17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

南侧管线跨接线17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

南侧管线跨接线17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

南侧管线跨接线17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

南侧管线跨接线17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

南侧管线跨接线17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

南侧管线跨接线18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

南侧管线跨接线18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0

南侧管线跨接线18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1

南侧管线跨接线18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2

南侧管线跨接线18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3

南侧管线跨接线18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4

南侧管线跨接线18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5

南侧管线跨接线18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6

南侧管线跨接线18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7

南侧管线跨接线18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8

南侧管线跨接线19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4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5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6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0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7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1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8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2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9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0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3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1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4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2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5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3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16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4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5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9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30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2

路灯L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3

路灯L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4

路灯L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5

路灯L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6

路灯L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7

路灯L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8

路灯L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69

路灯L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0

路灯L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1

路灯L1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2

路灯L1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3

路灯L1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4

路灯L1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5

路灯L1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6

路灯L15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7

路灯L16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8

路灯L17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79

路灯L18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0

路灯L19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1

路灯L20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2

路灯L21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3

路灯L22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4

路灯L23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5

路灯L24

金属电缆桥架跨接286

路灯L25

路灯L26

前沿照明灯W1

前沿照明灯W2

前沿照明灯W3

前沿照明灯W4

前沿照明灯W5

前沿照明灯W6

前沿照明灯W7

前沿照明灯W8

前沿照明灯W9

前沿照明灯W10

前沿照明灯W11

前沿照明灯W12

前沿照明灯W13

前沿照明灯W14

前沿照明灯W15

前沿照明灯W16

前沿照明灯W17

前沿照明灯W18

前沿照明灯W19

前沿照明灯W20

前沿照明灯W21

前沿照明灯W22

前沿照明灯W23

篇3: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基桩检测检测方案

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基桩检测检测方案 本文关键词:检测,风机,基础,方案,工程

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基桩检测检测方案 本文简介:天津市建联基础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大港港西(49.5MW)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基桩检测检测方案天津市建联基础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1年06月13日1工程概况:该工程拟进行9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场外试桩)进行基桩检测。受检桩参数表位置编号桩长(m)桩径(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最终加载量(k

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基桩检测检测方案 本文内容:

天津市建联基础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大港港西(49.5MW)风电场工程

风机基础基桩检测

检测方案

天津市建联基础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1年06月13日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拟进行9根高强预应力管桩(场外试桩)进行基桩检测。

受检桩参数表

位置

编号

桩长

(m)

桩径

(mm)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

最终加载量

(kN)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

1#桩基试验场

1-1~3#

28.0

600

1400

3360

25

2#桩基试验场

2-1~3#

26.0

600

1445

3470

25

3#桩基试验场

3-1~3#

25.0

600

1365

3300

25

2检测内容及方法:

检测内容

检测方法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高应变检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单桩水平承载力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检测

3检测条件:

3.1需甲方提供本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纸﹑打桩记录;

3.2确定试验点位置及数量;

3.3试验桩基龄期满足规范要求;

3.4解决现场测试用电及照明问题;

3.5测试场地平整﹑动测桩顶面平整。

4检测标准:

4.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DB29-38-2002

J10198-2002

4.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DB29-20-2003

J256-2003

4.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

J256-2003

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

DB29-110-2004

J10487-2004

5检测工作要求:

5.1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5.2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5.3高应变检测;

5.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6检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主要质量保证文件:

6.1《程序文件》

6.2《质量手册》

6.2《实施细则》

7检测装备配置、工器具的情况: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基本功能

备注

1

全自动静载仪

JCQ503A

1

静载自动观测

2

基桩动测仪

RS1616k(S)

1

低应变检测

高应变检测

3

千斤顶

500

T

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

50T

1

单桩水平静载

4

油泵

DSD0.4/6

2

静载

5

位移计

MFX-50

12

静载

6

试验用梁

自制

12

静载试验用

所用仪器均满足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8检测实施方案及原理、方法:

8.1高应变检测

8.1.1试验目的:用于初步判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

8.1.2方法及原理: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是用快速施加的动荷载代替缓慢的静荷载,应用波动力学理论,用一维波动方程对所测得的力和速度信号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到单桩极限承载力、桩身结构完整性、锤击能量及桩身应力等各种重要信息,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还可得到桩侧和桩端土阻力的分布情况,并能模拟静载试验的Q-S曲线。

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具体做法是:

将重锤提升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锤击桩头,使桩身产生与静荷载试验至极限承载力时的静应变值相当的瞬时动应变值,通过安装在桩顶附近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检测截面的轴向应变和轴向运动加速度,计算出平均的力和速度,然后用一维波动方程对所获得的力和速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要的各种信息。

依据规范本次检测部分高应变检测使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进行计算。

拟合法同样假定单桩是一维弹性杆件,但却完全摈弃了凯司(Case)法的另外几个假定,而是采用了更接近实际的桩身和桩土体系模型,即桩身阻抗可变,土的静阻力不恒定,动阻力非线性,应力波在传播中能量有损失;此外还考虑了一些施工及检测时的实际情况,对桩端及土性状的变化进行了处理。

由于拟合法所采用的桩身和桩土体系更接近实际,也更加复杂,因此只能将桩身和土分成若干个均匀的小单元,运用一维波动方程进行分段分层地分析和计算。但因已知条件仅为力和速度,而未知参数则有多个,因此还不能根据所测得的力和速度直接解出全部的桩土参数,只能通过拟合计算的方法来实现。

在实施现场试验前,应提供该地区的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其拟合计算步骤如下:

(1)把实测两根曲线之一作为计算中的已知数,而把第二根曲线作为检验计算结果的依据;

(2)依据准确地质勘察报告书,对桩身阻抗、土阻力及其它所在桩土参数进行设定;

(3)进行一次波动力计算,求得第二根曲线的计算值;

由于拟合计算的繁杂,因此必须采用程序计算。

8.2低应变动测:

8.2.1试验目的: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8.2.2方法及原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瞬态冲击方式,通过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域曲线,籍一维波动理论分析来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这种方法称之为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本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基础上,因此受检桩的长细比、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基本规则。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只作定性判定,尽管利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能给出定量的结果,但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曲线拟合法还不能达到精确定量的程度。

由于受桩周土约束、激振能量、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应力波从桩顶传至桩底再从桩底反射回桩顶的传播为一能量和幅值逐渐衰减过程。若桩过长(或长径比较大)或桩身截面阻抗多变或变幅较大,往往应力波尚未反射回桩顶甚至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或提前反射,致使仪器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而无法对整根桩的完整性做出评定。

对于最大有效检测深度小于实际桩长的超长桩检测,尽管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但若有效检测长度范围内存在缺陷,则实测信号中必有缺陷反射信号。因此,低应变方法仍可用于查明有效检测长度范围是否存在缺陷。

本方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桩顶条件和桩头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测试信号的质量。因此,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灌注桩应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

当桩头与承台或垫层相连时,相当于桩头处存在很大的截面阻抗变化,对测试信号会产生影响。因此,测试时桩头不得与混凝土承台或垫层相连,而应将其与桩侧断开。

从时域波形中找到桩底反射位置,仅仅是确定了桩底反射的时间,根据ΔT

=2L/c,只有已知桩长L才能计算波速c,或已知波速c计算桩长L。因此,桩长参数的设定应为实际施工桩长或测点至桩底的距离。测试前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桩型的测试值初步设定,实际分析过程中应按由桩长计算的波速重新设定或按确定的波速平均值cm设定。

对于时域信号,采样频率越高,则采集的数字信号越接近模拟信号,越有利于缺陷位置的准确判断,一般应在保证测得完整信号(时段2L/c+5ms,1024个采样点)的前提下,

选用较高的采样频率或较小的采样时间间隔。但是,若要兼顾频域分辨率,则应按采样定理适当降低采样频率或增加采样点数。

稳态激振是按一定频率间隔逐个频率激振,并持续一段时间。频率间隔的选择决定于速度幅频曲线和导纳曲线的频率分辨率,它影响桩身缺陷位置的判定精度;间隔越小,精度越高,但检测时间很长,降低工作效率。一般频率间隔设置为3Hz、5Hz和10Hz。每一频率下激振持续时间的选择,理论上越长越好,这样有利于消除信号中的随机噪声。实际测试过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只要保证获得稳定的激振力和响应信号即可。

保证获得高质量响应信号而的措施:

传感器用耦合剂粘结时,粘结层应尽可能薄;必要时可采用冲击钻打孔安装方式,但传感器安装面应与桩顶面紧密接触。

相对桩顶横截面尺寸而言,激振点处为集中力作用,不可避免地产生表面波和横波的干扰(当锤击脉冲变窄或桩径增加时,这种由三维尺寸效应引起的干扰加剧)。传感器安装点与激振点距离和位置不同,所受干扰的程度也不同;对混凝土实心桩,当检测点位于距桩中心约2/3半径R时,所受干扰相对较小;对空心桩,当检测点与激振点平面夹角约为90°时也有类似效果。另应注意增加安装点与激振点距离或平面夹角将增大锤击信号与响应信号的时间差,造成波速或缺陷定位误差。

测振传感器安装点、锤击点布置示意如图。传感器安装点

激振锤击点

空心桩

实心桩

当预制桩、预应力管桩等桩顶高于地面很多,或灌注桩桩顶部分桩身截面很不规则,

或桩顶与承台等其他结构相连而不具备传感器安装条件时,可将测量响应传感器安装在桩顶以下的桩侧表面,且宜远离桩顶。

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点应远离钢筋笼的主筋,其目的是减少外露主筋对测试产生干扰信号。若外露主筋过长而影响正常测试时,应将其割短。

瞬态激振通过改变锤的重量及锤头材料,可改变冲击入射波的脉冲宽度及频率成分。锤头质量较大或刚度较小时,冲击入射波脉冲较宽,低频成分为主;当冲击力大小相同时,其能量较大,应力波衰减较慢,适合于获得长桩桩底信号或下部缺陷的识别。锤头较轻或刚度较大时,冲击入射波脉冲较窄,含高频成分较多;冲击力大小相同时,虽其能量较小并加剧大直径桩的尺寸效应影响,但较适宜于桩身浅部缺陷的识别及定位。

稳态激振在每个设定的频率下激振时,为避免频率变换过程产生失真信号,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激振时间,以获得稳定的激振力和响应信号,并根据桩径、桩长及桩周土约束情况调整激振力。稳态激振器的安装方式及好坏对测试结果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保证激振系统本身在测试频率范围内不至于出现谐振,激振器的安装宜采用柔性悬挂装置,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应避免激振器出现横向振动。

桩径增大时,桩截面各部位的运动不均匀性也会增加,桩浅部的阻抗变化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故应增加检测点数量,使检测结果能全面反映桩身结构完整性情况。每个检测点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并进行叠加平均提高信噪比。

应合理选择测试系统量程范围,特别是传感器的量程范围,避免信号波峰削波。

8.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8.3.1试验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获取桩顶压力与桩身沉降的关系、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8.2.2方法及原理:本次检测采用堆载法

试验装置为压重平台反力法,即由压重平台提供反力通过试桩钢梁及千斤顶对试桩进行竖向抗压荷载试验。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装置如图8-1所示。

图8-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装置示意图

加载方法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

荷载分级:预估极限承载力值的1/10。第一级可按两倍分级荷载加荷。

测读沉降时间: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分钟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分钟测读一次,累计1小时后每隔30分钟测读一次。

稳定标准:每级荷载作用下,1小时的沉降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2次,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荷条件: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的沉降量超过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的5倍时;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

3、当工程桩做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4、满足设计的具体检测要求。

5、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试验。

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2倍。每级卸载后隔15分钟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分钟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4小时再读一次。

8.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8.4.1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推定土的抗力系数、获取桩顶水平力与桩身水平位移的关系。

8.4.2方法及原理:本次试验采取单项多循环加载法

单项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本次检测最大试验荷载为50kN。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终止加荷条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终止加载:

1、

桩身折断;

2、

水平位移超过20mm。

9检测工作进度计划安排及控制措施:

静载检测预计于进场后按照甲方施工进度完成现场静载检测工作。现场静载试验设备依据工作量进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每根检测时间不超过2天;低应变在开槽后进行,预计检测进度为

100根/天,高应变检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可在试验完成后2天内提供阶段性检测结果报告,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3日内出具正式完整工程桩检测报告。

10报告内容:

提交验桩正式报告4份,检测报告中主要提供下列文字说明﹑图件及数据:

10.1工程概况;

10.2委托检测内容;

10.3检测方法及原理;

10.4地质条件概况;

10.5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

10.6低应变检测结果;

10.7高应变检测结果;

10.8单桩水平静载荷检测结果;

10.9基础工程检测结论与建议。

11与项目业主、设计人员配合及协调相互关系的措施:

11.1一般性的意见提请有关人员或有关部门注意,改进工作质量或服务质量;

11.2对比较重要的意见,组织质量体系审核,采取纠正措施;

11.3对检测结果正确性有怀疑的或否定的意见,向技术负责人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检查或组织评审检测过程及相关要素,并判定结果是否正确;

11.4对涉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问题,则提请总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组织管理评审,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改进质量体系。

12

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1项目负责人对各检测方法的安全生产负全部责任

a.组织、督促本组成员在外业工作中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b.每更换一种方法进行外业工作前,负责向全组人员强调重点防范部位及注意事项。

c.注意发现隐患及事故苗头,组织本组成员及时消除。

12.2现场安全员协助主任对本组从事的各检测方法的安全生产负全部责任

a.在组长的安排下,除完成本职工作外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

b.监督的重点放在各方法外业生产。

13.3.检测人员对所承担的各环节工作的安全生产负全部责任

a.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积累经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b.按规定动作,一招一式认真实施,不得图省事擅自改变操作顺序或减少操作步骤。

c.发现隐患及事故苗头及时向组长及现场安全员报告,在组长的带领下消除后再继续工作。

12.4仪器操作员(项目负责人)对所从事检测方法的仪器设备安全负全部责任

a.认真执行各安全操作规程中有关仪器安全部分。

b.认真执行安全用电规定,不得冒险蛮干。

c.负责督促检查人力搬运仪器的情况。

12.5

现场检测进行过程中注意文明施工,杜绝噪音扰民。

13

后续服务的安排与承诺

为保证检测质量的公正性,特声明如下:

13.1

所有规章制度公司上下必须严格照遵守,任何人不搞特殊化;

13.2

公司对所有用户均一视同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供优质的服务;

13.3

检测工作应尊重事实,以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为准则,不受其它任何因素的干扰;

13.4

本公司检测人员不得在其它检测单位直接或间接任职,不得从事有损检测公正性的活动;

13.5

本公司内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报告、证明材料等,正式报告必须加盖公司公章,并经所有相关责任人签字,方能生效并可对外发布;

13.6

公司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资料保密度,不得泄露质检情况,不得向他人传授检测站保密的检测技术和知识;

13.7

检测报告由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写,并经审核人和总工审核后提交,任何人不得因商业或其它原因对检测报告的编写提出非技术性的建议和要求。

天津市建联基础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1年06月13日

天津马棚口风电厂基桩检测方案

第9页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20XX年秋高中化学主题3物质的检测综合实验活动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练习鲁科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