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本文关键词:课题研究,小学,记录,活动
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本文简介:狮子楼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课题名称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时间2016年2月25日地点办公室活动形式研讨参加人武敏张月青张红霞张剑侠薛丽活动主题确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记录人武敏活动主要内容一、领会狮子楼联校2015年度小课题立项发布暨课题培训大会的内容。二、传授小课题研究经验,鼓励积
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本文内容:
狮子楼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课题
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
2016年2月25日
地点
办公室
活动形式
研讨
参加人
武敏
张月青
张红霞
张剑侠
薛丽
活动
主题
确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记录人
武敏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一、
领会狮子楼联校2015年度小课题立项发布暨课题培训大会的内容。
二、
传授小课题研究经验,鼓励积极完成此项研究。
三、
确定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3、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4、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狮子楼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
课题
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
2016年3月13日
地点
办公室
活动形式
自主学习
参加人
武敏
张月青
张红霞
张剑侠
薛丽
活动
主题
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记录人
武敏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一、重点学习讨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
1、
重视朗读和默读。
2、
2、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3、
3、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4、
4、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实验激趣
2、揭题质疑
3、自读理解
三、提高阅读能力
1、加深感知
2、拓展小结
四、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狮子楼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
课题
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
2016年4月9日
地点
办公室
活动形式
研讨
参加人
武敏
张月青
张红霞
张剑侠
薛丽
活动
主题
学习有关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资料
记录人
武敏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一《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1、让学生品尝轻松自主阅读的乐趣。要求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口头点评、各抒己见;
2、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设置问题,诱导学生;教活课文,拓展延伸;
3、营造阅读的氛围:创设阅读环境,营造阅读心情,树立榜样。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教师以优美的语言艺术打动学生。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说敢问,多说多问,会说会问,产生学习的主动性,3、激发兴趣,提供自主阅读的氛围。4、变换阅读的形式.
王家庄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
课题
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
2016年4月24日
地点
办公室
活动形式
观摩讨论
参加人
武敏
张月青
张红霞
张剑侠
薛丽
活动
主题
“高效课堂”研讨课
记录人
武敏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1、薛丽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蝴蝶谷》。
2、张红霞老师执教五年级课文《埃及的金字塔》。
3、探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4、“如何实施高效课堂”进行课例研究。
5、研究课堂中进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狮子楼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五)
课题
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
2016年5月6日
地点
校会议室
活动形式
公开课
参加人
武敏
张月青
张红霞
张剑侠
薛丽
宋鹏
活动
主题
进行课例研究
记录人
武敏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一、宋鹏老师执教精读讲解课。
二、宋鹏老师说课。
三、课例研究的步骤:主题确定—课例研究—队伍组织分工、方法、培训—方案策划、查阅文献—集体备课、评课---改进—再次上课。
四、集体讨论课。
狮子楼第一小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六)
课题
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时间
2016年6月25日
地点
办公室
活动形式
研讨
参加人
武敏
张月青
张红霞
张剑侠
薛丽
活动
主题
完成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记录人
武敏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研究进展如下:
1、形成新的阅读教学理论。
2、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阅读课。
3、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4、小练笔、摘抄、周记、小报必不可少。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1、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阅读积累的内容还是太少。我会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由阅读时间。
2、一系列学生常出现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没有形成理论。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切实指导学生阅读。
王家庄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3.3.6
课题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曹丽婷
所在单位
深泽县王家庄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孩子们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呈现以下问题:
1、无阅读氛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2、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正确。
3、选择课外书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阅读质量不高。
4、阅读时只是看热闹,只会把把课文读准读通,把静止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语言信息的基础上,不能真正的读懂,仅知其然,且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从文中得到心灵的触动,灵魂的觉悟,不能够从课文中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读出理。
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
通过研究,使绝大部分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
通过研究,使学生儿童的阅读能力正面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学习成就。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阅读活动是阅读者把读物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又是阅读者进行判断、推想,体验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小学生自主阅读”是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体验活动,在读中悟义、悟情、悟境,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美,创造美,从而逐步形成并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素养,并能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去朗读,去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指的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将展开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通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的调查、了解,从新的视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3、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为了培养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从以下两大方面提出策略。
(1)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没有明显的界线的,它们是不“分家”的,是一个整体。在阅读方面,课内打基础,课外练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是需要紧紧链接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具体策略是:
u
以点带面。使阅读由精读的点到略读的面,由阅读“个例”到阅读“群文”乃至读整本书。可以是一篇带多篇,一本带一本甚至带几本。阅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a.
由一篇文章到能读相关的整本书。如二年级下册《丑小鸭》学完后,要求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就如学生见到了一棵充满生命力的树,教师就引领着他往前走,去享受整片森林的绿意盎然。
b.
由一个单元主题到能读相关的整本书。如学到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就引导学生去读《居里夫人》等名人传记类的童书,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又有趣的名人生活世界。
读写结合。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仿写、续写、改编等习作训练。
学会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尝试复述文章。
(2)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阅读,厚积薄发,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策略:
a.分学段,有目标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b.解决书源问题
动员家长出资,教师为学生购买一批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在班上设立“班级图书角”。
学生至少拿出自己的两本藏书与班上其他同学的进行交换阅读。
c.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1、结合实际,教师可坚持定时朗读好的童书给学生听(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设为阅读课),干净、美丽、充满童心的文字,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轻松快乐的汲取。教师读过的书,不少学生会意犹未尽,去寻找,买回来,自己再读啊读。为学生朗读课外书的方式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阅读。
2、坚持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只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参与。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家长和孩子每天坚持亲子共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3、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督促学生坚持读书,(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上读书汇报课,教师给予评价并奖励优秀者。
4、开展班级读书会和家庭联合读书会。
d.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略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e.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本课题中,让学生主要运用“读书报告单”这种表现形式。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影音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教师阅读教学课堂实录。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实地测评学生阅读水平。
5、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书香校园氛围。
王家庄小学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3年6月31日
课题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曹丽婷
负责人
所在单位
深泽县王家庄小学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我们确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现阶段课题进展情况如下:
1、成立了课题组,我校四位语文教师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利用校本研修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重点就研究如何知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课外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2、认真调查分析,找准方向。开题后,为了能尽快切入研究正题,我们对全校4--6年级的2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课外阅读只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30%的学生课外阅读作业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50%的学生没有自主阅读习惯;80%的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孩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既有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又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必须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外部环境,优化教学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1)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在班级开展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美文点评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较好地激发了阅读兴趣。同时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定期进行抽查。
(2)营造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感。
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成立了图书角,学生自发把家中的书籍暂时存到班里来,由班干部登记造册,管理借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剪贴、墙报、课文插图,给学生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评价激励。各班开展了阅读之星、读书笔记展览的评比活动,学生课外阅读评语制度,积极的评价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积极探讨自主阅读的方法。制定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包含阅读总量、阅读书籍目录、阅读每本书所需时间以及自己每天运用什么时间,运用多长时间去阅读等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阅读分精读、略读、浏览三种方式;随时写读书笔记,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把阅读中认为好的词句、片断、格言、谚语等分类摘录下来,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写心得体会;指导阅读迁移。读书不能傻读、呆记,要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思想,智慧和语言化作自己的血肉,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练笔中去,从而在运用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注重行为训练,养成阅读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的习惯,阅读卫生的习惯等。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与困惑
:在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我校地处农村,文化底蕴较差,读书氛围较为淡薄,家长的课外阅读意识不够强。
2、研究组成员在“自主阅读”理论学习方面还不够,理论水平不高,吸取外来经验较少。
3、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放学后又大多无人指导,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从真正意义上能够自觉阅读的学生不是很多。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我们的研究出来的方法还不够完善。
后阶段的研究设想
1、通过家长会的宣传,让家长明确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并明确要求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工作,督促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建立起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一起努力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监督的作用下逐步自主、逐步提高。
2、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每节课前,让每位教师保证3分钟的读书交流时间,内容可为自己读过的精彩片段,读书中的心得体会,说一首古诗,一个故事等等。定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3、继续营造人人参与阅读的良好氛围。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书籍,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书籍在同学间相互传读,达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地开展完成。
4、鼓励教师做好课题研究,落实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衔接。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积极开探索高效课堂,科研教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
5、课题实验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成果。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学校将书香弥漫,小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能否按期结题
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能按期结题。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阅读可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起着极其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的需要及消磨时间的需要。由此可见,阅读本身能令孩子们身心愉悦。我们应努力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
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览,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实在是提高小学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条必由之路。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让他们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娱乐活动,我们应当切实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不少学生因为年龄小,玩心重,自我约束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时侯,即使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不得不坐下来手捧书报杂志,但也是“眼在书本心在玩”,这样是很难谈得上有阅读效果的。前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让小学生们能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可尝试以下的方法:
1、言传不如身教。老师的知识广博与孤陋寡闻都直接感染学生。老师要多读一些内容充实、有意义的书,以身作则,而且在课堂上能恰倒好处地博古论今,会使自己成为学生们效法的对象,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2、学期定时举办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或朗诵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体会和收获,讲述所看书籍中的动人故事或朗诵所看书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启发互相带动。
3、开展摘抄或读书笔记展评。对于学生摘抄所看书籍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所写的读书笔记,可定期进行展览评比,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二、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当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课外书显得异常重要。为学生选择和推荐书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以下几种: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
3、结合活动推荐选材。为了配合社会、学校、班级开展的某一项活动,可以给学生选择推荐有关的书籍,如学校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主题活动,可在事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幻想、人类的起源、宇宙等方面的书籍。
三、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成年人不同,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延伸相关文本,丰富阅读活动
在语文课本中,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类型的课文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遇到这样生动有趣的文章,学生们总是马上翻开书,一口气读下去,还经常几个小伙伴一起讨论其中的故事情节,或表演几个片段。时间长了,这些生动的故事形象就深深刻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课前收集信息,课后拓展文本
阅读是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在课堂教学之前,总让学生自己先去了解课文的背景、作者等相关材料,为课堂教学作准备,这其实就是广泛的课外阅读。
3、通过个性阅读,培养创新能力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达,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散。
四、汲取课外阅读营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让他们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1、认真阅读,熟记于心。读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对读过的东西有深刻的印象,才会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
2、学做笔记,日积月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到好文章,要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摘记下来,把读后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有阅读的收获。
总之,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入情感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篇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我们课题组于2015年3月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为题向驻马店市教育科学规划提出申报,2015年5月被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就召开会议,明确成员分工,探讨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实施一年多来,研究进程有效推进,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我们课题组于2015年3月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为题向驻马店市教育科学规划提出申报,2015年5月被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就召开会议,明确成员分工,探讨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实施一年多来,研究进程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效提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县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总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而是认识上的升华。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更多的承载着语言教学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基于上述几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为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为口语交际教学积累点滴经验。
当前,许多小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更是存在很多的困难。年级越高学生越不愿意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口语交际课上表现尤为突出。许多学生在农村家教的影响下,性格很内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目前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就要数“说”的能力。通过课堂听课和课后交流谈心,了解到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语句含糊、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语言表达缺乏有序性和条理性。我们认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言语知识技能训练的特点来构建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最终让学生突破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开放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满着尊重与沟通,张扬着个性与智慧的课堂。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确立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明天,要为学生将来发展着想。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口语交际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外不少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此有着专门的论述和实践。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著名语言学家斯特恩也曾指出:“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愿意实践,他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实践……愿意在各种交际场合将自己‘浸泡’于语言运用之中。”一些国家还专门编写了这方面的教材,如德国莫显茨?迪斯特威克出版社出版的《说话教育》等。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表现出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互动性。在我国的研究主要有如下观点:姚满意认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有(1)引导有序观察,培养交际的灵敏性;(2)学会倾听,培养良好的交际品质;(3)规范口头语言,提高语言质量,丰富语言表达;(4)在质疑解疑、评议争论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王宁波认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双向互动,多向交流;整体训练,全面发展;积累生活,积累语言。毛勇认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从交际方式、交际能力、交际创造和人文素养四个方面来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说:“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些都说明口语交际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语言学认为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里,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语言手段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而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重视交际双方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进行。这一理论为口语交际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作了理论上的支撑。
4、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努力使学生具有日常交际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在语文课堂上,创设生活化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与策略,指导我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3.通过课题的实施,引领本校的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水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最终使学生突破了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这种能力有别于专门交际人才的口才、交往能力,它是一般人都必须具备的生活、生存所必需的交际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
1.调查了解本地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成因及对策。问卷调查、课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家访三方面综合研究分析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现状。
2.创造生活化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3.开展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适合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4.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案例的收集和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网络,查阅图书等方式查阅有关口语交际方面的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将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时调整研究的方法,在探索与研究中不断完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3.调查法: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现欲望。
4.观察法。在研究的每个阶段进行观察分析,把同一批学生不同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调整研究方法。
5.实验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在口语交际中学生有无做到敢想、敢问、敢说、敢评、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6.经验总结法: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做好记录,并及时总结归纳,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
(1)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申请立项。(2014年9月—2014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对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原因,部署实施计划。
2、初步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对象,培训教师,学习有关口语交际理论文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3、形成课题,申请立项。初步进行研究课题的探讨,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课题,同时申请相关上级科研部门对此课题进行立项。
4、了解有关课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实施方案。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5月)
严格按照研究方案中的要求和研究实施计划中的步骤,分阶段进行重点研究,理论研究渗入教育过程中,其阶段成果为个案设计,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有计划的分学期进行总结和撰写论文。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1、探究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课题组根据各个学段中口语训练的要求,根据不同具体要求以及各年级段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同特点,初步探究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策略,针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口语交际中的方法、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研讨、分析,在按高段、中段、低段不同分工,开展同步研究。
2、召开课题研讨会。每个学期中末分别召开课题研讨会,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课堂教学录像、研究课等形式,对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并在课题组对教学经验进行交流,推广好的教学方法,课题组成员撰写教学心得,论文,对以后的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指导,从精神上、物质上对课题研究人员鼓励,增强大家研究的信心。
3、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有针对的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专题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寻求提高口语交际的方法和途径。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重视评价工作,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
4、开展活动,拓展口语训练活动空间。对高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话题鲜活,形式多样,主要有交往类
、辩论类
、介绍类和表演类,体现出一事一训,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教师凭借教材,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五年级的《介绍我的家乡》、《说说俺回乡的风土人情》;六年级的《小小辩论会》、表演课本剧、当一回节目主持人等。
5、整合训练,提高要求。在喜闻乐见的训练活动中渗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表达与交际训练。要求课题组教师要重视以下操作环节:
(1)注重交际过程、活动方式的设计。
(2)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在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往。
(3)经常开展互动性、交际性强的活动。
(4)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互动、交际训练。
6、课题实验教师写好教学随笔、经验文章和教学案例等,反思研究过程,及时总结成功之处,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三)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
(2015年6月——2015年9月)
课题组系统分析在课题研究工作以来的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成果汇总。
1、按课题实施方案,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
2、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感受口语交际的快乐,培养学生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在探索口语交际教学有效策略的同时,总结一些方法比较科学、有效,形成经验的论文和总结,在课题组内交流。
4、教师交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好学生资源,以生助说,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交际。
5、对非实验班学生进行对比调查,了解研究效果。
6、总结研究得失,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7、迎接课题组的评估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管理,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
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
(三)以现实生活为练兵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具有长效性。短短的40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四)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
学校在重大节日,(如国庆、元旦、三八、五一、中秋等)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如:“祖国妈妈,您好!”作文比赛、“感恩”演讲比赛、“月圆中秋”故事会等,各实验班也经常利用班会课举行各种活动。这样,在全校形成了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学生也乐于交际,从而善于交际。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潜心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以课堂教学为杠杆,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主体,争取多方面的培养环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开放性的教学中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探索出新课程下更灵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途径与策略。
1.把握课前5分钟,激活“口耳”。课前5分钟,是老师与学生再次相知的又一个起点,我们创造一个美丽而可爱的起点,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又可以营造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抓好课前5分钟,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一半。教研组也规定:教师备课中必须有课前的口语交际训练,形式要求多样。在各年级中各具色彩,低年级引进了幽默生活、生活小事、寓言、简单诗词等叙述性或记忆性材料。中年级引入了“你我相识相知”、每日新闻、家庭生活等栏目。高年级引入了“我说生活”、即席演讲、美文赏析、小辩论擂台等,这些小活动,学生热情高,他们既当听众,又当演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思维也在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中开始活跃、冲动。
2.抓住阅读课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课堂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也是展示口语交际能力的舞台,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口耳”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我们听课文录音带,要求学生闭目倾听,然后口述大致内容或提出疑问,将听说结合起来训练。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老师充分发挥导演的作用,设计教学情境,把握课堂教学流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文本,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实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激发、飞溅
、师生互动。同学们的目、耳、口,在此时得到了立体发展。
3.落实活动课,展示“口耳”功夫。活动课是学生最活跃最热心的课,他们的才情在这儿得到了充分展示。如美文推荐,既展示了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又显示了他们的审美表达力;辩论赛既要听对方陈辞,把握要义,又要组织语言有的放失,有理有据反击;看录相,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茶余饭后叙述情节,品评人物不在话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兴致甚浓,各班也组织了不少活动。教师开挖渠道,引出滚滚活水,大型赛事,小型活动接连不断,发挥了学生的潜质和特长。
4.进行演讲比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每学期定期举行一些演讲比赛,如爱国、感恩、环保、读书等方面的演讲,在听说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5.作文教学的评议、修改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作文教学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舞台,尤其是在作文评讲课上,我们让学生谈自己的见解、修改意见,不仅对作文是一大促进,同时更训练了他们的“口耳”功夫,真可谓一举两得。
6.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指导性训练
训练培养的最终目标还是得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训练并运用,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中尤其加强了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如:①你的一位同学病了,你去看望他,你如何对他说?②你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而此时又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这时如何得体地做好小主人?③你在街上碰到了一位你几年未见的小学老师,你如何和他交流?④你乘车回家,售票员认为你没买票,你怎么解释……我们尽可能地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关注力极高,而且有部分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小情景“无言以对”的情形给了一个引导或某种形式上的示范,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7.走进生活,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老师的引导、讲解已让很多的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言行,而且水平提高极快,在一定的时期,我们有组织地让学生走上街头,来到社区。根据学生意愿,我们组织了:①小记者在行动。小记者们采访医院院长、民营企业家、退休教师、学校校长、街头小贩等,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更让他们得到了一次社交水平的展示与锻炼。②探访福利院老人。每年由学校组织学生代表到我镇的福利院听老战士讲战斗故事,采访老人,和老人谈心等诸多活动。③购物讲价。学生几个人一组上街和服装店老板讲价钱。
(二)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得到整体提升,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开展研究一年多来,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教研成果日益丰富。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总结,不断反思,积极撰写课题论文、随笔反思、案例。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由于教育教学成绩显著,鲁瑞和黄杰同志2015年被评为镇和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所撰写论文和教学设计在中心校和学校交流活动中获得一致好评。
(三)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教师们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间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问、说、议、辩中互动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拘泥任何形式,鼓励学生有勇气和信心进行口语交际。同时,我们还给学生足够的口语交际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口语实践,从而使学生说话时的拖腔做调,方言土语得到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发展,在说话课上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善于动脑、敢于动口、乐于动手;同学们充分体会到说中学、学中说、玩中乐、乐中求发展的学习模式,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说话的兴趣。
(四)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课题研究之前,我们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较低,对口语交际教学不感兴趣。通过三年课题研究,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兴趣、口语交际综合素养均大幅度提高。实验班学生的口语交际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在口语交际相关比赛活动中,一些学生表现非常出色,令老师、家长刮目相看。
(五)推动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开展本课题研究,促进了课题组成员尽快掌握新课程理念,积极反思传统教学行为,认真实践新课程标准。带动了全校教师主动适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习,大胆实践创新,大力推动了我镇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课题组成员设计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优秀教学设计集》被本县其他镇小学参考运用,骨干成员被邀请在县内各学校就口语交际教学进行辅导讲座、上口语交际示范课,有效推动了全县语文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九、课题研究的体会
1.口语交际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形式生动活泼,学生能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学生非常喜欢。调查显示,学生对习以为常的语文阅读课也许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但对于难得一见的口语交际课却常常记忆犹新,并由此而增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口语交际教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的理解、训练与运用。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形式,思维靠语言来组织。口语表达是思维活动最直接迅速的反映,口语训练本身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通过口语训练,不仅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和灵活性,而且能增大思维训练的密度,提高其效率。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口语交际教学带动了其他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说与听一般总是相随,有人说必有人听,而且说话人本身也是通过监听自己说话去获得反馈信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因此,在口语训练的同时可以训练自己的听力,二者皆可促进。口语交际训练对阅读训练的积极影响更是明显。说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更多的是从阅读中吸取营养,有时甚至说的内容也从阅读中来(如口头问答、课文复述、读者感想等),所以,没有良好的阅读基础,是不可能说好的,而加强口语训练可以促使学生课外阅读。说与写的关系更是密切:写之前的说,能为作文开拓思维、理清思路、启发构思,可以说,口语训练为写作进行了有效的铺垫,是写的助跑器。在读、说、写三者中,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说既是吸收也是表达,因而,说是由读到写的过渡,是读与写的桥梁。
4.口语交际教学要掌握特性,遵循原则,讲究策略。口语交际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不能像教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一样来教口语交际。在教学中,我们只有遵循其特定原则、讲究策略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5.农村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课题研究,能促进参与者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十、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尽管我们已经解答了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
1.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素养。我们觉得,虽然现在的考试已开始涉及口语交际,但形式比较单一,限于条件只能靠纸笔测试。由于缺乏必要的情境,评价的信度不一定很高。应在此基础上增加口试法、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我们希望能探索出更好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要既简单易操作,又具有较高的信度。
2.如何加强跨学科的口语交际训练。我们发现,在语文以外的其它学科中,有很多口语交际训练的契机,但由于这些科目的评价中没有口语交际内容,这些老师也就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我们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如何让所有老师都来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如何加强跨学科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待进一步研究。
3.进一步开发口语交际地方课程资源。我们在研究中,开发了一些口语交际的地方课程资源,如《谈谈家乡》,《今日新闻》等等,但是,内容还很不够,编排还很不系统。适应课改需要,还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快开发进度。
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口语交际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新的有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继续深入进行我们的研究。请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十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3.《现代语文教育论》:魏国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5.《新课程评价改革》:徐勇、龚孝华编著,首都师大出版。
21
篇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关键词:课题研究,小学生,自主,培养,能力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简介:《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柳园小学语文组田文君一、课题的提出在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多的发现,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加思索,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学生考试最怕做阅读题,每次检测完做试卷的分析时,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内容: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柳园小学语文组
田文君
一、课题的提出
在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越来越多的发现,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是囫囵吞枣地读,不加思索,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学完课文甚至读得结结巴巴。学生考试最怕做阅读题,每次检测完做试卷的分析时,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块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阅读量少,没有主动深入地去读文章,阅读方法不对。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来说,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的学生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一有时间便投入到精彩的电视节中,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的很少。
2、农村小学生阅读是勉强的,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更成为他们的负担,不愿意也不习惯做笔记,即使做笔记也只是完成任务,摘抄一些词语、句子,并没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3、阅读方法不正确,只读不思,思而不深,拿到书只凭兴趣凡有生动的情节或新鲜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读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我准备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曾经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的最高阅读境界。
二、研究对象和步骤
研究对象:小学4-6年级学生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04——2015.05)
(1)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
(2)设计课题方案、计划。
2、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5.06——2016.03)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深入课堂调研、指导。
(3)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
(4)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6将学生阅读所得写成的文章,编辑成册。
(7)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8)举行经验交流活动。
3、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6.04)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论文在校内交流。
(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3)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三、研究内容:
1.
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的成分。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试图通过下列策略,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
(1)
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将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选好阅读材料,引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动却有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保证阅读教学组织地系统,严密,循序渐进和深入,而且阅读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心驰神往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3)
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心情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4)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参与掌握知识的感情,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我们将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阅读习惯的训练
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性阅读习惯是小学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
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
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知识。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另外,要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2)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的主观能动,使学生失去了很多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率。因此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3)
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实际上,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再者,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训练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
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可布置一些对质和量要求有弹性的作业,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留有不同要求的练习作业。这样,通过阅读作业,我们便可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3、激发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联系生活学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学习语文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语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语文,要学会观察和发现周围的事物,捕捉生活中的“语文”。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是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领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并且使他们摆脱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乐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其终生受用。
四、改革措施: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总量低段不少于5万字、中段不少于40万字、高段不少于100万字)。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分析探讨“自主阅读兴趣方法”对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影响,探讨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问题,以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我们提出几点策略:
1、研究思路:
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帮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式。还与家长联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家长也要认识到子女阅读课外书是有益于、有助于文化学习的。教师要推荐适合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并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读书计划,搜取学习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举办“好书我推荐,快乐众分享”、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课文学习阅读链接、课文延伸阅读等,让学生有书可读,有主动去读书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还要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举办红色经典故事会、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不定期组织学生阅读竞赛、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每天利用晨诵10分钟个人课外阅读展现,午读20分钟自主读书,评选和表彰阅读小能手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
2、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把握阅读方法的类型,从文献中确定课题的界定和研究内容。
(2)问卷法:通过对家长和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时间、类型等
(3)观察法: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4)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直接或间接交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方法、阅读范围等)等。
(5)行动研究法:召开不定期的课题研讨活动,举行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开展读书活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6)经验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用以指导教学。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班级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六)、学生读书视频
六、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学生阅读心得作品集。
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七、研究成员分工
组
长:李明善
副组长:田文君
――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实验老师:吴
艳、丁森江
――直接参与课题的实质研究
子课题研究成员分工
子
课
题
负责人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吴
艳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丁森江
阅读与生活的结合
田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