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水电卓越工程师申报书终

水电卓越工程师申报书终 本文关键词:申报,水电,工程师,卓越

水电卓越工程师申报书终 本文简介:附件2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申报书四川省教育厅制二〇一三年八月填写说明1.申报书各项内容须实事求是,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3.申报书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二、改革背景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水利水电工

水电卓越工程师申报书终 本文内容:

附件2

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四川省教育厅

二〇一三年八月

1.申报书各项内容须实事求是,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

3.申报书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二、改革背景

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本科生,现为西华大学校特色专业,该专业长期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了大批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学科自2009年起被批准为西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支撑“水利水电工程”工学硕士点和“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多年来,已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共2000余人。该专业师资团队在校内拥有专业教师20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该师资团队具有阶梯化和年轻化的特点,将发展目标始终瞄准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近五年来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及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团队成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被sci、ei等收录论文10余篇。

目前,该专业拥有独立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主要由流体力学实验室、水文实验室、水利工程测量实验室、水工模型实验室、水工结构设计实验室、水利工程施工实验室组成。实验室占地面积共约300平方米,设备台套数共480台,主要设备有:直读流速仪ZLS-3,便携式流速流量仪LJD,旋杯式流速仪LS78,蒸发皿E610B,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水工模型实验室主要有:丹江口水电站枢纽布置模型、电站厂房模型、水闸模型、溢流坝段止水布置示教板、心墙土坝剖面构造示教板、非溢流重力坝模型、重力坝纵缝构造、重力坝内廊道系统以及新进购买的双曲拱及坝后式电站高水关水利枢纽动态仿真模型、闸坝水利枢纽动态仿真模型、溢流重力坝及电站高水头水利枢纽模型、水利工程地质模型、坝基渗流电模拟实验仪、调压室控制实验装置等;水利工程测量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动态GPS测量系统;水利工程相关软件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软件、边坡稳定分析(EMU、STAB)、百图设计软件、PKPM结构设计软件包;除此而外还包括金属及非金属结构探伤、检测系统。水利水电专业实验室在促进水电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水电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特色体系,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表现突出,屡获嘉奖:西华杯、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比赛中,水电专业学生表现突出,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的奖励。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平均就业率达98%,在全校专业就业中雄踞前茅;考研率约占10%,不少学生考入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江科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甘肃工业大学等重点名校深造;学生就业单位广泛,全国各地的水电和相关设计院,水电建设和管理单位等对我校水电毕业生普遍评价好,这些都是对水电实践教学良好的有力证明。

2、本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意义

目前,水能发电作为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水力最富集之地在中国,中国水力最富集之地在西南。四川水能资源占全国25%,水电开发蕴藏量1亿多千瓦,目前仅开发了10%;西部可开发水能资源约2.743亿千瓦,占全国的72%。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西南地区依然是中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西南的水电必将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角,对改善中国电力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趋势也必将带动对水电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以我国水利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水利工程领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按照学生能力与发展志趣的不同讲学生培养为适合社会需要的水利水电工程卓越工程师。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卓越工程师教育旨在培养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高端的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

三、本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含专业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重构、校内外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学习阶段方案、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

1、培养标准

(1)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具备初步相关技能

(2)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项目及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参与能力

(4)具备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2、培养模式

培养包括校内与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企业教学紧密结合校内教学,贯穿学生学习周期,企业学习不少于一年,采取“3+1”的教学模式,学习实行学分制及校内、企业双导师制。

3、课程体系

校内课程以知识的传授与积累为主要目的,结合相应课内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其课程体系可分为:

(1)自然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大学物理等。

(2)工程概论课程:按照学生对工程的认识深度逐年安排,低年级以校内为主,高年级结合企业实践进行。

(3)人文素质与品德培养类课程:思想政治选修、工程伦理、艺术等

(4)经济管理类课程:管理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等

(5)专业基础课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工程制图、水文学等

(6)

专业课程: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等设计与施工相关课程,结合企业项目设计开展教学。

4、校内外师资队伍

校内专业指导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聘任企业有经验、有技术的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作为校外指导教师。

5、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培养期间,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实验室作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学习期间,企业提供的训练场所为校外教学基地,让学生更好进行工程认知训练、工程测绘训练、水工结构的设计施工等训练。

6、企业学习阶段方案

企业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自主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创新科研与毕业设计多个环节。企业教学紧密结合校内教学,穿插与学生整个学习期,学习累积实践不少于一年。

在企业一年的学习与工作由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负责实施。

7、教学评价

校内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理论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校外教学评价则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水电市场需要来衡量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的效果。

8、改革与创新

从单一的校内教学转为校企联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水利工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师生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与改革,近五年承担校级教改项目7项,发表实践教学方面的教改论文10余篇,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素材库;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不仅锻炼教师队伍,形成了一支具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也增强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可另附页)

四、改革措施

具体改革措施

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努力构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务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国家迫切需要的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坚持以构建学生系统的水力发电知识结构,制订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具备在水电行业里能迅速把控水利行业的知识系统;坚持“方案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出口多方向”的基本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和国际意识;总结并吸收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科学定位各专业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

探索建立专业的拓展方向及专业拓展课程体系,注重各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将素质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实现。

方案修订应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特别加强工程实训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的原则。

2.

总体要求

本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在具体企业充分参与下,研究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标准。这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面向水力发电行业、面向未来的创业、具备系统完善的水力发电行业的知识结构的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

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学生要有到国内大中型企业接受工程实践训练。

3.

学分及学业要求

采取灵活机动的学籍管理机制,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也可以先就业后完成学业,学生完成学校工程试验班规定的本科学业要求,经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可取得学校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4.

课程设置要求

根据专业特点及工程实践需要自行设置课程,并根据各专业自身实际,选择确定本专业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和研究生学业,必须修读的最低课程类型和最低学分要求。课程内容要面向工程,强调“宽基础、重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要精,适当削减部分理论课程学时,强化实践环节。

课程教学与考核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专业课以案例进行。专业核心课程要突出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一般为必修。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设立灵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应为专业能力培养型课程,可以采取讨论式、研究式、工程设计式、案例式、创新训练式等多种形式,课程规格小型化。要求保证绝大部分专业课结合企业现场教授,为具体工程服务。要有l/3的培养环节在企业生产现场完成。

5.

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拥有一定工程经历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构成应由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校教师、企业教师两部分组成。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的双导师制。从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学活动的专业教师为在编的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和技术人员。

企业教师主要传授技术实现和工程经验,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密切配合,主要是负责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的衔接工作,学校教师应受过较好的相关专业训练并具有系统集成开发工程背景和经验。

5.1校内专业教师的任用标准

(1)专业背景

骨干教师的专业结构分布合理,专业梯队阵容整齐;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水利工程系统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技术更新与知识拓宽能力和创新能力;基本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够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学历要求

从事卓越工程师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讲师及以上职称。

(3)工程背景

从事卓越工程师教学活动(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每年应该有

3

个月以上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等)经历;同时,也应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经历。通过教师取得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方法,提高学校教师的工程能力,在3~5年内使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比例达70%以上,5~8门专业课由有企业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5.2

企业教师的聘用标准

根据“卓越计划”

执行需要,从三个方面聘用相关企业人员参加教学。

(1)企业教学顾问

针对如何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实践教育相结合,聘请企业的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担任教学顾问,一方面与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同时监督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参与教学大纲与教材编写。目前,计划聘请5~8名企业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教学顾问。

(2)企业兼职教师

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各个企业的便利条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加日常教学工作。一方面,对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聘用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主要以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另一方面,聘用企业的相关人员开设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对学生作专题培训,为学生提供工程师职业教育。根据培养计划,目前计划聘请4~6名企业技术人员为教学兼职教师。

(3)企业导师

在企业培养方案的各个实践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为学生选课、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企业导师为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设计的选题及实施、完成等环节提供指导或现场咨询,进行工程师方面的全面基本训练。根据目前学生人数,计划聘请6~10名企业导师。

为了确保双导师制的实施和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效果,企业教师的任用标准是在企业一线工作

5

年以上,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丰富工程经验,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5.3

完善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

逐步建立、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工程能力。在企业工程实践阶段给予适量的工作量学时补贴,对工程实践中成果显著的,在配套工程项目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有工程经历教师参加“一对一”的培养,学校考虑计算一定工作量。对工程型教师的评价除了考察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等成果形式外,应着重考察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工程实践方面的成果,使工程型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真正转向工程实际。同时,对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等方面均给予单独的激励政策。

配套政策

1.

经费支持。

在经费方面,除省教育厅拨付的建设经费外,学校按照不低于1﹕1配套建设经费支持卓越工程项目。

2.

师资队伍保障。

在现有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拟每年新近教师5-6名,进一步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复合人才以及“双师型”人才的引进上给予保障。

3.

继续保障教学质量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

进一步在教学以及实践活动中提供相关的场所以及设施,保障课外科技活动的顺利展开。

4.

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五、保障条件

(包括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等)

组织保障:

1.成立“水利水电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专家委员会和试点工作组,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系

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合作培养企业负责人,企业教授级高工、学院系主任、试验中心主任、学科责任教授等学校与企业的各方面人员组成,全面负责卓越水利水电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试点工作组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系主任副组长,教学办主任、学工办主任、实验中心负责人、各相关企业一线负责人参加,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管理、组织、协调。学院教学办负责处理日常工作,负责起草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协调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师资聘请与培训,学生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等。在各合作企业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站,明确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学生到企业后的各项工作。

2.建立会议制度,搭建校企交流平台

每年协助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组织召开相关企业、工程的人力资源会议,及时沟通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信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每年召开三个座谈会,即学生座谈会、骨干教师座谈会、企业人员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感受、企业期望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发现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为下一步方案的优化与落实提出预案

每学期召开1-2次试点工作会议,研究讨论本学期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计划情况,提出下学期计划执行方案,落实各环节责任人。

人员保障:

1.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试点专业的相关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聘用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日常教学活动,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讲座,为学生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工程师方面的基本训练。形成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两方面共同组成的教学队伍。

2.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培训,了解生产实际,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同时,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共同完成技术开发等方式,丰富工程实践经验。采取一定措施鼓励教师提升工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做到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要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在4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3.实行“双导师制”

在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为学生选课、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企业导师为学生实践和设计创新提供指导或现场咨询。

经费保障:

1.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施开放教学

统筹校内外资源,加强学科之间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我校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传统优势,将科研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利用校内各个研究基地现有的大型设备、试验体系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出台实验设备管理条例、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鼓励实验室、科研基地、训练基地对学生开放。利用学校举办国内、国际会议机会,安排学生参与接待、服务、交流训练,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外语交流能力。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教学运行

学校将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试点专业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和学生实践教学工作。学校每年基本建设经费将向试点专业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建设倾斜。

六、进度安排

2014.01

-

2014.08

校企交流与探讨阶段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在已经有的本科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请企业向学校老师介绍企业各科室负责人情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学校向企业介绍专业领域与方向、人才培养、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双方通过交流探讨,取得共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等,为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打下良好基础。

2014.09

-

2016.08

校内学习与培养阶段

挑选并安排学生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本身特长入学成绩等进行选拔;设置单独教学计划和教学班,按“卓越计划”要求进行校内培养。

建立“卓越工程师”计划体系,开设“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创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校内实施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赛”、“国家创新实验”和“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

2016.09

2017.05

企业学习与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是学生在企业培养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体验、企业介绍、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2017.06总结与答辩阶段

由学校和企业方组成答辩团队,要求学生做一个在企业整个培养阶段的系统总结报告与毕业设计答辩等。依据学生平时表现、企业的评估、总结报告、毕业设计给出综合的成绩。

2017.07-2017.08

反馈与改进阶段

学校依据企业、学生的反馈建议,对企业培养进行总结,并为下一年的工作提出改进的方案。

七、成果与特色

(含主要成果、特色、推广价值)

1.

搭建校企广泛合作平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

(1)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联合实施培养过程。

(2)共同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组织。

(3)共同建设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1)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2)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3.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1)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2)探索将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的规律。

(3)探索以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4.

优化重构课程体系

(1)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理顺课程关系。

(2)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技术进步紧密联系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修订的程度和制度。

(3)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和掌控水力发电系统全局的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4)完善学生考核方式方法。

5.

扩大工程教育开放程度,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1)有步骤的实施专业认真,按照国际通用的人才标准进行人才培养。

(2)与国外院校开展多种模式的国际合作,学生可到国外企业进行累计一年时间的企业锻炼。

(3)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材资源(教材、课程、讲座等)。

八、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

培养方案制定和调研

50000

校企联合研究合作培养模式、调研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

2

教学体系、课程改革及课程建设

50000

教学改革调研、卓越工程师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及相关教改论文发表

3

师资培训进修

100000

教师进入企业学习进修、选派教师进入国内高校相关专业学习进修

4

校内教学与组织

50000

卓越工程师校内课程教学及实验室训练以及校内导师津贴

5

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及校企联合培养

250000

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导师津贴、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学生企业实践环节所消耗的加工费、材料费及管理费

6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及专项奖励基金

100000

学生参加创新和创业大赛的费用、参加本专业学术交流及论文版面费、表彰先进个人、团体、优秀学生

7

卓越工程师实验平台建设

200000

卓越工程师实验设备采购及实验场地建设

8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拨款学校自筹

15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