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 本文关键词:科技创新,国土资源,大会,讲话稿,全国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 本文简介: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各方面代表齐聚一堂,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脉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大势,共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提出“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 本文内容: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

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各方面代表齐聚一堂,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脉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大势,共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提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进一步把牢了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三年实践表明,这一定位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得到了各方面充分肯定。与此同时,部党组也一直在深入思考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动力问题,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相继出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特别是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为全面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凝聚形成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动力指明了方向。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用心指导,加快国土资源战略科技创新步伐。

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两年前就着手筹备,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会前制定了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及配套文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会议做了充分准备。根据部党组研究的意见,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始终是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国土资源事业是科技和人才密集型事业,地质、海洋、测绘地信、土地等各领域发展,不仅需要基础理论支撑,而且极大地依赖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不断创新。可以说,国土资源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回顾历史,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指导下,我们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用科技创新推动了国土资源事业的起步和腾飞。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需求非常迫切。毛主席说:“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1952年,地质部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就是研究地质工作的大转变、大发展问题。当时分管地质工作的陈云同志指出:“大转变、大发展就是根据国家需要整体规划,采用非常规的、创新的办法开展工作,不能象过去那样做多少算多少。”在中央的重视支持下,我们从人才队伍建设入手,组建院校、培训骨干,队伍规模由建国初期的几千人迅速发展到“一五”末的20万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四分之一以上,知识密集程度仅次于当时的中科院和教育部。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找矿会战,很快取得一批重大找矿成果。其中,找油突破最令国人振奋。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打破国际权威“中国贫油”的论调,提出陆相成油理论,预测了我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三个区域。后来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相继发现,有力证明了这一科学预见。我们联合攻关,在广东仁化和南雄发现了大型铀矿床,为“两弹一星”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他矿种找矿也实现了大跨越,全国探明储量的矿种,1949年只有2种,1952年增至10种,1957年增加到63种,到1966年增加到103种,至今已达162种。此外,地质工作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在地质灾害防治、干旱地区找水、贫困地区脱贫等民生工程建设中,不畏艰险、奋勇当先,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海洋事业的起步是从国家制定海洋科学远景规划开始的。1964年海洋局成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建一批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为随后组织一系列海洋调查和科学考察打下了基础,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此后,又相继建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黄河站和雪龙船等极地调查体系,显著缩短了与先进海洋国家的差距。邓小平同志专门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测绘科学历史悠久。解放初期,为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急需,迅速组建了万人测绘队伍,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基本大地控制网,确定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青岛水准原点。为提高测绘精度,又建立了新的大地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最让国人骄傲的是,我们自主测定了珠峰高程为8848.13米,改写了英国人对珠峰的测绘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测一大队6位老党员回信中指出,“40年前,国测一大队的同志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创生命禁区,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特区发展、国企改革、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监测和整治科技的发展,提升了耕地保护水平,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加速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续写了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我们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发“天空地”一体化土地调查监测车载系统,构建在线土地督察系统,实施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和节地技术攻关,增强了土地监测监管能力,促进了土地节约和高效利用。

我们加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和能源分布资料图集,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的充分肯定。“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成为我国勘查投入最多、力度最大、成果最丰硕的时期。中国特大型铀矿大营铀矿的发现,开辟了我国铀资源勘查开发新方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指出:“‘煤铀兼探’的重大突破,对于立足国内解决铀矿资源供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最近在贵州正安县实施的安页1井,获得在云贵高原四个地质层位发现天然气的历史性突破,张高丽副总理批示祝贺,“希望继续扩大油气资源调查成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作出新贡献。”大陆深钻科学探测、青藏高原地质理论联合攻关、“蛟龙号”载人深潜、“海马号”非载人遥控深潜、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等,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们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研究,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支撑了地震灾后重建和三峡库区安全运行。强化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研究,有效服务了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和节能减排战略实施。加快现代地下水勘查技术体系建设,开展典型地区地下水循环演化研究,取得重大找水突破,为870万缺水群众解决了安全的饮用水源。

我们推进深空对地观测体系建设,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C卫星,成为高分一号、二号、三号卫星和资源三号01星、02星等6颗卫星的主要用户,信息数据国产化水平大幅提高,为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奠定了空间信息基础。我们加强国际地学合作,提出和实施了若干国际地学领域重大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溶中心、地球化学中心和上海合作组织地学研究中心相继落户我国。

纵观建国以来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历史,我们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实现了在主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国家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蓄积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是全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代表部党组,向为国土资源科技事业倾注毕生心血的老领导、老院士、老专家致以崇高敬意!向为“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科技与国际合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土资源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关部委、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表示衷心感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基础仍然薄弱,战略导向不够明晰,原创性成果不多,关键领域还受制于人;二是体制机制缺乏活力,调查与研究脱节,协同创新不够,创新平台体系有待完善;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拔尖人才少,领军人才稀缺,创新后劲不足。这些问题制约了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二、

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全力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

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新跨越,必须强化战略科技引领作用。与一般科技问题不同,战略科技更加注重长远导向作用、全局带动作用和基础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把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提升到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地质、海洋、测绘地信、土地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是向新时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出的动员令,是我们谋划“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依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科技问题,紧盯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原创性、颠覆性理论创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全面跃升,形成有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总体布局。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工程科技“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确立了“三深”战略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这是规划之“要”,也是“十三五”时期以至更长时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全面实施。

——关于深地探测战略。开展地球深部探测,既是解决地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需要,更是国家保证能源资源安全、扩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重大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举例指出,“从理论上讲,地球内部可利用的成矿空间分布在从地表到地下1万米,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勘探开采深度已达2500米至4000米,而我国大多小于500米。”地球深部蕴藏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能源,是维系万物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有学者研究认为,如果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深度达到2000米,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另外,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足,与号称的“地上地下两个日本”相比,开发利用水平差距很大。无论是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需求还是开拓地下发展空间,深地探测都是国土资源战略科技的不二选择。

中央高度重视深地探测问题,李克强总理批示“推动开展地球深部探测研究”,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作出部署。目前,地球深部探测已列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科技部支持下,我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单位建立了协调机制,在地科院组建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组成了以地学界院士为主体的专家组和顾问组,正在抓紧编写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工程)建议书。

实施深地探测战略,必须突出战略科技定位。要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梳理国内外深地探测研究成果和趋势,明确“跟跑、并跑、领跑”领域的现状和主攻方向。目标是,2020年形成至2000米矿产资源开采、3000米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资源勘查前沿技术,显著提升6500至10000米油气勘查技术能力,争取2030年成为世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在优势方向进入“无人区”。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强先进技术和装备研发,提高深部资源探测能力,有效拓展第二找矿空间和地下发展空间,为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提供“中国范本”。

开展深地探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代际配置和极端情况下的资源保障等重大战略性、长远性问题,必须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国内保障资源安全,面向全球解决发展需求。要通过深地探测,开展以储备为目的的战略性矿产勘查,搞清资源家底,建立完善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做到“手握储量、心里不慌”。

——关于深海探测战略。海洋特别是深海作为战略空间和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深海探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海洋探测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在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勘探试采方面,已与先进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一些深海领域,我们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及有的欧盟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中央对深海探测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李克强总理在蛟龙号首次下潜时批示,“支撑深海科研和开发,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贡献。”

大家知道,地球上海洋接近90%的面积是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深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等战略资源。专家们估计,全球未来油气总储量40%将来自深海,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也主要来自深海。深海更是研究解决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领域。因此,挺进深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迫切需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实施深海探测战略,重点是要围绕进入深海—认知深海—探查深海—开发深海这一主线,突破制约深海探测能力的核心关键技术,进军深海科学和技术制高点。要着力提升深海探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形成深海运载探测装备系列化和配套能力,增强深海作业支持能力和深水资源开发能力,带动深海技术与装备的自主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攻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商业化试采,研制成功全海深(≤11000米)潜水器、1000-7000米级潜水器通用配套技术和深远海核动力浮动平台技术。当前的重点是,加快整合科研力量,形成集团作战优势。具体讲,就是要整合国家海洋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科研和调查力量,与中科院、海洋院校和海工装备企业的相关研究力量协同作战,力争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及大洋极地科考领域尽快进入世界前列,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试采方面取得突破,成为该领域“领跑者”。最近,有关方面在深海领域创新成果捷报频传,我们要闻鸡起舞,加快深海探测战略组织实施。

——关于深空对地观测战略。深空探测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深空对地观测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要在深空对地观测方面更加有所作为。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形成深空对地观测业务体系,在陆地资源调查及监管、地理要素观测、海域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对陆海资源、气候、灾害的掌控和预测预警能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卫星应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卫星数据应用效率不高,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集成融合技术、国土资源全要素遥感提取技术等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

实施深空对地观测战略,重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遥感信息技术日益增强的需求,实施对地观测卫星重大工程,发展深空对地观测技术,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更好支撑生态国土和智慧国土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国土资源领域发射21颗业务卫星、6颗科研卫星,整装建成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健全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卫星数据即时推送、处理和业务应用,推动深空对地观测在国土资源、海洋管理、测绘地信、防灾减灾领域进入世界前列。为此,要加大部直属单位、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信局系列重大卫星工程统筹协调力度,加快陆海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促进卫星遥感数据共享和作业协同。要在运用卫星遥感提供的全球性、实时性、连续性地表观测数据方面下功夫,完善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体系,提高国土资源调查和监管水平。

实施土地科技创新战略,要以土地工程技术为重点,着力研发耕地质量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废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修复等技术,强化土地整治的工程化、生态化技术应用;要加强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基础理论研究,全面发展土地调查评价、建设工程节地、土地立体开发等技术。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时间改变目前的跟踪模仿状况,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为此,拟在部土地整治中心基础上组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搭建国家级土地工程技术创新平台,集聚高端科技人才,整合重要创新资源,快速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各省(区、市)也要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和推进土地工程技术创新。

“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虽然“四位一体”,但基础不同、情况各异,不同阶段任务各有侧重,必须区分主次矛盾,把握工作重点,统筹协调推进。毛主席在1953年听取地质部工作汇报时,生动地把地质工作各阶段概括为:“普查是战役,勘探是战术,区域调查是战略”。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也要处理好战略、战役、战术的关系,战略解决导向引领问题,战役解决布局优化问题,战术解决实施效果问题。要坚持用需求导向确定发展战略,用目标导向组织创新战役,用问题导向开展战术攻关,在整体推进中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科技创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关系,突出了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我部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形成于上个世纪末,与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不断提升的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不适应。我们必须把推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要形成大协同、大融合的科技创新格局。协同、融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国土资源系统创业创新的传家宝。比如,地科院就是因协同攻关的需要成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地质部先后成立了地质矿产研究所、矿物原料研究所、水文工程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和地质力学研究所,为了协同攻关,1959年成立地质科学研究院(即现在的地质科学院)实行统一领导,在协同攻关中形成科技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上世纪50、60年代石油大会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形成了号称“三国”(地质部、石油部、中科院)四方(普查、物探、勘探、科研)的协同作战格局,最终取得找油重大突破。再如,大洋极地科考,我们组建海洋调查船队,各学科的科技人员上综合科考船“共同唱戏”,充分发挥了大协作大融合优势。今天,我们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更加需要大协同、大融合。地质、海洋、测绘、土地四个领域,无论是学科边界还是任务目标,无论是思维方法还是技术手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交叉、相似、通用情况,加强协同融合是优势互补、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快出成果的必由之路。

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要高度融合。我们的前辈早就说过,地质调查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的过程,地质调查的本质就是科学研究。深地探测既是验证地质调查推测结论,又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有效手段,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相互依存、互为促进,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地质调查要与地质科研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标准钻孔的布设施工和已有钻孔资料利用,强化地层综合信息提取。今后一般不再搞单矿种勘查,逐步构建起地表地下一体、三维立体研究的地质调查新格局,强化科技供给,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商业性地质勘查提供更加有效的基础性、公益性服务。地质科研管理体制受调查与科研分体运行的影响,经过建部以来多次调整,形成了目前局、院、所、室四级管理体制,院和所同为正局级,机构重叠,体制僵化,效率不高,必须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以解决。要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改革中要体现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批示精神,改革既要坚定不移,把基础研究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又要积极稳妥,在充分研究论证、反复沟通协商、各方取得共识后,循序渐进组织推进。要借鉴发达国家和矿业大国经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们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我们要主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关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协同联合,打破行政壁垒,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市场等创新要素整合。鼓励各方面围绕国土资源重大创新任务,集聚创新资源,组建研发团队,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先进装备研制。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吸引创新型企业进入国土资源主战场,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部和地调局要指导帮助各省(区、市)地勘队伍积极开展城市200米以浅三维立体地质调查,为加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地质工作军地融合,强化武警黄金部队军事地质职能,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部与各省区市之间,海洋局、测绘地信局、地调局之间,也要协同融合发展。大协同大融合体现的是宽广胸襟,检验的是大局观念,国土资源系统要山高为谷、海纳百川,画地为牢、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

二要搭建动态、开放、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层级低是我们的突出短板。目前,全系统有60个部重点实验室、8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49个监督检测中心,还有1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但是缺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影响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跨越。实施“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必须构建动态、开放、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所谓动态,就是科研人员随项目流动,实现进出常态化。所谓开放,就是打破系统壁垒、打通国内国外,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可以牵头组织实施,也可由优势单位主持,我们积极参与。所谓多层次,就是打造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以及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体系。

国家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人才和成果集聚的高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这一任务后,部党组就开始谋划筹建国土资源领域国家实验室相关工作,目的是以此为抓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更好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组建国家实验室,要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整合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加强国土资源领域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建设,占据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同时,国土资源系统的科研院所要突出优势学科方向,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单位和地方要聚焦国土资源重大需求,建设各具特色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三要赋予科研院所和科学家更大自主权。这是大家反映较多的问题。从国土资源科研管理实际看,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要抓好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科研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目前,一些科研管理制度和办法确实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束缚了手脚,抑制了创新。事实上,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一流的科研成果从来不是管出来的。要调整管理职能,在选人用人、科研立项、成果处理、编制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给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中央要求下放的权力必须下放到位,不能随意截留。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部门领导拍脑袋、科技专家看眼色行事等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规划、抓政策,为科研单位提供服务上。

第二个层面是为科研团队全面松绑。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是,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合理,条条框框太多,非科研成本太高。按现行规定,绝大部分科研投入只能用于购置仪器设备和试验材料,用于人力资源的比例偏低,比如基础研究项目,劳务费占比才30%,而很多发达国家科研项目人员费用占比是70%-80%,基础数学项目能达到90%,这体现了对人才和劳动价值的尊重。最近,中央出台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下放了预算调剂权限,提高了间接费比重,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并取消了比例限制,横向经费按合同约定使用等。部里也出台了配套办法。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切实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另外,还要精简程序、简化手续,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约束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美国很多大学出现了一种新角色,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商人,而是负责帮助科学家申请专利和推动成果应用,获得转化收益的一定比例,大大降低了科学家与行政机构打交道、填写各种表格等非科研工作成本。我们也要探索建立相关的科研和财务助理制度,把科学家从繁琐的报告和表格中解放出来。

第三个层面是尊重和保障科学家自由探索。在基础研究和一些技术研发领域,要切实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能急功近利、搞瞎指挥,用各种名义干涉科学研究。要让领衔专家有职有权,让他们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为院士专家科研活动创造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

四要把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紧密结合起来。国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立100周年贺信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以真诚服务青少年为重点,更好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作用”。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厚植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要大力推动地质博物馆、地质资料馆、地质图书馆“三馆”建设,夯实典藏基础,科研科普并重,突出社会效益,为普及地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做出不懈努力。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国土资源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才23万人,其中地勘行业17万人。但在“十二五”时期,入选国家各种人才计划的仅有10人和一个团队。我部曾经拥有40多名院士,现在仅有15名,其中13名年龄已超过70岁,近10年间只产生2名院士。总体上看,我们这支科技队伍大而不强,还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实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战略科技突破,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培育年轻人才,用好现有人才,集聚创新人才,打造领军人才,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敞开胸怀、放开眼界,不拘一格培养和造就人才。各位院士专家是国土资源事业的宝贵财富,在发挥好科技创新领军作用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年轻一代科技人员的培养,爱才惜才、当好伯乐,促进青年才俊健康成长。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导向,把适应国家需要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要把尊重人才与保障人才权益结合起来,改革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探索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度,探索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让他们各得其所,用自己的创新成果合理合法过上更为体面的生活。要建立完善“大项目出大成果、大人才”的机制,组建项目组要引入竞争机制,搞五湖四海,不能近亲繁殖。要注重专业匹配、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让老中青各类人才都有发挥才智的位置和空间。

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学术生态是培养大师的土壤。历史上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几乎同时出现过大师辈出的黄金期,主要原因就是有充分自由的学术民主氛围。东边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以孔子、老子、墨子等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和科学家;西边的爱琴海边,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代思想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地质学是在“水成论”与“火成论”、“灾变论”与“渐变论”的争论中摆脱神学束缚,发展成现代科学的。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也是在学术争论中受到启发。现在,有的单位搞“家长制”“一言堂”,压制学术民主;有的同志在人才选拔、职称评定、项目评审、科技成果评价中有失公允,搞“手心向下”。这些沉疴痼疾制约了国土资源领域人才成长,应当引起深刻反思。要倡导学术民主,鼓励百家争鸣,乐见科技人员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要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学术争论不能变为成见。要优化学术诚信环境,严厉打击学术腐败行为。鼓励创新就要宽容失败,失误的教训也能成为宝贵财富。

要在实践一线造就年轻创新人才。无论地质、海洋、测绘科学,还是土地工程技术,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现场在崇山峻岭、戈壁沙漠、广阔田野和海洋岛礁,是通过实地观测取得第一手材料的科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经验累加特点。与以逻辑演绎和试验观测为基本研究路径的学科相比,国土资源领域科研人员出标志性成果更为艰难。李四光先生非常注重野外调查研究,为了验证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要亲自到现场考察。这一原则,在各类地质研究中他都毕生坚持,终成一代大师。在我们的科技队伍中,年轻人占大多数,但是入选国家“杰青基金”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的比例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实践积累和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对国土资源领域科技人才成长尤为现实和重要。

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年轻人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要把培养和发现年轻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统筹当下人才配置与长远人才培养的关系,从科技创新事业大局出发,敢于给年轻人成长留足空间、压重担子,鼓励他们走出象牙塔、走进大自然,克服“轻野外现场观测、重室内数据模拟”倾向,在实践中砥砺成长。总之,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国土资源领域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力强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形成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成果涌流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令已经下达,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戮力同心、奋力拼搏,共同铸就新时期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灿烂辉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