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教材是帮助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论 本文关键词:读懂,新教材,关键,数学,教师
读懂新教材是帮助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论 本文简介:读懂新教材是帮助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我使用北师大版新教材已有五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拂过,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究,课堂上增添了师生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这无疑成为教师们首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在梳
读懂新教材是帮助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论 本文内容:
读懂新教材是帮助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
我使用北师大版新教材已有五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拂过,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究,课堂上增添了师生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这无疑成为教师们首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在梳理、思考这些问题与困惑的同时,我想:“读懂教材”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深化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培养教师在课改中能否脱颖而出、迅速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纵观教材突出新颖
1、教材编排具有亲和力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智慧老人的点拨、提问,使学生经常感到数学世界很精彩,学习数学要开动脑筋,勤思考可以使人更聪明。而笑笑、淘气和机灵狗的参与学习,给小学生们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而且也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内容的呈现充满了生活气息
传统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注重利用数学语言呈现学习内容,常常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抽象的、陌生的。而新教材则比较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呈现学习内容。如:“儿童乐园”、“买新书”、“一分钟能干什么”、“方向与位置”、“观察物体”等,从这些课题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充满了生活气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原来学生所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看得见用得着的东西。
3、联系现实生活,提供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材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初步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旅游中的数学”,就较好地体现了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实践应用。从出发、租房、旅游、交通、吃饭到设计旅游计划,无处不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读懂教材是关键
我觉得要读懂教材,首先必须要深入的钻研教材,知道教材的内容安排,作者的编排意图,课标对教材的要求等。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读懂教材
1、要读懂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度”,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是知道、理解还是掌握,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培养等。
(1)必须读懂《课标》对年段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如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内容,它的年段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数学思考方面,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解决问题方面,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年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把握,相信自己在信息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2)要读懂本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为例,它的目标要求是: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要读懂本单元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如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只要我们读懂了上面这些目标对所教学内容的要求,就能恰当地设计出符合
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也不会拔高或降低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
2、要读懂作者的编排意图。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实验教材的总体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生动活拨的、主动求知的信息资源材料和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读懂下面这些内容:
(1)要读懂“主题图”。实验教材中的主题图是既旧教材后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其目的,是作者想通过主题图,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图、动物图、自然景观图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通过主题图的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觉得要读懂主题图,首先必须读懂它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是怎样反映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比如北师大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主题图,它的呈现形式是一幅校园场景图,它是以校园场景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其次,这个主题图给了我们那些信息,这些信息在本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比如上例中“四边形”的主题图中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第三,要读懂“主题图”所呈现的图形、图片、场景或情境中渗透了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北师大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的主题图选取的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配以最能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为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2)要读懂“例题”。不管是传统的旧教材还是课改实验教材,例题都是教科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范例。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读懂例题呢,我觉得:首先应该读懂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它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比如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加法”例1,它的呈现方式(略)。
我觉得例题以这种方式呈现,一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因为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只有一次进位,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了100,其竖式比较简单并将进的“1”用红色表示。其次要读懂情境图。实验教材的例题中多数都安排了情境图,作者想通过情境图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算法多样化,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知操作,同时培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创设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感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富饶,地大物博来实现学科间的整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北师大版)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例1下面的情境图,它是一组同学们在合作学习加法验算方法的讨论,通过讨论把加法验算的方法全部呈现出来,目的就是让学生用不同的验算方法对加法进行验算,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学验算。第三、要读懂例题中的对话。(北师大版)验教材为了体现人文性、趣味性使教材内容更加活跃,把一些难点、重点、计算法则、概念等用对话的形式在例题中呈现出来,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读懂这些对话的意思。第四、要读懂例题间的关系。(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也是有区别的。例题与例题的呈现形式是不同的,对学生训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3)、要读懂“做一做”和“练习”。(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练习的编排上与普通教材也是有区别的。从练习内容安排的形式看:有做一做、练习、整理和复习,做一做属于基本练习。它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它的知识难度和呈现形式都与例题差不多,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它不但具有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的功能,还具有通过练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功能。比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中练习八中的练习安排:第1题是口算练习用以巩固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形成基本的口算乘法技能;第2题是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练习;第3、4题是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运算在实际中的简单应用。
以上四个题都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是巩固例2、例3的巩固练习。而第5题是正确书写“速度”的练习。通过3个不同知识背景的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能体会数学的精细和
准确,同时还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沟通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6、8、9题是应用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解决具体问题的练习。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练习,使学生感受用抽象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更方便,同时知道模型可灵活应用。
第10题是综合应用乘法知识的开放型练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题。这类题,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做也不一定学生可以一下全部做出来,能作几个就作几个。
3、要读懂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一直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和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内容的编排看一是全新知识,二是后继性知识。因此了解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对教学很重要,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怎样来了解呢?我觉得:
(1)要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内容有没有联系。也就是说,是不是全新知识或后继性知识,如果是全新知识,作为老师就要想一下这些知识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有没有联系,它是怎样联系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是怎样了解的。如果是后继性知识,我们就要了解它是在前面学习了哪些内容的前提下再学习的,它新在什么地方新的这点知识我们怎样引导。
(2)要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后面要学的知识内容有什么联系。前面讲了数学教材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很多内容首先在低年级出现让学生感知,然后在中高年级再具体的学。比如,“几何图形”的教学,“乘、除法的意义”等内容。我们只有了解了它们的联系,教学是才不会降低或拔高教学目标。
(3)要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学好数学,同时也可以利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教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36=21,29-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8(元)。”教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0÷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内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画图法;
(2)运用加法:8+8+8+8+8+8=48(元);
(3)运用减法:50-8-8-8-8-8-8=2(元);
(4)运用乘法:8×6=48(元)。这些算法计算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新问题。
总之,我们要教好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备好课,要备好课就得读懂教材。读懂新教材是帮助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关键
新世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资源征集版式规范
(一)单个作品命名格式:类别+标题+作者+单位。其中类别包括教材使用经验总结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录像、学生作品、教学课件、学生调研、教材分析与解读、习题试卷等。
如
“教学案例-什么是面积-刘**-吉林省辽源市****小学”,“习题试卷-五年级下册期
末试卷-李**-广东省深圳市****小学”。
(二)文字类作品(教材使用经验总结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学生作品、学生调研、教材分析与解读、习题试卷)版式规范如下:
标
题(宋体、三号字,与文件名一致)
作者、指导教师姓名、电子邮箱、手机
作者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编(楷体、五号字)
正文(宋体,五号字,行间距1.5倍,段前空两个字符)
注意:(1)文中图片的标注文字或字母的要与相应图片组合为一个整体。
(2)所用数据、引文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