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第一条操作规程是装置或设备从初始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步骤、规则和程序,是生产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操作人员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生产指挥系统指挥生产的依据,具有法规性质。第二条操作规程的编写要反映设计思想,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教训,执行上要保证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第一条操作规程是装置或设备从初始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步骤、规则和程序,是生产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文件,是操作人员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生产指挥系统指挥生产的依据,具有法规性质。

第二条

操作规程的编写要反映设计思想,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教训,执行上要保证安全生产以及同一操作的统一性,做到可靠、先进、合理、有效。

第三条

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工规程、停工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操作规定、仪表控制系统介绍、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附录。

第四条

职责分工

1、生产运行处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股份公司的要求和本公司生产实际提出操作规程的修订、审核、上报与发布,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起草管理规定,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执行和检查。

2、生产单位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核、上报及日常管理,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生产运行处、科技处、机动设备处、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内容的制(修)订,并进行专业审核和会签。

4、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新版操作规程的批准。

第五条

卡片化操作规程的具体内容要求

1、开工规程、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规程以卡片形式编写,其操作步骤需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制:

1.1

结构格式。操作规程按照以下顺序分页:封面(第一页)、版本记录(第二页)、统筹图、纲要、操作、解释。

1.2

分级编写。通过纲目分级来携领和建构其内容,分三级编写:

A级是规程的纲要,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对所有稳定状态及该状态下的操作目标进行详细规划,主要用于统筹各个岗位或系统的操作。

B级描述详细操作过程,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包括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最终状态卡,操作目标以及目标下全部具体操作动作。B级操作步骤的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

C级是要点和说明,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包括安全、设备、工艺流程图表等。

1.3操作步骤的语句构成。操作规程编写用语应统一规定,使规程具有通读性,使得对同一个操作动作的描述语言在各个装置的使用者看来,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不会出现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装置使用有不同的理解。语句格式为:“(操作者代号)+(操作性质代码)+(谓语动词)+(宾语及宾语补足语)”的语言格式表达要阐述的内容,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一个动作规定了动作的性质、执行人、动作的内容以及要求达到的目的。

1.4操作者代号和操作性质代码。分别用M、I、P作为操作者代号表示倒班班长、内操和外操;用“(

)、[

]、”作为操作性质代码,其中“(

)”表示对某项操作的确认,“[

]”表示对某项具体操作动作的描述,“”表示对安全操作或确认的描述。

1.5

稳定状态卡。操作步骤进行到规定的稳定状态时,需要插入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和最终状态卡,并列出进行条件确认的内容。

1.6

提示卡。操作步骤之间,可根据需要插入提示卡,说明操作过程中的应引起注意的操作事项。提示卡内容必须注意细化、量化,避免原则性提示。

2、开工规程、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和专用设备操作规程,须按下列程序编制:

2.1

确定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是装置或设备开停过程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进行条件确认或问题处理,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必要过渡状态。稳定状态包括初始状态、最终状态和过渡的稳定状态。初始状态对应装置或设备开停的起步状态,最终状态是开停之后的目标状态。按照装置或设备开停过程的特征,规程编写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装置的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之间是具体的操作动作,用于实现稳定状态之间的过渡,将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分解成简单的状态和简单无误的操作动作,从而实现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一个装置的稳定状态不宜过多,一般以常规开停工大步骤为基础。

2.2

分级编写。按照分级编写的要求分别编制A级纲要、B级操作和C级解释。

2.3

编制统筹图。按照A级的操作步骤,编制开停工统筹图,并安排相应的时间进度,协调开停工过程中各个岗位操作。统筹图中的操作步骤、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

3、事故处理预案是装置发生一般生产事故或操作大幅度波动的状态下,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使事故向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达到最终的安全受控状态的处理步骤。其作用是帮助操作人员判明事故真相,决策处理目标,明确操作处理方案。内容和要求是:

3.1事故名称:每个事故处理预案都要有具体、明确的标题。

3.2事故现象:事故发生时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异常,如异常的声音、气味、报警灯闪烁等等。

3.3事故原因: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

3.4事故确认:列出确认事故的必要条件,对这些条件进行“是”或“否”的判断,从而确定事故的属性。

3.5

事故处理,包括:

1)

立即行动:用明确的、简洁的语言指出必须立即进行的操作行为。

2)

操作目标: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事故处理的努力方向。

3)

潜在问题:提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的事故后果。

4)

A级操作步骤:以框图的形式列出操作步骤清单,各操作步骤都设有编号,要列出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的事项。

5)

B级操作步骤:顺序排列出包含具体操作的各处理步骤。

3.6

退守状态:在装置或设备发生大幅度操作波动或事故时,为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止操作波动或事故范围扩大,经过一系列操作过程,到达的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状态。执行完成操作方案后,装置应达到相对安全的退守状态。

第六条

操作规程的执行。

1、操作规程最终由生产单位运行班组执行。操作人员执行具体操作前,由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准备好完成审批手续的岗位操作卡片。

2、班长下达操作指令,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及生产运行部门技术人员监督操作(卡)规程的执行,遇有问题及时向生产单位相关领导汇报。

3、操作过程中,内操指挥外操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执行操作,外操执行完成的操作必须汇报给内操,由内操在卡片上做出标记,标记符号为“√”或签字。做到操作有监控,步步有确认。

4、使用后的操作卡由生产单位收回,按记录或“失效”文件处理。

第七条

对于操作规程未包括的特殊情况,按照操作规程的总体要求,装置可以下达临时操作卡,作为必要的补充。

1、

装置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策略并编制针对性的操作卡,称为临时操作卡。临时操作卡由生产单位主任(生产、技术主任)签字生效,班组执行。

2、使用后的临时操作卡由生产单位收回,按记录或“失效”文件处理。

3、生产单位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临时操作是否纳入正常操作规程的管理。

第八条

操作规定管理。对生产过程中难以用规则语言来描述的操作行为可以采用操作规定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与操作规程具有相同的效力。(正常操作过程的调整规定)

1、长期操作规定

1.1长期操作规定的每条内容只能规定一项操作,尽量达到简洁、明确、具体的要求。

1.2必要时可以将有关的图表编写在操作规定中。

1.3长期操作规定可以多次使用,长期有效。

2、定期操作规定

2.1每个定期操作规定必须设定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2.2定期操作规定可根据需要编制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为操作规程时,须以操作卡的形式使用和管理。

3、临时操作规定

3.1临时操作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在有效时间栏内)有效;

3.2临时操作规定由生产单位主任(生产、技术主任)批准生效,各相关班长必须签字确认;

3.3临时操作规定超过规定的有效时间必须及时从现场撤出,按记录或“失效”文件处理。

第九条

操作规程的文本管理。

1、操作规程可以以活页本、电子版本形式并存。电子文档由生产运行处、科技处、生产单位备份留存,操作规程由生产运行处统一印刷发放。

2、操作规程的文件编号按我公司相关体系文件规定统一编号。

3、操作规程合订本采用A4开纸,正文采用5号宋体,标题采用4号加粗宋体印刷。

活页操作卡片采用A4纸印刷,正文采用小4号宋体,标题采用4号加粗宋体。

4、装置操作室必须以活页形式准备好履行完成审批手续的操作规程。摆放整齐,保持完整、清洁,进行交、接班。

第十条

操作卡片的管理

1、卡片化操作规程内容包括装置开工规程、装置停工规程、单体设备投(停)用和切换、事故处理预案、装置紧急停工规程等。操作规程中的量化指标必须在操作指南、操作步骤、状态确认等方面与工艺卡片紧密结合,并在单项操作规程单独列出工艺指标的控制范围。

2、对要执行的操作,由技术人员依据批准的新版操作规程输出操作卡,同时盖“受控”章,并经技术人员签字确认。

3、操作卡是依据审批的操作规程而编写,无须再次审批。

4、操作后进行确认符号为“√”,由班长和内操记录。个别阶段存在快速连续的动作造成操作员没有时间做标记的情况下,在遵守操作顺序的同时,允许在这一阶段操作动作执行结束后再做记录。

第十一条

操作规程一经颁布,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因违反岗位操作规程而酿成的事故,其责任应由本人负责。

第十二条

生产运行处技术人员、生产单位工艺技术员应经常深入岗位检查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对违章操作有权令其停止。

第十三条

新工人在独立顶岗前,生产单位必须对其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否则不可顶岗和独立操作。

第十四条

因岗位操作规程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其责任由编写、审核、批准者承担

第十五条

操作规程的修改

(一)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的修改。操作规程执行过程中需要修改时,必须由生产单位主任签字确认。修改内容记录在操作规程对开的空白页上,并标上对应的操作序号。重要调整需要集体研究决定。

(二)开停工、事故处理预案、单体设备等单项操作规程使用一次后,须将修改内容补充完善到操作规程正本中。操作规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

(三)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并且生产单位无权独自确认的修改内容,按该操作规程的原会签程序重新组织会签。

由于生产、操作经验的积累,采用新的操作方法或原岗位操作规程内容的变动,必须由生产单位及对提出修改方案,按变更程序交生产运行处主管人员审批;修订补充部分如果涉及公司控制工艺指标或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需要逐级进行审批,经批准后的内容由生产运行处出变更通知单下达执行,变更通知单是对原岗位操作规程及工艺卡片的补充和完善。

第十六条

新改扩建装置首先编制操作规程(试行)版,试用一年后,更新为正式操作规程。审批程序与原操作规程审批程序相同。

第十七条

操作规程每年评审一次,由生产运行处组织各生产单位进行年度评审,生产运行处和生产单位两级确认签字,在操作规程评审过程中补充完善修改、变动、变更内容。

第十八条

操作规程每五年全面修订一次,重新审批、出版和发放。

5

-

-

附件一

操作规程目录

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

1.1

装置概况

1.1.1

装置简介

1.1.2

工艺原理

1.1.3

工艺流程说明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

1.2

工艺指标

1.2.1

原料指标

1.2.2

半成品、成品指标

1.2.3

公用工程指标

1.2.4

主要操作条件

1.2.5

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

第二章

操作指南

第三章

开工规程

3.1

开工统筹图

3.2

开工纲要(A级)

3.3

开工操作(B级)

3.4

说明(C级)

第四章

停工规程

4.1

停工统筹图

4.2

停工纲要(A级)

4.3

停工操作(B级)

4.4

说明(C级)

第五章

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第六章

基础操作规程

6.1

机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1

离心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2

计量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3

螺杆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4

磁力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5

往复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2

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

6.2.1

水冷换热器的投用与切除

6.2.2

空气冷却器的投用与切除

6.3

关键部位取样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

事故处理预案

7.1

事故处理原则

7.2

紧急停工方法

7.3

事故处理预案

7.4

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

第八章

操作规定

8.1

定期工作规定

8.2

长期操作规定

8.3

临时操作规定

第九章

仪表控制系统介绍

9.1

DCS系统概述

9.2

主要工艺操作仪表逻辑控制说明及工艺控制流程图(PID)

9.3

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规程

9.3.1

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图

9.3.2

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9.3.3

机组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第十章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10.1

安全环保知识

10.2

安全环保规定

10.3

装置防冻凝措施

10.4

本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

10.5

本装置易燃易暴物的安全性质:爆炸范围、闪点、自燃点

10.6

本装置主要有害物、介质(易燃易爆、有毒)的有关参数

10.7

本装置污染物主要排放部位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第十一章

附录

11.1

设备明细表

11.2

主要设备结构图

11.3

装置平面布置图

11.4

可燃气体和硫化氢报警仪布置图

11.5

装置消防设施布置图

11.6

安全阀定压值

11.7

控制参数报警值

11.8

常用基础数据

附件二

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流程解释

==

装置大检修

装置充满介质

装置正常生产

工质化(置换)

退工质(吹扫)

初始状态

最终状态

最终状态

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

最终状态

最终状态

初始状态

≠=

==

==

附件三

开停工操作规程通用词语(示例)

序号

词语

解释

1

放空阀

设备和管线顶部排空阀和设备底部排液阀

2

排凝阀

管线底部排液阀

3

打开…阀

开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4

关小…阀

关小的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5

稍开…阀

有少量流体通过

6

关闭…阀

7

全开…阀

8

联系送电

用于开送电票,通知电工送电,由班长完成

9

联系拆除(加)…盲板

用于盲板拆除或掉向,由班长完成

10

配合拆除(加)…盲板

用于盲板拆除或掉向,由外操完成

11

确认泵具备启动条件

作好泵启动前的一切准备(不包括送电),包括加油、投用冷却水和冲洗油、灌泵、盘车、投用压力表等

12

改好…吹扫流程(停工)

所改流程畅通,支线关闭,设备和调节阀付线阀开,换热器入口阀开,调节阀下游阀关闭,调节阀手动全关,泵出、入口阀关闭,出入口跨线打开,沿线排凝关闭

13

改好…贯通流程(开工)

所改流程畅通,支线关闭,设备和调节阀付线阀开,上游阀和排凝阀打开,下游阀关闭,调节阀手动关闭,泵出口阀关闭,泵出入口跨线打开,沿线排凝阀打开

14

改通…流程(停工)

所改流程畅通,支线关闭,沿线设备(换热器、泵)和调节阀投用,付线阀关闭,沿线排凝关闭

15

改通…流程(开工)

所改流程畅通,支线关闭,沿线设备投用,泵出口阀关闭,沿线排凝关闭,调节阀手动关闭,上下游阀打开,付线关闭。

16

投用调节阀

(LV、TV、PV、FV)

关闭付线阀和排凝阀,打开上下游阀,手动关闭调节阀,是外操执行的操作

17

投用压力表

18

吹扫液位计并投用

分别吹扫贯通上下引出阀和上下排空阀,然后投用液位计

19

调整…

,OP=…

手动调节控制回路的OP值(不可以用调节、手动控制等词语)

20

…投自动

,SP=

打自动,给定设定值。

21

启动

开启转动设备

22

逐个打开…,贯通

用于并联的管线和设备,分别试通

23

检查处理泄漏点

用于贯通试漏过程

24

LV、PV、FV、TV

指液位、压力、流量、温度现场调节阀组

25

接收装置外物料

26

向装置外送出物料

27

使N2或蒸汽等进入流程或容器

28

调整

调整(温度、火嘴、透平转速)操作以达到目标

29

减空

减空容器或管线,使目标内部不再有相关介质

30

建立循环或液位

使流程中有流量,介质引入容器直至液位能看见

31

置换

用另一种介质替换原介质

32

闭路循环

将介质引入到一条或多条工艺管线中闭路循环

33

调节阀

不可以叫“控制阀”

34

液态烃

不可以叫“液化气”

35

酸性水

不可以叫“污水”

36

阀门

不可以叫“手阀”

37

N2

氮气,不可以用文字表述

38

O2

氧气,不可以用文字表述

39

H2

氢气,不可以用文字表述

12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