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作用,教学中,音乐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新时代有新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有新的教学理念,音乐课堂教学运用电教多媒体为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兴趣,增大教学密度,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崭新天地。电教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为学生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新时代有新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有新的教学理念,音乐课堂教学运用电教多媒体为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兴趣,增大教学密度,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崭新天地。电教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为学生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比如:我在上《小红帽》一课时,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这一童话故事,能让学生正确的把握故事中的艺术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去理解、去把握不同的人物性格所表现的意境。理解音乐作品。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享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在学习演唱歌曲《雪绒花》时,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歌曲《快乐的do.re.mi》,让学生们认真听赏观看画面感受音乐,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再导入学唱歌曲《雪绒花》,带领学生走进电影音乐,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观赏影片、欣赏画面完整演唱歌曲,同学们在学唱歌曲《雪绒花》感情非常投入,歌声既抒情又优美,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教学效果非常好。因此合理利用课件及网络上的音乐教育资源,主要起到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激发热情,发展技能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形象具体、形象新异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学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只有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和保持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二、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中起到了轻松、便捷的作用
主题音乐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多次聆听主题音乐,演唱主题音乐,表现主题音乐,记忆主题音乐等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与学生的记忆。例如:如上歌曲《小红帽》时,让学生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学生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这些问题便轻松得到较好的解决,给欣赏教学中主题音乐的学习带来极大便捷,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能够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创设积极性
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特别是一二年级低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欣赏课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其中较好地把握好多媒体的运用,以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唱游教学服务。
四、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快慢等,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如欣赏乐曲《尼罗河主题曲》,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接触回旋曲式,从理论上讲难度很大,但信息技术的巧妙手段,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在教学中设计电脑音乐软件进行,首先把乐曲分成几部分,每部分隔离开来,教学时可任意点击其中一部分来进行乐曲的聆听,让学生进行对比,乐曲的完整聆听,分段聆听可由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给教学带来极大便捷。另外在分析某一作品的这些基本要素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入音乐内容所展现的画面,使学生能生动,形象地理解,感受音乐要素。
五、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
(一)充分运用和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丰富教学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例如:欣赏《在钟表店里》时再导入阶段,主要起到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或曰情绪的作用。利用网络去搜寻一些形象生动的钟表图片资料,制作ppt,采用先出示画好的大钟、小钟、小动物等画片,再搜寻一下钟表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插入到每张图片中,在欣赏教学中学生们一边观察钟表各种图片及钟表不同的摆动方式,一边聆听各种钟表摆动的声音,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仿佛走进了钟表的小世界。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欣赏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这时再导入课题:“同学们,现在再让我们一起去钟表店听听这些钟表店的声音吧!再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们全神贯注的聆听,脸上露出投入和满足,可见学生们已经开始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了。
(二)突出情景教学情景交融的特点,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感受升华为情感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情境教学插上了翅膀,以前做不到的现在都可以变成现实。声像结合的技术再现了教学所需的情景。比如:我在教授四年级歌曲《茉莉花》一课时。首先利用“2008奥运会”视频片段导入歌曲,用温婉亲切的语言,讲述了“茉莉花”代表中国人民怀着一颗纯洁的心,更代表着中国人民迎接世界各国人民到中国参加奥运会一颗热诚的心。接着老师播放课件:音乐风光片《梦里水乡》,画面中出现江南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光,把学生的情感一下子带进水乡江南,再播放歌曲《茉莉花》,创设了江南民歌的音乐情景。音乐情景与生活情景相结合,情景交融,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感受,提高了他们主动地参与学唱的积极性。
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得多。”音乐欣赏如果只靠耳朵是远远不够的。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对孩子们来说有一段较大的感知认知距离,在欣赏《苗岭的早晨》这课教学中,利用电脑动画展现一幅魅力的苗岭图景: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唧唧喳喳的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让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的亲近大自然,接受大自然,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七、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音乐的教学方式
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不断渗透信息技术的教育,将多媒体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音乐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提升和培养综合能力为基本过程,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在作课前准备时,可以在画面上有计划、有艺术性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将音乐教材制作成像简单的故事片一样,融电脑、投影仪、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音像同步、情景交融的功能,实现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整合。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师生之间也不是权力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这是信息化社会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音乐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多媒音乐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技术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迸发出它的艺术魅力,给学生们在小学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