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课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结题,小学,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仁怀市实验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是从2012年3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二年多来,在上级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一、课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仁怀市实验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是从2012年3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二年多来,在上级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市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康生活,有一定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的途径:

1、听取专家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4、多开设体验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家长社区等,调查了解实验学生的各种思想认识和表现中,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心育”知识

的传授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心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探索“心育”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3、比较法:主要是做纵横向比较。通过我校实验前后和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心理素质等方面状况的比较,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验效果。

4、行为训练法:即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方法,通过教学形式、实践活动形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复、长期训练。

六、实验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5月)

1、实验的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工作。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学校科研处和德育科研室具体抓此项工作。

2、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为期2年,思路清晰,步骤明确,操作性强。

3、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为使我校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探讨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逐步走向全员化,科学化。

4、开展培训、强化队伍。我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活动。我校多次派人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派人到外校参观学习,同时,请外面的专家到学校讲课。此外,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自学有关专著,加强理论修养。

5、确定班级、进行心理健康实验。我校按课题研究方案,选择了全校40多个班中的10个班作为实验班,做到“有计划、有教师、有课时、有教学内容”。课题组成员还深入实验班听课,共同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稳步推进了课题研究。今年学校还设想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常规化,达到全校各班均开设的目标,并保证课本的配备和授课人员(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二)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7月)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面普及,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心理讲座,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与学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使全校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2、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开展以下活动。

①建立个案库。学校经过班主任的详细了解与观察确定了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由年级组辅导教师一月一次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分析行为原因及教育效果,以便提高后期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全校的心理辅导个案库成员有2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地学习,正常与同学交往,处事能力大有增强。

②进行问卷调查。为收集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大致情况,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各相关网站、图书馆、各种书店等地方大量收集和阅读了有关调查问卷,下载下来,对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整理,为课题研究提出了理论框架。

③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针对学生成长的烦恼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思想。高年级组的心理辅导教师还组织五年级优秀学生成立了咨询小组,共同商讨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师生之间的朋友式交流,既解决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好等方面的困惑,又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2)教和研合二为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学期初,课题组认真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哪些不良习惯?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等等来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结合学校工作安排,进行课题组内讨论、交流,确定学期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的整体计划,使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例如,罗巧老师结合生活呈现素材以“青春起航”为主题对六年级220多名女生作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我们的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女生对青春期常识的了解,提高应对青春期防护能力,图文并茂介绍了青春期生理的变化,详细对进入青春期的应有的心理准备,对异性交往尺度把握,对未来理想追求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在互动中不知不觉中掌握青春期常识,提高了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同时也把我们研究的成果给予了及时的推广应用。

(3)加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

一是积极创设条件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让更多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是利用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让他们知道减负减什么,家庭的民主气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育人观,人才观,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参与的机会,体验的机会,还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

三是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进行案例教育,进行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4)调节班主任工作心态,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通过班级来实施,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育案例分析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比较突出、学困生转化比较成功的班主任给全体教师介绍经验,让广大教师在交流中启迪,在讨论中感悟,从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提高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整体育人水平。

(5)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向学生的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①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语文、思品等学科可以陶冶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数学、科学课可以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情感;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体育课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

②积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创作了校歌、校徽、校旗,始终围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牢牢抓住“改革”和“发展”这两个工作主题,突出彰显“星光灿烂、卓越人生”的办学理念,突出“人文、和谐、品位”的环境思想,狠抓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创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常常沉静于宽松和谐氛围中。校园里,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悬挂在走廊间,建设了文化墙,这些使整个校园给人一种书香悠淳,洁静典雅的心灵感染,时时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丽熏陶和道德的感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相容的心态。

③在少先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自己组织,少先队活动最受孩子们欢迎。我校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不仅提高能力,同时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教育。如针对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开展卫生先进班集体评比、星光学生评比、文艺表演等竞赛活动;又如针对学生从众心理强,热情大方的特点,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修养,促其养成良好习惯和健康心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1)建立科学严谨的组织管理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必须得到领导的支持与广大教师的参与,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我校首先建立了科学严谨的组织体系。对于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做到五落实,即:计划落实、实验步骤落实、活动落实、人员落实。健全了组织,落实责任,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得到根本保证。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学校给班主任不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尽快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同时还从学校的角度关心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试,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等文件和文章,还先后派出汤云芹等教师接受高级心理师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老师普遍由行政型慢慢的向心理辅导型转变,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4、学科教学中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对各学年的实验班的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全部内容。所以课堂上我们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培养:低年级学生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通过正面疏导,使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克服自卑心的教育;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自强心等,同时,要做好各年级的衔接,使学生的心态逐步平稳地循序渐进地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2)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要力求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语文课中要找准课文与学生心理的“对应点”,点拔给学生,及时发现捕捉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闪光之处;数学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困生“恐惧”心理;体育课上克服畏惧心理;劳动课中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只要广大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渗透,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就会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3)创设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在课堂中除了挖掘内容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外,教师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民主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各抒已见;鼓励争论,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如音乐课中学生的唱歌比赛;美术课中比一比看谁画得好;语文课中的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数学课中的一题多解、比一比看谁的思维最奇妙等,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

5、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

全校各实验班都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心理辅导课,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每月由心理辅导教师为全校学生做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周由班主任老师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低年级的教育侧重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教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中年级教育侧重点是: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高年级的教育侧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搞好心理咨询,搞好特殊案例跟踪疏导。

建立校园心理健康咨询室,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网络。我校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选择热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心理咨询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小护士的培训、心灵寄语评选心灵小博士、个案跟踪、心理咨询等等。

(三)总结阶段(2013年8-12月)

第一、自开题以来,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走上正确、科学的发展轨道上。学校先后制定了实验方案、研究对策,定期召开科研有关人员培训、研讨会议,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会评比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我们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以防为主,以教育为原则,以发展为目标。全体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除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帮助外,主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从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辅导过程中,培养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1、构建了我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模式。

(1)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应为学生服务。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主体不断发展的心理需要。

(2)心理教育落实到外显的行为上。

学生的意识、情感、意志必然反映到学习、活动、生活的行为上。把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意从行为角度评价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进行教育,一方面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班级生活的主要障碍为切入点,确定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为了使教师的行为符合心理教育的要求,学校对教师进行正确教育行为的训练。

(3)课堂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各科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流露失败、无奈的情绪,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

(4)寓心理教育于活动中。

学校开展多种专门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挖掘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增加各类活动中的心理教育含量,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交互,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沟通和心理感悟。

2、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教育讲座和宣传教育,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常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当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坦然寻求心理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3)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4)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二年多来,学生参加各级各项竞赛近百人次获奖。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研究中出人才,出经验。经过二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柯小华老师先后在《贵州教育》发表了题为《小学思想品德“活动-体验”课教学目标的构建》、《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论文;论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参加贵州省2012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校内交流论文27篇。

4、近几年师生心理无严重扭曲现象。个案库的成立使学校个别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他们进步很大,也是我校取得可喜成绩。

6、建立家访登记卡,规范了家访工作。

7、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

几年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师生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和学习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学校先后获得贵州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第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低、中、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中年级学生差,高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虑、焦虑等方面与低、中年级学生已构成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中年级阶段就已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表现的更明显。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年级中女生在人际关系、恐怖和忧郁方面问题比男生更突出,而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等方面男生问题比女生突出。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小学生心理异常者占15%,有心理疾病者占

2.3%,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年级多于低、中年级,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危及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第三、引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小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小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3岁,大多数属于“青春前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朝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4、学校原因: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

第四、学生心理健康与年龄的关系(生理发育阶段):

每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健康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些单亲子女成人化,还有些学生与同学不合群,妒忌别人,或偏低自己,人际关系较差……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九、反思与启示

1、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我们不断思考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交替的过程。两年来我们在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衍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2、从事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致使研究的理论部分缺乏深度和广度,特别是缺乏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层面的理论素养和能力,从而更广泛地指导教学实践。

3、虽然本课题在两年多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已面临结题,但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就此打住,因为我们今后更想也更需要把课题研究过程中衍生的新思考作进一步的探究,因为我们更为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我们期待在课题研究这块沃土中成长!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