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学方法,学科,信息技术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讲座材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一、学科特点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4、分层施教,适时奖励法。现代教育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孩子,实施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每一个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制定不同的目标,对程度高的同学设立较高的标准,而对程度差的同学,则降低标准要求,指导他们单项训练。强调不管是谁,只要能达到目标,次次有进步就给予一定的肯定。对于进步较大的同学,适时给予在机房开放时间内玩益智游戏的奖励,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的目的,使在多数同学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有提高,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5、思维能力训练法。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要始终贯穿于教学当中。举例:在“画笔”的教学中,从立体隧道的绘制来讲解阴影在立体图形中的作用,从图形的组合画法讲解如何协调各个图形之间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创造,把学习软件的使用过程变成了思维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过程的训练中,激活思维动机,学会思维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6、自学指导法。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主导上。许多应用软件都有在线帮助功能,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些章节的内容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学的方法来学习也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WROD97中的剪贴画的操作时,可采取自学加指导的方法,首先讲解如何获得帮助,指导学生利用帮助菜单,边学边练,先学会剪贴画的导入与编辑等一些操作,再让学生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最后帮助学生总结剪贴画的操作步骤,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掌握操作步骤以及出现错误时如何纠正。

7、实践能力培养法。计算机领域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教学:1.单元综合应用训练。将每部分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每讲完一个单元搞一次综合应用训练,学完powerpoint后进行单词学习卡、主题班会演讲文稿的制作的综合训练。2.求异出新。布置作业时不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强调一份好的作品创意必须要新,不怕学生异想天开,存异才会有创新,不以“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看新不新,好不好。3.通过实践活动配合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例如,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再回到学习中来,请学生们讲解、归实践活动,教师给予补充及总结。

三、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1、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目前已在教学中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等。其中的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认为教学要创设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使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这对于建构教学设计应用层次的教学方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它通常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⑶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⑷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总的来说,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其核心可概括如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实现自我反馈三大要素;⑵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⑶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⑷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⑹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为:任务设计

任务完成

效果评价

归纳汇总。

3、任务设计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②“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

③“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第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短文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自己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例如,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这时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了。第三,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大家都知道,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例如,在学习存储容量的单位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给他们布置一个“查看文件大小、磁盘容量大小“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了该任务后,就会对容量单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出结论,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第四,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④“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ord、WPS、PowerPoint、FrontPage等)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⑤“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⑥“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输入一篇语文课文,然后进行排版,并自己画一幅小插图“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美术学科的内容;在“利用Excel,创建本班同学某次考试的成绩表,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并排出顺序,最后写一个简短的分析报告“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内容。

⑦“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任务完成

任务驱动让学生进入了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即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同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指导。而学生可以按几种方式来完成任务。

1.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比较单一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比如上述第一层次的任务。

2.协作学习。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按举、能力等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第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总是伯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对于比较综合的任务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比如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的任务,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小报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子任务,小组的同学再分工,有的负责文字、负责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协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达成较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精美的小报。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创新,寻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设计。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知识之后,教师还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更加深刻,更加灵活。

5、效果评价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方法可以是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表格来记录学生过程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

6、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比如软件的使用,有许多操作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如先选择,后操作,超级链接,复制、粘贴等),学生学习了一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找出这些共同性及其区别,再尝试让学生去探索使用一些新软件,自己去寻求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教学模式是一般情况下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成不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知识、学生、教师等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52%未阅读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