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本文关键词:中班,吹泡泡,科学,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本文简介: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徐颖一、设计意图:孩子们喜欢吹泡泡,但是他们只是在享受“吹”的乐趣,对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借助“泡泡是怎样的”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本文内容:
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徐颖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吹泡泡,但是他们只是在享受“吹”的乐趣,对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借助“泡泡是怎样的”这个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自然生成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有否异同。
2、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自制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圆形(每人一个),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每组若干)。
2、电线若干,每个幼儿一个杯子(盛有吹泡泡用的水)。
3、每人一张记录纸、一支记号笔。
4、十二色彩色泡泡水、两张大纸。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师:“看看老师在做什么?”幼:“吹泡泡。”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幼:“喜欢。”师:“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吹泡泡,但有一个任务,在吹泡泡的时候看看泡泡是怎样的,有有趣的发现吗?”
(二)创设自由探索空间感知体验泡泡的特性。
1、
在户外利用吹泡泡工具(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提示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等。
2、
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结果。师:“你们刚才吹泡泡的时候,发现泡泡是怎样的呢?”幼:“泡泡是圆的、掉在地上就变成了半圆形、在太阳下是五颜六色的,像彩虹的颜色、有的大有的小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
(三)用纪录的方式表达自主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1、师:“刚才你们吹泡泡的工具是什么形状的?”幼:“圆形的。”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其他形状的工具,看看有什么形状?”幼:“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猜一猜这些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幼儿想象结果,并把自己猜想的画在记录纸上。
2、
在“玩”中验证不同工具吹出的泡泡形状。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幼:“想。”师:“现在老师请你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去试一试,把你的发现画在记录纸上。”提醒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来吹泡泡,然后画下来。
3、总结记录表,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师:“请记录好的小朋友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幼:“泡泡是圆形的……”
(四)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探究结果。
1、“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用扭扭棒做出和老师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呢?”
引导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
2、猜想并验证泡泡的形状。师:“请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吹泡泡工具,和旁边的小朋友分享一下。”师:“再猜一猜它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猜想。师:“用你们自制的工具去吹泡泡吧,看看有没有发现其它好玩的事情?”
总结:吹泡泡工具的形状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大多数是圆形的。
(五)用泡泡来画画。
1、“吹泡泡真好玩,老师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原来泡泡还可以画画呢,小朋友想试一下吗?”让小朋友利用自制工具一起吹泡泡画,在泡泡水里加入水彩,让吹出来的泡泡更漂亮。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了游戏与探索相结合的活动环境。目标不仅落实在“吹”上,而是更注重幼儿的探索方法和情感态度。整个活动设计结构合理,动静交替,教师既重视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发挥,又给幼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利于幼儿思维、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同时,能够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操作、探索,让幼儿在玩中想、玩中学、玩中乐,正确地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