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真正的搏克手
真正的搏克手
劲风臌胀蒙古包,满达石像一般岿然不动。青草有一搾高,草尖滚动着露珠,牛们伸展舌头,一卷一卷,大口咀嚼草茎草叶,液汁丰富,草香四溢。草海尽头,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似血欲滴。
“放牛的,放牛的,快藏起牛,日本兵要来了!”王爷的头等搏克手吧特流星般跑来,脸色涨红,气喘吁吁。
满达看看慌张的巴特,没言语。满达嘬唇尖啸,声震耳膜,牛群停嘴抬头,头牛率先狂奔,群牛相随向赛罕坝山后隐去。
巴特双手捂耳朵,惊悸的望着营盘方向。满达拍拍身边的红鬃马,红鬃马嘶鸣一声,也撒蹄追向牛群。巴特和满达赶回营盘时,营盘早已变了麽样-——勒勒车横七竖八,两轮朝天;蒙古包烈焰腾空,烟雾滚滚。七十岁的老额吉倒卧在草地上,血肉模糊。不远处,日本 宪兵架起机枪,几十把刺刀把王爷和部众团团围在中间????..
巴特和满达也被推搡进人去群。日本大佐腰挎指挥刀,戴副金丝眼镜,来回走着。“八嘎!东亚共荣,你们的懂吗?懂吗?”大佐冲着日本兵吼。一阵皮靴响,日本兵收起刺刀,齐刷刷排成方队。大佐伸出食指,推推下滑的眼镜,竟然笑了,白森森的牙齿,熠熠生辉。大佐说::“皇军和大家是朋友,大大的朋友!”大佐拍拍胸脯,又说:“现在朋友饿肚子,向你们借牛借羊,你们???”王爷双目喷火:“你们烧杀抢掠,与强盗和异?”大佐翻翻眼珠子,冲翻译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翻译官说:“请阁下说话要注意措词。大佐是个文化人,讲究公平。你们不是有博克手吗?与我们的相扑手赛一场,你们输了,要交出藏匿的牛羊,否则死啦死啦的。”王爷静默不语,眼角余光瞟向巴特, 部众们也都长出一口气。巴特是王爷的博克手,是巴林草原那达慕冠军。王爷供养他,每天让他研习跤法,还跑步做操增强体质。可这时的巴特脸色煞白,冷汗淋漓,一点一点退缩进人群。
日本相扑手跳进圈内,哇哇怪叫,三下五下甩掉衣裤,仅着兜裆布,肌肉突突,怪毛丛生。相扑手舀一瓢凉水,倒入口中,再用力向外一喷洒,状极骇人。
王爷拂拂长髯,紧紧腰带,正欲上场。满达却大喝一声:“王爷,杀鸡焉用牛刀!” 一个箭步冲入圈内。王爷大惊,众部也都惊呆了。满达是个放牛的,可一门心思当搏克手,红鬃马一出生,他就抱着它练力气。五年了,小马长成了大马,满达仍能抱着它健步如飞。那达慕大会上,满达要报名摔跤,以巴特为首的博克手却不和他较量,说一个放牛的,不配。
相扑手张牙舞爪扑向满达。满达一闪身,捉住相扑手 一只胳膊抡起圈。一圈两圈,相扑手的脚就离开了地,另一只手溺水似的乱扑腾,满达一撒手,相扑手一串跟头就跌出了圈外,啃了一嘴巴泥。
空气凝结,大佐脸色凝霜,随即抛出一把刺刀,相扑手借刀在手,狠狠扥向腹部切去。 王爷和众部都长出一口气,谁知,
篇二:《摔跤》教案
蒙古族民族风情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能够了解摔跤是蒙古族风情之一。
2、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
3、摔跤手的摔跤服。
二、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摔跤特点
三、教学设计:
1、导入情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生:
师:那么在我们班里有哪些同学是少数民族啊?并且说说自己的民族有哪些风俗?
生:
2、看图说话: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上人的动作,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3|、 写一写:
通过看图写一写有关图中人物动作的词。先将学生所讲的动词写到黑板上,然后老师做补充:捉、拉、扯、推、压。将着几个动词作为生字讲解。并且用启发的方式告诉学生这几个词是有关摔跤技巧的。
4、讲解图片:
老师描述图片,再讲解一些相关资料:
1、在摔跤中摔跤选手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2、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老师讲解完后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人物的服装特点。
5、小组讨论:
四人一组讨论“你知道的蒙古族”,然后请几组学生来让大家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篇三:发展搏克运动的对策研究
.发展搏克运动的对策研究
李慧君
(内蒙古大学体育教学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搏克是蒙古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搏克运动面临生存的危机,本人建议在内蒙古众多旅游开发项目中建设一个“搏克运动文化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专门的搏克培训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搏克课程、定期举办自治区级的各类搏克比赛等等,以此带动搏克运动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搏克;搏克运动;搏克文化
Measur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ke
Abstract: Boke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traditional Mongolian culture. With the impact of modern sports, Boke culture encounters the danger of washing away. I propose that a Boke Cultural Centre be set up among various tour projects and Boke Training Centers be established and Boke courses be designed in schools and all kinds of Bock matched be regularly held. Thus, thes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ock culture, but also be of great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n traditional sports.
Key Words: Boke, Boke game, Boke culture
“搏克”系蒙语,是“摔跤”的谐音,即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体育运动,是体现蒙古族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的代表性体育项目,备受草原牧民倾慕。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近代和现代体育逐渐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主流,传统体育项目己不再是人们的唯一的选择,搏克等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项目相比已经处于劣势了,如果再不花大力气发展,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将会被世人所忽视。
一、搏克的起源与发展
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首的搏克,在蒙古草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人类赤手空拳和野兽搏斗的过程中形成了蒙古式摔跤的动作技能,后来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将作为训练手段的摔跤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蒙古民族十分喜爱并世代相传的“搏克” (蒙古式摔跤)。 “搏
[1]克”记载始于十一世纪,十二世纪逐渐普及,十三世纪发展到一个高峰。在十三世纪,成吉思
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大力提倡军事训练,其中摔跤是军事训练的主要手段,当时社会选举部落首领和选拔将领都以摔跤作为重要的选拔标准。随着蒙古族社会的变迁,摔跤逐渐发展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比技巧的体育娱乐活动。到仁宗时元朝廷为了进一步推动摔跤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校署”来管理此项运动,到了清代清政府大力提倡摔跤运动,以重赏奖励技艺出众的摔跤手来普及推动此项运动。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的连年举办,使搏克运动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1981年,传统的蒙古式摔跤正式更名为搏克,我国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专门为搏克题词:“提倡传统体育,发展搏克运动”。搏克成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搏克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两大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在呼和浩特举行了首届国际大型“那达慕”大会,使搏克这一
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被世界所关注,2004年7月28日,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行的有
2048名成年男子参加的搏克大赛,作为有史以来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搏克赛事,被记载
[2]于世界吉尼斯纪录。
二、搏克运动的特点 李慧君(1971—),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副教授,内蒙古大学体育教学部
搏克比赛时选手们身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搏克服,上身穿“卓都格”——牛皮制作的短袖、裸臂袒胸、秃领跤服,上面镶有银钉或铜钉,后背中心镶有铜镜并刻有吉祥字样。下身穿肥大的“班斯勒”(即摔跤裤),外有花色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或马靴。颈上戴着七彩纷呈的绸带编制的项圈“景嘎”,它标志者摔跤手获胜的次数。入场时,搏克手伴着悠扬的“乌日雅”(摔跤手入场音乐)跳着狮子舞步、鹿舞步或鹰舞步威武入场。
搏克比赛场地简单,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软的空地便可,观众席地围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间进行比赛了。搏克报名不分民族,不限体重且不分重量级别,参加比赛的摔跤手人数是2的某次乘方数,比赛实行单淘汰制,即每轮淘汰半数,安排对手不征求摔跤手的意见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员负责,搏克以巧取胜,一跤定胜负。搏克比赛规则规定比赛双方可互捉对方肩膀,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但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不准拉头发、触及眼睛和耳朵,不准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不准反关节动作,不准扯裤子,比赛中一人只要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就算输了,便被淘汰。
三、博克运动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方面的体现,富有民族
[3]特色,反映着少数民族的个性和群体气质。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
体育的重要来源和有机构成,所以要积极引导人们根据现代体育观念重新认识其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传承和发展。
[4]搏克,蒙古语是结实、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的意思,是一个孕育着深邃哲理和丰富
民族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蒙古民族先进文化的结晶。民族文化传承并非只是文化形式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传递潜隐于文化形态中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以及价值观。搏克是一种不分重
[1]量级别的运动,体现了搏克如草原般宽广的胸怀和面向大众的体育精神,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
此项运动中来,顺应了当前我国提倡的全民健身的国策。“不分重量级别”激励人们勇敢奋进、不畏强手的信心,培养人们顽强拼搏、刚烈果敢的品质。“一跤定胜负”的独特规则告诫我们,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公平的,而且只有一次,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把握机遇、抓住机会才会成功。搏克比赛也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在比赛过程中有时比赛双方会对峙很长时间,这时就变成了运动员意志和信念的较量,锻炼了摔跤手知难而上、敢于挑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比赛中搏克手们恪守约定俗成的“不乘人之危”的原则,如发现对方出现意外而妨碍发挥时,便自觉暂停比赛,给对方调整的机会,然后再继续比赛,表现了搏克手坦荡的胸怀和光明磊落的个性。搏克比赛胜负标准是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一点着地”即为负,胜方决不乘人之危二次用力,体现了博克运动是一种文明的、人性化的竞争。这些充分说明了搏克运动包含着深
[4]层的哲学思想和草原文化的精髓。搏克作为一种运动形式、一种体现中华文明的身体文化,可
以让搏克手从运动中体悟、感受蒙古族传统体育涵盖的进取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开展搏克运动对发扬搏克精神、继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搏克精神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同时也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繁荣和发展搏克运动,让搏克成为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增强各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并使搏克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四、发展搏克运动的对策
1、建立“搏克运动文化中心”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气候下,发展搏克运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建议在内蒙古众多旅游开发项目中建设一个以搏克运动为主题,集旅游、搏克文化知识的展示、搏克运动的表演为一体的“搏克运动文化中心”。将传统的蒙古族体育和现代体育文化、旅游、经济融合起来发展的博克文化产业,可以使得搏克文化在竞技、健身、娱乐等多方面显示其综合功能和魅力。承载于旅游业的搏克文化产业既利于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有力的促进搏克运动的传承
和发扬,同时可以为蒙古族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为内蒙古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发展平台。
首先这个“搏克运动文化中心”的建筑外形要蕴含 “搏克运动”的精髓,这个“中心”要从内到外营造搏克文化的氛围,即在建筑的内墙外壁张贴搏克的相关图文资料,让每一位来旅游的游客直观上对搏克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有专业搏克运动员在“中心”做现场表演,让游客对搏克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让搏克的独特魅力吸引每一个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旁观式的旅游,旅游需求的方式也由静态观光向动态参与方面变化,在旅游过程中呈现出更强的参与意识,希望进行参与性旅游项目,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个性。凡来这里的每一个来游客都可以参与到搏克运动中来,亲自体验博克运动的魅力,所以在“搏克运动文化中心”,旅游者亲自参与到博克运动中来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会吸引众多游客亲身体验博克文化,亲身体验博克带给他们的快乐。
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仅选择独特、奇异、新颖的旅游项目,而且他们更看好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在“中心”设立蒙古族特色旅游产品专营店,并且各类产品的外包装设计要体现蒙古民族所倡导的生态的低碳意识。让游客在享用蕴含环保、绿色的蒙古民族的“衣”、“食”、“住”、“行”所派生出来的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让他们深深感悟到蒙古民族所崇尚“生态”理念,引导人们加入到关注每个人的“生态足迹”、注重每个人的“低炭生活”等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的行列中来,从而使游客在一次旅游过程中获得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等为一体的多重满足,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蒙古民族特色产品的同时把搏克文化精髓带到祖国各地。
2、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专门的搏克培训基地
为了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搏克运动,我们要设立自治区级别的搏克专门培训基地,对各地区、各单位的骨干进行科学、规范的培训,从而推动我区搏克运动的发展、弘扬搏克文化精神。培训基地要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搏克培训班,首先,开设学校骨干的培训班,通过培训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搏克运动的发展,为搏克运动的繁荣储蓄后备力量。其次,开设基层体育部门骨干的培训班,通过对基层体育骨干的培训带动各旗、县搏克运动的开展,使基层的搏克运动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再次,开设针对广大农、牧民的搏克培训班,通过对基层农、牧民的培训让搏克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让更规范的搏克运动走进民间。通过各种培训可以使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搏克运动蒸蒸日上,为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使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为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3、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搏克课程
在现代体育的冲击下,民族体育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渗透,使一些民族体育文化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在世界体育趋于一体的同时,我们迫切的需要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保护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的深远意义,他们提倡多渠道地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并认为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基地。搏克内涵丰富,涵盖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思想等等,它不仅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也是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搏克是传播蒙古族文化的主要渠道,把搏克作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必修内容之一,不但可以推动搏克运动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从而弘扬蒙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其次,搏克对学校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规则简单,易于开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搏克课程,不仅使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器材、场地贫乏等问题得到缓解,丰富学校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学校体育多样化,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特色,而且可以使搏克得到系统的传承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对继承和发展蒙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学校体育是传承和发扬搏克文化的主要途径,是搏克运动由原始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经之路。只有将搏克运动纳入日益完善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去,才能更好地将搏克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传承与保护,才能使其具有生生不息的恒久生命力。
4、定期举办自治区级的各类搏克比赛
定期举办各盟市、各级各类学校、各企业、各团体的搏克比赛,可促进搏克运动的繁荣发展,使搏克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体育比赛与一个地区、一个集体的威望、声誉息息相关,比赛的胜败涉及到地区、集体的荣誉,影响较大,获得比赛胜利可以提高本地区、本单位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可见搏克比赛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人之间的角逐,而是一个地区、一个集体综合实力的较量,各地区、各单位为取得优异的成绩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进行搏克训练、钻研搏克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搏克竞技水平,来获得比赛的胜利。由此可见比赛是搏克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有了竞争才能发展,才能进步。另外,搏克比赛过后胜者的戒骄戒躁、成功经验的总结,以及败者的不气馁、失败原因的及时总结、重整旗鼓等等,会使得搏克运动在各类比赛的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的洗礼中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搏克比赛刺激搏克运动的发展和搏克文化的繁荣,并且比赛对搏克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在蒙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搏克运动定会得以发展,搏克的发展定会带动搏克文化的繁荣,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体育的繁荣和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红梅,蒙古族搏克的文化性格及其教育功能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7,18,(2),92-97
[2]钟志勇,搏克传承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J], 宁夏社会科学,2009,3,145-147
[3]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高娃,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搏克运动的文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2007, (26),2
[5]李凤新,那达慕对促进区域社会进步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