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电梯安全管理规定3篇

篇一: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特种设备(电梯)

安 全 管 理 规 定

(2015版)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

(一)管理机构

物业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付总经理××为付组长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工程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服务处成立对应的管理机构负责现场安全管理。(详见物业公司安委会文件)

公司安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每周通报安全工作情况。

(二)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上岗管理。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

1、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和制度等。

2、向开发提供特种设备使用中的问题和建议,形成采购、安装、维保全程监管体系。

3、建立各岗位的网格化安全责任制(主任、客服、秩序、维修)。

4、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物业公司与厂家、维保单位的安全职责。

5、加强对使用人员的电梯安全使用宣传。

6、向保险公司参保安全责任险。

(二)制定特种设备安全规章制度

1、建立特种设备外委招标规定:专业维保单位A级资质、注册资金500万以上、管理规范方案合理,无重大不安全记录、有同种设备维保经验,派驻人员有五年以上同设备维保经验,接受并协助我方安全管理,尽量是原厂家维保单位。

2、建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特种设备报检制度,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等。

3、电梯使用五年以上,根据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工程部安全评估后报公司安委会,启动大修程序。原则上采用维保大包模式;其费用由物业公司维保(清包)费,加业主专项维修资金,全梯质保两年。

4、电梯使用十二年以上,根据政府质检部门意见,启动改造程序。

5、完善保证电梯安全,使用设备正常有效的规章制度。

(三)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编制电梯安全检查、主辅电源倒换、日常巡视、故障报告处理流程、电梯盘车、隐患整改、维保跟进监督等操作规程。

(四)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电梯困人救援预案;电梯进水、火灾、停电、事故等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抢险装备和救援物资;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救援演练。

三、特种设备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

1、特种设备移交物业管理前必须取得安全使用合格证,物业公司接收检查合格并委托物业管理在质保期间的管理。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变更。特种设备停用、过户、重新启用应到质监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3、物业管理公司变更时,应办理安全管理责任移交手续。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二)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1、服务处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特种设备的检验日期可从检验报告、合格标志查看)。

2、定检前一个月督促维保单位自检合格。

3、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的整改要求,在规定时间,整改合格。

4、特种设备年审合格后,将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电梯显著位臵。

四、安全培训

服务处在落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必须在本单位内对特种设备作业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到有安全培训计划,有培训记录、有培训考核。

五、特种设相关记录

(一)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运行记录)

(二)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1、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负责,维护保养后,维护保养人员和用户应在保养单上签名,保养单至少一式二份,用户和维护保养单位各留一分存档。并且至少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2、维保单位必须按半月、月、季度、半年、年计划和项目维保。

(三)特种设备检查记录

按照公司安全管理要求,进行自行检查记录。

(四)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详细记录故障或事故出现的原因、解决方法等。

(五)定期检验整改记录

将每次定期检验主要存在问题及落实整改情况记录在案。

六、加强外委单位管理

(一)跟进检查执行维保计划的情况、质量等。

(二)核实维修、换件真实情况,收集安全器件厂家及合格证。

(三)每月进行一次外委服务质量评价;与维保公司管理人员沟通协调。

1、设备完好率;

2、及时率(到场时间、处理故障平均时间);

3、故障率;

4、服务、器件性价比;

5、设备清洁;

6、现场安全措施,人员安全意识。

七、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一)统一档案盒规格

特种设备的档案盒应统一规格,档案盒侧面应注明类别,盒内要附上档案目录。档案可按下面方法分类:

(二)档案分类

1、文件法规类。将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文件统一存放。

2、综合管理类。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管理结构图、专职兼职安全管理员任命书、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责任承诺书等统一存放。

3、特种设备总台帐类。

使用帐本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特种设备台帐进行管理,帐物相符,能方便索引到相应的档案信息。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1)、设备分布图。

2)、特种设备台帐。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分类登记在册。包括:注册号、使用登记证号、年审情况、定期检验情况等

3)、安全附件管理台帐。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帐。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并注明作业人员所操作的特种设备。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类。将每年的培训计划、培训情况、考核情况作业人员证或复印件等资料统一存放,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应有使用单位的聘用记录并到质监局备案,证件在有效期内。

5、应急救援类。将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演练情况资料统一归档。

6、技术档案类。以一台设备一个技术档案为原则(可用多个档案盒存放),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使用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定期检验报告、安全附件校验报告统一存放。

7、特种设备相关记录。特种设备记录每月归档整理一次,将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检查记录、特种设备交接班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统一存放。

七、特种设备现场

(一)现场设备与台帐相符

现场设备与设备台帐以及设备布臵图相一致。

(二)安全标志、标识的张贴

1、电梯安全使用宣传应张贴在显眼位臵。

2、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应臵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臵。

3、维保单位24小时联系电话,必要时维保单位的服务承诺应同时张贴在明显位臵。

4、禁用标志。特种设备停用后,应将设备的电源断开,在设备显眼的地方张贴“禁止使用”的标志。维修时也要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标准。

(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的张贴

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张贴到相应的部门、工作岗位、特种设备使用场所。

(五)设备安全运行情况

1、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在校验有效期内,并灵敏可靠;特种设备在许可条件下使用,无异常情况出现。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对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记录(查验设备运行记录),无违章作业现象。

(六)设备环境情况

安全设施完整有效,安全标示齐全、设备环境整洁通畅,符合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

2015-2-1

附支持文件一览表

篇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一、 电梯岗位职责

二、 点维护保养制度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四、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五、 电梯层门钥匙使用方法

六、 电梯困人紧急处理措施

一、电梯岗位职责

(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电梯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

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电梯管理体系;

4、组织制定并审批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审批本单位电梯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电梯使用状况;

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二)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

1、在单位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本单位有关电梯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电梯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电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

5、做好电梯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的保存;

6、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节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7、根据本单位电梯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电梯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9、参加电梯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

(三)电梯操作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

2、认真执行电梯操作规程;

3、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

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7、认真做好所操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

8、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与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协商依照《电梯维修保养规则》有关条款制定。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一)电梯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处理;

(二)电梯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同时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方式除电话报告外,

还应以传真方式报告。

四、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电梯必须经检验机构进行验收检验或定期检验,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予以确认盖章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电梯运行操作工(使用说明书注明需司机操作的)和电梯维修操作工必须经培训,考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

(一)一般要求

1、不准超载运行;

2、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安全门运载超长物品;

3、禁止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速度运行;

4、 电梯运行中不得突然换向;

5、禁止用手以外的物件操纵电梯;

6、客梯不能作为货梯使用;

7、不准运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8、不许用急停按钮作为消除信号和呼梯信号;

9、轿厢顶部不准放置其它物品;

10 、关门启动前禁止乘客在厅、轿门中间逗留、打闹,更不准乘客触动操纵盘上的开关和按钮;

11、 操作工或电梯日常运行负责者下班时,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运行检查记录表和交接

班记录簿中,并交给接班人。

(二)检修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在电梯检修慢速运行时,一般不少于两人;

2、检修慢速运行,必须要注意安全,互相没有联系好时,绝不能慢速运行,尤其在轿厢顶上操纵运行时,更要注意;

3、在轿厢顶进行检修运行时,必须要把外厅门全部闭合,方可慢速运行;

4 、当慢速运行至某一位置需进行井道内或轿底的某些电气机械部件检修时,检修人员必须切断轿顶检修厢上的急停开关或轿厢操纵盘上的急停按钮后,方可进行操作。

(三)不安全状态下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电梯在运行中发生下列意外情况,司机(或乘客)应使电梯停止运行,并采取以下措施:

1、电梯失控而安全钳尚未起作用时,司机(或乘客)应保持镇静,并做好承受因桥厢急停或冲顶 敦底而产生冲击的思想准备和动作准备(一般采用屈腿、弯腰动作)、电梯出现故障后,司机(或乘客)应利用一切通讯设施(如110、警铃按钮、通讯电话等)通知有关人员,不得自行脱离轿厢,耐心等待救援;

2、发生地震时 应立即就近层停止运行;

3、发生火灾时,司机人员应尽快将电梯开到安全楼层(一般着火层以下的楼层认为比较安全),将乘客引导到安全的地方,待乘客全部撤出后切断电源,并将各层厅门关闭;

篇三: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电梯是一种安全可靠和垂直升降设备。为保证运行和人身安全,电梯上专门设置了许多机械和电气安全装置,只要这些安全装置能有效的起作用,就一定能保证电梯乘客的安全。为确保电梯在实用过程中人身和设备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必须做到勤检查、勤保养及时维修。为此本公司特制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一、重视加强对电梯管理建立并坚持贯彻切实可行规章制度。

二、无司机控制的电梯必须配备管理人员,并应委托有资质的电梯专业单位进行维修保养。

三、制定并坚持贯彻维修人员的日常维护和预检修制度。

四、机房内保持空气流动和足够照明,动力和照明电源分开供电。

五、机房门窗玻璃要齐全完好,在台风和暴雨来临前,应将机房门窗关好,以防机电设备淋雨损坏。

六、机房内应有合适消防器材和灭火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七、通往机房的通道必须畅通,电梯房门必须锁紧。

八、妥善保管好层门三角钥匙和机房钥匙,层门紧急开锁的三角钥匙应由主管负责人或专职人员保管严禁乱放、乱拿使用。

九、电梯如发生故障或关人时及时通知维保人员并与乘客取得联系,稳定乘客情绪,告诉乘客已采取急救措施,待放人后维保人员进行检修将故障检修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备案。

十、做好轿厢内外的清洁工作,清除层门轿门地坎内草杂物垃圾。

十一、在电梯发生事故时,按抢险救援预案组织排险、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区(县)质量监管局。

十二、电梯的工作条件和技术状况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和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