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粤剧传承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开展策略 本文关键词:粤剧,传承,组织形式,策略,高校
高校粤剧传承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开展策略 本文简介:引言 有着“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是岭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作为一种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地方剧种,粤剧既是世世代代戏曲艺人艺术创造的结晶,也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代表,集中体现了岭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价值取向,是区
高校粤剧传承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开展策略 本文内容:
引言
有着“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 是岭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作为一种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地方剧种, 粤剧既是世世代代戏曲艺人艺术创造的结晶, 也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代表, 集中体现了岭南地区的民俗风情、价值取向, 是区域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粤剧的传承, 不仅是艺术的传承, 更是地域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这种传承更显迫切。
与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 粤剧面临着市场日渐萎缩、观众老龄化的问题。为了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粤剧传承, 地方政府、粤剧院团都把目光对准了高校, 竭力推动粤剧在高校的传承活动。新世纪以来, 高校中的粤剧传承活动呈现出总体上比较活跃的态势。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陆续问世, 如郑敏《基于融媒体视域的关于建立高校粤剧传承模式的思考》, 结合当前新型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 讨论了如何融合多种媒体以优化粤剧在高校中的传承模式;谭丽萍、马达《广州高校学生社团与校园粤剧粤曲传承研究——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 考察了高校粤剧传承的重要力量之一——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活动形式、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徐燕琳《让粤剧走进大学课堂——关于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讨论粤剧进入课堂的必要性及操作思路, 等等。
关于高校中的粤剧传承活动, 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如, 当前高校粤剧传承活动展开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形式有哪些?传承效果如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是什么?为回答这些与粤剧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本文拟在搜集高校粤剧活动的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高校学生社团的基础上, 力求准确地描述当前高校中粤剧传承活动的现状, 思考进一步优化高校粤剧传承的途径。
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和广府文化的中心地区, 既是粤剧重镇, 也是广东省高校最为集中的城市, 因此, 本文对高校粤剧传承活动的考察将以广州为中心。此外, 因本文的关注点在于高校中的粤剧观众及爱好者的养成, 而非专业粤剧演员的培养, 故本文中的“高校”, 主要指综合性本科院校以及未开设粤剧表演等专业的艺术类及高职类院校。
粤剧与粤曲关系密切, 是同一种方言的音乐语言在戏剧和歌唱中的不同运用。粤剧是舞台演出的戏剧艺术, 唱、念之外, 还讲究做、打。粤曲本是歌坛清唱艺术, 只讲究唱、念, 不讲究做、打。但二者难以截然分开, 粤曲清唱中的许多着名唱段取自粤剧, 粤剧“老倌”也往往是粤曲“唱家”, 粤曲爱好者也多是粤剧爱好者。在广州高校中, 既有“粤剧进校园”、“大学生进剧场”等粤剧欣赏活动, 也有以唱粤曲为主的曲社活动, 曲社成员也常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粉墨登场。基于以上状况, 本文将粤剧、粤曲共同纳入考察范围, 不做刻意区分, 除个别以粤曲为特定讨论对象的场合外, 均以“粤剧”代之。
一、高校粤剧传承活动兴起的动因
广州高校中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粤剧传承活动, 大致可追溯到本世纪初。这一时期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关注:一是2003年, 广州高校中第一个学生粤曲社团——广州大学曲艺社成立, 标志着高校内部自发性的粤剧传承活动的展开;二是2004年, 广州粤剧院启动了旨在培养年轻观众的“大学生进剧场”系列活动, 标志着粤剧界作为主导力量介入了粤剧在高校的传承。自2006年粤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9年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 粤剧传承更成为地方普遍关注的课题。可以说, 本世纪以来高校粤剧传承活动方兴未艾的局面, 是在政府、粤剧界和高校三方合力下形成的。
近年来, 学校教育在戏曲传承中的作用被充分重视, 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多种政策, 试图通过行政干预, 在年轻一代中进行戏曲普及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并部署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 着力在人际传承上“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 “鼓励学校建设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次年2月, 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 首次提到了实施“双进” (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 、“两个一” (争取每年让大中小学生至少欣赏一场戏曲演出、逐步实现每年在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场戏曲演出) 活动, 以培育青年和农村观众。具体到粤剧, 2017年5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 再次强调学校教育对粤剧传承的重要性, 并要求“省和相关市、县 (区) 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支持学校因地制宜开展粤剧普及教育活动。有关艺术院校应当系统开展粤剧艺术的教学研究活动”。
与此相表里, 戏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亦受到关注。2015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提出将戏曲等美育课程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 并鼓励学校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 “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 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 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意见》还提出, 应当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 “继续鼓励和支持专业文艺团体、非专业的高水平文艺社团有计划地赴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组织专家讲学团开设专题美育讲座。聘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进校园, 因地制宜成立相关工作室”。
上述政策和意见, 分别从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学校的育人大计出发, 强调学校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地位, 以及戏曲在学校教育尤其是美育中的意义, 并提供了指导性的实施措施。近年来高校中的粤剧传承活动, 正是以上述政策为代表的行政力量引导下展开的。
(二) 粤剧界介入:推动粤剧传承、谋求自身发展
粤剧观众老龄化的问题, 早已引起粤剧界的忧虑。为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粤剧、参与粤剧传承, 青年学生集中的高校遂成为培养潜在观众的首选。粤剧演员黎锡坚多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参与粤剧传承活动的意义:大学生聚居于校园, 思维方式异常活跃, 传播途径丰富多样, 可以通过一部分喜欢粤剧的人的辐射, 扩大粤剧的影响力;通过大学生的看戏、评戏, 培养一批既熟悉戏剧规律, 又能把握时代脉搏的粤剧评论家, 这将有利于丰富粤剧的理论体系、加快粤剧的创新工作, 扩大粤剧的影响力;甚或培养一批具备经济管理知识、熟悉文化市场规律的人才参与剧团的管理。更加重要的是, “培养大学生观众, 可以形成高水平的粤剧观众群体, 优化现代观众的素质结构, 对粤剧改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粤剧申遗成功之后, 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中推进粤剧传承更成为业界共识。知名粤剧演员倪惠英指出, 年轻一代对戏曲等传统文化的疏离感, 证明现时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是个社会工程, 粤剧业界的从业人员有限, 而在青年一代中进行文化的传播、熏陶, 便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2]。这里的“社会力量”, 自然也包括学校教育。
基于粤剧的保护亟须“在青年和学生中普及和推广粤剧和戏曲艺术知识”[3]这一共识, 广东粤剧工作者联谊会发表了《传承和发展粤剧倡议书》, 呼吁“让粤剧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将粤剧纳入小、中、大学的教学内容, 从兴趣培养、素质教育、艺术欣赏等不同层次设置课程。划拨专项经费, 让学生走进剧场, 欣赏粤剧, 定期举办粤剧技艺比赛, 使粤剧事业后继有人”[4]。这一倡议, 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申明了将粤剧纳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 并从课程设置、经费使用、活动安排等层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体现出粤剧界对自身现状的危机感和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粤剧传承人的高度关切。“大学生走进剧场”、“粤剧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 正是粤剧界主动与高校结合, 推动粤剧传承、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尝试。
(三) 高校参与:育人需求与使命意识
粤剧在高校的传承, 离不开高校对粤剧文化的接纳和吸收。这种接纳, 源于粤剧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高校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育人需求和服务社会、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使命意识。
首先, 近年来学科分化、社会生活科层化所引起的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职业化、技术化, 使学生人文素质失落严重。这种状况引起了教育界的警惕,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日益受到关注。美国1994年公布的《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声称:“艺术是一直是人类之旅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它引领我们走向人性的成熟。……艺术知识和艺术实践是孩子们心智和精神健康成长的基础。……一个人如果缺乏艺术素养和技能, 就不能说真正受过教育。”[5]我国教育部199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亦要求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此, 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将艺术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作为育人目标之一。对地处岭南的广州高校而言, 粤剧作为一种浓缩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统戏曲, 以及综合了美术、舞蹈、音乐、文学、建筑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显然是非常适合作为艺术教育的题材。
其次,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 地方大学更负有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 “不仅应该是某一特定区域精神文化的标志品牌, 而且还应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6]。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也是教育界思考的重点。在粤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 高校除了作为重要的研究阵地以外, 对于实践性的传承活动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如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在进行粤剧口述史研究的同时, 还致力于在高校中推广粤剧等岭南文化, 着重为青年学生提供认识、欣赏粤剧以及其它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 体现出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社会的强烈使命感。
二、高校粤剧传承活动的组织形式
目前高校中的粤剧传承活动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
(一) 粤剧演出与讲座
这类活动多由粤剧院团组织, 粤剧演员亲临校园舞台献艺, 组织师生免费观看, 或以极其低廉的票价吸引学生走进剧场观看演出。较为突出者如广东省粤剧院自2010年开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高校巡演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仅2018年上半年, 这一活动就先后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举行[7]。另如广州粤剧院2004年起开展的“大学生走进剧场”系列活动。在2004年的《花月影》演出季中, 大学生只需象征性地花一元钱, 即可走进剧场观赏粤剧名剧《花月影》。2010年该院在南方剧场推出的集粤剧传统艺术精华于一体的作品《中国粤剧视听盛宴——广府华彩》, 也邀请了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师生前往观看。
与普通演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这种以年轻观众为特定对象的演出, 既要展示粤剧的魅力, 又不能让学生觉得沉闷, 必须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为了吸引年轻观众, 这些演出多“用时尚的包装推广传统艺术”, “以展演和互动相结合的方式, 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贴合学生群体的解说词推广粤剧”[8]。演出剧目也需精挑细选, 尽量包括喜剧、经典唱段、文戏和武打戏, 以便充分展示粤剧的行当特色。且多与讲座相结合, 介绍粤剧的历史、行当和表演特色等基础知识, 以增加青年学生对粤剧的认识。有些活动还示范传授粤剧表演技艺并邀请学生现场体验。如广东粤剧院在粤东三所高校的演出之前, 演员邱小娜向学生介绍了粤剧的起源及其表演行当的分类、粤剧的服装与头饰、粤剧道具的运用等并现场展示, 邀请学生近距离观赏、体验[7]。
有些演出会组织部分对粤剧感兴趣并有一定鉴赏能力的学生进行研讨。如上述《广府华彩》演出之后, 举办了粤剧业界人士与高校师生共同参加的观后谈暨“粤剧的普及与教育”讨论会[2]。此外, 单纯的粤剧知识讲座和研讨也在高校粤剧传承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规模较大的如中山大学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与中大岭南剧社2010年10月起合作举办的“新粤风”系列活动, 推出了“戏曲欣赏:任白戏曲欣赏暨唐涤生剧作简介”、“浅谈唐涤生写剧手法——以《紫钗记·阳关折柳》为例”及“漫谈省港粤剧今昔”等多种座谈会[9]。
这些粤剧演出欣赏和讲座主要以较少接触粤剧的普通学生为对象, 致力于在较大范围内培养粤剧观众, 是一种普及性的传承活动。其优点在于参与者众多, 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参与者对粤剧产生直观认识, 激发兴趣, 为深度传承活动奠定基础。
(二) 粤剧社团活动
粤剧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以粤剧研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团。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广州高校中的粤剧社团主要有星海学院粤曲研习社、广州大学曲艺社、广州培正学院粤剧社、中山大学粤剧粤曲研习班、华南农业大学戏曲社等。
学学生生参参加加粤粤剧剧社社团团主主要要是是出出于于兴兴趣趣, , 多多数数人人此此前对粤剧有所接触, 有些还有一定的演出基础。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 两位骨干社员皆是从小学时代起即开始系统学习粤剧, 另外几位社员或受家庭影响而对粤剧产生兴趣, 或因曾长期客居外地, 希望在粤剧中获得对故乡文化的归属感, 或因追捧游戏《剑网3》而走进剧场观看据其改编的粤剧《决战天策府》, 进而走入粤剧世界, 等等1。随着对粤剧艺术的探索和对粤剧现状认识的深入, 社员们也自觉肩负起了在高校中培养粤剧观众、传承粤剧文化的重任, “致力于粤剧在高校的有效传播, 以研习的形式为粤剧文化艺术培养新观众、培养有高欣赏水平的观众, 通过普及粤剧粤曲知识的方式打开年轻学子的新视野”[10]。
粤剧社团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粤曲的日常研习和交流演出。规模较大的社团, 多由其依托机构出面聘请粤剧专业人士前来授课。如中山大学的粤剧粤曲研习班, 成立之初即邀请粤剧音乐家陈仲琰、粤剧演员李月玲前来执教, 系统传授粤剧粤曲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11]。星海学院曲艺社则聘请了广东粤剧院的专业演员前来指导。较小的社团, 多是曲社成员之间互教互学。如广州大学曲艺社, 唱念做舞均由两位骨干社员李晓琪和钟美雪负责教习。日常的研习活动之外, 曲社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多数曲社都会在迎新晚会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场合表演精短的粤曲节目, 宣传粤剧和曲社。演出经验丰富的社员则较常参加社会组织的曲艺活动或赛事, 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传播粤剧文化。
粤剧社团的传承活动, 既满足了一部分对粤剧有兴趣、有一定实际演出能力的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也通过各种演出活动有效地传播了粤剧文化, 增加了青年学生了解粤剧的渠道, 有利于培养潜在的粤剧观众。
(三) 粤剧传承基地与粤剧课程
如上所述, 粤剧演出、讲座和社团活动皆以高校中的普通学生为传承对象, 其专业背景非常多样。粤剧传承基地和相关课程的开设则依托高校的音乐专业, 传承对象也主要是音乐专业的学生。
粤剧传承基地和相关课程的开设, 是专业院团和高校发挥各自优势, 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渠道、探索粤剧传承新思路的尝试。如星海音乐学院与广东省粤剧院合作, 于2016年6月起共建“粤剧文化传承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由校方统筹专项资金支持, 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具体指导运作, 实现“名校名院”的强强联合, 探索粤剧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双方除共同支持培育星海粤曲研习社这一传统音乐文化社团以外, 同年9月起开设了三门粤剧系列选修课 (粤剧唱腔、粤剧身段、粤剧伴奏) , 面向全院开放, 由广东粤剧院派出专业老师到校园辅导。次年, 广东省粤剧院演员梁永健、邱小娜主讲的《戏曲曲艺课》成为民族声乐系2016级学生的必修课。与此相类的还有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珠海金湾区文联、戏剧曲艺家协会共建的粤剧研习基地, 由后者派出指导老师, 每周举行一次粤剧培训, 并通过一系列活动, 促进粤剧艺术在新生代中的传播, 加强粤剧艺术的传承和粤剧人才的培养[12]。
粤剧传承基地的建立及相关课程的开设, 明确了粤剧在高校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地位, 扩大了粤剧在高校中的影响力, 并把短期的、临时性的鉴赏活动变为长期的、稳定的粤剧学习和研究活动, 从时间、制度、传承人、资金等方面为高校内的粤剧传承活动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 目前高校中的粤剧传承活动, 基本上实现了高校、社会、粤剧院团的多方合作, 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从传承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 粤剧演出欣赏、讲座、讨论会、社团、课程等多种形式并存, 为粤剧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从传承内容来看, 既有直观的舞台艺术展演, 又有理论问题的探讨, 以及专业性更强的系列课程, 有利于青年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外部到内部, 逐层深入地了解粤剧文化、参与粤剧传承。从对象来看, 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 亦有面向艺术专业以及粤剧爱好者的活动, 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求。从参与的自由度来看, 既有强制性的必修课程, 以及校方倡导、推荐、甚至半强制性地参加的演出观赏、知识讲座等, 也有学生完全自愿参加的社团活动, 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基本受众的数量, 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开放、宽松的氛围中培养粤剧人才。
三、关于优化高校粤剧传承活动的思考
当前高校中的粤剧传承活动虽已形成了多方力量参与、多种途径并行的良好局面, 但如果认真分析, 会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不改变整体传承格局的情况下, 如何对当前的传承活动进行优化呢?
(一) 演出欣赏活动:扩大观众覆盖面
以上三种类型的传承活动中, 最为普遍的是演出观赏活动。但总体而言, 这种活动在广州高校中的覆盖面并不算广。广东粤剧团自2010年开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至今举办了上百场, 年平均12场左右。即使加上广州粤剧院等院团的同类活动, 相对于广州80余所高校而言, 演出数量仍然是比较少的。如果仅依靠这个途径, 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一年难以看到一次粤剧演出。且剧场座位有限, 能够入场观看的学生只是少数。综合上述因素, 可能很多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都未必观看过一场粤剧。这种现状, 与普及粤剧、培养年轻观众的目标应该说还相去甚远。
而且, 由于流行文化在青年人中的强势地位以及艺术领域普遍存在的“重西轻中”观念的影响, “粤剧进校园”、“大学生走进剧场”等短期活动很难改变青年学生的审美习惯, 对校园文化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有学者指出:“戏曲走进校园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值得推广。但是, 是否会对戏曲观众的结构组成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从全国的剧种来看是不可能的。当近乎免费的演出得到学生几句对着新闻媒体叫好与喧哗之后, 是否从此将这些人培养成新的拥趸和观众, 值得怀疑。”[13]
作为一种普及性的传承活动, “粤剧进校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而需要在更长时期内逐步推进。这无疑需要高校和粤剧界共同努力, 尽可能地增加粤剧演出欣赏、讲座等的场次, 使活动惠及更多学生, 壮大粤剧青年观众群体。
(二) 社团活动:加强校方引导和支持
目前广州高校中的粤剧社团, 在人员构成、硬件支持和艺术指导等方面, 都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如星海音乐学院曲艺社作为“粤剧协同创新基地”重点支持的社团, 能够定期展开粤曲传习活动, 有固定的场所和指导老师, 并能经常得到专业粤剧人士的指导。中山大学粤剧研习班与此相似。这两个社团的正常运行, 得力于高校行政机构的深度参与, 包括活动策划、外界联络以及资金、场所、人力等各种资源的调配等。反之, 如果缺乏校方的有力支持, 粤剧传唱、研习等正常活动将受到很大限制。
以广州大学曲艺社为例。该社是广州高校中历史最长的学生粤剧社团, 十多年来粤剧传承活动虽一直延续, 但已基本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当前登记入册的社员三十余名, 经常参加活动的只有六名。虽有一名指导教师, 但仅负责少量管理工作, 专业教师一直空缺, 由两名唱曲经验较丰富的社员代行艺术指导的职责。因人数过少和缺乏指导, 社团的各种机构和制度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难以形成严格的训练计划, 学习内容也较为随意, 严重影响了社员艺术水平的提高。受到艺术水平和信息渠道等的制约, 演出机会也较为有限。广东培正学院粤剧社的情况与此相似:一度没有训练场地, “经费相当有限, 演出服装道具方面问题严峻”。与硬件不足相比, “最严重的问题是社员人数越来越少”。此外, 在粤剧学习、演出中的困惑难以得到及时指导, 如“要如何组织演出, 以何种形式演出?”采用流行风格迎合学生观众还是坚持传统演出折子戏?如果是后者, “几乎全部是零基础的”的社员能否胜任?观众能否接受?[14]这些关系社团发展方向的基本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成为制约高校粤剧社团传承活动展开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 学生社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学生自发参与和组织活动为主, 但粤剧社团有其特殊性:多数社团成员虽有兴趣, 但粤剧知识和演出能力极为有限;粤剧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较小, 粤剧社团极易被边缘化, 甚至无法支撑而解散。所以, 必须在师资、经费、场所等方面给予粤剧社团更多的实际支持, 以保证社团的正常研习活动顺利进行, 培养更多有粤剧特长的人才和喜爱粤剧的观众。
(三) 粤剧课程:丰富类型和内容
与粤剧演出欣赏以及粤剧社团活动相比, 粤剧课程作为一种常规性、系统性的传承活动, 在传承内容的深度和参与者的稳定性上, 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但其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 课程数量与受众较少。目前仅有星海音乐学院开设有相关课程, 能从中受惠的学生较为有限。因此, 鼓励更多高校与粤剧院团合作, 开设更加常规化的、受众范围更广的粤剧类课程势在必行。可将粤剧纳入全校选修课和校际互选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的参与者数量众多, 来源广泛。一般选修课的规模可达百人, 且不受专业限制, 客观上提供了一个数量更为庞大、背景更为多元的粤剧传承者群体。与临时性的粤剧讲座相比, 这种课程提供的传承时间更为充裕, 便于将知识讲授与演出欣赏、基本技能学习等多种形式灵活结合, 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相应增加;且由于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对师生均有考核要求, 传承效果较有保障。
其次, 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目前已开设的课程以粤剧表演为主, 主要目的是培养粤剧表演人才。而作为一种集体艺术, 粤剧的传承不仅需要演员, 也需要大量其他人才的参与, 如剧本编撰、宣传推介、理论批评等。高校在培养这些人才方面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戏剧影视学专业的学生, 受过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创作等方面的系统教育, 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 使其在具备广博的粤剧知识和熟谙舞台艺术的基础上, 参与粤剧的批评、创作、推广等活动, 为粤剧传承输入新生力量。高校可有意识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活动、就业等环节加强与粤剧专业院团的合作, 发挥各自特长, 促进人才培养类型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 建立“粤剧学”的宏图——“建构完备的粤剧理论大系, 还要将粤剧史学、粤剧作法学、粤剧音乐学、粤剧表演学、粤剧美学、粤剧文献学统统囊括进去”, 以及包括培养粤剧学硕士、博士在内的教育制度的完善[13]——方有实现的可能。
总之, 粤剧传承的希望在于对年轻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在政策推动、高校和粤剧界通力合作、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中, 高校粤剧传承活动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既有待于更加良好的粤剧生态的形成, 更有待于粤剧界和高校对粤剧传承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合作, 在管理、实践等环节上加强对校园内粤剧传承活动的引导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黎锡坚.大学生·观众·演员·戏--广州粤剧团“大学生走进剧场”系列活动感悟[J].南国红豆, 2004, (5) :16-18.
[2]陈晓燕等.跨界对话:粤剧的普及与教育--《广府华彩》观后高校师生座谈会[J].南国红豆, 2010, (5) :12-16.
[3]陈超平.粤剧申遗成功后的保护[J].南国红豆, 2011, (5) :6-7.
[4]红线女.传承和发展粤剧倡议书[J].南国红豆, 2013, (1) :8.
[5]全美音乐教育家协会.国家艺术教育标准 (英文版) (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 Education) [S]全美音乐教育家协会.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 1994:5.
[6]蒋华林.论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及其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9) :70-73
[7]广东粤剧院.我院“粤剧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粤东三所高校[EB/OL];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粤剧院“粤剧进校园”活动走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EB/OL] 2017-11-24.
[8]钟哲平.大学生也爱唱粤曲粤曲是最深情的情歌[EB/OL], 2015-07-17.
[9]肖稚, 哲文.康乐园吹进“新粤风”--中大粤剧粤曲文化工作室举行系列粤剧活动[J].南国红豆, 2011, (1) :72-73.
[10]铭卓, 叶哲.在星海, 我们与粤剧邂逅[J].南国红豆, 2017, (6:) 12-14.
[11]肖稚, 高校学子齐齐睇大戏、唱粤曲--广州高校戏曲社团粤剧粤曲活动活跃[J].南国红豆, 2010, (6) :66-67.
[12]珠海金湾.精彩纷呈, 惊喜不断!金湾区高校近2000名师生齐聚这里, 掀起粤剧热潮.
[13]毛小雨.非物质遗产申报与粤剧学的建设[J].南国红豆, 2007, (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