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环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学校的管理工作应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进行,教学常规管理是建立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为了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学作风,提高教学质量,在总结过去教学经验的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现制定我校教学工作规范:
一、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一)备课常规
1、根据新课程新高考标准、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设计教学计划。
2、教学计划应由指导思想、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措施、单元(章节)和课时计划、主要活动安排五部分组成。
3、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4、要求一课一教案,提倡备详案,工作未满三年或未有一轮教学循环经历的教师必须撰写详案。杜绝不备课无教案或准备不充分进课堂。要求提前备课,提倡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
5、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
6、课后要善于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二)课堂教学常规
1、遵守时间,按时授课。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提前候课,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课堂,课堂上不做任何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2、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不要超过30秒);善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自觉主动地学习;要有效的组织和培养班组学习活动,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保证有充分的学生学习活动时间;要随时评价认同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的发展。
3、重视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教师要依据学校的客观条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投影仪、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以更快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认知差异。全身心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材施教。
5、要求教师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准确、生动,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板书工整简明、条理清楚,使用规范字。
6、理化生等实验课要尽量做到分组实验;音乐美术要尽量到专用教室上课;体育课要严格着装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器械,随时进行人身安全教育。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常规
1、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精心设计,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技能。
2、作业布置要适量。要求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布置作业,一般每学科每课时书面作业量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书面上交作业须能在当堂或当日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3、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程度设计不同难度、数量的作业,必要时可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设计的形式应避免单一化。
4、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保证质量。上交作业要求全部批改。
5、教师要加强作业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书写工整、解题规范的良好学习品质,养成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的良好习惯,应及时发现作业中的不良倾向并对学生进行耐心、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学生会用并用好纠错本。
(四)课外辅导常规
1、辅导对象为该科学习有困难或亟待提高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的帮助,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对学有特长的学生给予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指导。
2、辅导要纳入教师的教学计划,做到认真、及时、具体。辅导的内容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竞赛内容、实验操作、学习方法等。
3、辅导的形式以分类分科辅导为主。坚持跟踪辅导,确保辅导对象得到足够的发展。
4、扎实开展校本竞赛。
(1)数、理、化、生竞赛辅导做到“四定”:定辅导对象、定辅导教师、定辅导时间、定辅导地点,并上报教务处。每个学年至少举行一次校本竞赛,学科组要将竞赛细化、精化、优化。
(2)其他辅导根据学科实际进行。对于学校分配的辅导任务,任课教师应积极承担,并出色完成任务。校本竞赛则由总负责人统一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并于开学初拟订好活动方案,经教务处审核后排入学校工作计划。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语文学科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和辩论比赛等,英语学科的口语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课本剧比赛等,理化生的实验演示比赛,文科综合知识比赛,信息技术的网页制作比赛和机器人设计比赛,通用技术的小制作比赛,以及形式多样的体艺竞赛等。
(五)教学评价常规
1、定期定时严格规范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查。根据课程及考纲要求,结合教学进度及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做好命题工作。
2、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及试卷分析、学情分析,要针对评价结果及时修订教学计划、策略、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