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来源一流范文网班级管理制度:良好穿戴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从细节做起。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中,每一项都需要老师细心地安排,用心地跟着,耐心地引导。这个学期,穿戴习惯的养成,让我记忆深刻。
每年四年级,都是服装凌乱期,因为孩子一年级的时候购买的大衣服,经历了三年后,不是破烂残旧,就是已经成为了超级短装。又面临着秋冬季节的转换,会出现不穿校服裤,校服上衣藏了起来,红领巾校卡躲在了衣服里。而这一届学生的自理能力更弱的情况下,穿戴成为了班风的首要问题。
一、齐学习《一日常规》
开学,结合着学校的班会课,我让孩子们学习《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怎样做。这个不是一节班会课能解决的,还需要在托管课用时间去学习。反复当学生读几次穿戴的要求。因为一个班班风,从衣着中体现精神面貌和凝结力。学校的要求会比我们老师的要求更有力度地让学生死心塌地去实行。让孩子知道,这是每个学生应该,并是必须做到的事情。
二、协商中处理,量化约束
学习了,懂得了,更重要的是操作。我们班师生一起拟订了日常量化奖罚扣分制度。在穿戴上,校服、红领巾、校卡都各占10分,进入教室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加30分,二是扣30分。每个孩子都喜欢一进入教室就在加分版上加分,如果没有,还得被小组成员批评。组长还会《家庭手册》写上:请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校卡。——全组成员。这个会让家长看到不好意思,就会帮忙督促孩子做好。
三、设立检查人员制度
有了明细的要求,有了量化奖扣分,有组员的约束,还是不够的。咨询班里最早回来的同学,选择一个无组长与班长职务的孩子,让她负责站在前面检查孩子的着装。看着孩子登记量化分,不准孩子从后门进入,必须走前面,被检查。相应之下也激励了这个孩子,让她在完成事务的时候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一边早读一边检查。
四、家校沟通,排忧解难
所有的事情,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家校沟通。这个沟通,不仅只是和孩子的父母,更重要是和爷爷奶奶这一辈。在孩子们学习《一日常规》的时候,也把要求通过校训通和家族群发给家长,让他们清楚。对于家长的疑问,得一一解答。例如:
新校服在哪里可以购买?(街上到处都是了,店面都会有牌示)
购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买2套以上,防止下雨不干。买大些,可以穿到多久些,孩子长高比较快)
为什么不准穿在里面?(天气15。C的时候外面可以穿外套)
如何让孩子穿暖和?(为不影响孩子的运动,给孩子买羽绒和冒险褂子穿在里面)
学校不够人性化。(校风好才受欢迎,孩子来读就看中这一项,当你自豪地说出“我的孩子读城区中心小学”的时候,别忘记穿着培育是校风体现的一项。也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着装,什么时候脱,什么时候穿,培育孩子的自理能力。遇到天气变化,老师也会提醒孩子注意着装,互相帮助。)
红领巾总是丢。(买多几条,学校、家里、书包都有就不怕)
校卡丢失。(建议办理时可以办多几张,免除老奔波的麻烦。)
五、坚持不懈地跟踪培育
没有一项习惯是可以定了就不管,老师的点评,及时的提醒。班
主任就是在这样的繁琐中,持续不断地工作中去培育孩子的习惯。例如中午起床,下午上课,就得自己不断地提醒与检查,也需要班长的协助,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日久中,必然孕育了孩子的好习惯。
文章
来源一流范文网